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5)
2023(5883)
2022(4884)
2021(4441)
2020(3680)
2019(8068)
2018(7730)
2017(14687)
2016(8154)
2015(8406)
2014(7908)
2013(7815)
2012(7087)
2011(6337)
2010(6154)
2009(5562)
2008(5340)
2007(4549)
2006(3805)
2005(3243)
作者
(26864)
(22483)
(22438)
(21003)
(14216)
(11172)
(9908)
(8868)
(8572)
(7754)
(7694)
(7393)
(7314)
(7237)
(7062)
(6949)
(6795)
(6755)
(6508)
(6409)
(5989)
(5623)
(5491)
(5183)
(4997)
(4948)
(4905)
(4866)
(4663)
(4534)
学科
(31156)
经济(31126)
(22417)
管理(21910)
(17582)
企业(17582)
方法(15206)
数学(13892)
数学方法(13815)
(9078)
(8862)
(8674)
中国(7656)
(7512)
贸易(7511)
(7340)
业经(6910)
产业(6492)
(6324)
农业(6046)
(5834)
财务(5833)
财务管理(5826)
结构(5746)
企业财务(5610)
地方(5361)
技术(5149)
环境(5087)
(4734)
(4608)
机构
大学(116607)
学院(115984)
(47105)
经济(46387)
管理(42581)
研究(42153)
理学(38542)
理学院(38011)
管理学(37274)
管理学院(37091)
(33014)
科学(30551)
中国(29005)
农业(26743)
业大(26095)
(23602)
(23224)
研究所(21989)
(18999)
农业大学(18300)
中心(18188)
财经(16203)
(15980)
经济学(15041)
(14997)
(14955)
(14542)
(14431)
科学院(14015)
(13930)
基金
项目(89747)
科学(69502)
基金(67023)
(62971)
国家(62486)
研究(54174)
科学基金(52126)
自然(37185)
基金项目(36478)
自然科(36384)
社会(36360)
自然科学(36358)
自然科学基金(35782)
(35664)
社会科(34672)
社会科学(34663)
(30529)
资助(26557)
教育(24206)
重点(20849)
计划(20371)
(19251)
(19072)
(19042)
科技(18728)
科研(18313)
编号(18259)
创新(18172)
(17977)
国家社会(15968)
期刊
(43381)
经济(43381)
学报(31622)
(28725)
研究(26829)
科学(24791)
大学(22149)
学学(21809)
农业(19266)
中国(17993)
(13690)
管理(13477)
(10060)
业大(9949)
农业大学(8749)
经济研究(8412)
(7963)
财经(7955)
业经(7776)
(7776)
金融(7776)
科技(7075)
(6823)
技术(6557)
问题(6361)
林业(6074)
商业(6025)
中国农业(5762)
自然(5667)
技术经济(5234)
共检索到150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海霞   黄雯澜   王谢   李谨宵   王锐   杨育林   向成华   张建华  
【目的】掌握油橄榄果实感染炭疽病后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变化,为油橄榄炭疽病病原学研究和生物防治研究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健康油橄榄果实、患炭疽病初期和后期油橄榄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对比分析果皮和果肉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结果】①在97%的相似度水平上平,从所有样品中获得1596个真菌非重复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分属于2门9纲17目21科25属,其中,果皮上有真菌939个OTU,果肉中有真菌921个OTU;②Chao指数和ACE指数对发病程度均无显著响应;③无论是果皮还是果肉,患病果实的真菌多样性皆显著少于健康果实;④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排名前5的真菌类群均对发病程度均有显著响应;⑤染病后,炭疽病病原菌取代原优势菌群(黑孢霉属和短梗霉属),成为优势菌群,发病初期和后期,病原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在果皮上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6.97%和70.02%,而果肉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2.31%和91.38%;⑥果皮中的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和核盘菌属(Sclerotinia),果肉中的黑孢霉属(Nigrospora)和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为炭疽病病原菌敏感菌,在染病后数量下降明显,也是健康油橄榄果的标志物种;⑦油橄榄果感染炭疽病后期,果皮中其它病原菌菌属,如Bisifusarium属、汉纳酵母属(Hannaella)、镰刀菌属(Fusarium)明显增加;⑧共生营养型真菌数量在发病后期显著回升,且显著高于健康果实(P<0.05)。【结论】炭疽病感染显著改变了油橄榄果真菌群落结构,炭疽病病原菌个体数量急剧增长,改变了菌群间相对丰富度,显著降低了群落多样性;同时,染病后期多种病原菌数量的增长,为炭疽病防治提出了综合防治的要求和方向;另外,炭疽病感染后期数量出现明显回升的共生营养型真菌,可作为炭疽病生防菌筛选的潜在对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属于木犀科(Oleaceae)木犀榄属(Olea L.)常绿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流域,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橄榄油素有“液体黄金”美誉,是世界公认的健康油品。橄榄油富含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组分,具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减缓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的作用,特别是橄榄油富含大量多酚类物质,如羟基络醇、橄榄苦苷、山楂酸、角鲨烯等抗氧化物组分,这是橄榄油区别于其他植物油脂的根本特征和属性,在癌症的预防、防辐射、抗衰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功效。
