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62)
- 2023(6256)
- 2022(5181)
- 2021(4839)
- 2020(3911)
- 2019(8763)
- 2018(8219)
- 2017(16711)
- 2016(8756)
- 2015(9585)
- 2014(9534)
- 2013(9260)
- 2012(8694)
- 2011(7890)
- 2010(8481)
- 2009(8227)
- 2008(7299)
- 2007(6533)
- 2006(6196)
- 2005(5759)
- 学科
- 济(30715)
- 经济(30685)
- 业(27212)
- 管理(26059)
- 融(25492)
- 金融(25492)
- 银(23240)
- 银行(23237)
- 行(22636)
- 企(22242)
- 企业(22242)
- 中国(17947)
- 财(12844)
- 制(11622)
- 中国金融(11113)
- 农(11105)
- 方法(10209)
- 地方(9522)
- 数学(9146)
- 数学方法(8999)
- 务(8456)
- 财务(8425)
- 财务管理(8413)
- 策(8246)
- 业经(8240)
- 企业财务(8077)
- 贸(7567)
- 贸易(7557)
- 农业(7489)
- 易(7417)
- 机构
- 学院(117713)
- 大学(114330)
- 济(53271)
- 经济(52018)
- 管理(44259)
- 研究(40281)
- 中国(39745)
- 理学(36770)
- 理学院(36399)
- 管理学(35930)
- 管理学院(35683)
- 财(28927)
- 京(23310)
- 财经(21559)
- 中心(21385)
- 银(20551)
- 科学(20527)
- 银行(19931)
- 所(19507)
- 经(19475)
- 江(19168)
- 行(18782)
- 融(18677)
- 金融(18340)
- 研究所(17117)
- 经济学(16917)
- 农(16822)
- 人民(16709)
- 财经大学(15949)
- 州(15857)
- 基金
- 项目(70627)
- 研究(56403)
- 科学(56171)
- 基金(50901)
- 家(42276)
- 国家(41850)
- 科学基金(36516)
- 社会(35907)
- 社会科(34237)
- 社会科学(34230)
- 省(27801)
- 基金项目(25510)
- 教育(25380)
- 编号(23826)
- 划(22967)
- 资助(21778)
- 自然(21681)
- 自然科(21155)
- 自然科学(21151)
- 自然科学基金(20789)
- 成果(20689)
- 课题(16937)
- 发(16487)
- 部(15913)
- 性(15899)
- 重点(15829)
- 创(15272)
- 项目编号(14729)
- 国家社会(14505)
- 制(14445)
共检索到198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目前,震中地区人员死伤相当严重,大量道路、房屋、桥梁倒塌,基础设施及房屋均遭到巨大破坏。面对这场突如其来、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以及规模庞大的灾后重建工作,金融调控政策面临抉择。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根明
财政政策应切实从紧货币政策宜紧中有松──1995年上半年我国财政金融运行走势透析张根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当前财政金融运行状况的基本判断1.1货币回笼基本正常,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今年由于元旦、春节均集中在一月份,加上国家调整工资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伟 白钦先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所特有的强而有力的支持保障性功能和主动性作用。为此,要科学认识政策性金融质的规定性,明确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政府财政、金融政策、开发性金融等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分,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制度载体在灾后重建中的先导性、主动性、主导性、主体性的积极作用,尽快制定和颁行政策性金融支持灾后重建法律法规,不断开发和提供适合灾区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的政策性金融保险创新产品。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灾后恢复重建 金融服务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斌
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适当加快人民币的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央行需制定一个适合实体经济稳步增长的货币供应和贷款规模的参照系,适用多种政策工具予以对冲与调控如何理解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并提出2008年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若愚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政策工具。春节前开展逆回购,满足现金投放需求,春节后针对外汇占款增长较快的情况,开展正回购,加大资金回收力度。前5个月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净回笼资金4675亿元。作为公开市场的操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董方军 王军
当前,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流动性过剩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资产价格震荡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增强。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应坚持稳定币值的核心目标不动摇;同时,必须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关注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统筹兼顾,相机抉择,因时因势而变,适时适度地调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显明
本文从我国产业竞争力当前状况和今后的变化趋势角度论证入世的利弊影响 ,以及我国应作出的相应产业调整 ,分析了为什么我国当前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将逐渐消失 ,并指出了政府应扶持的目标产业方向。
关键词:
入世 关税下调 产业政策 优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钧
金融周期的理论演变、主要特征和观测指标目前,学界和业界对金融周期尚无统一定义。国际清算银行货币经济部主任Claudio Borio认为,金融周期是"价值和风险观、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融资约束三者之间自我强化、相互作用过程"。法国央行Frait和Komárková(2001)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行武汉分行南昌监管办课题组
一、加大信贷投入,突出五个重点,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省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力度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存在明显差距。2001年河南、山西、湖南等省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高于GDP增速3-7个百分点,而我省去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仅为8.08%,列中部六省之末,贷款增速低于GDP增速0.72个百分点。从一般意义上说,信贷投入与经济发展有正相关关系。对此,我们建议全省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两个转变,突出五个重点”,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实现江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王勇
"5.12"汶川大地震重创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灾后重建工作浩大繁重。一般认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由于追求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内在要求,难以在应急抢险和灾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此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海燕 赵文武 朱婧
5月12日,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加快灾后重建的速度,使受灾地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本文从土地利用政策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灾区重建中亟需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了灾后重建土地利用的主要原则,并指出构建集优惠、控制、法制于一体的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灾区重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可行之举。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灾后重建 土地利用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雄
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时,国家出台了"占一补一"的土地政策,即任何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使用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发、复垦补充相同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这项土地制度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随意占用耕地的现象,保证了我国耕地面积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动态平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旭光 庞明川 王晓玲 严绍兵 吕怀涛 万丛颖 刘畅 郭晓丹 刘丹丹
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时间之长、涉及工作之繁、施行难度之大均为救灾活动之最,也决定了其成为救灾行为成功与否的关键战役,必然要求以大战略和长效机制保证救灾活动取得最终胜利。本文首先给出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研究综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出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时期全国性长期机制的框架和政策体系建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冰冰 赵树宽
双支柱政策在应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多调控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使用Diebold-Yilmaz溢出指数方法,分析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动态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TVP-SV-FAVAR模型,将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关系划分为紧耦合溢出区制和松耦合溢出区制,实证研究双支柱政策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在松耦合溢出区制下,双支柱政策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的调控效果更强,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的调控效果均强于宏观审慎政策,我国双支柱政策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的逆周期调控效果良好。文章归纳了稳增长、防过热、防风险、防收缩相互组合的不同政策目标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最优政策组合形式。现阶段,我国政策目标总体属于“稳增长+防风险”的范畴,应当采取力度适中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力度适中的从紧宏观审慎政策组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体经济支撑和稳定的金融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