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1)
2023(4631)
2022(3932)
2021(3614)
2020(2959)
2019(6827)
2018(6823)
2017(12627)
2016(7139)
2015(7994)
2014(8244)
2013(8020)
2012(7189)
2011(6552)
2010(6927)
2009(5822)
2008(6105)
2007(5183)
2006(4806)
2005(4257)
作者
(21839)
(17881)
(17764)
(16977)
(11632)
(8534)
(8241)
(7013)
(6985)
(6468)
(6276)
(6234)
(5902)
(5778)
(5771)
(5604)
(5542)
(5328)
(5211)
(5093)
(4481)
(4346)
(4332)
(4166)
(4138)
(4115)
(3910)
(3893)
(3755)
(3640)
学科
(28593)
经济(28561)
管理(16952)
(13522)
中国(12642)
(10298)
企业(10298)
方法(9469)
地方(9388)
数学(8140)
数学方法(7877)
城市(7654)
(7184)
(6776)
(6369)
(6120)
城市经济(5740)
业经(5660)
理论(5135)
(5130)
环境(4957)
发展(4746)
(4737)
农业(4671)
(3837)
(3836)
银行(3821)
方城(3681)
(3627)
(3602)
机构
学院(97083)
大学(96386)
研究(38262)
(35067)
经济(33826)
管理(33744)
中国(28444)
理学(28302)
理学院(27799)
管理学(26960)
管理学院(26753)
科学(25784)
(23362)
(19961)
(18288)
研究所(17963)
中心(17356)
(16186)
(15798)
业大(15763)
北京(15172)
(15113)
(14343)
师范(14198)
农业(14132)
(12916)
(12750)
财经(12104)
师范大学(11605)
技术(11559)
基金
项目(65187)
科学(50213)
基金(45907)
研究(44356)
(41328)
国家(41010)
科学基金(34695)
社会(26835)
(25774)
社会科(25402)
社会科学(25392)
基金项目(24489)
自然(23909)
自然科(23292)
自然科学(23282)
自然科学基金(22790)
(22685)
教育(19901)
资助(18927)
编号(17309)
重点(14854)
(14525)
成果(13842)
计划(13161)
课题(13140)
(13101)
科研(12334)
(12322)
科技(11655)
创新(11639)
期刊
(42677)
经济(42677)
研究(30592)
中国(22764)
学报(16731)
(16376)
科学(15739)
管理(12858)
大学(12559)
(12558)
学学(11902)
农业(10860)
教育(10859)
技术(9273)
城市(8201)
(7430)
金融(7430)
问题(6859)
(6731)
经济研究(6441)
资源(6132)
(5931)
业经(5840)
现代(5423)
统计(5342)
(5081)
财经(4798)
科技(4770)
业大(4761)
图书(4742)
共检索到153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林  赵兰  李晓凤  
目前,城市与城镇排泄物被大量浪费,未被合理利用,阻断了生态循环,导致化肥大量增加,污水处理工作量大增,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日益严重。文章认为应抓住汶川大地震重建带来的契机,将排泄物的沼气池综合利用纳入城乡重建规划,进行试点,逐步推广,促进城乡统筹、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为邦  
这次灾害受灾面积大,损失大,仅倒塌的房屋就490万间,不少城乡有关设施也受到破坏,现在灾后重建,包括水利建设,城乡居民点建设等等方面,建设量是很大的。根据国家“以工代赈,移民建镇”的原则,灾区城乡居民点、尤其是小城镇建设的任务是很繁重的。据悉,湖北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建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相关问题日益凸显。在认知国际灾难的风险后,我们发现,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应坚持综合兼顾的思想,重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的特点。本文针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借鉴先进经验,提出概念性的思考和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产权。城市最基本的制度"原型",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城市"发达"与否,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抵押未来的收益,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因此,未来灾区规划中,产权的恢复和重建,应当作为一个核心的目标:(1)政府兑现所有震前的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基础设施,恢复所有人的产权;(2)私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和社会帮助,恢复损失的个人财产;(3)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重建政府与私人,私人与私人之间的交易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援建什邡规划工作组  郭沁  
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援建什邡灾后重建规划的实践为例,总结了对口支援什邡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在政策、技术、组织等方面的许多特点和创新,希望能为以后的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经验和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婷  曾坚  蒋明卓  
基于法团主义视域,关注不同层面法团主义的城镇群防灾减灾策略路径,为中国城镇群联动防灾减灾提供一条新的规划构想:基于法团主义构筑"中央—地方—市民团体"的纵向管理体系,以及由各部门、各专业领域和各层次力量组成的多角度、多领域横向协作系统,有效提高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多元联动防灾、减灾、救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松林  李英爱  
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路线是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专题研究之一。本文从规划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入手,对综合防灾规划的步骤、内容、方法进行详尽的探讨,并在组织方式上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里参考了王江波的《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规划师2007.1)、翟宝辉等编著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周锡元教授的《城市进程中的安全与减灾》(提纲2004.12)中的部分。最重要的是在结合长春市常见灾种的情势下,从内容、方法、研究思路上有所创新。在最后结论与建议中指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目前全国许多城市正在做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方面的研究,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城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志良  高相铎  
