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4)
2023(6108)
2022(5069)
2021(4820)
2020(4085)
2019(9025)
2018(9037)
2017(17721)
2016(9843)
2015(10485)
2014(10596)
2013(10570)
2012(9858)
2011(8874)
2010(9019)
2009(8291)
2008(8567)
2007(7654)
2006(6715)
2005(5918)
作者
(28708)
(24911)
(23888)
(22921)
(15151)
(12022)
(10812)
(9477)
(9140)
(8658)
(8481)
(8093)
(7685)
(7650)
(7498)
(7465)
(7125)
(6912)
(6907)
(6878)
(6192)
(6106)
(6067)
(5759)
(5509)
(5493)
(5436)
(5433)
(5054)
(4941)
学科
(44091)
(39820)
(39780)
经济(39737)
农业(29281)
管理(24318)
(19101)
企业(19101)
方法(13946)
业经(13566)
数学(12595)
数学方法(12455)
(11692)
(10736)
农业经济(9709)
中国(9142)
(8877)
农村(8872)
(7981)
(7916)
财务(7908)
财务管理(7888)
(7835)
(7731)
(7646)
企业财务(7612)
(7413)
银行(7403)
及其(7399)
地方(7392)
机构
学院(138586)
大学(133162)
(57472)
经济(56359)
管理(52824)
(50486)
研究(47990)
理学(46173)
理学院(45696)
管理学(44845)
管理学院(44609)
中国(39177)
农业(38699)
业大(30911)
科学(30896)
(27305)
(25557)
(25400)
中心(23976)
农业大学(23629)
研究所(23204)
(21359)
财经(19940)
(19494)
(18536)
(18280)
经济管理(17782)
(16827)
科学院(16429)
(16336)
基金
项目(95205)
科学(74937)
基金(70313)
研究(68088)
(62773)
国家(62163)
科学基金(52614)
社会(43762)
社会科(41009)
社会科学(40997)
(38429)
基金项目(37952)
自然(34729)
自然科(33927)
自然科学(33919)
自然科学基金(33329)
(31246)
(29355)
教育(28948)
编号(28391)
资助(27637)
成果(22264)
(21487)
重点(21241)
(21118)
(19940)
(19795)
(19569)
科研(18572)
国家社会(18373)
期刊
(68267)
经济(68267)
(56513)
农业(38151)
研究(35606)
中国(29381)
学报(26784)
科学(23956)
大学(20729)
学学(20268)
(19711)
业经(18179)
(17814)
(17735)
金融(17735)
管理(14114)
农村(13223)
(13223)
农业经济(13183)
(10391)
问题(10297)
技术(9645)
财经(9453)
业大(9168)
世界(8886)
农村经济(8715)
教育(8433)
农业大学(8161)
经济研究(8136)
经济问题(8115)
共检索到206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美佳  徐志刚  林光华  
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与食物安全构成威胁,在极端气候增多的背景下理解农户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行为与方式,有助于公共政策有效应对极端气候的冲击。本文构建了一个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用以解释农户响应行为规律,特别是极端气候属性和农户在极端气候下的受灾经历对其响应行为和措施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用吉林、江苏和四川3省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极端气候是否响应及措施选择与灾害损失可控性和农户受灾经历特点密切相关。因旱灾损失可控性高,农户对旱灾响应率高,而水灾和风灾等灾害损失可控性低,针对此类极端气候的应对必须公共政策介入。受灾经历对农户极端气候响应的影响效应存在心理阈值,即只有当受灾程度和灾害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农户才会给予响应。就旱灾响应措施而言,农户有严重旱灾经历会明显提升其选择抗旱品种和改善灌溉技术概率,而有频繁受灾经历会明显提升其投资灌溉设施的概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月明  陆建明  苏鲲  
对我国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机制的再认识叶月明陆建明苏鲲一、对我国以前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的评价1949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探索农业风险保障的新路子,但一直未见有较好的进展与结果。目前,我国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主要是民政部门的扶贫救灾工作与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相...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立冬  
农村灾害损失的经济评估研究严立冬农村灾害是指发生在农村区域内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村居民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害的一种自然社会现象。任何农村灾害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后果,而每一种具体的农村灾害事件的后果如何,严重性怎样,损失多大,都牵涉到农村灾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瞿翔  张俊飚  
2008年1月中下旬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是我国近50年来极为罕见的一次大范围极端气象灾害,给灾区农业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巨大的损失,值得总结与深思。本文就此分析了此次灾害对农业产业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应对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防灾避灾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飞琼  
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农业灾害损失日趋严重及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在加入WTO后,农产品价格与出口补贴将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应当尽快确立农业灾害政策保险制度以及如何确立该制度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凤兰  钱国钦  杨伦增  
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损失经济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估方法;提出通过定量和半定量折算的方式计算出各项评估指标值,将造成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以货币数值形式反映出来,实现定量评价的目标;同时,以福建省受灾森林为例,对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经济损失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冰冻灾害造成福建省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方面的价值损失分别为107.906,80.228,52.617,27.782和0.720亿元·a-1,共造成生态服务价值的间接经济损失达到269.253亿元·a-1,给福建省林业造成直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宁  张正涛  陈曦  冯介玲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灾害经济损失的认识、损失评估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区分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差异,阐述了间接损失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评估同等重要、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得到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评估结果既是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提高防灾减损的管理水平。灾害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是有效改进评估方法并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坤  陈培林  
