- 年份
- 2024(6161)
- 2023(8547)
- 2022(6989)
- 2021(6377)
- 2020(5351)
- 2019(11945)
- 2018(11642)
- 2017(21872)
- 2016(12365)
- 2015(13773)
- 2014(13470)
- 2013(13442)
- 2012(12613)
- 2011(11748)
- 2010(11781)
- 2009(11060)
- 2008(10780)
- 2007(9947)
- 2006(9217)
- 2005(8162)
- 学科
- 济(50960)
- 经济(50875)
- 农(45201)
- 业(38983)
- 农业(29959)
- 管理(27375)
- 方法(18259)
- 企(18183)
- 企业(18183)
- 数学(16384)
- 数学方法(16188)
- 业经(15676)
- 中国(12982)
- 学(12658)
- 制(12208)
- 发(10247)
- 农业经济(10061)
- 地方(9837)
- 财(9542)
- 体(9382)
- 环境(9293)
- 村(9008)
- 农村(8998)
- 贸(8649)
- 贸易(8646)
- 易(8458)
- 策(8190)
- 发展(8058)
- 土地(7999)
- 展(7958)
- 机构
- 学院(182360)
- 大学(179560)
- 济(73257)
- 经济(71827)
- 研究(69824)
- 农(66325)
- 管理(63839)
- 理学(55453)
- 理学院(54803)
- 管理学(53594)
- 管理学院(53305)
- 中国(52120)
- 农业(51891)
- 科学(47597)
- 业大(43430)
- 所(38549)
- 京(38271)
- 研究所(35405)
- 农业大学(32624)
- 中心(32253)
- 财(29994)
- 江(29048)
- 省(27352)
- 业(26481)
- 院(23832)
- 科学院(23637)
- 北京(23417)
- 财经(23277)
- 范(22669)
- 师范(22310)
- 基金
- 项目(127704)
- 科学(97501)
- 基金(91064)
- 研究(86317)
- 家(84125)
- 国家(83336)
- 科学基金(68086)
- 社会(54095)
- 省(52596)
- 社会科(50742)
- 社会科学(50724)
- 基金项目(48601)
- 自然(45878)
- 自然科(44739)
- 自然科学(44717)
- 自然科学基金(43938)
- 划(43763)
- 教育(37331)
- 资助(36469)
- 农(35451)
- 编号(34015)
- 重点(29584)
- 发(28993)
- 部(27374)
- 计划(26981)
- 成果(26929)
- 创(26293)
- 业(26243)
- 科技(25162)
- 科研(25011)
共检索到275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向前 杜世州 曹承富 乔玉强 赵竹 张耀兰
为明确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了6个播期和4种密度对小麦品种烟农19(半冬偏冬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播期下,小麦抽穗期和灌浆中期的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以10月10日(S2、正常播种)和10月17日(S3、适度晚播)播种的最高。同一密度下,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及灌浆中期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ETR和ΦpsⅡ)皆以10月10日和10月17日播种的最高,且同一播期下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并在合理播期10月10日和10月17日及适宜密度120万株/hm2(M1)和2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艳君 赵红梅 曹玉风 李洪燕
为揭示光合作用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机制,以张杂谷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分析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对非光化学淬灭、光化学淬灭、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设计范围内,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随着施氮肥水平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随着氮的增加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非化学淬灭参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磷对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非化学淬灭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些指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钾对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都有显著影响。行距对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光化学淬灭和非...
关键词:
施肥 密度 叶绿素荧光 张杂谷5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宁 严玛丽 邵兰军 周立非 陈泽鹏 黄浩 曾繁东 林建委 郭俊杰 王维
为探究不同群体特征对烤烟生育期光合生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来构建不同烤烟群体,分别在烟株移栽后各生育时期完成光合生产相关指标测定及对烤后烟叶进行经济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烤烟大田期缩短,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叶面积系数(LAI)、光合势(LAD)降低,净同化率(NAR)、作物生长率(CGR)在现蕾-成熟期显著提高,16 500株/hm2种植密度下成熟期烟株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最高,降低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烟株中部干物质积累量、NAR、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烟叶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和中部烟比例,但会降低LAI、LAD、CGR、消光系数(K)...
关键词:
烤烟 播期 密度 光合生产 经济性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英 郝海坤 黄志玲 申文辉 何琴飞 彭玉华 黄小荣
研究了不同光强下(全光照、遮荫下光强分别相当于自然光照的80%、30%和20%)红锥盆栽幼苗的生长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红锥幼苗较全光照下生长迅速,苗高在30%光强下生长最好,地径在80%光强下生长最好。遮荫条件下的红锥幼苗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上升,且与全光照条件下差异显著,30%光强下含量最高。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光强降低,稍微下降后呈上升趋势,80%光强下的值最低,与全光照差异不显著,20%光强下最高,与其差异显著。遮荫条件下的φ(PSⅡ)、F o、F m、F v/F m和F v/F o值均高于全光照条件下,且低光强下(30%和20%光强)的φ(PS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贺国强 刘茜 郭振楠 付茂辉 李洪亮 刘琳 李恒全 张会慧
为明确Cd胁迫对烤烟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Cd胁迫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导致了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降低,特别是叶绿素a较叶绿素b对Cd胁迫更为敏感。在低于75μmol/l Cd胁迫下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降低主要与气孔导度的降低有关,但当Cd浓度增加到100μmol/l时,烤烟叶片光合能力的降低为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共同限制的结果。低于50μmol/l的Cd胁迫下,烤烟叶片的非化学淬灭(nPQ)和依赖于类囊体膜两侧质子梯度和叶黄素循环的量子产额(YnPQ)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即此时烤烟叶片主要通过增加依赖于叶黄...