关键词: 油橄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挺  
世界油橄榄生产福建省政府农业办公室黄挺油橄榄是世界闻名的亚热带常绿木本油料树种。果实含油率高达34.6%。栽培油橄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果实中的油脂,称橄榄油。另外,油橄榄树四季常青,树形美观,是良好的庭园绿化树种。本材纹理致密,可作雕刻和家具用料。树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绍升  肖荣凤  林乃铨  艾洪木  
记述了福建橄榄 (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 1 3种真菌性病害及其病原真菌 :叶斑病 (Phyllosticta crataegicola、P.oleae) ,叶枯病 (Coniella castaneicola) ,叶枯斑病 (H arknessia sp.) ,叶褐斑病 (Sphaeropsis cruenta) ,叶污斑病 (Cladosporiummacrocarpum) ,叶黑斑病 (Alternaria tenuis) ,煤烟病 (Capnodium sp.) ,灰斑病 (Monochaetia karstenii、Pestalotiopsis eriob...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娜  戴前莉  祁海红  王海东  李金花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地中海地区传统而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现已有40多个国家引种栽植[1]。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规模化引种油橄榄,经过数十年努力,曾一度发展到了2 000万株,但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橄榄油的消费需求,而日益扩大的橄榄油市场供需缺口及科技发展和人们健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季新月  王兆山  李金花  曾艳飞  张建国  
[目的]研究油橄榄砧木品种‘田园1号’对其与‘阿波桑娜’嫁接后的嫁接树叶片和果实形态及生理性状的影响,探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在生产应用上的可行性,为该砧木及其砧穗组合的栽培与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橄榄品种‘田园1号’‘阿波桑娜’及其嫁接树为试材,对叶片与果实形态、叶片解剖结构、叶片光合色素和营养元素含量以及果实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进行性状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阿波桑娜’扦插树比较,嫁接树叶片形状和纵向弯曲度及果实和果核的形状、对称性、最大横截面位置等性状无明显变化,叶片的长、宽、面积、周长也与‘阿波桑娜’扦插树无显著差异,但果实和果核的纵径、横径、质量等显著减小。嫁接树的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较‘阿波桑娜’扦插树显著减小,但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无显著变化。嫁接树叶片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较‘阿波桑娜’扦插树显著增加,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无显著变化。与‘阿波桑娜’扦插树相比,嫁接树叶片中N、Ca、Mg、Mn含量显著增加,K、Zn含量显著减少,P、Cu、B含量无显著变化。从‘阿波桑娜’扦插树及其嫁接树的果实中共检测出12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前5种为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棕榈油酸和亚麻酸,这5种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以及UFA/SF A、MUFA/PUF A在两种树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b含量与N、Ca、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和b含量与Z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主要脂肪酸含量与叶片光合色素和营养元素含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砧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增加了嫁接树叶片叶绿素和N、Ca、Mg、Mn含量,促进了嫁接树生长结实,且对叶片和果实形态、果实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未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可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成英  朱振家  史艳虎  吴文俊  赵梦炯  陈炜青  陈年来  
[目的]研究冬季半休眠期枝梢环剥对油橄榄成花、坐果及叶片碳氮营养、光合作用的影响,探讨环剥技术对油橄榄大小年结果的调控作用及环剥后较长时期内叶片光合作用调控机制。[方法]以16年生油橄榄‘莱星’典型的大、小年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冬季半休眠期枝梢环剥对油橄榄成花、坐果及叶片碳氮营养、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冬季半休眠期枝梢环剥可显著提高油橄榄大、小年树次年花芽形成率和早期坐果率(花后30天),但对最终的坐果率、单个果实干鲜质量和果实产量无明显影响。环剥后30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叶片淀粉含量明显升高,叶片全氮含量显著下降,叶片碳氮比值显著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和气孔导度(G_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梦炯  姜成英  吴文俊  马超  芦娟  陈炜青  
