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0)
- 2023(8565)
- 2022(7154)
- 2021(6789)
- 2020(5605)
- 2019(12288)
- 2018(12243)
- 2017(22686)
- 2016(12497)
- 2015(14211)
- 2014(13644)
- 2013(12998)
- 2012(12013)
- 2011(10532)
- 2010(10906)
- 2009(9736)
- 2008(9857)
- 2007(8800)
- 2006(7795)
- 2005(6875)
- 学科
- 济(45038)
- 经济(44987)
- 管理(35410)
- 业(32532)
- 企(26921)
- 企业(26921)
- 方法(15233)
- 地方(15222)
- 中国(14093)
- 农(13974)
- 技术(13052)
- 数学(12501)
- 数学方法(12169)
- 学(10985)
- 业经(10839)
- 财(10415)
- 农业(9599)
- 技术管理(9319)
- 制(9106)
- 理论(8592)
- 环境(7486)
- 银(7431)
- 银行(7413)
- 贸(7349)
- 贸易(7337)
- 发(7274)
- 行(7061)
- 融(6996)
- 金融(6991)
- 易(6961)
- 机构
- 学院(166374)
- 大学(165120)
- 济(59905)
- 管理(58957)
- 研究(58768)
- 经济(58244)
- 理学(50024)
- 理学院(49240)
- 管理学(47976)
- 管理学院(47632)
- 中国(44602)
- 科学(38744)
- 京(36713)
- 所(29779)
- 农(28962)
- 财(28017)
- 中心(27888)
- 江(27263)
- 研究所(26854)
- 业大(25537)
- 范(25303)
- 师范(25046)
- 北京(22992)
- 农业(22449)
- 院(22256)
- 州(22247)
- 财经(21511)
- 省(20222)
- 师范大学(20183)
- 技术(19456)
- 基金
- 项目(112552)
- 科学(87613)
- 研究(81476)
- 基金(79060)
- 家(70196)
- 国家(69587)
- 科学基金(59167)
- 社会(50097)
- 社会科(47324)
- 社会科学(47310)
- 省(46192)
- 基金项目(42753)
- 自然(38911)
- 划(38232)
- 自然科(37945)
- 自然科学(37928)
- 自然科学基金(37142)
- 教育(36739)
- 编号(32635)
- 资助(30883)
- 成果(26559)
- 重点(25475)
- 创(25442)
- 发(25075)
- 创新(24054)
- 课题(23868)
- 部(22694)
- 科研(21049)
- 计划(20974)
- 大学(20695)
共检索到260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冬冬 陈更 沈慧雯
5·12汶川地震之后,川西传统街区空间结构遭遇严重破坏,文章运用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探索手法,并以四川省绵竹市富新镇为实践项目,通过技术手段得到关系图解和整合度值,寻找到街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震时减灾的规划手法,定性描述了人和空间的关系以及空间的重新组构。希望一脉相承的全新规划思路对当下和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空间句法 街区重构 绵竹富新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苑 邓峰
历史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类型,其更新过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文章从空间生产理论入手,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分析了更新前后社会结构以及街区空间类型的变迁过程,认为这一过程在消解了街区原有传统社会关系的同时,构建了另一种开放的社会结构体系,由此产生新的空间生产需求并反映在空间景观的改造之中,这在本质上无法实现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承。最后提出控制空间使用主体的替代,促进街区的渐进式更新是一种较适宜的历史街区更新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君
小城镇特色街区是城镇记忆保持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价值。本文从"空间的生产"视角分析在特色空间重构过程中,空间同质化、原住民自主性危机、保护与更新的冲突等问题。以汉源县九襄镇石牌坊街区为例,通过分析空间生产的复杂社会关系,以及空间再生产对社会结构的作用和反作用,探索合理的小城镇特色空间保护与重构模式。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小城镇特色空间 空间重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霍珺 韩荣 耿大磊
针对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界面更新过程中传统研究方法的主观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街巷界面形态的量化分析框架,包括多维量化参数的选取与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宽高比、界面密度、贴线率三个参数,分别描述了各级街巷在宽高比例、疏密分布、凹凸变化三方面的形态规律与特征,总结出了控制界面形态的参数区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霍珺 韩荣 耿大磊
针对城市历史街区街巷界面更新过程中传统研究方法的主观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街巷界面形态的量化分析框架,包括多维量化参数的选取与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大龙王巷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宽高比、界面密度、贴线率三个参数,分别描述了各级街巷在宽高比例、疏密分布、凹凸变化三方面的形态规律与特征,总结出了控制界面形态的参数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妍 徐永战 陆磊
如何保护历史街区形态,延续城市记忆是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南通寺街—西南营片区为例,首先针对街区中开放空间进行功能、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问卷调研,发现街区中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了解居民对传统街区的发展要求。然后,以街区形态再生为目的,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接下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再生策略,如社区参与策划、人性化设计、功能多样性、街区文化网络等,使街区形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再生。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开放空间形态 再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一兵 李汀珅 顾贤光 张矢远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有大量商住型传统街区的更新任务,然而现有的更新设计普遍存在大规模标准化更新而破坏街区原有肌理、一味追求大型商场而导致街区活力流失、无视原有居民居住成本而导致居民利益损害等等问题。本文借助于徐州市百惠传统街区的更新设计,探索通过复合化更新策略对街区的原有肌理、商业活力、居民利益进行保护,加大人们对于传统商住街区的关注,从而达到有效地保护传统商住型街区的目的。
