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5)
2023(7693)
2022(6714)
2021(6405)
2020(5547)
2019(13207)
2018(13261)
2017(25014)
2016(14132)
2015(16406)
2014(17363)
2013(17115)
2012(15993)
2011(14494)
2010(15092)
2009(14071)
2008(14875)
2007(13622)
2006(11629)
2005(10509)
作者
(42293)
(35462)
(35211)
(33877)
(22532)
(16983)
(16376)
(13853)
(13223)
(13030)
(11968)
(11855)
(11292)
(11247)
(11081)
(11060)
(10950)
(10389)
(10235)
(10150)
(9001)
(8935)
(8688)
(8243)
(8058)
(7956)
(7912)
(7911)
(7295)
(7108)
学科
(56764)
经济(56702)
管理(41237)
(38401)
(32310)
企业(32310)
方法(28005)
数学(23438)
数学方法(23191)
(18651)
(15544)
(14601)
中国(14293)
(12847)
财务(12824)
财务管理(12780)
理论(12503)
业经(11873)
企业财务(11845)
(11345)
地方(10730)
(10696)
贸易(10691)
(10310)
(10134)
农业(10045)
(9581)
银行(9558)
(8744)
(8459)
机构
学院(210478)
大学(208395)
(80831)
经济(78783)
管理(77295)
研究(66013)
理学(65473)
理学院(64716)
管理学(63497)
管理学院(63107)
中国(52034)
(44257)
(43428)
科学(41708)
(35323)
(35087)
(34317)
财经(33060)
中心(31744)
研究所(31073)
业大(30520)
(29433)
北京(28011)
(27864)
农业(27836)
(27597)
师范(27587)
经济学(24811)
技术(24298)
财经大学(23899)
基金
项目(128025)
科学(97780)
研究(96092)
基金(88426)
(75944)
国家(75230)
科学基金(63299)
社会(56855)
社会科(53599)
社会科学(53578)
(52126)
基金项目(46875)
教育(46241)
(43102)
编号(42720)
自然(40223)
自然科(39165)
自然科学(39150)
自然科学基金(38434)
资助(36977)
成果(36350)
课题(29463)
重点(29188)
(28357)
(27157)
(26159)
项目编号(25798)
(25407)
大学(24791)
科研(24779)
期刊
(92443)
经济(92443)
研究(61290)
中国(43557)
(39897)
学报(32573)
(31317)
科学(27881)
教育(26998)
管理(25407)
大学(23933)
学学(22267)
农业(20512)
技术(19782)
(17638)
金融(17638)
财经(16493)
会计(15387)
业经(15343)
经济研究(14294)
(14114)
财会(13621)
问题(12477)
图书(12028)
(11363)
(11361)
技术经济(10591)
理论(10568)
商业(10355)
统计(9967)
共检索到318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晖  朱琴  鲁春艳  
一、引言灾害会计理论是人们从灾害会计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有系统的结论,是在根据灾害会计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论或对灾害会计实践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灾害会计实践。理论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基本理论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构成这些必要因素的是理论框架的要素,具体包括:会计目的、本质、职能、对象、目标、假设、原则和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殷文玲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初步构建我国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实务框架,为我国开展相应的审计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文章还对我国现阶段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建平  
灾害救助资源的筹集、分配和使用信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满足利益相关者对灾害救助资源的信息需求和解除公共受托责任,民政部门应向社会公开披露灾害救助会计信息。文章在探讨灾害救助会计的概念、灾害救助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灾害会计信息披露的框架体系(包括披露主体、披露目标、披露原则、披露内容、披露形式、披露载体),为后续研究和实务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青松  南旭光  
建立与实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是破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关键制度举措。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为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提供了立交桥,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对接提供了参照标准,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资历国际认证和职业教育人才跨国流动奠定了制度基础,对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全球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发展进行案例纵览剖析,基于制度主义理论,我国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构建模型及具体实施路径包括筹备阶段、建设阶段、发展阶段、拓展阶段等4个阶段、19个步骤和2个支撑,其在建设过程中要对接本土建设应用与国际标准对接的双重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互联网新兴技术的重要支撑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建华  
首先分析了大学校园大数据的特点和主要来源,之后确定了该系统以人为主线的基本架构,再介绍了大数据系统的目的和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从大数据应用系统中确立数据主线,从六个层面探析了其框架构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郁冰  陈劲  
企业技术基础的多元化战略(以下简称技术多元化)既是多元化战略、技术战略、创新管理等研究领域的交叉研究热点,又在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阐述技术多元化的理论基础、概念内涵、模式和类型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多元化的前因(即技术多元化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和绩效影响(即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及相关变量测量,最后构建了一个技术多元化整合研究框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根  
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对灾害风险治理绩效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政府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局限性凸显,必须推进向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转型。提出了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美、日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加以剖析,最后对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玮  余晗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由于农户自身财务实力有限,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低下,给农户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挑战。因此,如何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效地管理自然灾害风险以及其引发的各种风险,尽可能减少贷款损失,保证农户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根  
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对灾害风险治理绩效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政府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局限性凸显,必须推进向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转型。提出了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美、日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加以剖析,最后对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江华  
自然灾害管理的数据平台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但西部灾害事件的信息监测与服务尚不充分,数据的整合与共享程度不足;需正视西部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点,落实灾害管理大数据的规划与跨学科研究,形成社区和学校间的防灾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将乡土文化中的传统防灾与减灾手段纳入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中,以有效提高西部地区的灾害管理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静美  
灾害风险的发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从国家审计的角度,对灾害风险的干预不仅要针对事中和事后的阶段,更为必要而且有价值的是要进行灾害风险的事前干预,即预防性审计,而目前此方面的研究极为缺乏。本文基于灾害风险的种类和级别对灾害风险预防性审计进行了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灾害风险预防性审计的架构系统,说明了灾前审计的逻辑构成、关键构件和技术路线。认为其本质是通过系统的审计活动对灾害风险因素进行主动的审计干预,是灾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审计干预行为的综合过程。本文首次提出了灾害风险事前审计的"压力—状态—响应"(PSR)审计系统的思想,这对灾害的事前防御实践、灾前预防性审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健红  龚天宇  
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企业知识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即前因问题)以及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即结果问题),然后结合知识类型和知识距离区分了四种知识搜寻策略,最后通过引入不同的知识搜寻策略构建了一个知识搜寻前因、策略与结果整合框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束义明  陈悦明  
高管团队沟通被认为是决定企业战略决策绩效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高管团队沟通的内涵、维度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一个高管团队人口特征、团队沟通与决策绩效间关系的整合框架,可以为打开传统高管团队理论的"黑匣子"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福杰  
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资历框架的构建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然而我国目前资历框架存在路径不清晰等突出问题,尚未建立有效的国家资历框架。在剖析我国资历框架目前构建难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构建资历框架在内容设计上应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构建统一的能力标准与资格级别划分,使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逐步规范化;建立运行及保障机制以及围绕资历框架体系,实现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先治  晏超  
会计准则变革不仅对财务报告和资本市场产生预期影响,而且对企业契约、经营方式与投资行为、宏观经济与社会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制度变迁的影响理论、经济后果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为基础,根据会计准则变革的目标和相关经验证据,界定了会计准则变革的预期效应与非预期效应,构建了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系统框架,包括未实现的预期效应、后续间接效应、超出效应和事前效应四个方面,分为微观非预期效应和宏观非预期效应两个层次,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对于界定会计学本质及范畴,拓展会计研究领域,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