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1)
2023(6842)
2022(5531)
2021(5306)
2020(4481)
2019(10396)
2018(10053)
2017(20070)
2016(10234)
2015(11778)
2014(11561)
2013(11235)
2012(9999)
2011(9143)
2010(9755)
2009(9341)
2008(8073)
2007(6997)
2006(6303)
2005(5767)
作者
(28677)
(23503)
(23366)
(22388)
(14905)
(11313)
(10644)
(9099)
(9098)
(8471)
(8097)
(7960)
(7608)
(7523)
(7497)
(7222)
(6821)
(6789)
(6743)
(6540)
(5802)
(5793)
(5660)
(5422)
(5349)
(5297)
(5162)
(5027)
(4772)
(4584)
学科
(42317)
经济(42287)
(28418)
管理(27347)
(25506)
金融(25504)
(24058)
企业(24058)
(22748)
银行(22743)
(22109)
方法(20760)
数学(19157)
数学方法(18659)
中国(18445)
地方(11675)
(11502)
中国金融(11013)
(10981)
(10690)
业经(9428)
理论(8330)
(8199)
财务(8155)
财务管理(8144)
(7887)
贸易(7873)
企业财务(7778)
(7663)
农业(7545)
机构
学院(140400)
大学(137801)
(57617)
经济(56313)
管理(53670)
理学(45818)
理学院(45342)
研究(44801)
管理学(44206)
管理学院(43960)
中国(42081)
(28591)
(27516)
科学(26463)
中心(23352)
(22019)
财经(21764)
(20868)
(20621)
研究所(19935)
(19652)
业大(19279)
北京(18269)
经济学(18260)
(18084)
(17810)
(17759)
金融(17721)
银行(17138)
(16930)
基金
项目(93491)
科学(73218)
研究(67778)
基金(67428)
(58459)
国家(58021)
科学基金(50138)
社会(42631)
社会科(40648)
社会科学(40636)
(37068)
基金项目(34849)
自然(32808)
自然科(32035)
自然科学(32028)
自然科学基金(31407)
教育(31391)
(31115)
资助(29350)
编号(27644)
成果(21913)
重点(21303)
(20410)
(19928)
(19873)
课题(19447)
创新(18678)
科研(17852)
大学(17495)
国家社会(17486)
期刊
(60323)
经济(60323)
研究(41498)
(30090)
金融(30090)
中国(28495)
(21394)
管理(20235)
学报(19407)
(18999)
科学(18712)
大学(15365)
学学(14630)
教育(14212)
技术(13248)
农业(11857)
财经(10795)
经济研究(10115)
业经(9511)
(9186)
统计(8750)
(8054)
决策(7293)
问题(7232)
理论(7195)
技术经济(6800)
(6606)
实践(6555)
(6555)
现代(6205)
共检索到214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凤京  郗蒙浩  范嘉毅  
为了灾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后重建时期灾区应采取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融资模式。PPP融资模式正是很好地体现政府资金引导作用的市场融资模式。文章基于后重建时期的融资特点,提出PPP融资模式是后重建时期灾区主要融资模式之一,并针对后重建时期融资环境、融资特点,对PPP模式的应用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特殊设计——风险合理分担设计、制度和技术应用创新设计、补偿设计、应对次生灾害设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凤京  朱平安  刘琳  
灾后重建中,自然、经济环境和次生灾害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可能会导致投融资主体所负担风险过大,利用实物期权理论分散这些投、融资风险是文章研究的主题。文章从实物期权理论角度,研究灾后重建中在融资租赁、债券融资、PPP融资、信托融资中的风险分担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友干  
PPP项目的长期性使得项目投融资双方面临较高的风险,以此为切入点,结合PPP项目类型探讨该融资模式中对赌条款的运用,有利于降低项目参与各方的投融资风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斌志  
通过阅读来实现地震灾后青少年的心理重建,不仅具有治疗理念、介入方式、服务内容以及工作方法上的优势,在服务的对象、时间、场地和人员方面也具有可行性。因此,需要充分发挥阅读疗法的涉入、认同、投射、净化、洞察和运用等心理机制,通过准备、预估、计划、实施、评估和追踪六个阶段的工作,协助灾后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实现心理重建的目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杜漪  
汶川地震重灾区重建为新农村社区重建带来了新机遇,针对农房重建资金普遍短缺,产业恢复重建任务艰巨的现实,可将重灾区新农村社区重建的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即城郊型、集镇型和村落型。各地应采用适合于本地实际情况的模式加快新农村社区重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贵斌  
晋中市PPP融资发展的现状晋中市PPP模式在2015年正式启动,2015年年初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用于PPP项目的引导和扶持,通过面向全市的项目征集和重点项目库适合PPP模式项目的筛选,制成PPP项目投资目录,多项市级重点PPP项目落地。如,晋中-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白雪华  吴次芳  艾亮辉  
