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9)
2023(8165)
2022(6531)
2021(6035)
2020(4732)
2019(10326)
2018(9613)
2017(19116)
2016(9872)
2015(10600)
2014(10451)
2013(10274)
2012(9392)
2011(8409)
2010(8664)
2009(8346)
2008(7479)
2007(6563)
2006(5846)
2005(5621)
作者
(27646)
(23063)
(22509)
(21869)
(14757)
(11265)
(10296)
(8887)
(8647)
(8316)
(7853)
(7729)
(7438)
(7335)
(7286)
(7220)
(6793)
(6549)
(6537)
(6483)
(5612)
(5585)
(5508)
(5249)
(5154)
(5145)
(5099)
(4914)
(4651)
(4572)
学科
(36099)
经济(36065)
(29598)
管理(27298)
(26402)
金融(26401)
(24588)
企业(24588)
(23460)
银行(23451)
(22691)
中国(17875)
方法(14626)
(14341)
数学(12914)
数学方法(12789)
(12119)
中国金融(11176)
(10992)
(10590)
财务(10563)
财务管理(10547)
企业财务(10262)
地方(9958)
业经(9735)
农业(8072)
(7353)
(7212)
理论(6588)
(6532)
机构
学院(135177)
大学(132970)
(56305)
经济(55015)
管理(47633)
研究(46345)
中国(43670)
理学(40332)
理学院(39875)
管理学(39209)
管理学院(38948)
(30985)
(27146)
科学(26756)
财经(24289)
中心(23661)
(23460)
(22427)
(22137)
研究所(21065)
(20403)
(20195)
(20079)
金融(19998)
银行(19451)
经济学(18943)
财经大学(18492)
业大(18348)
(18199)
农业(17423)
基金
项目(88975)
科学(70132)
研究(65648)
基金(64983)
(56485)
国家(55991)
科学基金(47918)
社会(42576)
社会科(40598)
社会科学(40581)
(35270)
基金项目(33629)
自然(29991)
教育(29509)
(29401)
自然科(29264)
自然科学(29257)
自然科学基金(28770)
资助(26674)
编号(25720)
成果(21332)
重点(20554)
(20248)
(19808)
(19489)
(19470)
课题(18520)
创新(18213)
国家社会(17970)
(17147)
期刊
(60215)
经济(60215)
研究(42011)
(34575)
金融(34575)
中国(28628)
(24882)
(21562)
学报(21510)
科学(19127)
管理(17481)
大学(16464)
学学(15939)
农业(13406)
财经(12621)
教育(12500)
(10696)
经济研究(10352)
业经(9497)
技术(9448)
问题(7496)
理论(7145)
(6520)
财会(6483)
(6411)
实践(6406)
(6406)
(6287)
国际(6112)
现代(5940)
共检索到211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彦之  
中国是一个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灾后重建任务十分艰巨。由于长期依赖政府主导与中央财政支持,市场化的可持续融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代表政府从事政府指定或委托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的主体,以其为主体公开发行灾后重建专项债券是一项重大的金融创新,不仅解决了灾后重建融资实施主体缺失问题,满足了对更专业更多样性管理的需求,而且规范了社会资金的捐助渠道。文章通过介绍"14黑重建债"和"15邛崃债"的成功发行案例,不仅证明了这一创新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彦之  
中国是一个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灾后重建任务十分艰巨。由于长期依赖政府主导与中央财政支持,市场化的可持续融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代表政府从事政府指定或委托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的主体,以其为主体公开发行灾后重建专项债券是一项重大的金融创新,不仅解决了灾后重建融资实施主体缺失问题,满足了对更专业更多样性管理的需求,而且规范了社会资金的捐助渠道。文章通过介绍"14黑重建债"和"15邛崃债"的成功发行案例,不仅证明了这一创新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丽娜  
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高收益债券的出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融资途径,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介绍了高收益债券的融资模式及优势,并结合我国高收益债券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发展我国高收益债券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慈拉  
人民银行2016年创建了全国票据交易所和下发《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下称"人民银行224号文"),这是人民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两项重大举措,将对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困局和推动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产生深远的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实体经济依靠银行信用解决融资,在人民银行持续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下,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产能过剩的问题,继而形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鲍建安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近年来立足农村工作实际,主动探索、大胆实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政策性金融协同作用,推动地方政府牵头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农发行配套信贷政策,成功探索和打造了支持小微企业的"通辽模式""吕梁模式",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荣荣  
