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96)
- 2023(4359)
- 2022(3589)
- 2021(3311)
- 2020(2760)
- 2019(6038)
- 2018(5909)
- 2017(11736)
- 2016(6081)
- 2015(6492)
- 2014(6883)
- 2013(6826)
- 2012(6243)
- 2011(5790)
- 2010(5812)
- 2009(5400)
- 2008(5471)
- 2007(4960)
- 2006(4243)
- 2005(4024)
- 学科
- 济(26722)
- 经济(26682)
- 业(21165)
- 管理(20732)
- 企(17928)
- 企业(17928)
- 方法(13954)
- 数学(11417)
- 数学方法(11294)
- 财(7580)
- 学(7187)
- 农(6531)
- 理论(6235)
- 中国(6147)
- 业经(6022)
- 贸(5305)
- 贸易(5305)
- 制(5212)
- 易(5110)
- 银(5109)
- 银行(5103)
- 供销(5075)
- 销(5075)
- 行(4928)
- 融(4828)
- 金融(4828)
- 务(4757)
- 财务(4752)
- 财务管理(4744)
- 企业财务(4566)
- 机构
- 大学(96338)
- 学院(96296)
- 济(40424)
- 经济(39680)
- 管理(36705)
- 理学(32256)
- 理学院(31907)
- 管理学(31389)
- 管理学院(31213)
- 研究(30452)
- 中国(23111)
- 财(20077)
- 京(19325)
- 科学(18725)
- 财经(16515)
- 所(15386)
- 农(15178)
- 经(15036)
- 研究所(14112)
- 业大(13390)
- 经济学(13346)
- 中心(13266)
- 江(13171)
- 财经大学(12512)
- 农业(12101)
- 范(12048)
- 经济学院(11977)
- 师范(11915)
- 北京(11852)
- 商学(11578)
- 基金
- 项目(62927)
- 科学(50350)
- 基金(47790)
- 研究(43611)
- 家(42116)
- 国家(41756)
- 科学基金(36159)
- 社会(29422)
- 社会科(27923)
- 社会科学(27915)
- 基金项目(24786)
- 自然(23937)
- 省(23565)
- 自然科(23445)
- 自然科学(23437)
- 自然科学基金(23054)
- 教育(20399)
- 划(19957)
- 资助(19819)
- 编号(16573)
- 部(14389)
- 重点(14068)
- 成果(13064)
- 创(13035)
- 性(12909)
- 国家社会(12596)
- 教育部(12575)
- 发(12455)
- 科研(12311)
- 创新(12126)
共检索到135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丽 范秀成 郑玉香 梁文宾
炫耀性消费目前成为许多中国入消费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这一现象还未引起营销学者的充分重视。本文从营销学的角度对炫耀性消费理论作出回顾与评析,指出炫耀性消费行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消费者行为 营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晓辉 戴俐秋
炫耀性消费是指主要为了夸示财富而不是满足真实需求的消费活动,这种消费的动机是谋求某种社会地位,其深层含义是人与人之间在需求和效用上存在相互影响。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炫耀性消费很早就为经济学家所关注,西方经济学中的炫耀性消费理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方法的引入,该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炫耀性消费受社会富裕水平的影响,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炫耀性消费大国,解释当代中国的消费现象也需要借鉴西方的炫耀性消费理论。
关键词:
凡勃伦 炫耀性消费 消费者行为 博弈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时华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导向和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借鉴简单的Ramsey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炫耀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炫耀性消费能加速经济增长,但不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经济增长 社会地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园 李捷嵩
笔者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在Charles(2009)理论模型基础上加以扩展,考虑到消费者所在省份平均收入水平和攀比组消费水平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从消费者偏好角度探讨社会收入分配对家庭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面对所在省份平均收入水平的下降和收入不平等的增加,消费者为保持原有地位倾向于增加炫耀性消费支出。笔者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加以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消费者之间存在互相攀比效应,相比于消费不如自己的人群,消费更高的人群消费结构变动对消费者影响更大;(2)消费者对于其他消费者的炫耀性消费比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少锋 高英 李宝库
探索炫耀性消费的内涵、测度与形成机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消费者日益普遍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炫耀性消费内涵及其测度的基础上,本文从参照群体影响、品牌联想、商品稀有性、异性吸引等外部情境因素,以及地位关注、自我、物质主义与面子意识等消费者心理因素出发,梳理了炫耀性消费形成机制的相关实证研究,总结现有研究的主要贡献,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测度 情境因素 心理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彭华民
