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2)
- 2023(9620)
- 2022(8799)
- 2021(8388)
- 2020(7099)
- 2019(16407)
- 2018(16450)
- 2017(31808)
- 2016(17477)
- 2015(19693)
- 2014(19911)
- 2013(19678)
- 2012(17863)
- 2011(16226)
- 2010(16162)
- 2009(15013)
- 2008(14503)
- 2007(12544)
- 2006(11131)
- 2005(9552)
- 学科
- 济(68372)
- 经济(68299)
- 管理(50386)
- 业(46824)
- 企(40004)
- 企业(40004)
- 方法(33370)
- 数学(27348)
- 数学方法(27018)
- 农(17394)
- 学(17319)
- 中国(16680)
- 财(15945)
- 业经(15825)
- 理论(14432)
- 地方(14050)
- 和(12145)
- 农业(11933)
- 制(11426)
- 贸(11219)
- 贸易(11212)
- 环境(11158)
- 技术(10896)
- 易(10833)
- 教育(10710)
- 务(10438)
- 财务(10368)
- 财务管理(10349)
- 企业财务(9800)
- 划(9619)
- 机构
- 大学(255827)
- 学院(253325)
- 管理(102458)
- 济(91718)
- 经济(89469)
- 理学(88723)
- 理学院(87696)
- 管理学(86106)
- 管理学院(85640)
- 研究(81256)
- 中国(58735)
- 京(55325)
- 科学(53747)
- 财(42448)
- 所(40808)
- 业大(37893)
- 农(37661)
- 研究所(37496)
- 范(36822)
- 师范(36498)
- 中心(36151)
- 江(36142)
- 北京(35287)
- 财经(34754)
- 经(31420)
- 州(30449)
- 师范大学(29639)
- 农业(29472)
- 院(29391)
- 技术(26321)
- 基金
- 项目(174367)
- 科学(136095)
- 研究(127584)
- 基金(125389)
- 家(108892)
- 国家(107968)
- 科学基金(92644)
- 社会(77878)
- 社会科(73633)
- 社会科学(73614)
- 省(68326)
- 基金项目(67862)
- 自然(61587)
- 自然科(60050)
- 自然科学(60039)
- 自然科学基金(58952)
- 教育(58390)
- 划(57721)
- 编号(52720)
- 资助(52003)
- 成果(42844)
- 重点(38447)
- 部(37620)
- 发(36567)
- 课题(35995)
- 创(35569)
- 科研(33178)
- 创新(33033)
- 项目编号(32628)
- 大学(32300)
- 期刊
- 济(101927)
- 经济(101927)
- 研究(73442)
- 中国(42434)
- 学报(42101)
- 科学(38327)
- 管理(36410)
- 农(33728)
- 大学(31394)
- 财(31103)
- 教育(29877)
- 学学(29182)
- 农业(24067)
- 技术(21892)
- 融(17312)
- 金融(17312)
- 财经(17082)
- 业经(16984)
- 图书(16600)
- 经济研究(14666)
- 经(14380)
- 问题(13584)
- 理论(13364)
- 科技(12764)
- 实践(12579)
- 践(12579)
- 技术经济(11979)
- 版(11845)
- 资源(11787)
- 情报(11679)
共检索到358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金伟
灾害在带给人类生命财产灾祸的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灾区的重建与长远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人们了解灾害、缅怀遇难者、接受减灾教育。利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构建的旅游系统模型,引入了旅游场和旅游流的理念,可以充分地揭示旅游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灾害旅游系统是一个包括主体、客体、介体、载体4个要素的动态系统。利用此系统能更全面地研究灾害旅游本质、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灾害旅游 旅游系统 灾害旅游系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中权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且很敏感的产业,极易受到外部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需建立一个可靠、快速、实用、先进的防范与控制系统,为各旅游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地提供各类旅游灾害信息,为旅游灾害的预报、预测、决策、控制、抗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手段,达到避免灾害或使旅游业损失降至最低的目的。文章提出旅游灾害的防范与控制系统由信息采集系统、指挥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构成。对每个子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对每个子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意在抛砖引玉,最终建成合理而具实战性的旅游防范与控制系统。
关键词:
旅游业 旅游灾害 防范系统 控制系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军林 陈小连
旅游灾害是困扰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也是旅游者最关注的焦点之一。智能旅游系统及其灾害预警与灾害救助平台,即时发布旅游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方面的信息,对旅游防灾意识宣传、旅游灾害监测、旅游灾害预防与提醒以及旅游灾害救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智能旅游灾害预警与灾害救助平台构成特征、技术支撑与架构、服务方式等方面,研究了灾害预警与灾害救助平台技术构成与服务需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蔚 杨洋