关键词:
商住型 传统街区 复合化 城市更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奇峰 蔡天抒
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是20世纪初潮汕华侨打工经济回流与外商投资共同推动城市化的结果。随着城市中心漂移,其商业垄断地位渐失,物质结构与社会结构双向老化。房屋产权细碎化,预期收益不稳定,使得地方财政与市场资本的空间生产均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新区,旧城则被负向循环锁定。小公园街区从改善居住条件到追求城市土地收益,经历了"见缝插针"式的独栋危房改造、"成片配套"式的居住组团建设、"大拆大建"式的空间生产三个改造阶段,最终政绩效应与市场利益的契合使小公园街区的改造沦为权力和资本主导下以土地效益为目标的城市开发活动。本文从小公园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的困境出发,讨论了保护规划预期与实际开发博弈的深层矛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泽烨 李冬 栗功
现代社会的全球化过程严重削弱了城市的地域特色,许多城市老街区的公共空间逐渐呈现出效能与活力低下和认知度弱化导致的可读性、使用性差等现象,如何保护老街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痕迹,延续城市文化基因是城镇建设中被持续关注的热点。结合环境认知理论,在城市存量发展背景下以具有历史文化遗迹的老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15分钟生活圈内的公共空间进行场地优化更新设计,籍此唤醒城市活力,增强城市的文脉特征和可读性,重构人地关系,使其公共空间适应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场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燕 张新荣
文章通过对遥观镇及塘桥老街现状的实地调研,明确其保护特色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通过有效的规划设计,实现对古镇老街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以促进老街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塘桥老街 保护与开发 规划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巍 何依
绕开街区保护的原真性问题争论,历史建筑的去留争论,以及商业化等争论,从街区衰败的历史性问题出发,提出"简装修"的保护更新原则。从物质环境和社会问题两个方面阐述历史街区"简装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更新为例,总结历史街区"简装修"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
历史街区 “简装修” 落脚城市 邻里修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冬 王泽烨
以哈尔滨市花园街区为例,对城市历史街区的多重价值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寻求实现街区历史文化价值与挖掘街区经济价值相结合的重要性。论文提出,在政府的引导下,历史街区可以重新为社会所用,既传承城市文化和历史记忆,又可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冬冬 陈更 沈慧雯
街区色彩,作为视觉体验的首要因子,饱含着城市文化情怀的必需元素,理应在规划设计中予以重视。根据色彩地理学、色彩景观理论,以四川绵竹富新镇区灾后重建的色彩规划作为实践案例,探索了以细致的现状调研、色彩基调的准确把握、针对不同街区给出不同的色彩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色彩设计、景观色彩设计的街区色彩设计手法。
关键词:
街区 色彩规划 灾后重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海洁 王雪洋
本研究作为一项社会学质性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和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以靖宇街为中心的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经过对老道外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梳理并前往街区实地走访观察,发现正在进行中的道外历史街区改造工程实质是一场以破坏历史建筑、迁走原住居民为代价的商业开发;在此基础上对街区改造中的各方展开深入访谈,探寻这场利益纠葛中文化之殇的原委,并推而广之,挖掘我国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改造工程走入误区的根源,最后提出如何在历史街区改造中明确政府角色,处理好安居工程与历史街区改造的矛盾关系,并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霍珺 韩荣
针对城市历史街区更新过程中公共空间面临的新问题和需求,从建筑学相关理论出发,提出功能置换是影响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形式改造的重要因素,并以无锡市南长街历史街区为研究案例,总结了功能置换中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形式营造的三大特色——空间的复合性、界面的艺术性和场所的历史感,并对营造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空间句法在街巷空间更新设计中的应用——以台湾宜兰县礁溪地区为例
新生的旅游地: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地方重构——以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为例
地震灾后四川灾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阿坝州为例
灾后社区扶贫模式研究——以四川5·12地震灾区为例
论旅游功能区规划——以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例
贫困村灾后重建资金投向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为例
民间组织在灾后捐资造林中的作用调查——以四川安县灾区森林植被恢复项目为例
基于记忆诠释的公共空间营造——以于城粮站街区改造设计为例
严重自然灾害后灾害景区对非灾害景区波及效应研究——以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境内的景区为例
特色小镇建设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和再利用——以上海新天地、思南公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