炫耀消费理论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互动中指出了经济行为的特殊意义。本文在对炫耀消费理论的评析基础之上,实证了行为群体炫耀消费的存在及其行为的多重意义。炫耀消费理论与研究方法炫耀消费源于凡勃伦的理论,它是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部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浦艳 王贺峰 金晓彤
炫耀性消费行为研究是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当个体的消费行为表现为社会性凌驾于经济性之上时,其对商品的需求和使用便从功能性层面上升到符号意义层面,个体的消费生活也逐渐被其消费行为所折射的符号意义所取代。该文在系统梳理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炫耀性消费理论和符号消费理论为基础,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阈下对炫耀性消费作了理论述评,并针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学科视阈 符号消费 炫耀性消费 理论述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云
炫耀性消费具有超前性、非必需性、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性、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推动性等特征。大学生炫耀性消费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人生价值取向;加重家庭成员的经济负担;扭曲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成本和难度;影响社会的良好消费观念的形成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 炫耀性消费 危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卫利华 王祥兵
炫耀性消费已成为当今城市社会的潮流,为进一步探究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发生机理,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炫耀性消费倾向的结构方程模型。采取问卷抽样调查获得212份有效样本,并用lisrel8.7软件对样本数据和假设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炫耀性消费倾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时华 龚志民
本文从探索炫耀性消费的理论源头出发,重点分析了炫耀性消费的负面效应。提出,根据我国国情,我们必须 选择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飞
本文结合凡勃伦、布迪厄生活的时代背景,从炫耀性消费及其目的、炫耀性消费的表现形式、传播途径、炫耀性消费与阶级的关系这四大方面着手,对二者的炫耀性消费思想进行了简单对比。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炫耀性消费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丹勃伦 布迪厄 比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玉香 袁少锋 高英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消费行为,炫耀性消费的形成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作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商品象征意义、参照群体影响和地位消费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前置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消费者对高档名牌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态度以检验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商品的象征意义对炫耀性消费和地位消费有显著正影响;参照群体的影响对炫耀性消费的作用不显著,但对地位消费有显著影响;此外,地位消费显著影响炫耀性消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雪梅 孟波
在多种旅游活动中,奢侈品购物活动作为一种有效提高游客满意体验的活动对旅游经济的促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立足于探究奢侈品消费中不同炫耀性消费类型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并验证品牌利益在其影响关系中的媒介作用。结果显示:炫耀性消费中的地位追求型和流行追求型会部分通过品牌利益的媒介作用形成品牌依赖;而品牌追求型则很难形成对品牌的忠诚度。因此,突显品牌的地位性和提高品牌的流行度是建立顾客对品牌喜好感情依附的良好策略。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消费类型 旅游购物 奢侈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淑萍
炫耀性消费作为现代消费文化的产物,带给消费者的感知声望远比消费本身重要得多。中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发展的关键期,炫耀性消费注重差异性和个性化的特质使中学生的消费活动具有了面子性、攀附性、独特性、符号性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对中学生镜像自我和反思性自我的影响,加剧了中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影响其自我认同的健康发展。学校应通过消费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媒体环境净化等干预方式,避免消费对中学生的主体性控制,发挥同伴群体的积极参照功能和环境的意义参照价值,促进中学生健康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尊礼 余明阳
社会排斥能够影响人们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其影响可能会因消费者自身所具备的内隐自我观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实验一发现,与未受排斥相比,受到排斥的实体论者更容易产生炫耀性消费倾向,渐变论者则不会受到排斥与否的影响。同时,受到排斥后,实体论者也比渐变论者更偏爱炫耀性产品。实验二则考虑了品牌熟悉度的作用,研究进一步表明实验一的结论仅对消费者熟悉度较高的品牌产品成立。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内隐自我 炫耀性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