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6)
- 2023(9558)
- 2022(8629)
- 2021(8190)
- 2020(6839)
- 2019(15950)
- 2018(15982)
- 2017(31138)
- 2016(17100)
- 2015(19214)
- 2014(19219)
- 2013(19082)
- 2012(17312)
- 2011(15588)
- 2010(15313)
- 2009(13916)
- 2008(13398)
- 2007(11411)
- 2006(9906)
- 2005(8468)
- 学科
- 济(67494)
- 经济(67420)
- 管理(48770)
- 业(47034)
- 企(39113)
- 企业(39113)
- 方法(34237)
- 数学(29746)
- 数学方法(29404)
- 农(17687)
- 学(16338)
- 中国(15865)
- 财(15497)
- 业经(14870)
- 地方(13537)
- 农业(12008)
- 理论(11649)
- 贸(11630)
- 贸易(11625)
- 和(11252)
- 易(11230)
- 技术(10849)
- 环境(10791)
- 制(10236)
- 务(10100)
- 财务(10042)
- 财务管理(10026)
- 划(9534)
- 企业财务(9502)
- 教育(9207)
- 机构
- 大学(242969)
- 学院(240377)
- 管理(99146)
- 济(91345)
- 经济(89285)
- 理学(87185)
- 理学院(86198)
- 管理学(84628)
- 管理学院(84224)
- 研究(79747)
- 中国(56421)
- 科学(52538)
- 京(51954)
- 农(41281)
- 所(40597)
- 业大(39601)
- 财(39277)
- 研究所(37592)
- 中心(35171)
- 江(33292)
- 财经(32661)
- 北京(32632)
- 农业(32532)
- 范(31807)
- 师范(31527)
- 经(29746)
- 院(29170)
- 州(27535)
- 经济学(26213)
- 师范大学(25723)
- 基金
- 项目(173510)
- 科学(135518)
- 基金(125545)
- 研究(124518)
- 家(110405)
- 国家(109509)
- 科学基金(93598)
- 社会(76659)
- 社会科(72531)
- 社会科学(72512)
- 省(67716)
- 基金项目(67643)
- 自然(62896)
- 自然科(61428)
- 自然科学(61414)
- 自然科学基金(60303)
- 划(57124)
- 教育(56487)
- 资助(52088)
- 编号(50693)
- 成果(40269)
- 重点(38332)
- 部(37762)
- 发(36233)
- 创(35986)
- 课题(34361)
- 创新(33489)
- 科研(33472)
- 教育部(31966)
- 大学(31934)
共检索到333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明文 陈明杰 王南 梁婉琪 尚晓冬 王晨光 曹哲民 张大兵 潘迎捷
利用RAPD技术对生产中常用的灵芝属 8个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UPGMA构建的树状图表明 :8个菌株在较低的相似水平上可以分成 3个明显不同的组 :第 1组包括黑芝 (Ganodermaatrum)、松杉灵芝 (Ganodermatsugae)、圆芝 (Ganodermarotundatum)、灵芝 0 770 (Ganodermalucidum 0 770 )和韩国灵芝 (GanodermalucidumHG) ;第 2组包括密纹灵芝 (Ganodermacrebrostriatum)和紫灵芝 (Ganodermasinense) ;第 3组为树舌灵芝 (Ganodermaappl...
