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3)
2023(12622)
2022(11163)
2021(10665)
2020(9033)
2019(20589)
2018(20520)
2017(39743)
2016(21796)
2015(24367)
2014(24590)
2013(24338)
2012(22288)
2011(19659)
2010(20189)
2009(18683)
2008(18094)
2007(15718)
2006(13629)
2005(12459)
作者
(63633)
(52368)
(51815)
(49583)
(33496)
(25161)
(23766)
(20489)
(19882)
(18922)
(18064)
(17671)
(16411)
(16388)
(16253)
(16176)
(15659)
(15626)
(14945)
(14838)
(12954)
(12773)
(12708)
(11951)
(11754)
(11633)
(11618)
(11584)
(10566)
(10300)
学科
(79184)
经济(79084)
管理(62498)
(61727)
(50685)
企业(50685)
方法(38825)
数学(32909)
数学方法(32449)
(23544)
中国(23333)
(21045)
(18919)
业经(17709)
(17654)
(15925)
财务(15851)
财务管理(15772)
地方(15458)
(15303)
银行(15264)
理论(15201)
企业财务(15018)
(14359)
(14139)
贸易(14126)
农业(13885)
(13726)
(13686)
金融(13685)
机构
大学(305082)
学院(303006)
管理(120799)
(113427)
经济(110581)
理学(103958)
理学院(102800)
管理学(100870)
管理学院(100321)
研究(98184)
中国(77492)
(66241)
科学(62582)
(57317)
(50057)
(48506)
中心(45781)
业大(45707)
财经(45632)
研究所(45056)
(44844)
北京(41868)
(41486)
(39139)
师范(38744)
农业(37979)
(36867)
(35904)
财经大学(34264)
经济学(32915)
基金
项目(206479)
科学(160849)
研究(149639)
基金(148981)
(129994)
国家(128903)
科学基金(110455)
社会(91839)
社会科(86876)
社会科学(86850)
(80555)
基金项目(79634)
自然(73816)
自然科(72038)
自然科学(72017)
自然科学基金(70705)
教育(68742)
(67963)
资助(62352)
编号(61247)
成果(50261)
重点(45834)
(45185)
(42387)
(42144)
课题(42074)
科研(40219)
创新(39516)
大学(38884)
教育部(38611)
期刊
(123473)
经济(123473)
研究(92488)
中国(60191)
学报(49439)
(45000)
科学(44279)
管理(43749)
(43673)
大学(37241)
学学(35036)
教育(32999)
(30806)
金融(30806)
农业(30259)
技术(25806)
财经(21762)
业经(19653)
经济研究(19118)
(18346)
图书(16323)
理论(16110)
问题(16044)
实践(14905)
(14905)
(14824)
科技(14706)
(14271)
财会(14028)
技术经济(13854)
共检索到448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静美  
灾害风险的发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从国家审计的角度,对灾害风险的干预不仅要针对事中和事后的阶段,更为必要而且有价值的是要进行灾害风险的事前干预,即预防性审计,而目前此方面的研究极为缺乏。本文基于灾害风险的种类和级别对灾害风险预防性审计进行了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灾害风险预防性审计的架构系统,说明了灾前审计的逻辑构成、关键构件和技术路线。认为其本质是通过系统的审计活动对灾害风险因素进行主动的审计干预,是灾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审计干预行为的综合过程。本文首次提出了灾害风险事前审计的"压力—状态—响应"(PSR)审计系统的思想,这对灾害的事前防御实践、灾前预防性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殷文玲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初步构建我国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实务框架,为我国开展相应的审计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文章还对我国现阶段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靖  陈国进  
通过构建连续时间DSGE模型,考虑灾难风险因素和消费习惯形成,采用波形松弛算法,考察对比我国和世界其他7个国家面对灾难风险不确定性时最优消费函数和储蓄率,研究发现:模型拟合效果很好,在模型中融入习惯形成因素后更加稳健;灾难风险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消费和储蓄意愿改变的不确定性来源;我国居民面对灾难风险的消费和储蓄改变强于世界其他7个国家,我国居民储蓄意愿也是最高的,储蓄率高达85%;我国的最优消费函数改变比不考虑习惯形成差距变大了,但是世界其他7个国家的最优消费函数改变较前文未考虑习惯形成的差距减小了,我国居民的储蓄意愿仍然最高,储蓄率高达87%,原因是考虑了消费习惯形成,因而面对灾难时消费者会更加惧怕灾难影响其未来生活,从而储蓄意愿增强;政府采取财政补贴比例较小时,政府财政补贴对于抵御灾难风险的效应是非常强的,并且能有效降低消费者储蓄意愿,但政府采取财政补贴比例较大则会适得其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靖  陈国进  
通过构建连续时间DSGE模型,考虑灾难风险因素和消费习惯形成,采用波形松弛算法,考察对比我国和世界其他7个国家面对灾难风险不确定性时最优消费函数和储蓄率,研究发现:模型拟合效果很好,在模型中融入习惯形成因素后更加稳健;灾难风险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消费和储蓄意愿改变的不确定性来源;我国居民面对灾难风险的消费和储蓄改变强于世界其他7个国家,我国居民储蓄意愿也是最高的,储蓄率高达85%;我国的最优消费函数改变比不考虑习惯形成差距变大了,但是世界其他7个国家的最优消费函数改变较前文未考虑习惯形成的差距减小了,我国居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赛  许爱强  
在总结装备供应链风险传递的基本要素和过程的基础上,对装备供应链风险传递的网络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物流风险和信息流风险,给出了预防装备供应链风险传递的两种方法——预控和预警,对装备供应链风险传递的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殷文玲  
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作为地震灾害预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有开展,但在我国审计界尚是一个新生事物,缺乏理论研究,更谈不上实务开展。鉴于高校是人员密集的地方,是地震灾害发生时脆弱地带之一,在高校开展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尤为必要。文章首先提出了高校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的相关概念,从"免疫系统"论的视角探讨了高校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的三大"免疫功能",在此基础上从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审计方法三方面构建了高校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的实务构架,解决了"审计谁、审什么、怎么审"三大问题。最后,对高校在开展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实践中将遇到的困难进行了预见性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汉友  李潇琦  