PPP模式,其典型的结构是,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筹资、建设与经营。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定。这个协议使特殊目的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采取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及有效运营。PPP模式,能充分利用政府和私营机构各自的优势发展伙伴关系,即把政府机构的社会责任、远景规划、协调能力与私营机构的企业家精神、资金支持、技术手段和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怀宇  
随着地震灾区救援工作的结束,灾区(尤其是受损严重的农村)重建已成为抗震救灾的中心工作。系统地研究、科学地预测灾后重建中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案是当前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认为:于2007年开始的成都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在地震灾害发生后仍然需要进一步推进,且城乡统筹已显现出解决灾区农村重建中一系列问题的一种全新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卓  黄钰  
5.12汶川特大地震所带来的贫困是深远而复杂的。社会组织大规模参与灾后社区扶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并已经初步构建起灾后社区扶贫模式。该模式在确定权利边界、回应社区扶贫需求、推进社区自治和自身队伍建设上还存在明显不足,文章从制度环境、扶贫方法、社区合作和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覃志敏  陆汉文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本任务结束后,灾区贫困村发展步入后重建时期。本文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理论视角,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灾区贫困村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等作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灾后恢复重建有效改善了贫困村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他们的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水平;而住房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加重了农户债务负担,使其金融资本恶化,脆弱性增加;迫于还债等压力,农户生计策略倾向于打工等投入少、回报周期短的生计方式,但贫困程度深的农户因缺乏知识、技能、市场信息等,工资性收入比例低,生计方式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增收困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松林  燕学敏  
地震后灾区学校重建不是简单的修补与复原,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优化与升级,在反思基础上的破旧与创新。灾区学校重建需要针对现实的困难与挑战,在深刻反思学校与社区、学校与政府和市场、多元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灾区学校重建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允许市场有限介入;重构学校与社区关系,统筹学校重建与社区重建;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种社会力量;融合现代教育理念,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蓓蓓  李华燊  
5.12地震灾区重建的一个显著伴生现象是地方政府的重塑。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几个重灾县政府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系列行政改革。考察灾区地方政府的重塑机制和重塑实践,可发现与常态下地方政府改革的逻辑演化不同,灾区地方政府的重塑有独特的发生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特殊外力推动下的重塑。灾后重建的"焦点"位置——舆论关注的焦点、国家审计工作的重点以及支援城市的援建和交流是推动灾区地方政府重塑的最大外力。灾区地方政府借助"焦点"效应提升本地形象和知名度是推动政府重塑的内力。由于"焦点化"效应的短暂性,灾区地方政府重塑的可持续性值得进一步关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先金  夏泽明  杨璠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民生状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09年7月,四川省统计局围绕就业、收入消费、住房等几方面对4个极重灾县(市)绵竹、江油、青川、汶川的692位灾区群众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自地震以来,在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干部群众振奋精神、积极自救,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凤京  朱平安  
灾后重建多元化融资体系是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结合银行、保险、证券市场、社会资金等多渠道的融资体系。财政资金历来是我国巨灾资金的主要来源,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巨灾救助模式因其财政资金的公共属性,在灾区建设中担任着主要角色,因此,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沛强  
本文介绍了PPP融资模式以及该融资模式在国内外的应用前景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地铁的案例重点分析了PPP项目融资模式的法律问题,包括PPP融资模式的政府角色法律问题以及融资模式中的特许协议、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冲突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