关键词:
烤烟 镉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杰 胡笑涛 王文娥 冉辉 方舒玲 杨鑫
[目的]揭示不同光强和光周期条件下,水培生菜(Lactuca sativa L.)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得到产量最佳且光量子利用效率最高的光强、光周期组合。[方法]在人工光植物工厂内设置150、200、250、300μmol·m~(-2)·s~(-1) 4个光照强度和8、12、16 h/d 3个光周期,分析产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色素含量、光量子利用效率等指标随光强和光周期的变化趋势。[结果]增大光强,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总叶绿素(Chl a+b)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Caro)含量增多;延长光周期对叶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也能显著提高Caro含量;增加光强,净光合速率(P_n)、气孔限制值(Ls)、叶肉导度(g_m)增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变化趋势相反,表明限制光合速率是非气孔因素导致。在相同的光周期下,增加光强,F_v/F_m先增大后减小,非光化学荧光猝灭(NPQ)增大,光量子利用效率(P)有减小的趋势,表明增大光强会使热耗散增加且不利于PSII内光能的利用。延长光周期可一定程度上提高F_v/F_m且可以提高光量子利用效率。8、12 h/d光周期下,增加光强可提高叶鲜重,但16 h/d光周期条件下,增加光强生菜叶鲜重先增大后减小(250μmol·m~(-2)·s~(-1)时最大)。[结论]250μmol·m~(-2)·s~(-1)光强和16 h/d光周期组合最有利于产量和光能利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提波 徐正进
为明确不同气孔密度水稻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特征,以具有高(HSD)、中(MSD)和低(LSD)3种不同气孔密度水稻品系为试材,在水稻抽穗期调查3种水稻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水稻材料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第1峰值均出现在9:00~10:00,第2峰值均出现在14:00~15:00,具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且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引起;Pn日均值大小依次为HSD>MSD>LSD。Pn与环境因子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温度(Ta)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正相关,与光合参数中的Gs和Tr均呈显著正相关。3种水稻品系的初始荧光(F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根云 李跃建 杨宏 李新高 房超 刘独臣 蔡鹏 刘小俊
为了解印度南瓜获得中国南瓜丛生性状后是否影响其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变化,本研究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了5份转育后代丛生印度南瓜材料及创制时所涉及的种间杂交材料(P丛162)和轮回亲本材料(P半丛8173、P半丛8188、P长8199)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通过种间转育获得的参试丛生印度南瓜材料,净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与轮回亲本相当或更优。利用半丛生材料和长蔓材料为轮回亲本获得丛生印度南瓜材料B731、B732和B881,测量其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淬灭(q P)、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发现与其丛生性状来源材料中国南瓜P丛162相...
关键词:
印度南瓜 丛生 荧光参数 光合速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蕾蕾 纪洪亭 刘兵 马吉锋 肖浏骏 汤亮 曹卫星 朱艳
【目的】研究自然温度日变化模式下低温处理对小麦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温度敏感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扬麦16和徐麦30为材料,于拔节期和孕穗期在全自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4个低温水平和3个低温持续时间的处理,于低温处理期间及低温处理结束后7 d内每天测定小麦第一张全展叶的光合和荧光参数。【结果】低温处理期间,扬麦16和徐麦30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拔节期低温处理期间,叶片Pn、Gs、Tr、Fv/Fm、ФPSII和qP随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孕穗期低温处理期间,则随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低温处理结束后,除孕穗期T4(Tmin/Tmax/Tavg,-6℃/4℃/-1℃)处理外,其他处理的叶片Pn、Gs、Tr、Fv/Fm、ФPSII、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均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低温胁迫下,相对Pn与相对Fv/Fm、ФPSII、qP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相对NPQ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对Pn与相对ФPSII、qP的相关性要高于相对Fv/Fm和相对NPQ。【结论】低温主要通过降低叶片ФPSII和qP,引起小麦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进而降低小麦干物质积累,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通明 陈伟 潘文杰 尹鹏达 宗学凤 王三根
以烟草品种毕纳1号为实验材料,比较其在常规肥和有机肥的施肥方式下不同生长期叶片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前期(叶龄15~30 d),有机施肥方式下烟草中部叶光能利用率较高、光合能力比常规施肥方式下的强,而在叶龄45 d以后,常规施肥方式下烟草中部叶的光合能力比施用有机肥的强,叶片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差异不明显;两种施肥方式下,叶片qN的差异说明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光保护能力较高。
关键词:
烟草 光合色素 荧光 施肥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云菲 刘国顺 史宏志 宋晶
【目的】揭示光照强度和氮素水平对烤烟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探明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光氮条件。【方法】以烤烟品种"豫烟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4种光照强度和3种氮素水平的复因子盆栽试验,研究光氮互作对烤烟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降低光强和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烤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同一光强下中等施氮水平的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以及光能转化效率(LUE)最高。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烟株降低非辐射能量耗散,将更多的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弱光下随施氮量增加烤烟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关键词:
光照强度 氮素 烤烟 光合 叶绿素荧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应叶青 郭璟 魏建芬 邹奕巧 胡冬春 方伟
为分析水分胁迫对毛竹幼苗光合、荧光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1年生毛竹为试验材料,采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不同水分亏缺条件下毛竹幼苗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研究表明:①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光系统PSⅡ反应中心活性减弱与光合速率降低一致,气孔限制及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或破坏是其净光合速率(Pn)降低的主要原因;②从无胁迫(NS)处理至重度胁迫(HS)处理,光饱和点(LSP)下降20.45%,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下降67.22%、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减少22.46%,有效荧光产量减少45.60%;③低度胁迫(LS)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NS处理提高17.81...
