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0)
- 2023(14823)
- 2022(12472)
- 2021(11726)
- 2020(9954)
- 2019(23320)
- 2018(22855)
- 2017(42838)
- 2016(22873)
- 2015(26238)
- 2014(26089)
- 2013(25897)
- 2012(24171)
- 2011(21898)
- 2010(21628)
- 2009(20267)
- 2008(19819)
- 2007(17046)
- 2006(14815)
- 2005(13488)
- 学科
- 济(114990)
- 经济(114891)
- 管理(62986)
- 业(59069)
- 方法(48787)
- 企(46826)
- 企业(46826)
- 数学(43874)
- 数学方法(43400)
- 中国(29466)
- 农(26446)
- 财(25422)
- 地方(23249)
- 业经(21456)
- 学(21148)
- 贸(20616)
- 贸易(20605)
- 易(20054)
- 制(17997)
- 农业(17784)
- 融(15374)
- 金融(15371)
- 环境(15344)
- 和(15329)
- 银(15276)
- 银行(15247)
- 务(15211)
- 财务(15167)
- 财务管理(15128)
- 行(14582)
- 机构
- 大学(332592)
- 学院(329565)
- 济(151902)
- 经济(149237)
- 管理(127177)
- 研究(117443)
- 理学(109552)
- 理学院(108312)
- 管理学(106503)
- 管理学院(105863)
- 中国(90598)
- 京(70130)
- 科学(68643)
- 财(66633)
- 所(58574)
- 中心(54098)
- 财经(53243)
- 研究所(53205)
- 农(52386)
- 经(48516)
- 经济学(48463)
- 江(47488)
- 业大(46559)
- 北京(44502)
- 经济学院(43535)
- 院(41903)
- 范(41559)
- 师范(41168)
- 农业(40953)
- 财经大学(39484)
- 基金
- 项目(219619)
- 科学(174039)
- 基金(163249)
- 研究(158668)
- 家(142566)
- 国家(141487)
- 科学基金(121504)
- 社会(104057)
- 社会科(98848)
- 社会科学(98824)
- 基金项目(85373)
- 省(82298)
- 自然(77571)
- 自然科(75792)
- 自然科学(75769)
- 自然科学基金(74456)
- 教育(72120)
- 划(70246)
- 资助(67754)
- 编号(62420)
- 成果(50610)
- 部(49930)
- 重点(49624)
- 发(47719)
- 创(45038)
- 国家社会(44891)
- 教育部(43171)
- 科研(42702)
- 创新(42333)
- 课题(42172)
- 期刊
- 济(164510)
- 经济(164510)
- 研究(99454)
- 中国(62433)
- 财(52794)
- 学报(50107)
- 科学(46985)
- 管理(46610)
- 农(46590)
- 大学(38518)
- 学学(36204)
- 农业(31745)
- 融(29915)
- 金融(29915)
- 技术(29612)
- 经济研究(28138)
- 教育(27838)
- 财经(27117)
- 经(23483)
- 业经(23386)
- 问题(21689)
- 贸(19917)
- 统计(18894)
- 技术经济(18106)
- 业(18013)
- 世界(17868)
- 国际(17689)
- 策(16228)
- 图书(15540)
- 理论(15521)
共检索到498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绪娴
自然灾害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严重威胁,使得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本文利用中国31个不同省份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6.0和Stata11进行了三种情况的面板回归分析:(1)不考虑灾害损失变量的面板回归;(2)考虑灾害损失但无门限变量的面板回归;(3)灾害损失作为门限变量的面板门限回归。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灾害损失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存在双门限效应的非线性关系,当灾害损失占GDP比重低于0.0103时,灾害损失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也就是说灾害损失能一定程度...
