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8)
- 2023(8722)
- 2022(7464)
- 2021(6909)
- 2020(5399)
- 2019(12636)
- 2018(12065)
- 2017(21240)
- 2016(11883)
- 2015(13620)
- 2014(13522)
- 2013(13676)
- 2012(13579)
- 2011(12876)
- 2010(13102)
- 2009(11993)
- 2008(11957)
- 2007(10200)
- 2006(9590)
- 2005(9261)
- 学科
- 济(54647)
- 经济(54594)
- 业(27170)
- 管理(26013)
- 中国(20475)
- 企(19204)
- 企业(19204)
- 地方(19166)
- 农(16529)
- 学(16422)
- 方法(14292)
- 业经(12637)
- 数学(11722)
- 农业(11579)
- 数学方法(11554)
- 融(10727)
- 金融(10722)
- 地方经济(10616)
- 发(10331)
- 银(10195)
- 银行(10146)
- 行(9981)
- 财(9809)
- 制(9805)
- 贸(9555)
- 贸易(9541)
- 易(9114)
- 和(8645)
- 环境(8441)
- 发展(7781)
- 机构
- 大学(174341)
- 学院(172977)
- 研究(76648)
- 济(69289)
- 经济(67770)
- 中国(57546)
- 管理(55601)
- 科学(49479)
- 理学(45417)
- 理学院(44623)
- 管理学(43599)
- 管理学院(43269)
- 所(42250)
- 京(40539)
- 农(38788)
- 研究所(38193)
- 中心(33194)
- 财(31816)
- 农业(30254)
- 江(29107)
- 业大(28096)
- 院(27927)
- 范(27201)
- 北京(26988)
- 师范(26838)
- 省(26287)
- 科学院(23887)
- 州(23543)
- 财经(23403)
- 师范大学(21633)
- 基金
- 项目(109740)
- 科学(83409)
- 研究(77884)
- 基金(75650)
- 家(69560)
- 国家(68848)
- 科学基金(54900)
- 社会(46761)
- 社会科(43945)
- 社会科学(43936)
- 省(43746)
- 基金项目(38718)
- 划(38238)
- 自然(35555)
- 教育(34960)
- 自然科(34586)
- 自然科学(34574)
- 自然科学基金(33967)
- 资助(31318)
- 编号(31022)
- 发(30584)
- 成果(27795)
- 重点(26622)
- 课题(24154)
- 发展(23791)
- 展(23382)
- 部(22995)
- 创(22245)
- 计划(21876)
- 科研(20929)
共检索到303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星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度,各种形式的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造成很多人生苦难。近年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对于灾害、灾难问题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取向,体现了学术关心民生的情怀。不过,在灾害发生的地区或地点,往往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民族志积累,导致有关的灾害民族学研究,就容易流于表面。日本文化人类学家、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部教授松冈正子先生继相继出版《羌族和四川藏族》(松冈正子
关键词:
民族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旭光 庞明川 王晓玲 严绍兵 吕怀涛 万丛颖 刘畅 郭晓丹 刘丹丹
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时间之长、涉及工作之繁、施行难度之大均为救灾活动之最,也决定了其成为救灾行为成功与否的关键战役,必然要求以大战略和长效机制保证救灾活动取得最终胜利。本文首先给出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研究综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出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时期全国性长期机制的框架和政策体系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汶川"5·12"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尽快重建家园,恢复和提升发展能力,是今后几年四川省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灾后重建工作浩繁、持久、面广,为了使灾后重建免走弯路,减少甚至避免未来可能的类似灾难,在承受巨大创痛的同时更需要对灾后重建规划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
灾后重建 需求评估 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9月2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全文,指出中国将用3年左右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广大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规划》全文约25000字,15章,涉及重建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精神家园、政策措施、重建资金、规划实施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闻媛 曹佳楠
本文以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为例,选取全国31个省(市、区)2002-201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数据,通过合成控制法研究地震过后四川省居民文化消费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震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受到显著且长期的负面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并未受到显著影响,整体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明显不如城镇居民的结果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城乡地区受灾程度的差异、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层次的不同、政府与社会各界对灾区民众的援助以及地震给社会整体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
关键词:
地震灾害 文化消费 合成控制法 城乡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广京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灾害。据中国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公布,截至5月21日12时地震已直接造成41353人遇难、274683人受伤、累积失踪32666人、(截至20日24时)累计解救和转移被困人员396811人、公路受损里程28829公里、桥梁损毁3053座共计135162延米、9个县市形成33处堰塞湖的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四川特大地震已造成41353人遇难。人民日报,2008年5月22日第2版)。而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中央企业初步估算就在300亿元人民币以上(央企损失估算300多亿元受灾企业已开始重建工作。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生
5·12四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城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作者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次生地质灾害严重,但是可以治理,治理之后,从地质灾害影响角度而言,汶川县城完全可以在原址重建。重建规划定位为地震地质公园和旅游山水城市。汶川县城的重建应与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应尽早启动应急防治工程,防止城市继续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
关键词:
汶川县城 地震灾后重建 可能性 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克清
灾害频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常态性特征,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巨大灾难,"5.12"汶川大地震正是其中的典型。我国在"多难"的国情下如何建立有效的财政制度与政策成为"兴邦"之关键。为了积极应对灾害,最大程度上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需要构建起应灾性财政预警和响应机制;为了加强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实现灾后重建资金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为了有效开展灾害预防工作,实现应灾预算的制度化、加强应灾资金的绩效审核和监督。
关键词:
灾害应急 财政响应 灾后重建 应灾预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家灿 李蔚
文章通过现实观察,发现在严重自然灾害发生后受损程度不同的旅游景区恢复均较迟缓的现象,进而对灾害地旅游景区进行了细分,界定了非灾害旅游景区和灾害旅游景区,阐明了灾后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存在负面的波及效应,致使其游客流失严重、恢复缓慢。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114名研究对象进行了开放式/半结构化访谈,归纳了此种波及效应产生的原因,并构建了此种波及效应产生机理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严重自然灾害背景下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波及效应有3种,分别是联结性波及效应、整体性波及效应和泛化性波及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彭娟
5·12大地震与以往地震相比,具有震级高、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救灾难度高等特点。当前,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在此,有必要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汪锐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性之强令全世界震惊。地震和地震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对灾区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全国军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有效地控制灾情之后,灾区正逐步进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新阶段。土地整理作为灾后重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得到相当的重视。灾区农村土地整理和城镇土地整理的具体实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灾后土地整理为契机,化困难为希望,变挑战为机遇,促进灾区在新的平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
灾害重建 土地整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晓燕 吴殿廷 赵西君 张佳蕾
复杂和艰巨的灾后重建绝不仅仅是灾区面临的难题,社会各方都应该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文章在总结国外灾后重建案例的基础上,依据国情提出了我国灾后重建的原则、战略、评估体系和重建规划。
关键词:
灾后重建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