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8)
- 2023(15828)
- 2022(13808)
- 2021(12996)
- 2020(11116)
- 2019(25284)
- 2018(25004)
- 2017(47854)
- 2016(26420)
- 2015(29545)
- 2014(29187)
- 2013(29166)
- 2012(26779)
- 2011(23933)
- 2010(23787)
- 2009(21664)
- 2008(21587)
- 2007(18666)
- 2006(16458)
- 2005(14306)
- 学科
- 济(100471)
- 经济(100353)
- 管理(84057)
- 业(77732)
- 企(66403)
- 企业(66403)
- 方法(49824)
- 数学(43120)
- 数学方法(42712)
- 财(30892)
- 农(27131)
- 中国(24802)
- 业经(22688)
- 学(22030)
- 务(21218)
- 财务(21141)
- 财务管理(21100)
- 地方(20633)
- 制(20208)
- 企业财务(20055)
- 贸(18670)
- 贸易(18660)
- 农业(18358)
- 易(18024)
- 理论(16690)
- 银(16000)
- 银行(15937)
- 技术(15911)
- 和(15886)
- 划(15316)
- 机构
- 大学(370014)
- 学院(366544)
- 管理(148570)
- 济(141106)
- 经济(137854)
- 理学(128062)
- 理学院(126577)
- 管理学(124402)
- 管理学院(123694)
- 研究(119430)
- 中国(91409)
- 京(78999)
- 科学(76507)
- 财(67681)
- 农(64971)
- 所(60551)
- 业大(59052)
- 中心(55733)
- 研究所(55142)
- 江(54310)
- 财经(53900)
- 农业(51162)
- 北京(49498)
- 经(49171)
- 范(46918)
- 师范(46365)
- 州(44003)
- 院(43398)
- 经济学(41556)
- 财经大学(40475)
- 基金
- 项目(254201)
- 科学(198149)
- 基金(184531)
- 研究(180344)
- 家(162773)
- 国家(161432)
- 科学基金(138052)
- 社会(112658)
- 社会科(106724)
- 社会科学(106692)
- 基金项目(99161)
- 省(99020)
- 自然(93054)
- 自然科(90848)
- 自然科学(90822)
- 自然科学基金(89211)
- 划(84033)
- 教育(82818)
- 资助(75999)
- 编号(72652)
- 成果(57725)
- 重点(56579)
- 部(55552)
- 发(52676)
- 创(52660)
- 课题(49544)
- 科研(49335)
- 创新(49090)
- 教育部(47395)
- 大学(47288)
- 期刊
- 济(152618)
- 经济(152618)
- 研究(104175)
- 中国(69642)
- 学报(64655)
- 农(57465)
- 科学(56534)
- 管理(54849)
- 财(54738)
- 大学(48147)
- 学学(45335)
- 农业(38804)
- 教育(37117)
- 融(33749)
- 金融(33749)
- 技术(30303)
- 财经(26543)
- 业经(24753)
- 经济研究(23326)
- 经(22534)
- 业(22168)
- 图书(19836)
- 问题(19805)
- 版(18667)
- 科技(18287)
- 理论(17870)
- 技术经济(17641)
- 资源(16776)
- 业大(16516)
- 实践(16373)
共检索到536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幽兰 刘春林 林中跃
灾害事件发生后,不同公司的管理层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回应方式,有的承认灾害的影响并积极应对,有的则否认影响或消极逃避。因此,管理层的回应方式可分为接受型和防御型两种。以5.12地震为例,对灾害事件发生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回应方式与股票收益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灾害事件后管理层回应方式对股票收益有显著影响,与接受型相比,投资者对防御型回应的反应更积极,且首次公告时回应方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显著强于非首次公告。
关键词:
灾害事件 回应方式 股票收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旭光 庞明川 王晓玲 严绍兵 吕怀涛 万丛颖 刘畅 郭晓丹 刘丹丹
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时间之长、涉及工作之繁、施行难度之大均为救灾活动之最,也决定了其成为救灾行为成功与否的关键战役,必然要求以大战略和长效机制保证救灾活动取得最终胜利。本文首先给出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研究综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出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时期全国性长期机制的框架和政策体系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欧阳新辉 雷慧 涂绍生 陈雄诺
随机抽取在雅礼中学、明德中学和湖南师大附中寄读的150名汶川中学生,运用SCL-90诊断量表对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86%青少年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心理障碍,阳性项目检出率为54.37%,远远高于全国常模。根据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干预机制,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策略及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干预模式,通过对其中的100名中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干预后发现:实验对象在抑郁等6个维度上较实验前有显著改善,且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毛咪 刘泽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投资1万亿元,灾后重建绩效即各项重建目标完成的究竟如何?哪些政府能力制约重建绩效的提高?研究以上问题,有利于科学评估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并为之后的灾后重建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政府重建能力及重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在六个重灾县市收集的近1 000个受灾家庭样本的问卷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就业外,各项重建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相对其他能力来说,重建资源运用能力对重建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重建资源配置能力,重建资源获取能力和重建资源整合能力对重建绩效无显著影响。因此,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建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资源...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受灾县 政府能力 重建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华强 范春梅 贾建民 王顺洪 郝辽钢
