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2)
- 2023(13985)
- 2022(11035)
- 2021(9765)
- 2020(7875)
- 2019(17553)
- 2018(17063)
- 2017(33466)
- 2016(18106)
- 2015(20031)
- 2014(19695)
- 2013(19456)
- 2012(18017)
- 2011(16320)
- 2010(16385)
- 2009(15135)
- 2008(14060)
- 2007(12777)
- 2006(11769)
- 2005(10923)
- 学科
- 济(72579)
- 经济(72497)
- 管理(50820)
- 业(47603)
- 企(37675)
- 企业(37675)
- 中国(28438)
- 方法(27894)
- 融(27880)
- 金融(27880)
- 银(25956)
- 银行(25922)
- 行(25172)
- 数学(25009)
- 数学方法(24735)
- 农(22188)
- 财(22031)
- 贸(20025)
- 贸易(20010)
- 易(19660)
- 制(17910)
- 业经(17359)
- 地方(17027)
- 学(15953)
- 农业(14727)
- 环境(14487)
- 出(13047)
- 务(12425)
- 财务(12386)
- 财务管理(12363)
- 机构
- 学院(249658)
- 大学(248437)
- 济(110646)
- 经济(108387)
- 研究(91950)
- 管理(90395)
- 中国(78111)
- 理学(76380)
- 理学院(75583)
- 管理学(74207)
- 管理学院(73795)
- 财(54336)
- 科学(54248)
- 京(52319)
- 所(46852)
- 农(44720)
- 中心(44210)
- 研究所(42314)
- 财经(41924)
- 江(39723)
- 经(38206)
- 经济学(36294)
- 业大(35965)
- 农业(35009)
- 院(33695)
- 北京(33079)
- 经济学院(32961)
- 州(31265)
- 财经大学(31178)
- 范(31010)
- 基金
- 项目(165043)
- 科学(130470)
- 基金(121634)
- 研究(119432)
- 家(107388)
- 国家(106553)
- 科学基金(90472)
- 社会(77603)
- 社会科(73921)
- 社会科学(73903)
- 省(63578)
- 基金项目(62543)
- 自然(57758)
- 自然科(56461)
- 自然科学(56446)
- 自然科学基金(55460)
- 划(54192)
- 教育(53524)
- 资助(50434)
- 编号(46631)
- 重点(38316)
- 成果(37940)
- 发(37557)
- 部(36802)
- 创(34373)
- 课题(33362)
- 国家社会(33164)
- 创新(32354)
- 科研(32122)
- 教育部(31452)
- 期刊
- 济(120834)
- 经济(120834)
- 研究(80687)
- 中国(52941)
- 融(44967)
- 金融(44967)
- 农(41335)
- 财(40621)
- 学报(40086)
- 科学(36872)
- 管理(34261)
- 大学(30595)
- 学学(29037)
- 农业(27024)
- 教育(23933)
- 经济研究(21044)
- 财经(20924)
- 技术(19544)
- 业经(18704)
- 经(18044)
- 贸(16393)
- 问题(16172)
- 国际(15351)
- 业(14407)
- 理论(12260)
- 世界(12205)
- 技术经济(11441)
- 现代(11217)
- 版(11007)
- 统计(10959)
共检索到397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栋
本文选择欧盟碳交易市场价格为研究标的,构建实证模型对其能源化特征和金融属性进行考量,得出结论:一是碳交易市场研究的实证结论具有时变特征,体现了气候政策金融化的历史演变过程;二是GARCH效应的实证判别发现,碳与石油之间价格动态关联性最强,结合时变脉冲分析表现为去能源化的单向显著影响;三是碳资产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的金融属性特征初步显现,相互的动态关联性和冲击效应存在增强趋势,呈现一定的去美元化特征;四是基于金融韧性测度的实证分析发现,碳金融与石油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性较强,碳市场震荡加剧将会触动美元币值的稳定,存在和债券市场的替代性效应。本文就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提出我国碳市场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和风险缓释策略:一是谋划布局人民币主导的碳金融市场;二是围绕碳定价,完善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应对风险冲击;三是推进中欧标准趋同,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肖泽亮 刘卫平 吴郁
现阶段国际贸易多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国内居民需持有美元购买大部分国外进口商品。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本币流动性约束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探讨了美元化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引入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约束能较好地反映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共同特点;美元化将明显强化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国际溢出效应,加大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汇率市场化改革能有效维持金融和经济稳定,提升社会福利,缓解美元化的不利影响。文章认为,中国应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深化汇率制度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关键词:
美元化 货币政策溢出效应 汇率市场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景麟德
为了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各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向全球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在推动发达国家经济逐渐恢复的同时,流动性泛滥也为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埋下了巨大隐患。当前,美联储正式启动缩表进程,发达经济体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意图愈加明显。而在世界各国经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文章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美国等国际储备货币国家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机制,结果发现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化能够对中国经济产生时变性影响。首先,国际货币政策在变化窗口期会给中国经济产生非常显著的溢出效应,其次,从影响的机制来看,国际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中外利差产生影响,人民币汇率也会对中外利差的变化产生影响,而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贸易差额反过来也会引起中外利差波动,但是人民币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并不符合传统的汇率弹性理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汇率 经常账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卫国 兰晓梅
从退出量化宽松至今美联储已加息四次,并宣布将于2017年10月启动缩表,这将对我国宏观经济和资产价格波动产生显著影响。有鉴于此,文章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研究了2008年11月至2017年3月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缩减资产负债规模通过资本流动渠道、汇率渠道以及利率渠道对我国物价、产出、房价以及股价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文章从资产负债表视角分析了我国货币当局近期资产规模减少与美联储"缩表"不具有联动性,并提出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中国货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皓 许佳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先后出台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失业率和通胀率达到政策目标,美联储先后加息和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化产生强烈的溢出效应,不仅引发欧洲银行和英国央行相继采取缩减购买资产规模和加息等相对紧缩性政策,还引发日元套利交易的兴起和汇率的大幅波动,同时导致新兴经济体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资产价格大幅波动、货币贬值、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等严重负面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将引发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流向发达经济体,导致新兴经济体的流动性减少以及资产价格下跌,促使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另外,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不仅提升了短期利率,而且可能改变投资者风险偏好并提高风险溢价,进而推升其国内的中长期利率,不仅导致发达经济体的真实汇率上升,而且还将增加新兴经济体的债务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将迫使盯住其货币的新兴经济体同样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婧 李世恒 陈博