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规范财务审计秩序,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治理显得愈发重要。预防性监管具备事前监管的特征,能够对会计师事务所起到一定的风险预警作用,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研究预防性监管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利用风险提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审计风险管控效率,并且2018~2020年的整体效率值呈现进步型状态,但在监管协同效应的发挥等方面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楠  郭旦怀  陈永强  刘奕  
社区是公共安全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安全研究意义重大。该文面向社区风险防范的重大需求,首先,从人、物及管理3个角度厘清社区风险的来源,剖析社区风险的特性及原因;然后,阐述社区风险防范的内涵,提出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和智能防范是社区风险防范的关键技术,在综合分析当前风险防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大数据平台是社区风险防范的基础支撑;最后,分别从功能、结构及构建流程3个层面展开面向社区风险防范大数据平台的理论架构设计。为社区风险防范及大数据平台的基础理论研究大数据平台搭建及风险防范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霞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风险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融资型两类。保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技术,可以适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可以保险方式转移的前提是其必须满足技术、经济与社会三大条件,即符合保险精算原则、供求双方愿意交易和法律政策允许。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方式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和ART方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尚志海  刘希林  
灾害风险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回答"怎样的安全才是安全",可接受风险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其是在现有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条件下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潜在损失。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生命可接受风险原则和标准上进行了大量探索,但是灾害可接受风险研究还不多。目前可接受风险的主要研究方法有风险矩阵方法、成本效益分析、生活质量指数和FN曲线图法,多以定量风险分析为基础。在总结国内外可接受风险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灾害可接受风险研究进行了展望,期望通过对生命风险、经济风险和环境风险三种表达形式的探索,来促进自然灾害可接受风险的综合研究,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灾害可接受风险标准,达到灾害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石兴  
保险是提高灾后恢复力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但数据分析说明保险在灾后恢复中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自然灾害保险赔偿只占自然灾害总损失3%左右,这一现象背后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自然灾害可保性研究的严重滞后。文章认为自然灾害风险特征与可保性风险特征存在相对统一的地方。我国在自然灾害保险产品设计方面应考虑如下因素:自然灾害分类因素、自然灾害单一事件的定义、自然灾害区划范围内的保险强制性、自然灾害的连锁性与多样性因素、单一保单免赔额规定和自然灾害单一事件巨灾损失基准点定义、费率因素、监管因素、国际性和标准性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殷文玲  魏作朋  曲喆  
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已被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也已成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三大体系之一。地震灾害预防审计作为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防震减灾工作保驾护航。然而,我国开展的与地震灾害管理相关的审计活动大都集中在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阶段的活动上,对地震灾害发生前的预防管理活动审计则较少涉及。文章通过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审计公署的多次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进行介绍,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宝贵经验,为建立我国的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实务框架提供指导:确立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理念、建立相应的绩效审计准则、合理设定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目标、有效确定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程序和内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乃云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王国敏教授等撰写的《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一书,是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管理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欣梁  温家洪  丁培毅  
首先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目的地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阐述了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和应急管理的区别,探讨建立重点旅游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的方法和内容。通过自然灾害分析、区域脆弱性分析和旅游地的暴露分析,就未来固定时间段内该目的地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进行计算。为了将潜在损失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由当地政府协同旅游管理部门与利益相关各方共同探讨降低灾害风险的工程手段和技术手段,并且核算为此所需要的投入,在潜在损失和投入之中进行决策,提出该旅游地区的区域发展目标和政策。该风险管理框架是从游客、当地政府、旅游经营企业、当地居民四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参与旅游风险管理出发,提出四位一体的旅游...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课题组  任建国  
山东是我国海洋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每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为山东海洋灾害风险补偿和救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山东保险业在参与海洋灾害风险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及其根源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