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0)
2023(10789)
2022(9684)
2021(9056)
2020(7711)
2019(17789)
2018(17559)
2017(34693)
2016(18671)
2015(21178)
2014(21003)
2013(20998)
2012(19005)
2011(17095)
2010(16969)
2009(15224)
2008(14808)
2007(12483)
2006(10751)
2005(9101)
作者
(52893)
(43674)
(43374)
(41279)
(28015)
(21041)
(19740)
(17304)
(16685)
(15566)
(15173)
(14602)
(13755)
(13665)
(13534)
(13171)
(13141)
(13059)
(12486)
(12318)
(10845)
(10554)
(10534)
(9852)
(9705)
(9643)
(9583)
(9581)
(8752)
(8653)
学科
(76444)
经济(76359)
管理(57596)
(55158)
(47172)
企业(47172)
方法(40668)
数学(35869)
数学方法(35539)
(20221)
(18654)
中国(17915)
业经(16369)
(15174)
地方(14870)
(13509)
财务(13438)
财务管理(13414)
技术(13330)
(13184)
贸易(13180)
企业财务(12784)
(12730)
农业(12664)
理论(12573)
(12472)
(11995)
环境(11490)
(11136)
(10201)
机构
大学(265930)
学院(263035)
管理(111761)
(104301)
经济(102102)
理学(98578)
理学院(97562)
管理学(96065)
管理学院(95587)
研究(81509)
中国(59136)
(55386)
科学(50502)
(47345)
(39362)
业大(39344)
财经(39152)
(38555)
中心(37212)
研究所(36096)
(35938)
(35799)
北京(34560)
(33838)
师范(33540)
经济学(30896)
农业(30212)
(29890)
(29690)
财经大学(29475)
基金
项目(188037)
科学(148894)
研究(138128)
基金(137899)
(118887)
国家(117919)
科学基金(102929)
社会(87223)
社会科(82759)
社会科学(82738)
基金项目(74190)
(73044)
自然(67836)
自然科(66250)
自然科学(66238)
自然科学基金(65081)
教育(63887)
(61296)
资助(57110)
编号(56138)
成果(44672)
(42169)
重点(41142)
(39599)
(38734)
课题(37922)
教育部(36797)
创新(36760)
人文(36158)
科研(36137)
期刊
(105432)
经济(105432)
研究(74938)
中国(43762)
学报(40081)
管理(39033)
科学(36945)
(35161)
(33484)
大学(30659)
学学(28787)
教育(28541)
农业(23645)
技术(22341)
(20032)
金融(20032)
财经(18682)
业经(17288)
经济研究(16919)
(15702)
图书(14056)
问题(13751)
理论(13671)
科技(13222)
技术经济(12922)
实践(12704)
(12704)
(11949)
现代(11573)
商业(11528)
共检索到362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毛咪 刘泽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投资1万亿元.灾后重建绩效即各项重建目标完成的究竟如何?哪些政府能力制约重建绩效的提高?研究以上问题.有利于科学评估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并为之后的灾后重建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政府重建能力及重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在六个重灾县市收集的近1000个受灾家庭样本的问卷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就业外.各项重建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相对其他能力来说.重建资源运用能力对重建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重建资源配置能力.重建资源获取能力和重建资源整合能力对重建绩效无显著影响。因此.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建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资源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毛咪  刘泽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投资1万亿元,灾后重建绩效即各项重建目标完成的究竟如何?哪些政府能力制约重建绩效的提高?研究以上问题,有利于科学评估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并为之后的灾后重建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政府重建能力及重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在六个重灾县市收集的近1 000个受灾家庭样本的问卷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就业外,各项重建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相对其他能力来说,重建资源运用能力对重建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重建资源配置能力,重建资源获取能力和重建资源整合能力对重建绩效无显著影响。因此,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建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罗桂连  
选择何种重建方式(原址重建或异地搬迁等)是灾后重建的首要问题。所谓重建意愿即在原居住地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时,受灾居民对不同重建方式(原址重建还是异地搬迁或者两者之间的状态)的选择倾向。了解灾区群众的重建意愿及其因素影响是受灾县(市)制订灾后重建规划、并推动实施的重要前提。通过对五大极重灾区1243户城乡受灾居民家庭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受灾居民所在县(市)、目前安置地、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适应新环境能力及未来经济预期等因素对其重建意愿有显著影响。研究认为:选择重建方式应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应结合目前的临时安置地对城乡布局合理规划;应将灾后重建和城...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2009年3月底的一天,刚刚完成广西病险水库专项审计调查任务的审计署重庆办投资处一行踏上了从南宁直飞成都的肮班。时间紧迫,到达成都后他们直接赶到德阳东汽重建基地进行跟踪审计。此前,他们已经在广西奋战了整整40天。 "没办法,工作任务重,人手又有限。"4月17日上午,记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产权。城市最基本的制度"原型",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城市"发达"与否,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抵押未来的收益,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因此,未来灾区规划中,产权的恢复和重建,应当作为一个核心的目标:(1)政府兑现所有震前的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基础设施,恢复所有人的产权;(2)私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和社会帮助,恢复损失的个人财产;(3)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重建政府与私人,私人与私人之间的交易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援建什邡规划工作组  郭沁  