突发性灾害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灾害所导致的巨大风险感知是引发人们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核心中介变量,是应急风险管理应考虑的中心问题。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基于重灾区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重灾区公众在地震中的风险感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险感知理论模型,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风险感知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应对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为政府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和应急反应策略制定提供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舒建平 张林玲 何芝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绵竹旅游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在2008年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绵竹市旅游业进行了积极恢复重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应着力从平复资金缺口、调整产业结构、突出文化亮点、深化旅游体验、恢复旅游市场人气、完善旅游救援等方面做好工作,实现绵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震灾 旅游业 绵竹市 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家灿 李蔚
文章通过现实观察,发现在严重自然灾害发生后受损程度不同的旅游景区恢复均较迟缓的现象,进而对灾害地旅游景区进行了细分,界定了非灾害旅游景区和灾害旅游景区,阐明了灾后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存在负面的波及效应,致使其游客流失严重、恢复缓慢。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114名研究对象进行了开放式/半结构化访谈,归纳了此种波及效应产生的原因,并构建了此种波及效应产生机理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严重自然灾害背景下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波及效应有3种,分别是联结性波及效应、整体性波及效应和泛化性波及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弘久 张捷
基于汶川"5.12"大地震前后(2008和2011年)分别进行的2次九寨沟景区实地问卷调研,将这2年的游客群作为2个样本组,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合感知可进入性测量模型,从组内、组间2个角度研究突发危机事件对游客感知可进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8年"5.12"大地震前的感知可进入性要好于2011年地震后;②游客出游后对于感知可进入性的评分都出现下降,说明当地实际感知可进入性较好,与游客出游前的感知可进入性存在较大偏差;③突发危机事件前,游客对于"人身安全"最为担心;突发危机事件后,游客对于"交通通畅"最为担心;④"5.12"大地震造成游客的感知可进入性明显下降,对于当地旅游业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造成了消极影响。
关键词:
突发危机事件 可进入性 感知 九寨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健 范嘉毅 刘翠侠 黄敏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上市公司收益率的研究,探讨自然因素对股市的影响。笔者认为自然因素如地震对股市不同行业的企业影响各不相同,并就此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股市 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汤敏 李仕明 刘斌
以"5.12"汶川地震重灾区代表性国有企业——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从能力、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研究了案例企业在地震中的灾害响应和恢复重建,分析了不同阶段组织韧性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中国管理情景下组织文化和社会网络在灾害应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案例企业的组织韧性具有内在"适应能力",呈现出"递进式"演化的特征。
关键词:
突发灾害 组织韧性 灾害应对 恢复重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洪江 兰恒星
"5.12"震后,崩塌成为灾区严重的次生灾害类型之一,本文探讨其成灾模型、灾害模拟及危险性评价方法。通过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①通过崩塌动力-运动学分析,建立其成灾过程模型,并基于GIS环境开发了崩塌模拟扩展模块RA(RockfallAnalyst),可获取山地复杂地形区崩塌运动路径、频率、速度、能量、跃高等致灾关键信息,实现区域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②将RA应用于"5.12"汶川极震区都-汶公路的崩塌灾害模拟中,利用震后第10天即2008-05-22日2.5m分辨率的SPOT5遥感影像提取了崩塌信息源,采用1∶5万DLG地形图生成DEM及下垫面信息,进而模拟分析汶川地震灾区都汶公路灾后重建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晓燕 吴殿廷 赵西君 张佳蕾
复杂和艰巨的灾后重建绝不仅仅是灾区面临的难题,社会各方都应该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文章在总结国外灾后重建案例的基础上,依据国情提出了我国灾后重建的原则、战略、评估体系和重建规划。
关键词:
灾后重建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旭光 庞明川 王晓玲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内外经济分析机构和专家学者,纷纷表述了各自的观点。他们运用各自掌握的信息资源、预测手段,分析预测了此次地震灾害对我国宏观经济及各行业的影响。但这些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我们关于地震灾害对中国经济、产业影响的结论,并基于短期和长期对汶川地震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价。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经济影响 分析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