关键词:
灵芝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亲缘关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慧荣 江世贵
用RAPD技术对鲷科鱼类的黑鲷、真鲷、二长棘鲷、平鲷和黄鳍鲷进行亲缘关系的研究。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在使用的60个随机引物中,有29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共计200条,大小在200~2500bp之间。5种鲷均有其特异性扩增片段,可作为种类鉴别的依据。根据MEGA2.1软件的UPGMA和NJ程序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同属鲷属的黄鳍鲷和黑鲷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二长棘鲷和真鲷,平鲷与二长棘鲷和真鲷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黄鳍鲷和黑鲷较远,黑鲷和二长棘鲷的亲缘关系最远。两种聚类的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与借助形态学和生化特征进行的传统系统分析具有一致性。在40个个体之间遗传距离矩阵中,最大值达到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丽萍 王生荣
利用RAPD标记对12种白粉菌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用5个扩增结果比较明显的随机引物扩增得到的45个RAPD位点中,有38个具多态性,多态性位点频率(单卫星方法统计)为84.4%。(2)根据PopG ene 32软件计算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N e i基因多样度指数分别为0.511 4和0.339 5,多态性频率为97.78%,说明白粉菌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得到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并不十分相符,说明分子技术鉴定和形态学鉴定之间还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
白粉菌 亲缘关系 RAPD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磊 李志勇 师文贵 李鸿雁 赵金梅 黄帆 李俊
利用表型性状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份白花苜蓿、3份黄花苜蓿、5份紫花苜蓿和3份扁蓿豆共计14份苜蓿属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其遗传关系,进一步解析其之间的分类学关系。从表型性状来看,白花苜蓿区别于其他苜蓿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花色为乳白色,荚果1.0~1.5个螺旋,从聚类分析来看,3份扁蓿豆材料和11份苜蓿材料非常明显的聚成了2类,说明扁蓿豆与苜蓿还是有较大的区别,在遗传距离15的地方,白花苜蓿、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各单独聚为1类;从亲缘关系来看,扁蓿豆与黄花苜蓿的遗传距离最近,与紫花苜蓿的最远,白花苜蓿次之,相对于紫花苜蓿,白花苜蓿与黄花苜蓿的遗传距离较近;从ISSR分子标记水平来看,4类苜蓿种质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红 夏冰 杭悦宇 王筱璐 周义峰 吴宝成
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山药原植物薯蓣及其近缘种共10个种和1个变种的trnL-F和rbcL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薯蓣及其近缘种trnL-F序列长689-834 bp,当空位始终作缺失处理时,有变异位点67个,其中信息位点11个,占序列总长度的1.43%;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1.6%,其中转换率为0.6%,颠换率为1.0%;序列的G+C含量为32.5%。薯蓣及其近缘种rbcL序列长1 096-1 160 bp,存在变异位点42个,其中信息位点10个,占序列总长度的0.93%;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0.6%,其中转换率为0.3%,颠换率为0.3%;序列G+C含...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邹曙明 楼允东 孙效文 沈俊宝
用 2 4种随机引物对雅罗鱼亚科 (Leuciscinae)的草鱼、鲤亚科 (Cyprininae)的柏氏鲤和 3个地理种群鲤 (荷包红鲤、黑龙江野鲤和德国镜鲤 )进行RAPD分析 ,构建了这 5种鱼类的基因组指纹图谱。通过对获得的基因组指纹图谱的量化分析 ,利用UPGMA重建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鲤种内 3个地理种群之间的相似性高于鲤和柏氏鲤种间的相似性 ,而草鱼与另 4种鲤亚科鱼类亚科之间的差异明显高于柏氏鲤、黑龙江野鲤、荷包红鲤和德国镜鲤的种间或种内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中国东部鱼类具有双重来源性的观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双 孙维红 万晓会 丁乐 韩国勇 邹双全 邹小兴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开发的SNP标记,对香樟及近缘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16个香樟无性系和2个近缘种进行重测序分析,共获得209 Gb原始数据,平均有效测序深度16×.共获得约209 308 831个高质量SNP,纯合SNP共165 814 908个,杂合SNP共43 493 923个.由系统进化树可知11份芳樟无性系聚在一起,3份芳樟无性系与油樟聚在一起,然后与龙脑樟聚在一起,沉水樟和肉桂先被分离出来;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6份香樟无性系分为3类,分别为芳樟类群、龙脑樟和油樟类群;芳樟、龙脑樟和油樟精油成分存在差异,为不同的化学利用类型.
