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9)
- 2023(9633)
- 2022(8720)
- 2021(8376)
- 2020(7026)
- 2019(16305)
- 2018(16410)
- 2017(31563)
- 2016(17428)
- 2015(19653)
- 2014(19751)
- 2013(19622)
- 2012(17847)
- 2011(16074)
- 2010(16101)
- 2009(14340)
- 2008(13885)
- 2007(11772)
- 2006(10223)
- 2005(8729)
- 学科
- 济(65457)
- 经济(65389)
- 管理(49996)
- 业(46111)
- 企(38963)
- 企业(38963)
- 方法(32222)
- 数学(27926)
- 数学方法(27566)
- 农(17046)
- 财(16581)
- 中国(16390)
- 学(15383)
- 业经(14394)
- 地方(13725)
- 理论(11662)
- 农业(11445)
- 和(11299)
- 贸(11234)
- 贸易(11229)
- 制(11127)
- 务(11029)
- 财务(10963)
- 财务管理(10947)
- 易(10868)
- 环境(10710)
- 技术(10489)
- 企业财务(10368)
- 划(9688)
- 教育(9683)
- 机构
- 大学(242941)
- 学院(240128)
- 管理(98809)
- 济(89711)
- 经济(87495)
- 理学(86112)
- 理学院(85104)
- 管理学(83514)
- 管理学院(83079)
- 研究(80238)
- 中国(57738)
- 京(52661)
- 科学(51930)
- 所(40417)
- 财(40249)
- 农(38960)
- 业大(37996)
- 研究所(37074)
- 中心(35999)
- 江(33944)
- 北京(33549)
- 财经(32771)
- 范(32343)
- 师范(32058)
- 农业(30628)
- 院(29989)
- 经(29806)
- 州(28075)
- 师范大学(26118)
- 技术(25737)
- 基金
- 项目(170830)
- 科学(133164)
- 研究(124112)
- 基金(122904)
- 家(107690)
- 国家(106827)
- 科学基金(91167)
- 社会(75207)
- 社会科(71147)
- 社会科学(71124)
- 省(66364)
- 基金项目(66053)
- 自然(61295)
- 自然科(59778)
- 自然科学(59763)
- 自然科学基金(58648)
- 划(57142)
- 教育(56657)
- 编号(51204)
- 资助(51157)
- 成果(41316)
- 重点(38011)
- 部(37301)
- 发(35770)
- 创(35090)
- 课题(35069)
- 科研(32979)
- 创新(32663)
- 项目编号(31658)
- 大学(31625)
共检索到342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亮 何凡能
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灾后恢复重建得到广泛重视。恢复重建规划作为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公共政策,对其开展实施评估将有利于保障恢复重建的高效实施与灾区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相关进展了解研究现状,为后期构建综合性的评估技术提供基础。结合对国内外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内容与方法的整理分析,对比归纳各类规划实施评估的经验与不足,结果表明:目前规划实施评估主要以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传统规划为主,由于灾区具有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经济脆弱等特征导致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面临更多挑战;现有评估多以传统规划评估理论为基础,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灾害经济学理论等完善自身理论体系;评估内容较多关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要素,还需对社会公平、文化保护等予以关注;评估阶段多关注规划实施结果,较少关注规划实施过程与实施影响;评估方法在各个阶段存在差异,定性与定量方法有待综合运用。未来需要通过设计全阶段的评估流程,构建综合性评估体系与开展灾后可持续性评估以提升评估的科学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果 王沛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诞生于灾后重建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与常规规划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汶川县12个乡镇的灾后重建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分析中的KJ法,逐步解析KJ法应用步骤,得到灾后重建规划的整体结构图。通过将其与常规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灾后重建规划在规划内容和应对上位规划方式两方面的特征,并对未来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出借鉴性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产权。城市最基本的制度"原型",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城市"发达"与否,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抵押未来的收益,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因此,未来灾区规划中,产权的恢复和重建,应当作为一个核心的目标:(1)政府兑现所有震前的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基础设施,恢复所有人的产权;(2)私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和社会帮助,恢复损失的个人财产;(3)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重建政府与私人,私人与私人之间的交易关系...