<正>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由增量建设为主向存量提质为主转变。城市更新是新时期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和人民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重要的投资增长点。但目前城市更新投融资仍面临一系列政策障碍和实践操作困难,项目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建议顺应城市建设方式转变对投融资模式的要求,加强城市更新顶层制度设计,完善实施机制,积极培育实施主体并创新合作机制,加大城市更新领域各类资金资源整合和统筹使用,创新金融产品,推动破解城市更新资金平衡难题。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平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PPP是新常态下稳投资的关键,融资则是PPP项目运行的关键。针对当前PPP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应积极探索PPP与债券市场的融资路径,促进PPP高效融资,加快项目落地。债券市场是PPP高效融资的重要路径融资成败是PPP项目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融资成本高低也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成本和物有所值的衡量。2015年《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平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PPP是新常态下稳投资的关键,融资则是PPP项目运行的关键。针对当前PPP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应积极探索PPP与债券市场的融资路径,促进PPP高效融资,加快项目落地。债券市场是PPP高效融资的重要路径融资成败是PPP项目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融资成本高低也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成本和物有所值的衡量。2015年《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时红秀  
政府专项债引发注目近期,关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话题"火"了起来,大概因为2019年年中以来"两份文件、一场会议",依序介绍如下。首先是第一份文件,2019年6月上旬中办和国办发布《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简称"两办通知"),该通知旨在加快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发行节奏,加大对重大项目资金需求的保障力度,其中提出允许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强  张继华  
本文以国际海洋保护区的各类融资渠道为出发点,从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性融资的理论框架、融资可持续的机制优选和技术保障、海洋保护区管理与可持续融资的关系,以及世界各地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性融资及评估的案例研究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性融资问题的国际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海洋保护区可持续融资的关键点进行总结。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海洋保护区融资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其一,环境介质影响、所辖区域海洋资源空间分布、生物运动和物质能量循环以及海洋生态系统沿海和大洋的两性特征等因素,导致的陆海保护区资金需求差异,决定了海洋保护区融资机制选择和融资运作有着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和陆地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旭  李竣  
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长期困扰着我国地方政府,这一问题已经步入了技术主义难以解决的现实困境,需要在经济思想和理论上有所创新。本文从城乡对比的视角出发,将基础设施融资机制置于"自生融资能力"理论框架下,来探寻维持融资可持续性的内在机理,指出了影响城乡基础设施融资的四大因素。针对税收分权、土地财政、公共品资本化效应、转移支付等影响因素的特征,提出了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性的措施: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品供给市场、激活农村土地资本活力以及妥善处理现有的土地财政与地方债务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呈呈  
在我国金融机构贷款规模收紧、项目投资收益有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受到遏制以及举新债偿旧债压力倍增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缓解地方债压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梳理了国内有关地方债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我国地方债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在总结和借鉴澳大利亚地方政府融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索发展市政债券市场和创新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建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慧玲  卢俊杰  
本文首先通过引入基建部类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模型扩充为三部类模型,然后纳入信贷因素,对社会生产过程展开跨期分析,结果表明,基建部类易发生过度融资,并得出其债务的安全阈值范围;以此理论阈值为基础,讨论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的可持续性问题,指出在防止过度举债的前提下,其关键在于发挥基建项目的“需求创造”功能,即激活盈利与税基增长机制;并结合最早启动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干预经济的美国70年历史数据及中国应对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事实,对上述理论结论加以证明;最后提出政策启示,即在金融支持基建投资过程中,不仅要适度超前布局,更须进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规划,以撬动社会投资需求,确保发挥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支撑引领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章更生  
国有大银行理应承担起支持小微企业的责任,引导资金精准滴灌到最急需金融服务的群体。同时,这些群体对于银行自身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小微企业活,就业就旺,经济就兴。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是激发小微企业活力、助推小微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针对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常务会议6次专题研究部署,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夏  
通过考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缓解效果、作用机制及效果变化,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及超短期融资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表明,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创设可以直接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并可以通过影响投资人对于标的债务违约风险认定,间接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从而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缓解融资难题。但进一步研究显示,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缓解效果逐渐下降,主要在于参考实体重复创设较为普遍,且向高评级发行人集中。基于此,应多措并举进一步扩大市场投资者参与积极性,提高对于民营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及认可度,扩大参考实体及标的的债务覆盖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