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1)
2023(8361)
2022(7411)
2021(7087)
2020(6125)
2019(13992)
2018(13917)
2017(27148)
2016(14501)
2015(16384)
2014(16116)
2013(15505)
2012(14096)
2011(12441)
2010(12057)
2009(10524)
2008(9909)
2007(8443)
2006(7028)
2005(5581)
作者
(38603)
(32513)
(32230)
(30773)
(20558)
(15874)
(14939)
(12981)
(12585)
(11482)
(11180)
(11035)
(10156)
(10036)
(9993)
(9945)
(9645)
(9557)
(9362)
(9310)
(7958)
(7783)
(7614)
(7553)
(7352)
(7250)
(7038)
(6980)
(6687)
(6622)
学科
(56830)
经济(56668)
(39997)
管理(39958)
(32831)
企业(32831)
方法(30889)
数学(26593)
数学方法(26201)
(17229)
(15572)
中国(14528)
业经(12939)
农业(11596)
地方(11363)
(10598)
(9991)
理论(9975)
(9742)
财务(9695)
财务管理(9675)
(9466)
(9287)
贸易(9286)
企业财务(9222)
(9012)
技术(8878)
环境(8416)
(7487)
(7032)
机构
大学(193072)
学院(192697)
管理(80483)
(78384)
经济(76878)
理学(70707)
理学院(69969)
管理学(68689)
管理学院(68305)
研究(60498)
中国(44110)
(38930)
科学(36972)
(34734)
(31222)
中心(30023)
业大(29542)
(28945)
财经(28656)
(27313)
研究所(26570)
(26286)
(25171)
师范(24932)
农业(24226)
经济学(24023)
北京(23474)
(22251)
经济学院(21827)
财经大学(21636)
基金
项目(142494)
科学(113365)
研究(104585)
基金(104429)
(90627)
国家(89843)
科学基金(78328)
社会(68508)
社会科(63985)
社会科学(63960)
(56255)
基金项目(55922)
自然(50894)
自然科(49746)
自然科学(49734)
教育(49096)
自然科学基金(48824)
(47403)
编号(42153)
资助(42097)
成果(32873)
(32505)
重点(32008)
(30265)
(29986)
课题(28339)
教育部(28214)
科研(28124)
国家社会(28045)
创新(27985)
期刊
(78073)
经济(78073)
研究(50465)
中国(34941)
学报(29284)
管理(27840)
科学(27665)
(27653)
(27540)
大学(22935)
学学(21571)
教育(20450)
农业(18890)
技术(18572)
(14275)
金融(14275)
财经(13833)
业经(12913)
(11886)
经济研究(11695)
问题(10395)
统计(10240)
(10178)
技术经济(9481)
(9209)
(9188)
资源(9160)
图书(9146)
科技(8966)
理论(8601)
共检索到267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炎炎  杨世箐  
灾后移民的社会适应涉及因灾人口迁移效果,直接影响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社会适应的自评问卷对北川等地灾后移民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移民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横向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涉及的四个层面社会适应状况有所差异,生计发展适应状况相对最好,介于"很适应"和"比较适应"水平;基本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水平相对较好,介于"比较适应"和"适应一般"水平;在思乡情绪层面的心理适应水平相对最差,可近似认为在"不太适应"水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傅钰  邓萍  肖希明  
经过"5.12"地震的破坏保留下来的农家书屋不足10个,灾后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进行了农家书屋的重建工作。如今北川羌族自治县村民的文化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依旧不容乐观。由于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及遭受了"5.12"特大地震,村民的信息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灾后转型时期必须根据村民信息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建设农家书屋,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服务模式,使其更好地发挥智力支持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善英  朱广印  王艳  
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国内生态移民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众多学者从生产、生活及文化适应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移民适应性的措施。但牧区生态移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今后还需要加强对牧区生态移民的跟踪研究、比较研究和拓展研究。对现有牧民适应性的研究进行比较总结,既能较好了解不同地区移民的适应情况,也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爱军,苏莹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豪祥  谭平  张国兵  
文章通过采用设计的"社会适应性调查问卷",对湖北省内的468名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静  
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是造成牧民移民后经济收入少、政治参与度低、社会融入难、文化堕距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适应困境,文章认为生态移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牧区、牧业、牧民的特点,促进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静  
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是造成牧民移民后经济收入少、政治参与度低、社会融入难、文化堕距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适应困境,文章认为生态移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牧区、牧业、牧民的特点,促进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苾茜  
基于宁夏石嘴山市沐恩社区扶贫移民的调研表明:生活生产空间的变更容易导致移民陷入社会适应困境,主要表现为农业空间的记忆解构导致的生计不适应,熟人社会的记忆解构导致社交适应困境以及民间礼俗的记忆解构导致行为规范适应困境。化解扶贫移民的社会适应困境,需要通过重塑仪式空间、刻写规则实践以及倡导体化实践,延伸与再造移民的社会记忆,构建移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亮  王俊鸿  
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牧区生态移民搬迁之后生活状态和社会适应的分析,讨论了搬迁移民在急促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不适应的原因,从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和心理等几个方面阐释了文化和职业培训在改善移民社会适应性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还对移民迁入地目前的培训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移民培训的内容安排、持续性、追踪机制、培训对象的态度以及培训参与者资源整合的能力是影响目前培训效果发挥的主要原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震,雷洪  
三峡移民在搬迁后生活环境的社会适应或社会化中,其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迁后的社会心态是这种主观能动性首先的和集中的表现状态。经对湖北部分首批三峡移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本文从移民对搬迁前后生活环境的感觉比较、对迁后生活环境满意度、生活环境的习惯感觉、生活关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考察、分析了这些移民迁后的社会心态状况及各种原因。从一个角度反映了首批搬迁的三峡移民目前的状况,并对调整、引导三峡移民的社会心态提出了建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艳华  赵清  
对湖北省J市城市流动人口返乡后的社会适应与社会保障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城市流动人口返乡后其基本生活满足,但收入来源单一;生活状态总体良好,但返乡后的心理适应需要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挥了积极功能,但并未完全普及;自我养老逐渐成为主导方式,但养老保障存在风险。因此,应重视第一代流动人口返乡后的心理状况和养老保障,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宣传力度,发展多元形式的养老模式,以提升其返乡后的生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填  桑志芹  
文章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残障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主要呈现以下特征:客观障碍导致学习适应从课堂到考试均面临困境;主观偏见导致缺乏有效沟通,人际圈层狭窄;日常校园生活凸显残障生适应力强的坚韧品格。由此提出融合教育背景下提升适应状况的具体策略,从环境层面构建物理与观念双重无障碍的融合校园环境,以及从个人层面培育乐观积极的态度提升抗逆力,从而增进残障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险峰,鲁邦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薛晨浩  邓慧丽  苗红  王生鹏  
基于2013年数据,运用TOPSIS分析方法,以宁夏10个生态移民社区为例,对西北生态移民社区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宁夏生态移民社区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呈"南高北低"态势,文盲率、自然灾害强度、返迁率、人均耕地面积、贫困人口比重是影响社会御灾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子;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完善基层社区医疗条件,加大生态移民投资,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是降低自然灾害脆弱性,提高社区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