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1)
- 2023(13281)
- 2022(11553)
- 2021(10854)
- 2020(9318)
- 2019(21258)
- 2018(20893)
- 2017(40686)
- 2016(22291)
- 2015(24676)
- 2014(24294)
- 2013(24064)
- 2012(21676)
- 2011(19490)
- 2010(19073)
- 2009(17458)
- 2008(16923)
- 2007(14467)
- 2006(12442)
- 2005(10542)
- 学科
- 济(87698)
- 经济(87605)
- 管理(65261)
- 业(64123)
- 企(54817)
- 企业(54817)
- 方法(46657)
- 数学(41562)
- 数学方法(41017)
- 财(23374)
- 农(21443)
- 中国(19795)
- 学(19403)
- 业经(18504)
- 务(15942)
- 财务(15872)
- 财务管理(15849)
- 贸(15798)
- 贸易(15793)
- 制(15720)
- 地方(15628)
- 易(15332)
- 企业财务(15134)
- 农业(14521)
- 技术(14143)
- 理论(13911)
- 环境(13465)
- 和(13292)
- 划(11949)
- 体(11515)
- 机构
- 大学(314372)
- 学院(312511)
- 管理(127810)
- 济(120127)
- 经济(117684)
- 理学(113051)
- 理学院(111827)
- 管理学(109527)
- 管理学院(109003)
- 研究(100721)
- 中国(72018)
- 科学(66791)
- 京(65716)
- 农(56669)
- 业大(53186)
- 财(52918)
- 所(51098)
- 研究所(47300)
- 中心(45335)
- 农业(45137)
- 财经(44071)
- 江(42346)
- 北京(40868)
- 经(40294)
- 范(38719)
- 师范(38220)
- 院(36345)
- 经济学(35276)
- 州(34955)
- 商学(33543)
- 基金
- 项目(226419)
- 科学(177089)
- 基金(165529)
- 研究(156546)
- 家(147125)
- 国家(145969)
- 科学基金(125065)
- 社会(98208)
- 社会科(93236)
- 社会科学(93211)
- 基金项目(88842)
- 省(88717)
- 自然(85862)
- 自然科(83949)
- 自然科学(83926)
- 自然科学基金(82391)
- 划(75460)
- 教育(72017)
- 资助(69040)
- 编号(62372)
- 重点(50405)
- 部(48918)
- 成果(48023)
- 创(47276)
- 发(46549)
- 科研(44353)
- 创新(44043)
- 计划(43635)
- 课题(42084)
- 大学(41599)
- 期刊
- 济(119411)
- 经济(119411)
- 研究(83370)
- 学报(57627)
- 中国(50842)
- 科学(49725)
- 农(49627)
- 管理(44230)
- 大学(42280)
- 学学(40377)
- 财(39500)
- 农业(34499)
- 教育(28784)
- 技术(25302)
- 融(22560)
- 金融(22560)
- 财经(20631)
- 业经(20205)
- 经济研究(19958)
- 业(17865)
- 经(17403)
- 科技(16727)
- 问题(15782)
- 业大(15724)
- 版(15528)
- 技术经济(15161)
- 理论(15064)
- 图书(15011)
- 统计(14739)
- 实践(13963)
共检索到425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相昱 唐亮 王典典
本文基于并购行为主体的动机特性,界定了炒作型并购和真实并购,从信息发布、交易时长、大宗交易数、内部人持股变动四个维度进行区分,并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并购可能带来的市场效果。研究表明:增加并购期间利好信息的发布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格外的市场绩效,并购交易进行的时间越长,所能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但没有明显证据表明,高低风险组获得的财富效应不同,但高低风险组的股票价格波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明炒作型并购在我国股票市场上主要体现为管理层套利的目的,而非再融资的目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喜和 王洁远
选择2014~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完成的288起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高溢价并购带来的高商誉是否提升了公司的经济协同效应以及对个股股票收益率、行业股票收益率和创业板指数波动的传导效应,结果显示,高溢价并购对上市公司并未产生积极的经济协同效应;并购溢价率越高,经济协同效应越弱,引发商誉减值的可能性越大,产生的负面效应越强;并购溢价率越高,个股股票收益波动率越大,对所处行业股票收益率波动的传染效应越强;高溢价并购的公告越集中,对创业板指数波动的冲击力度也越大。因此,建立高溢价并购的事后追责制度,严惩上市公司并购的利益输送行为十分必要。
关键词:
溢价并购 商誉减值 股票收益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波 谢奉君 筐荣彪
文章使用GARCH、EGARCH和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来对1991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国股票市场股权溢价的时变性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具有明显的随着时间变化的特征,ARCH效应和杠杠效应显著。模型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并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条件标准差比条件方差的拟合效果要更好一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理 汪毅慧
股票市场风险溢价不仅在投资管理和公司财务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是很多金融理论模型的输入参数。本文在借鉴国际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水平进行了全面的测算。由于我国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 ,因此在无风险利率的确定上我们全面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情况 ,基于 1 997年到 2 0 0 1年的数据 ,我们分别计算了以 91天债券回购利率和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
关键词:
股票市场 风险溢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芳 张维
本文在对Fama三因素模型和LACAPM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规模效应以及价值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改进的FAMA三因素模型能够比CAPM更好地解释价值效应,但却不能解释规模效应和流动性风险溢价现象;而改进的LACAPM在解释市场异象上的有效性则明显优于其他定价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茵田 朱英姿
本文通过综合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文献研究结论,对1997年到2009年中国股市A股股票的风险溢价的截面差异作了详尽的实证研究。我们构造25个投资组合作为检验资产,进行Fama-MacBeth两步回归法,建立了基于市场风险溢价,账面市值比,盈利股价比,现金流股价比,投资资本比,工业增加值变化率以及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的八因素模型。我们的主要发现有以下三点:一是相对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我们模型的实证解释力有显著提高;二是与过去的文献不同,我们发现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等债市指标对股市风险溢价的截面数据有显著解释能力;三是与基于投资的资产定价理论一致,我们发现投资比率和现金流股价比能显著反映...
