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5)
2023(8652)
2022(7884)
2021(7496)
2020(6275)
2019(14668)
2018(14765)
2017(28509)
2016(15683)
2015(17671)
2014(17712)
2013(17480)
2012(15878)
2011(14165)
2010(13855)
2009(12512)
2008(11876)
2007(10060)
2006(8637)
2005(7238)
作者
(45801)
(37871)
(37643)
(35708)
(23984)
(18311)
(17042)
(15104)
(14459)
(13410)
(13154)
(12646)
(11864)
(11829)
(11644)
(11582)
(11440)
(11322)
(10781)
(10704)
(9551)
(9142)
(9077)
(8525)
(8525)
(8489)
(8422)
(8298)
(7611)
(7565)
学科
(58443)
经济(58378)
管理(43708)
(41320)
(34950)
企业(34950)
方法(29533)
数学(25540)
数学方法(25256)
(15270)
(14918)
中国(14249)
(13794)
业经(13134)
地方(12117)
理论(10742)
(10294)
农业(10272)
(9999)
贸易(9995)
技术(9807)
(9688)
环境(9644)
教育(9228)
(9211)
财务(9152)
财务管理(9138)
(8987)
企业财务(8658)
(8441)
机构
大学(219039)
学院(217361)
管理(89699)
(79184)
理学(78816)
理学院(77957)
经济(77290)
管理学(76544)
管理学院(76175)
研究(70738)
中国(49789)
科学(47445)
(46872)
(37035)
业大(36212)
(35789)
(34347)
研究所(33230)
中心(31409)
(29691)
北京(29455)
农业(29292)
(28832)
师范(28563)
财经(28525)
(25995)
(25897)
(24834)
技术(23748)
师范大学(23203)
基金
项目(158397)
科学(123270)
研究(113993)
基金(113803)
(100027)
国家(99220)
科学基金(84675)
社会(68777)
社会科(65032)
社会科学(65014)
(62436)
基金项目(61761)
自然(57391)
自然科(56008)
自然科学(55996)
自然科学基金(54944)
(53031)
教育(51913)
编号(46992)
资助(46707)
成果(37395)
重点(35267)
(33975)
(33286)
(32931)
课题(31976)
科研(30645)
创新(30621)
计划(29620)
大学(29252)
期刊
(82272)
经济(82272)
研究(60541)
学报(38486)
中国(36384)
科学(34090)
(33487)
管理(31430)
大学(28221)
学学(26538)
教育(24989)
农业(24179)
(24066)
技术(18618)
业经(14002)
(13967)
金融(13967)
图书(13363)
财经(12757)
经济研究(12515)
(12280)
科技(12050)
理论(11645)
实践(11039)
(11039)
问题(10679)
(10637)
业大(10348)
情报(10339)
(10220)
共检索到298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耿暖  唐玉霞  王慧敏  段冰冰  
为了便捷、安全、准确地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河北省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样品和国标土壤样品为试验材料,以油浴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NY/T1121.6-2006,即油浴加热法)为标准方法,对其中的油浴加热条件进行了改进即烘箱加热法。同时对烘箱恒温180℃测定土壤有机质的保温时间、加热器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烘箱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标准差为0.040.11 g/kg,变异系数为0.32%0.55%;而油浴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标准差为0.060.25 g/kg,变异系数为0.77%1.46%。烘箱加热法测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郑国华  李丽  陈洁  胡飞飞  
结合新疆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类型,首次在本科生的教学实验环节中引入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颗粒度以及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分析实验的综合设计,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壤的思想意识,同时学会和掌握利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简易比重计法表征土壤颗粒、用乙酸铵缓冲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方法和原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辜忠春  李光荣  李军章  杜业云  王宵  
为实现快速准确测定森林土壤有机质,以土壤标准物质为试验对象,在外加热条件下,以重铬酸钾氧化土壤中有机质,铬(Ⅵ)被还原为铬(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铬(Ⅲ)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即可得出有机质质量分数。基于正交试验,考察不同消解温度、消解时间、硫酸用量等消解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解温度为135℃,消解时间为60 min,硫酸用量为6 m L为样品消解的最佳参数,测定有机质质量分数在标准认定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n=6)为1.3%,相对误差为-0.6%,加标回收率为95.2%98.6%,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晓辉  卢芳  张兴昌  
 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年限、不同植被立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析发现,刺槐、苜蓿、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且呈线性相关;安塞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植被逐渐乔木化而增大;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坡面表层土壤有机质分布曲线类似于一个周期的"正弦曲线"或"反弦曲线",但植被生长较好的坡面例外;土壤有机质受地理位置的影响,随纬度的北移而减小,其顺序为:富县>宜川>安塞>神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春生  刘高焕  刘庆生  黄翀  张韵婕  管续栋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质量或肥力的重要表征要素,其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蒙古高原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常年遭受风蚀等灾害影响,再加上人为活动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严重,生态状况堪忧。本研究即是以蒙古高原中北部为研究区,对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做空间化扩展研究,通过选取与有机质相关的环境要素,包括高程、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插值模型,获取了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北部山地区域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最高约为43.35%,而在南部戈壁和荒漠区有机质含量相当低,接近于0,气候和地形是影响其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萍  王润生  阎柏琨  杨苏明  王青华  