关键词:
灾后重建 制度设计 产权重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援建什邡规划工作组 郭沁
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援建什邡灾后重建规划的实践为例,总结了对口支援什邡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在政策、技术、组织等方面的许多特点和创新,希望能为以后的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经验和思路。
关键词:
灾后重建 什邡 规划实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灾后重建规划组 李双成 赵志强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对成都市域文化旅游资源及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尤以位于龙门山地震带附近的四市一县灾损最甚。受灾损失的重点文化旅游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刻不容缓。论文首先对成都文化旅游设施的损毁程度进行评估,分析成都市文化旅游设施灾后重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恢复重建战略进行思考,提出恢复重建工作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尽快有序恢复成都市文化与旅游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文化旅游设施 灾后重建 成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垚 陈雯
区域规划作为统筹区域资源,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重视。而实际上,区域规划在实施阶段却面临困境,已经确定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被修改甚至瓦解。规划在发挥更大作用的同时,也受到更多的批评。这是由于规划及其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为了使规划达到最佳效能,必须时刻结合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评估,从而不断对规划产生反馈,进行必要调整。因此,规划评估是确保区域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不仅在宏观意义上有助于区域规划社会地位的建立和巩固,还有助于理解既有规划的不足,了解失效的原因,对区域规划的有效推进无疑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区域规划评估的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基于此,本文在回顾国内外规划评估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区域规划评估经历了从"当作终极蓝图的规划编制成果"到"整个决策到实施的过程"的转向,同时结合评估价值观的演变归纳了当前最为流行的评估方法,以及影响规划实施效果的因素,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芬 于文金 张建新 朱凤琴 刘英丽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干旱是发生范围最广、频率最高、灾情和影响最严重的灾害。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损失的加剧,减灾工作得到各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国科技工作者开始了包括干旱在内的自然灾害的评估工作。本文旨在把握干旱灾害评估的研究现状,力求对干旱灾害评估各个方面的研究做出较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以期达到促进中国干旱灾害评估研究进一步深化的目的。文章从干旱指标、干旱评估理论、干旱评估方法以及干旱评估类型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现有干旱评估研究多侧重于农业干旱和区域单品种干旱灾情的特征研究,缺乏从系统的角度综合研究干旱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应等区域灾害系统的模拟研究,干旱评估模型结果不能反映干旱带来的系统影响。未来的干旱评估研究要更多地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向多学科、综合研究方向发展。
关键词:
干旱 评估 研究 进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婉晶 揣小伟 黄贤金 郭怀成
研究目的:全面回顾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法,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评述,梳理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方法及评价流程。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内涵的界定、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和评价方法选择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结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系统,建立综合、系统、高效、动态的评价方法体系,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管理体系,促进规划实施评价在规划中的应用等是未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土地规划 规划评价 土地利用 规划实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国胜 贺佳鹏 徐峰
乡村规划的有效实施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和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首先对乡村规划实施的内涵进行阐释和界定,然后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新世纪以来我国乡村规划实施研究发展趋势进行总体描述,将其划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指出其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与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且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和细化。在此基础上,从乡村规划实施效果、实施协作机制和实施资源保障3个方面对相关重点研究内容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研究需改进的方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玉福 冯玲正
依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编制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整治规划,为灾后土地整治活动提供规划依据,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土地整治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奠定基础。本研究对灾区土地受损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土地整治目标,对因地震灾害损毁的耕地、废弃建制镇和村庄用地、抢险救灾应急用地、过渡性安置用地等统筹做出了整理复垦安排,估算了土地整治投资,明确了土地整治重点,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关键词:
灾后重建 土地整治 规划 玉树 青海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康飞 张水波 梁光强
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越来越多,灾后重建项目是一种特别类型的项目,对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世界银行在总结其参与的灾后重建项目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为此颁布了相关指导文件。本文对世行的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框架及实施程序做了详细的梳理和介绍,以期对我国灾后恢复重建的执行提供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鞍钢 王亚华 鄢一龙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规划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各项规划任务按时有序推进,各项规划目标大部分如期落实。现按照"规划蓝图—实施情况"的一致性评估方法,对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进展情况予以系统评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谢正辉 刘斌 延晓冬 孟春雷 徐宪立 刘宇 秦佩华 贾炳浩 谢瑾博 李锐超 王龙欢 王妍 陈思
伴随气候变化与快速城市化,超大城市与城市群高温、暴雨、雾霾极端灾害事件频繁,生态环境问题愈加突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是缓解与适应极端事件的重要手段,它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道路交通和生态绿化,减缓气候变化与极端事件影响。论文总结了城市规划实施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机制,及其实施效应的评估方法,由此将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问题归结为极端事件指标、经济可行性、区域适用性等多被控变量、多目标、多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求解。为此亟需基于气候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同作用,开展超大城市和城市群的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研究,改进应对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实施效应的评估手段,构建包含城市规划实施效应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和多尺度综合评估体系,以实现气候环境最优及社会经济代价最小的绿色智慧韧性发展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邢谷锐 蔡克光
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是城市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的纲领性文件。在现代城市规划运作体系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是—个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应贯穿于城市规划的整个过程。通过剖析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所应具备的公共性、人文性、整体性和适应性等价值取向,认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框架应包含内容综合评估、实施可达评估、公共价值评估和环境适应评估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城市总体规划 实施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