本文选取2003—2020年中国上市非金融企业微观数据,考察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会通过影响中国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约束程度、杠杆率和短债长用水平,进而影响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承担。中国多领域去杠杆政策措施的配合实施以及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能够缓解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不同类型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货币政策向紧缩调整会使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及中小规模企业的债务风险更快上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蒂文·欧吉纳 秦凤鸣
在逐渐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中,一国的中央银行不可忽视境外市场的发展,美联储也不例外在当今全球相互依赖的金融体系中,央行行动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越本国国境。尤其是货币政策可通过诸如利率、资产价格和信贷的可获性等多种途径影响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随后,这些货币效应会波及实体经济。现有研究成果:货币政策对国内外信用供给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毛泽盛 从菡芝
根据次贷危机以来中美货币政策调整的关联性,可建立一个斯塔克伯格博弈模型模拟中美货币政策博弈的物价溢出效应。在物价溢出效应方程的基础上,引入滞后变量,将静态博弈调整为动态博弈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美货币政策博弈中货币供应量对中国物价的当期影响较大,但利率在长期的影响更显著。中国应从维护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改变中美货币政策博弈模式两方面着手改进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物价调控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斯塔克伯格博弈 溢出效应 物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蒂文·欧吉纳 秦凤鸣
在逐渐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中,一国的中央银行不可忽视境外市场的发展,美联储也不例外在当今全球相互依赖的金融体系中,央行行动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越本国国境。尤其是货币政策可通过诸如利率、资产价格和信贷的可获性等多种途径影响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随后,这些货币效应会波及实体经济。现有研究成果:货币政策对国内外信用供给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伯努瓦·科尔 司马亚玺 杨富勇
在国际层面,政策制定者一直特别关注资本流入的激增,在国家层面,则关注政策对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溢出效应,以及担心非常规政策措施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年来,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都出现了一场关于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潜在影响的激烈讨论。在国际层面,政策制定者一直特别关注资本流入的激增,以及由此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升值压力。最近,除了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以及欧元区推出包括公共部门债券购买计划(PSPP)在内的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等情况之外,国际社会出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嘉骞 托马索·曼奇尼-格瑞夫里 拉特纳·萨海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会产生溢出效应。在非常规时期这种溢出效应更加明显,这是非常规货币政策引起的债券购买和流动性增加的结果,并且对不同国家影响各异。美国在退出QE时应侧重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长期债券收益率的冲击,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该尽可能地改善基本面,以减少全球溢出效应的冲击。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新兴市场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邓创 席旭文
本文通过建立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从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中美两国利率冲击对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率的时变影响动态,以此考察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时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短期内对本国产出缺口和价格水平产生了良好的逆风向调控效果,而美国货币政策却并没有产生逆风向的调控效果;中美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存在本质区别且表现出显著的时变特征: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率所表现出的"火车头"效应存在逐渐增强的趋势,而近年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整体上表现为迅速增强的"以邻为壑"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为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陈良昊 张毅
美国为应对高通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国为帮助经济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复苏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两国货币政策呈分化特征。基于该视角,本文构建一个具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SV)和中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情况下,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更加突出;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是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重要途径;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即中间厂商部门对于复合资本品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实现厂商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完成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当中间厂商部门使用外资的占比较小时,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较大;当中间厂商部门使用外资的占比较大时,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较小。在区域冲突加剧、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背景下,本文对于深入理解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理论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对深化金融市场开放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 赵轲轲
文章主要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理论部分分析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模型关于货币政策跨国传输等相关问题。货币供给分为国内供给和外部输入,通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变化可以分析外部货币的输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在流通过程中由于乘数效应影响了货币供给量。外部货币的输入影响央行调控独立性的发挥,外部货币的输入容易形成对国内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某种程度的冲击,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增加。经验分析发现,美元输入对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溢出效应,影响到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影响到中国的货币政策的
关键词:
美元输入 溢出效应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