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是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但无论公共安全管理,还是公共安全规划编制中,都面临着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整合度不高这一根本问题。从综合防灾的理念出发,横向上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的防护设施、救助设施和重建设施体系的时间序列,纵向上构建避难空间、防救灾通道、隔离系统、指挥系统等城市公共安全空间体系。期望通过公共安全基础设施体系的建构,推动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编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运哲  
一、背景介绍汶川因汶水得名。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镇,位于川西北高山河谷地区,汶川县岷江河谷两岸,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与川西北高原的商贸、交通、旅游重要节点,阿坝州的副中心、教育科研基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世臻  李祥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行防灾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文章试图结合曾参与完成的略阳县城综合防灾规划,进行城市综合防灾的探讨:在加强防灾工程设施规划的基础上,改变以往防灾规划中各灾种分工负责的局面,综合考虑各致灾因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变传统的单纯抵御灾害为防灾、抗灾、避灾、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力求使灾害发生时的各种损失降到最小,保障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宁  陆路  霍小平  徐显杰  
在确定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作出评价,以此增强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的科学性,提高方案评价的可靠度,探索使生态城市规划达到最佳效果的新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骏  张照  
以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为例,在对其灾后三个不同阶段规划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小城镇灾后重建规划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安排规划时序,处理好应急建设与长期发展关系;突出小城镇特色,加强防灾和减灾规划;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特色产业振兴规划,并及时统筹城乡一体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果  王沛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诞生于灾后重建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与常规规划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汶川县12个乡镇的灾后重建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分析中的KJ法,逐步解析KJ法应用步骤,得到灾后重建规划的整体结构图。通过将其与常规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灾后重建规划在规划内容和应对上位规划方式两方面的特征,并对未来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出借鉴性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加杰  曹林  阮宏华  代劲松  史林鹭  常瑞雪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当今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依据森林生态因子相互作用规律,运用GIS技术方法指导城市森林景观规划,将成为未来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中国河南省南阳市建成区、待规划区的相应缓冲范围为研究对象,根据南阳市当前城市森林现状选取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因子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南阳城市森林进行多因子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南阳市城市森林存在破碎化程度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绿地数量及生态防护林带不足等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白河游览区为生态轴心,八条支流水系为骨架建设城市森林;以城市十六条主干道为交通绿化骨架完善城市道路绿色网络;沿城市内河体系及独山风景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樊杰  王传胜  汤青  徐勇  陈东  
地震灾区是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最剧烈、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深入开展综合地理研究对于协调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鲁甸灾前的资源环境特点与区域发展特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大、贫困面广、生产生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资源环境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尽早启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科学制定重建规划,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开展整个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及近邻地区的防灾减灾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