土壤反射光谱特征分析是反演土壤信息参量的基础资料。本文阐述了使用航空成像光谱仪OMIS-Ⅰ数据并结合ASD FieldSpec FR(350~2500nm)便携式光谱仪获取野外光谱数据,对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东良乡原状农用土有机质含量进行反演,从而实现有机质填图。通过对土壤原反射率对数一阶微分变换并确定其与SOM的相关性,最终建立相应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认为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选用762nm、874nm及1667nm波段在本次研究中效果最佳。该模型也可作为土壤有机质估测和评价的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建容  莫太相  李孝东  张庆玉  张冀  田丽  杨玉敏  唐莲  
通过对川中丘陵区29个乡镇500个土样的有机质和全氮的检测发现,川中丘陵区有机质含量为7.48~43.05 g/kg,平均为18.53 g/kg,主要处于Ⅱ级丰富水平和Ⅲ级中等水平,Ⅱ级和Ⅲ级所占比例分别为63.4%和27.4%。全氮含量为0.55~2.55g/kg,平均为1.27 g/kg,含量主要处于Ⅱ、Ⅲ和Ⅳ级,各级所占比例分别为49.8%、21.6%和22.4%。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79,线性回归方程为TN=0.053OM+0.29,换算系数0.046~0.103,平均0.07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蔡荣荣  黄芳  孙达  秦华  杨芳  庄舜尧  周国模  曹志洪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强度集约经营是大量施用肥料和冬季地表覆盖增温,使竹笋早出高产,给竹农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的管理栽培技术。在雷竹主产区浙江临安三口镇,采集种植时间分别为1,5,10,15 a的雷竹林土壤以及水田土壤(该区雷竹林主要是在这些水田上改制发展的)作为雷竹林的起始土壤(0 a),各4次重复,旨在分析雷竹林土壤有机质随雷竹种植时间和土壤剖面深度空间的变化情况,为雷竹林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依据。结果表明:雷竹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随种植时间先略微下降,再稳步上升。0,1,5,10和15 a的0~10 cm表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0.96,25.55,26...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范曼曼  吴鹏豹  张欢  魏晓  陈富荣  高超  
确定合理的采样密度以便更有效地揭示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是提高土壤质量评价工作准确性的前提。本文以合肥市北部地区为例,从5 207个土壤采样点(采样密度为1个/km2)中重复20次随机抽取不同采样密度的六个样本子集(对应采样密度分别是0.8个/km2、0.56个/km2、0.39个/km2、0.28个/km2、0.19个/km2、0.13个/km2),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采样密度对土壤有机质(SOm)空间变异解析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含量的均值差异不显著,各样本对总体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土壤有机质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采样密度为0.28个/k...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鲍丽然  周皎  李瑜  贾中民  
【目的】深入认识重庆西北部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机质空间变异和基于土地利用类型修正的空间插值研究。【结果】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26 g/kg,属中等偏下水平;变异系数为33.8%,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合川区整体偏低。【结论】土壤有机质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性受结构因素(地形坡度、土壤类型)和随机因素(土地利用类型、耕作措施等)影响,土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军亮  蒋建军  周生路  徐军  蔡海良  张春耀  
目的应用高光谱技术阐释土壤有机质光谱规律及对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为土壤肥力测定和评价提供指导。方法利用ASD FieldSpec Pro地物光谱仪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样本进行光谱测量。通过对获取的土壤样品高光谱反射率进行倒数、导数、对数和标准化比值变换,运用统计单相关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511 nm波长为诊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敏感波段,采用450~750 nm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均值对507~516 nm敏感范围反射率均值进行标准化比值处理后获得的有机质诊断指数(OII)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估算精度较高,它们存在着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土壤有机质诊断指数(OII)...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籍增顺  张树梅  薛宗让  阎玄梅  樊兰瑛  张志琴  洛希图  武金芳  张象俊  
1994~1995年对旱地玉米不同耕作系统土壤有机质、氮和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年的试验地上,免耕覆盖比常规耕作0~5cm土壤有机质平均高0.55个百分点,土壤pH值低0.19,硝态氮玉米田低30.35%,休闲田高30.37%,铵态氮玉米田0~20cm土层低58.3%,休闲田低5.57%,水解氮玉米田0~20cm,低4.97%,休闲田差别不大。20~50cm硝态氮、铵态氮和水解氮免耕覆盖与常规耕作之间差异不大。秋耕覆盖和秋耕秸秆还田是调控土壤供氮强度的两条主要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永林  袁锋明  姚造华  
通过对北京褐潮土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10年定位微区试验的调查分析表明: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施用氮、磷、钾化肥及氮磷钾化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具有显著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并较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有机物料施用量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有机物料效果以有机肥最佳,其次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与化肥配施效果与单一施化肥相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江叶枫  孙凯  郭熙  叶英聪  饶磊  李伟峰  李婕  王澜珂  
研究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对指导耕地利用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江西省兴国县耕地土壤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侵蚀程度的加深,兴国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P剧烈侵蚀(37.78%)>重度侵蚀(34.88%)>极强度侵蚀(34.44%)>无明显侵蚀(34.38%)>轻微侵蚀(28.91%)。在无明显侵蚀和轻微侵蚀时,高程和剖面构型是影响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在中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