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5)
2023(7527)
2022(6261)
2021(5715)
2020(4775)
2019(10373)
2018(9837)
2017(18630)
2016(10285)
2015(10750)
2014(10364)
2013(10139)
2012(9263)
2011(8283)
2010(7945)
2009(7168)
2008(7010)
2007(6037)
2006(4983)
2005(4237)
作者
(32539)
(27393)
(27215)
(25798)
(17282)
(13610)
(12009)
(10721)
(10277)
(9592)
(9568)
(8973)
(8938)
(8666)
(8661)
(8541)
(8354)
(7980)
(7837)
(7820)
(7229)
(6642)
(6506)
(6285)
(6175)
(6053)
(5886)
(5869)
(5605)
(5570)
学科
(37460)
经济(37413)
(28288)
管理(27206)
(21657)
企业(21657)
方法(18429)
数学(16690)
数学方法(16544)
(11366)
(10869)
(10854)
中国(9178)
(8414)
贸易(8414)
业经(8411)
(8226)
农业(7963)
地方(7114)
(7062)
财务(7057)
财务管理(7046)
技术(7032)
(6855)
企业财务(6816)
环境(6209)
(6114)
银行(6073)
(5956)
金融(5955)
机构
大学(143678)
学院(143404)
(56766)
经济(55808)
管理(53101)
研究(52042)
理学(47277)
理学院(46681)
管理学(45775)
管理学院(45525)
科学(36991)
(36591)
中国(36520)
业大(30523)
(29325)
农业(29192)
(28130)
研究所(26562)
(24423)
中心(23037)
财经(20403)
农业大学(19730)
(19554)
(19400)
(18829)
(18558)
北京(17955)
经济学(17774)
(16943)
师范(16579)
基金
项目(110080)
科学(85442)
基金(81654)
(76616)
国家(76032)
研究(69408)
科学基金(62984)
社会(45531)
自然(44385)
基金项目(44199)
(43632)
自然科(43402)
自然科学(43383)
社会科(43315)
社会科学(43298)
自然科学基金(42646)
(37074)
资助(32584)
教育(30911)
重点(25556)
计划(23980)
编号(23961)
(23271)
(23006)
(22931)
科研(22519)
科技(21883)
创新(21629)
(20563)
国家社会(19801)
期刊
(54046)
经济(54046)
学报(36192)
研究(34670)
(31256)
科学(29407)
大学(25932)
学学(25364)
中国(23322)
农业(20956)
(18145)
管理(16460)
(11551)
(11106)
金融(11106)
林业(10885)
业大(10837)
业经(10315)
财经(9897)
经济研究(9678)
(9469)
科技(9071)
农业大学(8566)
技术(8483)
教育(8411)
(8368)
问题(8210)
资源(6707)
商业(6614)
自然(6123)
共检索到192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范海兰  洪伟  洪滔  吴承祯  宋萍  朱慧  张琼  林勇明  
运用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对炼山与不炼山处理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期(3年生或6年生)炼山处理的南酸枣人工林灌木层、草本层及藤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小于不炼山处理的群落,其余各α多样性指数值在2种处理措施下呈现差异;在时间动态上,炼山处理的南酸枣人工林的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层(藤本植物)α多样性指数值增长幅度与不炼山处理的群落相比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2个β多样性指数可以定量和直观地描述炼山与不炼山处理对南酸枣人工群落林下植物组成(生境)的影响,且不同生长型物种表现不同的生态反应。表2参2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蔡道雄  卢立华  贾宏炎  何日明  
通过对杉木纯林进行密度调控,并采取封育和非封育管理6 a,结果显示:短期的封山育林对杉木林分的整体状况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对其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的生长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在封育区林下植物有60科、101属、116种,植被的总盖度达85%,而非封育区林下植物只有49科、78属、88种,植被的总盖度仅达60%;封育区与非封育区比,封育区林下植物种数增加了28种,增量为31.82%,植被总盖度增加了25%,且多了1层高度>2 m的木本植被层。主要植物特征值分析显示:封育区林下植物的相对密度、相对盖度及重要值等特征值较高的种数都比非封育区多,所占的比例也高;在封育区,对叶榕的重要值最高,达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崔飞  邓湘雯  邓东华  李艳琼  项文化  方晰  赵丽娟  闫文德  
以湖南省会同县炼山造林后4个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炼山造林后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个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丰富,总物种数达到167种,分属于65科,127属;4个年龄阶段林下植被物种总数分别为74、85、76、68,草本的总数量在3 a时就达到最大值,平均高到7 a时,达到最大值;灌木的株数密度在7 a达到最大,随后开始降低,平均高则随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林分中藤本的数量基本不变。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林下植被的物种相似性指数相对降低;菝葜Smilax china、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广东蛇葡萄Am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敏敏  魏天兴  李信良  葛海潮  
为了给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刺槐Robinia pseudocacia人工林恢复状况评价以及植被配置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选取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照当地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进行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刺槐人工林林下物种共有37种,包括灌木8种,草本29种,灌木层以蔷薇科Rosaceae植物为主,草本层以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为主。(2)刺槐人工林林下α多样性小于天然次生林,与油松人工林之间的差异较小。(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婧娴  王得祥  张宋智  何志美  保积存  黄青平  
【目的】研究油松人工林密度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提出维持植物多样性、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健康状况的合理林分密度。【方法】以小陇山林区5种不同密度30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油松人工林林下物种的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系数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①油松人工林林下共出现植物23科38属50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物种数逐渐减少,灌木、草本层物种组成发生变化。②不同密度油松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基本表现出减小趋势。③各指数与林分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与林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艳春   杨光   陆乃静   石默杰   刘一   代小琴  