关键词:
毛竹 水分亏缺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圣恩 林开敏 石丽娜 陈梦瑶 周丽春 张秀娟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夹竹桃和珊瑚树进行光合光响应拟合和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测定,分析Pn与荧光参数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夹竹桃和珊瑚树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良好.在同等光合有效辐射下珊瑚树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夹竹桃,夹竹桃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82.67μmol·m-2·s-1和824.35μmol·m-2·s-1,珊瑚树的LCP和LSP分别为33.93μmol·m-2·s-1和757.19μmol·m-2·s-1,珊瑚树的耐阴能力大于夹竹桃,夹竹桃的光强适应范围稍大于珊瑚树.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夹竹桃的实际光化学效率...
关键词:
夹竹桃 珊瑚树 光响应曲线 叶绿素荧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江鹏 刘海俊 黄志午 刘晓英 尤杰 徐志刚
【目的】探讨光谱对水稻剑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华粳5号为材料,采用660 nm(R660)和630 nm(R630)的红光及460 nm(B460)和440 nm(B440)的蓝光分别与专用植物灯(W)组成不同光谱,设R660+W、R630+W、B460+W及B440+W 4种光谱处理,于水稻灌浆期测定剑叶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蓝光能提高水稻剑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灌浆后期,B460+W处理水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红光处理,R660+W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最多,B460+W处理的千粒重和结实率高于其他处理。光响应曲线拟合表明,B460+W处理能提高水稻剑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α)、暗呼吸量子效率、补偿点量子效率、捕光色素分子的本征光能吸收截面(σik)和捕光色素分子数(No)。【结论】B460+W处理能改善水稻剑叶光系统Ⅱ的性能,使其在灌浆后期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进而促进干物质积累,最终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即在白光背景中添加460 nm蓝光是人工环境水稻栽培灌浆期的适宜光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娅楠 赵杨 赵渊祥 曹海 龙建磊
【目的】探索棕榈幼苗的水分生理、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在不同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进一步揭示棕榈的抗旱机制,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良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棕榈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运用盆栽渐进式干旱胁迫的方法,在棕榈幼苗的致死临界值时进行复水试验,测定并分析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棕榈幼苗叶片的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结果】随着土壤水分的缺失,棕榈幼苗可获得水分减少,棕榈幼苗叶片的组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类胡罗卜素质量分数、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荧光、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相对电子传递速率以及光化学淬灭系数逐渐降低,而自然饱和亏、胞间CO2浓度、最小荧光、非光化学淬灭系数逐渐升高,水分利用率则先升高后降低。干旱胁迫7 d棕榈幼苗遭受轻度的干旱胁迫,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前16 d棕榈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非气孔限制",干旱胁迫16 d及之后,棕榈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气孔限制"。干旱胁迫20 d棕榈幼苗遭受重度干旱胁迫,其体内的水分亏缺严重,光合色素遭到了严重的损伤,已达到棕榈幼苗耐旱性的阈值。自然干旱胁迫下,当土壤含水量为21.12%时棕榈幼苗的致死率大于50%,此时为棕榈幼苗的致死临界值。对临界死亡的棕榈幼苗复水后,各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其中只有水分利用率、最大荧光、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恢复至干旱胁迫前水平。【结论】棕榈幼苗通过关闭气孔,降低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光化学利用效率,提高水分利用率、热能消耗等来抵御不良的干旱环境,及时补充水分后,棕榈幼苗通过提高自身叶片含水量、张开气孔及提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化学利用效率等方式来恢复苗木的生长,苗木虽短期内恢复不了干旱胁迫前的状态,但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表明棕榈是具有一定抗旱性的树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