突发性重大灾害发生后对经济的危害和影响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如何根据其经济危害性质实现不完全信息下的科学评价成为关键问题。文章从重大灾害经济损失构成与计量方法出发,综合运用统计理论、模糊数学、熵权TOPSIS方法,建立一套重大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估方法技术,提出基于综合性经济损失指数的重大灾害分类分级模型,构建了重大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体系;并通过实例计算对方法的结果进行验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宁  张正涛  陈曦  冯介玲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灾害经济损失的认识、损失评估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区分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差异,阐述了间接损失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评估同等重要、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得到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评估结果既是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提高防灾减损的管理水平。灾害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是有效改进评估方法并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崇媛  庄天慧  
本文分析农户家庭的内部特征中生产生活设施、家庭规模、性别构成、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对自然灾害承灾力产生的影响。以四川省211户受灾农户的调查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农户的自然灾害承灾力均值为0.39,标准差为0.09,体现农户自然灾害承灾力整体很弱;且三州的农户自然灾害承灾力存在明显差异,凉山州农户承灾力(0.38)低于阿坝州(0.41)和甘孜州(0.43),这与四川省灾害和贫困的分布表现出一致性,即凉山州是自然灾害和贫困最集中的地区。提出提高农户承灾力,必须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注重教育与健康条件和住房结构的改善;农户承灾力的提高应和农户反贫困策略相结合;公共资源应对农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露  郭晴  张俊飚  童庆蒙  
在气候灾害的应对和救援中,政府提高生产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是减少受灾损失、防止农户"因灾致贫"的重要途径。本文使用湖北省10个县(区、市)1115户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农户的需求特征与其需求强度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气候灾害响应型生产性公共服务的需求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就现状而言,农户对气候灾害响应型生产性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个别突出、整体不足的特征,农户对水电路基础设施恢复等灾后保障性服务以及保险定损理赔等协助性服务的需求水平较高,而对病虫害防治、农机维修等一般补救性服务的需求水平较低;就需求强度的影响因素而言,户主为男性以及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户气候灾害响应型生产性公共服务的需求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兼业则显著降低了这一需求强度,户主投入风险感知程度高和较高的农户对气候灾害响应型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较弱,而产出风险高的农户则表现出较强烈的需求;总体而言,农业依赖型农户的这一需求强度更大。为避免盲目供给,政府应为农民优先提供他们具有迫切需求的气候灾害响应型生产性公共服务,诸如发挥保障性功能的基础设施恢复等,并对农业依赖程度较高的气候灾害脆弱型农户进行重点和精准帮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卢山  李秀芳  
台风灾害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之一。台风灾害快速损失评估作为巨灾保险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应对管理巨灾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台风灾害致灾理论为基础,将影响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指标分成致灾因子和脆弱性两大类,对台风中心经过地区和其他受灾地区分别构建快速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分布拟合法"提取致灾因子指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指数,构建台风灾害快速损失评估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指数提取方法对模型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遭受到同等强度台风灾害时,台风中心经过地区的直接经济损失显著大于其他受灾地区;台风中心经过地区快速评估模型的灾害等级评估准确率到达100%,其他受灾地区快速评估模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飞琼  
中国每年的灾害损失相当严重,而灾害损失补偿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在世界各国中补偿比例相当高的商业保险补偿在中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商业保险在灾害损失补偿中缺位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多样,但采取相关措施可促进中国商业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资生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湖南省娄底市地质灾害损失数据为样本,借助广义Pareto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对地质灾害损失分布进行刻画,建立了一个分段的地质灾害损失分布模型,然后讨论了地质灾害损失的纯保费和最大可能损失的估计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玲  高俊  
本文在考虑灾害风险冲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消费者—政府随机决策模型、权衡福利与财政的得失和理论推演,得到政府最优救灾规模的多维边界。具体救助规模由刻画灾害风险福利损失的各参数内生决定。具体而言,灾害损失程度是导致灾害救助需求加重的直接原因;而消费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则会进一步扩大人们对灾害救助的需求;资本的留存情况和形成效率可减轻政府救灾的压力;灾害发生频率虽不影响最优救助规模,但会对整个社会福利产生消极影响。据此,加强灾前防御、普及灾害科普知识以及提高灾害资金运作效率,可达到减轻救助支出负担、提升灾害救助效果、增进社会的福利水平的目的。本文展示了如何设计灾害救助的最优规模,以与实际的社会环境和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