【目的】揭示沙区柠条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确定柠条林最适林分密度,为其更好地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在库布齐沙漠中段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造林总场,选择立地条件相同、林龄相近、密度不同的柠条人工林林分为研究对象,选取林分密度为2 880~3 200株/hm~2(Ⅰ)、1 800~2 000株/hm~2(Ⅱ)、1 080~1 200株/hm~2(Ⅲ)、720~800株/hm~2(Ⅳ)的林地,以裸沙地为对照(CK),以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表征林下物种多样性,记录不同林分中植物的高度、盖度、冠幅等;用五点取样法在各样地取0~20,20~40,40~60,60~80 cm土层土壤,测定其土壤含水量、体积质量、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通过冗余分析探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密度柠条林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草本层植物共20种,以菊科植物为主。随林分密度的降低,柠条林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Simpson、Shannon-Wiener、Margalef指数呈先增后降趋势,均表现出林分Ⅲ>林分Ⅳ>林分Ⅱ>林分Ⅰ>CK,各林分Peilou均匀度指数与CK无显著差异。(2)柠条人工林的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均以林分Ⅲ最高,分别为5.10%,30.77%,19.16%,土壤体积质量在不同密度林分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林分密度土壤含水量在0~40 cm与40~80 cm土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土层加深,土壤体积质量呈增加趋势。(3)各密度柠条人工林样地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物理性质指标相关性总体较大。(4)不同密度柠条人工林综合评价结果为林分Ⅲ(2.276)>林分Ⅳ(1.261)>林分Ⅱ(0.294)>林分Ⅰ(-0.815)>CK(-3.017)。【结论】1 080~1 200株/hm~2为研究区柠条人工林林下植被与土壤物理性质恢复的适宜密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圣江  张培  贾宏炎  杨保国  陈健波  郭东强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模式下桉树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林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探寻桉树人工林科学合理的栽培模式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大青山林区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的样地调查法,在5种造林模式的桉树林地(桉树纯林、桉树×降香黄檀、桉树×望天树、桉树×格木和桉树×红椎混交林)中各设置6块样地,每块样地大小为20 m×30 m,对各样地3个小样方(5 mX 5 m)内植物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组成、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5种造林模式的桉树人工林中共出现植物42科68属76种,其中15种灌木和18种草本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不同造林模式的桉树人工林植物种类组成及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桉树×望天树(10种)、桉树×格木(11种)和桉树×红椎(10种)混交林的灌木优势种类明显多于桉树纯林(6种)、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7种),而草本植物优势种类在不同造林模式桉树人工林间差异不明显,均介于12~14种。5种造林模式的桉树人工林下植物均匀度指数在灌木层和草本层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灌木层表现为桉树×望天树、桉树X格木和桉树×红椎混交林大于桉树纯林、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在草本层则与之相反。林分环境因子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林分郁闭度和土壤含水率对植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不同造林模式对桉树人工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综合比较认为桉树与望天树、格木和红椎混交造林更具优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冬婧  温远光  罗应华  李晓琼  张万幸  明安刚  
在广西凭祥市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设置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样地,进行3种间伐强度处理(75%、55%、35%),均匀套种4种阔叶树。改造5年后,研究不同间伐强度近自然经营对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5年后,乔、灌、草3层的物种数明显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有所变化,但各间伐处理的优势物种大致相同;各间伐处理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改造后各处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的纯林,各处理草本层的Simp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改造前的纯林。杉木胸径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显著,但各处理间树高无显著差异;套种的4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随间伐强度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锁  毕浩杰  刘佳  刘宇航  王宇  齐锦秋  郝建锋  
【目的】探索林分密度对柏木人工林群落结构和林下物种多样性及林下物种多样性与林分因子相关性的影响,为云顶山柏木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四川云顶山5种不同林分密度(A~E:500、650、800、950、1 100株/hm~2)60年生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进行植被调查,综合分析其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Jsw、Simpson优势度指数H′、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物种丰富度指数D)。【结果】(1)研究区内共记录植物170种,隶属于68科136属。不同密度下灌木层或草本层优势种多属阴性、耐阴性或适应性强的植物。(2)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先增后减的单峰变化,基本在密度B达到最大,除D外均无显著差异(P> 0.05);草本层D、H、H′则呈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双峰变化,在密度B和D出现峰值,不同密度间各指数差异性显著。林分密度和郁闭度与灌木层D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草本层H、H′、Jsw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密度A群落径级和高度级结构均呈波动状不规则分布,其余密度下均呈单峰型分布。密度B群落内中、大乔木个体占比相对较多,不同大小个体数在群落中分布趋于合理,群落稳定性较好。【结论】650株/hm~2为云顶山柏木人工林的相对最适林分密度,利于维持群落结构稳定并提高林下物种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健敏  刘娟  陈晓鸣  温庆忠  段兆尧  赖兴会  