旅游业的综合性、依赖性和脆弱性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对自然灾害具有高敏感性。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13年的芦山地震,再到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每次自然灾害都严重冲击受灾目的地的旅游业。作为全球自然灾害高发地区之一,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十分频繁,旅游业遭受的损失非常巨大。根据紧急事件数据库(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EM-DAT)的记录~((3)),从2000年到2019年的20年间,我国发生地震、洪水、山体滑坡、极端天气等各类自然灾害583次,年均近30次;全球也面临相似情况,这20年间共发生9883次自然灾害,年均495次。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恢复曲线 游客量 游客数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欣梁 温家洪 丁培毅
首先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目的地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阐述了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和应急管理的区别,探讨建立重点旅游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的方法和内容。通过自然灾害分析、区域脆弱性分析和旅游地的暴露分析,就未来固定时间段内该目的地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进行计算。为了将潜在损失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由当地政府协同旅游管理部门与利益相关各方共同探讨降低灾害风险的工程手段和技术手段,并且核算为此所需要的投入,在潜在损失和投入之中进行决策,提出该旅游地区的区域发展目标和政策。该风险管理框架是从游客、当地政府、旅游经营企业、当地居民四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参与旅游风险管理出发,提出四位一体的旅游...
关键词:
旅游地 自然灾害 风险管理框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业红 周洪建 魏云洁
文章以云南元阳县两类社区(3个)深度访谈与半结构性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旅游社区灾害风险认知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在梯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核心旅游吸引物的前提下,可视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歌舞与传统服饰)、收入与就业机会增加、外来投资增长和传统文化保护是区分旅游社区与非旅游社区的主要指标。(2)与非旅游社区相比,旅游社区灾害风险总体认知水平相对更高,对灾害(风险)也更为敏感,其遭受灾害的损失可能更大,旅游社区居民更愿意主动适应灾害(风险)。(3)"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裴玮
汶川地震给四川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地震引发的四川旅游灾害风险表现为市场风险、心理风险和安全风险三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定量研判可以看出,三类风险对于旅游业的影响不一,而各地区对于灾害的抗风险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应该提升产业风险意识、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合理转移风险来减少地震对四川旅游产业的影响。
关键词:
地震 灾害风险 评估 应对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晓莉 张捷 吴必虎 蒋志杰 乌铁红 董雪旺
旅游目的地意象一经形成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5.12地震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对四川九寨沟风景区旅游者感知意象的影响如何?对比分析2008年5月(汶川地震前)和2009年5月的旅游者感知意象,发现认知意象虽略有下降,但由于地震对九寨沟风景区没有造成实质破坏,而且已经经过了一年的恢复,变化不是很明显;但受情感意象的影响,旅游者的忠诚度有明显提升;另外,旅游者对九寨沟风景区旅游安全、社会治安的认知有明显下降。结构方程均值模型的运用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不能直接进行潜在结构变量之间比较的问题,开拓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研究方法的新视角,同时也深化了结构方程模型在旅游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阮文奇 张舒宁 李勇泉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信息扩散的主要媒介,景区危机事件信息扩散与舆情传播呈现新的态势及形式特征,危机信息流对景区的影响更加复杂,景区风险管理急需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文以"8·8九寨沟地震"为例,依托网络大数据,运用信息扩散半径、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讨景区自然灾害型危机信息流的扩散规律,再通过旅游本底趋势线、空间响应指数及地理探测器,分析虚拟旅游流对危机信息流扩散的响应机制。研究结论如下:(1)自然灾害型危机信息流扩散呈现"爆发期—衰退期—稳定期—长尾期"4个发展阶段;(2)危机信息流扩散具有经济趋向性、本地集中性和人口集中性等特征,也符合距离衰减规律;(3)危机信息流与虚拟旅游流存在负向关系,对潜在游客行为具有负面影响,且危机信息流的负面效应具有一定滞后性;(4)不同区域虚拟旅游流的响应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受空间距离、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空间距离是影响虚拟旅游流响应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揭示了旅游危机信息流扩散的规律特征及负面效应,为旅游危机信息流的微观导引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化了学界对旅游危机信息流的理解与认识,为景区危机信息流扩散的负面效应规避及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浩龙 葛全胜 席建超