关键词:
香樟 SNP标记 亲缘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洑香香 赵虎 王玉
松属(油松组)树种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但其种子和幼苗难以区分。通过比较种子的千粒质量、种子形状、颜色、幼苗子叶数、幼苗下胚轴颜色和苗高,结合ISSR和SSR标记技术,鉴定松属(油松组)11个近缘种,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种子和幼苗的形态比较鉴定,可准确鉴定油松和加勒比松;ISSR和SSR标记则可把油松组的11个树种中的10个准确鉴定出来,仅有高山松由于遗传背景的复杂性没有发现种特异性引物(位点)。利用5对SSR引物获得的41个种间多态性位点构建的10个树种的近缘种亲缘关系与传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系统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0处将10个树种分为3个类群:马尾松和赤松聚为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明军 张启翔
以包括野梅在内的15个梅品种、1个野生种和其近缘种杏、山杏、桃、山桃、李和‘垂枝’毛樱桃、‘紫叶’李为试材,运用AFLP标记,采用7对引物组合(E-ACTM-CAT、E-GAM-CTC、E-ACTM-CCA、E-ACTM-CAC、E-ACTCTC、E-ACTCAG、E-ACCM-CAG)选择性扩增得到287个多态性条带的6888条带数据,使用NTSYSpc2.1t软件,采用Nei’s(72)遗传距离,SAHNClustering进行不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聚类分析,得到了梅品种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学、育种记录等相关记录相符的结论,并支持梅花二元分类系统的相关分类。
关键词:
梅 近缘种 亲缘关系 AFL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振坤 张秋明 刘卫国 丁伟平 张玲
采用AFLP技术,对湖南省宽皮柑橘类野生资源莽山野橘、道县野橘、江永野橘及印度野橘、立花橘等23个材料进行了DNA多态性鉴定.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了8对引物组合,共得到334个扩增位点、4612条带数据,其中多态性位点294个,多态性位点比率88%.采用DICE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进行亲缘关系分析,23个材料多态性带比率为0.729~0.850,相似系数为0.68~0.91.根据聚类结果和亲缘关系分析,莽山尖叶和圆叶型野橘、道县粗皮小果型野橘、江永粗皮小果型野橘与印度野橘、立花橘亲缘关系较远,是完全不同的宽皮柑橘近缘野生种.道县野橘与江永野橘亲缘关系较近,应是同一种的不同地域类型.
关键词:
宽皮柑橘 近缘野生种 亲缘关系鉴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Hong In Pyo Sung Gyoo Byung Nam Hack Woo
比较了利用无菌短木接种法、钻孔接种法和端木夹心接种法等接种方法接种桑树段木后Phellinus linteus的菌丝生长和定殖状况。研究表明利用灭菌的短木接种P.linteus,生长和定殖良好,传统的钻孔接种法和端木夹心接种法菌丝生长定殖不好。P.linteus在20 cm长的桑木上生长和定殖所需的最适的含水量为42%,接种后12 h,P.linteus立即进入快速生长期。接种后的桑木埋入土壤中需要5~6个月产生担子果,在培养室内温度为31~35℃,相对湿度大于96%时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青林 陈俊愉
利用人工合成的3对随机引物,对17个型的28个梅花品种、8个梅花杂交种和8个近缘种的叶片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的研究.结果表明梅与杏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李较近,与山桃、毛樱桃较远;“樱桃梅”与父、母本均有差异.还讨论了混合引物、模板浓度和反应体积对谱带及其重复性的影响,以及区分差异的能力和概率性.
关键词:
梅花,亲缘关系,RAP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秀英 陈海萍 王文奎
该文对70年代末发现并命名的‘白花山碧’桃进行了形态学分析、花粉扫描电镜观察、花粉败育现象分析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研究发现,‘白花山碧’桃花粉严重败育,其花粉形态与‘白花’山桃(Prunusdavidianacv.Alba)和‘单白’桃相似.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在12月初至第二年2月中旬,其间有两次分裂高峰.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及其它研究资料,提出‘白花山碧’桃与‘白花’山桃和‘单白’桃亲缘关系密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雪 史明艳 侯文通 张英汉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检测了新疆驴、凉州驴、云南驴、关中驴、庆阳驴、佳米驴、德州驴、晋南驴 8个驴品种 2个血液蛋白质位点 ,并用座位平均杂合度、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度量了 8个群体的遗传变异程度。结果显示 ,新疆驴、凉州驴、云南驴的平均杂合度较高 ,分别为 0 .6 14 ,0 .6 0 1和 0 .4 9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较多 ,分别为 2 .96 ,2 .85和 1.99。这 3个品种受人工选择影响小 ,遗传多样性好 ,而关中驴等 5个大、中型驴平均位点纯合度较高 ,受人工选育影响较大。用最小距离法对 8个驴种 2个血液蛋白质多型座位基因频率进行聚类的结果显示 ,8个驴品...
关键词:
驴种 亲缘关系 遗传变异 聚类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爱香 王涛 徐进 赵梁军
应用SRAP分子标记,对24个国内外优良一串红品种(系)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88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到24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06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2.8个多态性条带,获得了较高的多态性比率。对不同样本产生的扩增产物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系数0.72的水平上,可以把24个一串红品种(系)分为3大类:本课题组自育品种(系)全部聚在Ⅰ类;国外品种全部聚在Ⅱ类;‘展望白’和‘展望鲑红’聚为Ⅲ类,与其他花色截然分开。一串红SRAP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与种质来源的关系密切,利用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可为一串红杂交亲本选配、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一串红 多态性 SRA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