关键词:
风险溢价 风险因素 多因子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赤 曾志坚
资产流动性的高低是否影响资产的价格一直是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文根据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原理,选取换手率与Amivest流动比率作为股票流动性的衡量指标,采用LR两阶段截面回归方法与似无关回归(SUR)估计法,对上海股票市场的股票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换手率低或Amivest流动比率低,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研究同时发现,上海股票市场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锴
在以获取技术、品牌和市场等知识资产为主要动机的跨国并购活动中,知识资产的价值经常被错误估计,导致过高溢价下的并购价值难以实现。文章通过分析知识资产获取型跨国并购的知识转移过程,着重探讨并购溢价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指出并购标的知识默会程度、目标企业的信誉和质量水平以及收购企业的估值能力会直接影响并购溢价,收购企业的国际经验和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则作为间接影响因素起到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并购溢价风险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资产 跨国并购 溢价 风险管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锴
在以获取技术、品牌和市场等知识资产为主要动机的跨国并购活动中,知识资产的价值经常被错误估计,导致过高溢价下的并购价值难以实现。文章通过分析知识资产获取型跨国并购的知识转移过程,着重探讨并购溢价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指出并购标的知识默会程度、目标企业的信誉和质量水平以及收购企业的估值能力会直接影响并购溢价,收购企业的国际经验和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则作为间接影响因素起到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并购溢价风险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资产 跨国并购 溢价 风险管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娟 耿成轩 卢振业
本文从公司并购确定换股比率的实际需要出发,在研究并购溢价与换股比率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换股比率的本质,分析并购溢价支付风险给换股比率带来的影响,最后通过过高估计目标公司价值的例子,说明溢价支付风险对换股比率的作用。
关键词:
公司并购 并购溢价 换股比率 每股利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小花
文章基于AH股溢价视角研究了融资融券交易与股票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受到具备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资格限制和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资格限制,在融券交易更为苛刻的约束条件下,融资融券交易未能提高股票效率,即没有降低AH股溢价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开通后亦不能有效降低AH股溢价水平,原因同样是受参与沪港通交易的条件限制导致的,但沪港通开通后,上证综合指数对AH股溢价影响消失。
关键词:
融资融券 股票定价效率 AH股溢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宏 刘东丽
近几年,我国能源和矿产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总额不断上升,并已占据各行业之首,但是,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跨国并购成功率较低,但溢价率较高。"中国溢价"问题频发且超出预期。我国海外并购中出现"中国溢价"是由并购方追求协同效应与急于获得能矿资源心态的内在因素,以及政治和文化等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的。为降低我国海外并购的溢价率,提高我国并购的成功率,本文提出了要谨慎评估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严格控制溢价的合理区间、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和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等措施。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中国溢价 溢价率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煜琦 汤新华
本文以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当期溢价并购产生的新增商誉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审计师对溢价并购行为相应提高审计费用定价,保持了较高的谨慎性,且审计师倾向对上期盈利的企业和高两权分离度企业的溢价并购行为给予更高关注。建议审计应从源头把控溢价并购风险,充分发挥审计的外部监督职能,增强审计报告对投资者的效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立杰 孙涛
如果并购公司不考虑目标公司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和溢价产生的件性而盲目支付溢价,就等于向过路的人群发放钞票,是难以收回的,收购公司会为此而损失部分溢价、全部溢价甚至更多。这就是溢价支付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惠好 汪洁琼
利用非平衡面板检测新三板做市股票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的流动性溢价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在这三年期间都有规模溢价效应,但市场在2015年、2016年和全样本期间无流动性溢价效应,仅在2017年存在该效应;进一步利用PVAR模型研究个股收益、个股流动性水平、流动性风险和股价波动间的关系,发现该市场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建议政府引入涨跌幅制度、打通转板通道和加强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