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援建什邡灾后重建规划的实践为例,总结了对口支援什邡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在政策、技术、组织等方面的许多特点和创新,希望能为以后的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经验和思路。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参与灾后重建审计,开展"内审亮剑决胜年"主题活动一是组织参与。2010年、2012年分别是绵阳市灾后重建审计的决战、决胜之年,市内审协会积极组织开展"内审亮剑决胜年"主题活动,组织全市内审人员参与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工程审计工作。主要内容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侃  樊杰  徐勇  
从国家重建规划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的应用需求出发,解析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承载能力应急评价难点,初步构建在灾后资源赋存、环境容量、生态安全以及灾害风险多重约束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的基本范式与技术流程,并提出未来灾后承载能力评价及研究重点。研究表明:针对评价周期短、涉及内容广、决策风险高、不确定性强、数据基础不足等特点与难点,需从地域功能预估与指标体系、单项要素评价与技术准则、综合集成评价与重建分区、人口容量测算与重建模式4个方面实施灾后应急评价。未来,建议从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关键阈值与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侃  樊杰  徐勇  
从国家重建规划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的应用需求出发,解析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承载能力应急评价难点,初步构建在灾后资源赋存、环境容量、生态安全以及灾害风险多重约束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的基本范式与技术流程,并提出未来灾后承载能力评价及研究重点。研究表明:针对评价周期短、涉及内容广、决策风险高、不确定性强、数据基础不足等特点与难点,需从地域功能预估与指标体系、单项要素评价与技术准则、综合集成评价与重建分区、人口容量测算与重建模式4个方面实施灾后应急评价。未来,建议从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关键阈值与参数研究,应急评价辅助支撑体系与规划衔接技术研究,灾后承载能力演化特征与弹性机理研究,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及近邻山区等灾害高风险区的重点研究与超前应对,以及灾后应急评价及重建规划的工作协调与应用推广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提升未来应急评价快速化、规范化、精准化水平,为增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灾后系统应对能力提供借鉴。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靓  付海鸿  
中国是标语使用大国,其标语文化和标语研究都较为发达,但灾难标语是前人未曾关注过的新类型。以汶川灾后重建200多条标语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总结灾难标语的表述特点,另一方面分析表述背后的社会变迁。通过将标语视为官方文件的固态呈现,可以观察到官方进入灾区向公众着力展示的工作重点,透视出灾区由灾难社会向正常社会转型中的变化,并揭示当地人身处于重建过程之中的实际需要与困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公祥  尹贻林  周金娥  
集成CM模式与代建制为CM型代建制,建立了代建制项目治理层次和CM模式项目管理层次快速建设机制。通过基于"短名单"的CM型代建人快速选择机制和基于快速建设的项目风险分担与代建人报酬激励机制,从项目治理层次上解决快速建设问题。通过基于信息共享的CM型代建制快速信息处理机制,基于快速拨付的项目资金支付机制和基于伙伴关系模式的冲突监控与快速处理机制,从项目管理层次上解决快速建设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车茂娟  唐青  
汶川地震灾区大多位于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结构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人居环境较差地区。5.12汶川地震不仅导致人员的巨大伤亡和经济的重大损失,更严重破坏了资源的利用条件和生态环境,使灾区人口的生存基础进一步恶化。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应该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制定适当的人口迁移政策,引导和促进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流动,有效降低该区域的人口密度,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利梅  
四川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全国上下在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现在进入抗震救灾的第三个阶段——灾后重建。本文以西部少数民族为切入点,分析了这次四川地震中少数民族灾区原址重建和异地移民安置的优劣势,从而提出灾后四川少数民族重建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建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海霞  曲国华  米俊  
针对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中治理主体的功能性发挥问题,并结合我国当前灾后重建治理主体的发展形势,提出社工主体介入的多元主体灾后重建治理系统模型,并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Brusselator模型给出系统成为耗散结构的判据,实证分析模型的合理性。首先,通过调研S省A市、B市相应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多元主体”和“社工多元主体”两大主体共同构成的灾后重建多元主体系统;其次,分析灾后重建多元主体系统运转机理和演化逻辑的四阶段,即多元主体自主发展阶段、多元主体双重排斥阶段、多元主体信任合作阶段、多元主体互嵌与共生阶段;最后,从宣传灾后重建工作、引导灾民“助人自助”、培育灾区社区新文化、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提升弱势群体的灾害复原力等五个方面提出多元主体介入灾后重建的主要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