随着全球环境灾害的日见频繁,对区域旅游资源所面临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已成为关系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本文对旅游资源灾害风险的概念及其评估的内涵予以明确界定,并高度概括出评估程序的六大步骤和四大重点。文章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旅游资源易损性和风险防治能力这3个维度精心选择了8个评估指标,并借助于量化的评估方法与模型,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八大景区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对评估结果,作者予以详细的分析,认为克旗旅游资源所面临的干旱和虫灾风险比较突出,而地震风险较低,其综合风险在8个景区的分布可被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由于风险评估能够清楚地表明区域旅游资源所面临的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天久 李支薇 江涛 吴锋 佟蒙蒙
以广东省珠海市2009年10—11月双胞旋沟藻赤潮期的现场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赤潮灾害发生期近岸捕捞及旅游观光业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并依据在该海域从事生产活动船只吨位的大小及经营的方式,分别构建了赤潮灾害对近岸捕捞及观光旅游业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模式。评估结果显示,这次赤潮造成以近岸捕捞为主的小型船只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万元,以旅游观光兼捕捞的中型船只直接经济损失约101万元,以捕捞为主的大型船只直接经济损失约61万元,上述经济损失合计约216万元。本文建立的评估方法填补了我国在有害赤潮对近岸捕捞及观光旅游业直接灾害经济损失精确评估的空白,对近海其它海洋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估也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春涛 李熙 段金莉
从自然灾害旅游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精英访谈法和游客问卷调查法,梳理以"5·12"汶川大地震遗址为核心的旅游景区的开发模式,分析各主要场所(景点)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探讨自然灾害型黑色旅游遗址的教育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游客通过游览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是难以得到放松或休闲体验;防灾减灾教育能提高游客的重游意愿,但是游客对防灾减灾教育的感知薄弱。打造多维度的旅游产品、缩小地震遗址的保存范围、革新遗址的讲解与形象是推动绵阳北川羌城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星 张捷 卢韶婧 张宏磊 颜丙金 年四锋
黑色旅游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黑色旅游开发是自然灾害发生地灾后恢复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往研究较多关注战争与事件型黑色旅游地,对自然灾害遗址型旅游地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汶川地震北川遗址公园为案例,构建了参观者动机测量量表;通过因子分析得到了教育与纪念动机、社交与亲情动机、感受与见证动机、认同与求新动机和好奇心动机五大类参观者动机类型。为分析和比较不同来源地参观者动机的特征,探究事件关注度和认知欲望对不同类型动机的影响程度差异,分别以全体参观者和四川参观者为样本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全体参观者模型中,事件关注度对教育与纪念、社交与亲情等动机影响较大,而对好奇心动机影响较小;认知欲望对教育与纪念、感受与见证以及好奇心等动机影响较大,而对认同和求新动机影响较小。在四川参观者模型中,参观者对汶川事件的关注度不能激发感受与见证动机,认知欲望对社交与亲情动机的影响也不显著,而对于汶川地震地区的认同感和集体认同感较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傅蕴英 宋沁蓓 康继军
近年来,旅游业正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自然灾害型重大危机事件以其突发性和不可控性往往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造成剧烈的冲击,评估此类事件的后果和影响对旅游业的布局与发展,特别是对灾后区域旅游业的复苏与旅游形象重建有重要指导作用。文章以四川汶川地震为例,采用合成控制法构建反事实框架,量化评估了四川省入境旅游业因地震的损失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汶川地震使四川省入境旅游业遭受了严重损失,2008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比预计值减少424.55百万美元,预期下降幅度达到73.4%;地震对入境旅游业的影响持续到2010年,直至2011年才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对旅游业的影响剧烈且不是暂时性的,在旅游业的布局与发展、灾区旅游业重建规划设计及实践中应对此予以充分重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宜聪 张捷 刘泽华 张宏磊 苏醒 陈星
突发危机事件严重影响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内客源市场是中国旅游目的地市场构成的主体,研究国内客源市场受危机事件的空间影响规律,有助于增进理论认识并为恢复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指导。文章以经历过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九寨沟景区为例,以国内客源市场为研究对象,以地震前后第一手抽样调查资料为数据源运用地理集中度指数、客源市场半径、距离累计曲线等方法,引入"冲击波"的思想,对不同距离的客源市场恢复特点进行归纳。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型危机事件后,景区客源市场地理集中度指数降低而客源吸引半径增加,表明危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危机事件 国内客源市场 九寨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