通过对云南省滇中地区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结构调查及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干扰较少的云南松天然林具有较为稳定、合理的群落结构,其乔木层优势种群具有较强的自然更新能力和长远的演替潜力,并且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干扰较少的云南松天然林的这些特性均优于干扰较大的云南松天然林,干扰较大的云南松天然林又优于人工林。随着森林起源过程中干扰(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程度的逐渐增加,云南松群落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协调平衡能力及自然修复能力相应下降;而入侵种紫茎泽兰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则相应上升,提示其或可作为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干扰程度和森林健康评价的指示生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吕康婷  张二山  李思颖  靳姗姗  周梦丽  闫东锋  
[目的]探究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影响的主导因子,旨在为营造健康稳定的黄山松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南省大别山区黄柏山林场40年生黄山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计算林分角尺度、混交度、空间密度指数、林层指数、开敞度和Hegyi竞争指数等6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林下草本、灌木以及更新树种植物多样性测度指标,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中,与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灰色关联度最大的为角尺度,而与灌木和更新植物多样性灰色关联度最大的为混交度。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角尺度与林下草本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以及灌木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混交度与草本Pielou均匀度指数、灌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空间密度指数与林下更新树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平  马履一  贾黎明  王玉涛  王嫣斐  
为了揭示油松人工林正常生长,且能保持高生物多样性所需的立地条件,采用随机取样法,对北京西郊低山区97块油松人工林样地和分布其中的134个灌草样方进行调查,研究北京低山区4种立地条件油松人工林的径阶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阴坡厚土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人工林径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阴坡薄土、阳坡厚土和阳坡薄土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人工林径阶分布均呈反"J"型;北京低山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植物63种,其中木本33种,草本30种,阴坡的林下植物种类数量显著高于阳坡,孩儿拳头、荆条为林下木本植物的优势种,荩草、求米草、茜草、益母草为林下草本植物的优势种;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从Patrick丰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长维  李昆  
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人工林害虫可持续控制的需求出发,对利用物种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控制虫害的可能性、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与害虫控制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天然林与人工林在抑制虫害能力上的差别进行综述,分析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昆虫物种多样性对害虫控制的影响,认为植物物种多样性主要从植食性昆虫搜寻寄主植物,植物营养的差异对植食性昆虫取食和发育的影响,及种类组成不同的植物群落中植食性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3个方面影响害虫的发生;要通过调节植物群落中昆虫物种的多样性影响目标害虫的种群数量,既要维护其天敌类群的稳定,也要使与害虫处于同一营养层次的其他植食性昆虫有足够的多样性,甚至也要保护和利用中性、中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远光  陈放  刘世荣  梁宏温  元昌安  朱宏光  
对广西东门桉树人工林18个试验小区物种多样性、群落总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和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物种丰富度与乔木层、灌草层和群落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α=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935、0.7028和0.7106;2)叶面积指数与物种丰富度和林下植被生物量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α=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0和0.6856;3)乔木层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土壤水解N以及物种丰富度与土壤有机质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6、0.6203和0.6359,在0.1水平上达到显著;林下植被生物量与9种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均较小,相关系数在0.4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海平  谭笑  孙向阳  耿玉清  任云卯  董俊岚  王铁柱  
应用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标 ,研究了北京西山地区 10种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 :①大多数群落的Shannon Wiener指数H在 1 5~ 3 0之间 ,且与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 ,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②不同人工林群落中 ,乔木第一亚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均低于乔木第二亚层 ,而Simpson指数则相反 ;③不同人工林群落中 ,槲树和华山松林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 Wiener指数较高 ;④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 Wiener指数高于灌木层和乔木层 ,而乔木层和灌木层没有明显的差异 ;⑤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变化幅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