[目的]针对油橄榄容器苗存在主根较为粗大、须根极少、根系盘绕等现象开展化学制剂控根试验,找出适宜油橄榄容器苗的化学控根试剂,从而解决根系畸形导致的油橄榄苗木质量差等问题。[方法]采用4种不同浓度的CuSO_4制剂及ZnSO_4制剂对油橄榄2年生容器苗进行控根试验,测定苗高、地径及地上部、下部生物量,通过根系扫描仪分析根系生长特点,探讨各项生长指标以及生理指标对控根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20 g·L(-1)和60 g·L(-1)的Cu制剂可提高容器苗的地上部分生长量;60 g·L(-1)和2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源  韩华柏  李俊强  侯春霞  王永清  
采用RAPD技术对23个引种的油橄榄品种进行分类和鉴定研究。从8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进行扩增,共产生127条带,其中78条为多态性带,占61.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多态性带数为7.09条。4个品种具有特异的位点,可作为种质鉴定的依据。根据扩增结果构建反映品种间亲缘关系的UPGMA聚类图,23个品种可划分为2大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华柏  罗洪平  廖明安  吴佐英  
通过收集相关文献,从光合生理、叶面营养吸收、果实生长状况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综述了国外对油橄榄水分的研究成果,对油橄榄的灌溉研究作一个比较系统的介绍和评价,以期为在节约水资源条件下实现对油橄榄的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腰希申  
油橄榄(OleaeuropaeaL.)又称洋橄榄、木犀榄、棕榄树。常绿小乔木,高可达6.5m,小枝四角形。叶对生,近革质,披针形至矩圆形,长1.5~5cm,顶端稍钝,有小凸尖,上面深绿色,稍有银色皮屑状鳞毛,下面密布银色皮屑状鳞毛。边缘全缘,内卷,中...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曼利  杜启兰  焦健  李朝周  金庆轩  刘文兰  
对陇南主栽的6个油橄榄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Na Cl胁迫处理,测定与抗盐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呈"S"型曲线变化,叶绿素含量随盐浓度升高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基本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MDa)、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随盐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油橄榄品种的平均隶属度即抗盐性综合评价值,最终确定6个油橄榄品种抗盐能力依次为:莱星(0.683)>鄂植8号(0.556)>配多灵(0.514)>阿斯(0.487)>佛奥(0.362)>皮肖利(0.27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万泽  范建容  彭建国  杨洪彬  杨本年  何明波  
分析测定四川省开江县、广元市、西昌市引种的共70个油橄榄品种果实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果实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昌油橄榄品种果实含油率为15.73%~23.75%,开江为12.44%~23.37%,广元为10.62%~21.97%,西昌油橄榄引种品种的平均果实含油率已接近地中海原产地,而开江和广元低于地中海;橄榄油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烯酸组成,占橄榄油总脂肪的99%以上,西昌油橄榄品种平均饱和脂肪酸含量(16.59%)略低于开江(17.27%)和广元(17.09%),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3.06%)略高于开江(8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伟珍  丁婷婷  段廷玉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以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anjian No.3)为试验材料,探究接种AM真菌扭形球囊霉(Glomus tortuosum)与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对箭筈豌豆生长及炭疽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扭形球囊霉后,箭筈豌豆炭疽病的发生受到明显抑制,发病率较不接种对照降低70.15%,病情指数较对照降低51.36%;两种AM真菌显著促进了箭筈豌豆生长及N、P吸收,接种扭形球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后地上生物量相比对照增加18.44%~54.92%,地下生物量增加25.68%~84.68%,N、P含量增幅最高在1倍以上;两种AM真菌也显著增加了箭筈豌豆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 <0.05)。综上可知,扭形球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箭筈豌豆炭疽病的发生,而且可显著促进植物养分吸收和植株生长,影响植物抗逆生化指标,有作为箭筈豌豆炭疽病潜在的生防菌株的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振家  姜成英  史艳虎  吴文俊  陈年来  
【目的】研究油橄榄库源关系改变后源叶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产物积累的长期响应特征及各项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以深化对果树库源关系改变中源叶光合作用调控机制的认识。【方法】以‘鄂植8号’油橄榄(Olea europaea L.)为试材,在初花期通过减源(摘叶)和缩库(疏花)措施处理,研究库源比改变对其产量和源叶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光合产物积累的长期影响。【结果】摘叶处理显著降低了油橄榄果实重量及坐果率;疏花处理明显提高了果实重量,但对坐果率的影响不大。库源比降低后,短期内(处理后7 d)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和非结构性糖含量(NSC)显著增加;源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