关键词:
灾害损失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门限回归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宏
依据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两个自然灾害数据库,以及联合国和世界银行1970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以洪水灾害损失为例,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自然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4个国家中除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头号经济强国以外,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对GDP的弹性估计值都大于1,表明大部分国家的灾害损失水平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大幅增长。由此,经济增长固然可以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但也可能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经济活动程度的加剧而导致自然灾害损失的增加。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经济损失 经济增长 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立泰 张先怡
本文选取克鲁格曼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衡量我国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并基于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服务业地区专业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即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从区域视角来看,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就越显著。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服务业的地区专业化发展,促进服务业的"精而专",避免"大而全"多样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谢建国 吴国锋
采用1978年-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文章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中,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而东部最小;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FDI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效应。文章的结果表明,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的投资仍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传忠 王元明 王飞
文化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拉动作用,这种作用首先体现在产值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其次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所引致的生产要素重新整合、投资效率提升及人才结构优化上。另外,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东部地区,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改善,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则直接表现为文化产值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因此,应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等途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机理 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盛勇 刘一颖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1999-2007年分地区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面板数据,计算分析了高等教育劳动力(接受过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增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贡献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逐步显现,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将会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高等教育 贡献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龙翠红 吴福象 洪银兴
本文对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政治—经济理论模型作了大幅度的改进,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提出了初始收入不平等与后续的经济增长存在着不确定关系的假说。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使用中国21个省区的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对收入分配不平等进行了结构分解,测度了农村不平等、城市不平等以及城乡之间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农村不平等在解释人均产出增长时比城市不平等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农村不平等程度越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大,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第二,城市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三,城乡之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 结构分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雪君 黄忠华 吴次芳
本文采用1998—2005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来分析我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影响;(2)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影响;(3)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是土地财政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并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本文的政策建议是:(1)正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提高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率;(3)规范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
关键词: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土地出让金 分税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强 王洪川 胡鞍钢
本研究基于中国199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由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组成的多元分析框架,检验了中国东西部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作者根据新古典主义的生产函数,选择资本和劳动力变量来处理因遗漏变量造成的回归误差。研究发现,东西部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既存在差异,又总体趋同:在充分考虑了资本和劳动力的影响后,从全国看,东西部均存在从经济增长到电力消费的短期因果关系;长期因果关系上,东西部存在差异,东部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的长期因果,西部存在二者间的双向长期因果;长期来看,资本、劳动力和电力消费之间在影响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彼此替代的作用。本文的发现表明,适度放缓经济增长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海波 葛小南
测算了包含环境要素的Malmquist-Luenberger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以其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代理指标。运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R&D投入经济增长模型。采用1998~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R&D投入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但R&D投入结构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异质性影响。基础研究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更为深远,试验发展影响更为直接有效,应用研究影响最小。R&D投入与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不仅能够提升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对其他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也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应用研究的空间溢出增长效应最大,基础研究次之,试验发展最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85-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政府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政府消费的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政府消费的系数为4.656;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方政府消费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支出方式应逐步实现从政府投资向政府消费转变,并调整政府消费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关键词:
政府消费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佳 李媛
国务院2010年"9号文"的公布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围绕这一文件政府、学界和外企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本文以198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FDI率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对外资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第二,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FDI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第三,从区域上看,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与FDI率的动态关系较紧密,二者在西部省份的关系不显著。最后,FDI率目前在中国将长期稳定,2010年国务院9号文的出台不会给中国的FD...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锋 李慧中
建设用地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场所和空间,作为一种政府控制的稀缺资源,它通过影响投资增幅进而间接的影响经济增长。我国近几年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扩张在引起资本存量增加的同时,也导致资本产出比率的上升,因此对经济增长的最终贡献非常小。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四个:(1)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刺激起来的投资在总量上是过度的;(2)建设用地刺激的投资使得经济资源集中到楚筑投资上,挤占了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要求;(3)建设用地刺激的投资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主要依赖外延式扩张的道路,不能充分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积聚效应;(4)政府低价供应土地的行为降低了土地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政府严格土地管理的政策并不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俊 李之民 周曦冉
从结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福利4个方面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指标体系。利用2001—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直接融资的发展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从分项指标来看,直接融资在改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优于间接融资,但间接融资在提升经济增长福利方面的作用更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加剧了经济波动。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彬 段媛媛 杨丰魁 万荃
采用1995—2011年份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建模,对我国基础设施分行业投资最优规模以及和最优次序进行研究:从投资最优规模看,政府主导的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已达到最优规模,但继续投资对经济增长仍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其中电力和水利行业均未达到各自的最优规模,交通运输行业投资实际规模已经超过最优规模,其边际产出已经为负值;从投资缺口和紧迫程度看,应适度提高电力和水利行业的投资,适度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在保持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大致稳定的前提下,适度提高非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有助于提高整体投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