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9)
2023(10830)
2022(9331)
2021(8555)
2020(7011)
2019(16444)
2018(16242)
2017(30715)
2016(17210)
2015(19647)
2014(20345)
2013(20242)
2012(19442)
2011(17848)
2010(18366)
2009(16935)
2008(17175)
2007(15928)
2006(14065)
2005(13032)
作者
(53942)
(45130)
(44834)
(42650)
(28565)
(21833)
(20577)
(17496)
(17010)
(16435)
(15267)
(15048)
(14517)
(14356)
(14193)
(14046)
(13974)
(13275)
(13050)
(13029)
(11466)
(11421)
(11043)
(10474)
(10230)
(10216)
(10144)
(10110)
(9338)
(9144)
学科
(77767)
经济(77691)
管理(44523)
(43881)
(33007)
企业(33007)
方法(29372)
数学(25461)
数学方法(25138)
中国(23704)
(23431)
地方(22882)
(17282)
业经(17265)
(16432)
农业(15753)
(14589)
贸易(14577)
(14460)
(14019)
(13503)
银行(13466)
(13051)
金融(13048)
(12964)
地方经济(12562)
(11982)
(11950)
理论(11891)
环境(11658)
机构
学院(255928)
大学(251987)
(101713)
经济(99225)
研究(91931)
管理(89645)
理学(74779)
理学院(73790)
管理学(72342)
管理学院(71861)
中国(70362)
科学(58889)
(55576)
(50450)
(49464)
(47812)
研究所(44402)
(42773)
中心(42362)
业大(39919)
农业(39595)
财经(36471)
北京(35899)
(35762)
师范(35343)
(34500)
(32675)
(32528)
(31788)
经济学(30693)
基金
项目(157139)
科学(120041)
研究(115403)
基金(107805)
(94315)
国家(93418)
科学基金(77581)
社会(68930)
社会科(65133)
(65130)
社会科学(65110)
基金项目(56510)
(53875)
教育(53551)
自然(49322)
编号(49299)
自然科(48072)
自然科学(48055)
自然科学基金(47152)
资助(45342)
成果(41194)
(39956)
重点(36009)
课题(35687)
(33357)
(32111)
发展(31777)
(31226)
创新(30060)
科研(29865)
期刊
(124889)
经济(124889)
研究(78232)
中国(59030)
(47638)
学报(43172)
(38106)
科学(37335)
教育(33637)
管理(33194)
农业(31930)
大学(31573)
学学(29471)
(26417)
金融(26417)
技术(24849)
业经(22291)
经济研究(19404)
财经(17886)
(17055)
问题(16584)
(15413)
图书(14238)
技术经济(13329)
(13200)
商业(12984)
(12981)
科技(11992)
理论(11959)
(11693)
共检索到406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双祁  刘国峰  王亚惠  赵肃清  
采用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以菌丝生长和酪氨酸酶抑制率为主要测定指标,对灵芝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质谱分析技术对发酵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确定发酵液中关键美白因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麦芽浸粉2g/m L,蔗糖1.72g/m L,豆粕粉0.214g/m L,酵母提取物0.1g/m L,p H5,温度30℃,培养时间6 d,转速16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液酪氨酸酶抑制率为95.1%,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美白功效。通过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出包括多糖、三萜、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在内的212种成分,其中,多糖和三萜的种类最多,分别为26、30种;基于代谢组数据,进一步对发酵液中灵芝多糖和三萜进行分离及含量的测定,发酵液中灵芝多糖含量为24.8 mg/mL,三萜含量为55.7μg/m L;对发酵液中多糖、三萜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萜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呈正相关,而多糖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无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发酵液中的主要美白因子为灵芝三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双祁  刘国峰  王亚惠  赵肃清  
采用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以菌丝生长和酪氨酸酶抑制率为主要测定指标,对灵芝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质谱分析技术对发酵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确定发酵液中关键美白因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麦芽浸粉2g/m L,蔗糖1.72g/m L,豆粕粉0.214g/m L,酵母提取物0.1g/m L,p H5,温度30℃,培养时间6 d,转速16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液酪氨酸酶抑制率为95.1%,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美白功效。通过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出包括多糖、三萜、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在内的212种成分,其中,多糖和三萜的种类最多,分别为26、30种;基于代谢组数据,进一步对发酵液中灵芝多糖和三萜进行分离及含量的测定,发酵液中灵芝多糖含量为24.8 mg/mL,三萜含量为55.7μg/m L;对发酵液中多糖、三萜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萜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呈正相关,而多糖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无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发酵液中的主要美白因子为灵芝三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晓辉  沈昌  沈爱光  
利用豆粕为主要原料,接种筛选所获灵芝菌株进行发酵,获得成熟发酵液,其湿菌体含量为32%,蛋白含量为4.0%,脂肪含量0.41%,灵芝多糖含量0.38%。经调配试验表明,该发酵液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可调配成色泽宜人,口感良好,营养保健功能较高的蛋白饮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庚  尚楠  樊明涛  李平兰  
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灵芝发酵粉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对发酵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灵芝固体发酵培养基各成分质量分数为,小麦24%、大豆粉12%、玉米64%,其中玉米粉碎颗粒度为8目,菌质灵芝粗多糖质量分数达到3.27%。灵芝发酵可以将基质中淀粉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降低43.27%和9.76%,还原糖、蛋白质和维生素B1的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684%、35.94%和167%;基质中氨基酸质量分数增加了7%,人体必需氨基酸中除赖氨酸外其余均得到提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剑芳  黄明勇  路福平  高文远  
为优化山茱萸发酵酒的制备工艺,该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山茱萸干果浸泡后压榨物的水解酶种类与用量,以及果汁发酵工艺中活性干酵母种类、蔗糖添加方式、化学降酸剂类型;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蔗糖、酵母及酒石酸钾的最佳用量;再由单因素试验选取用于后发酵液的澄清剂种类及用量。山茱萸发酵酒最佳制备工艺为:压榨物用3.0mL/L戊聚糖复合酶L水解;过滤得到的果汁经1.0g/L碳酸钾+10.0g/L酒石酸钾降酸后用0.50g/L活性干酵母VL3发酵,48h后加100.0g/L蔗糖继续发酵至CO2达失重平衡;分离得到的酒液经后发酵15d后用2.00g/L精制果胶酶进行澄清。验证试验表明该优化工艺条件具有可重复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希娟  党斌  耿贵工  刘玉皎  
以蚕豆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酒精发酵制备蚕豆多肽酒,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蚕豆蛋白酶解的优化工艺为:蚕豆蛋白质量浓度32g/L,水解温度43.2℃,酶用量9 821.12U/g,pH9.5,在此条件下酶解2h,蚕豆蛋白的水解度达到19.64%;2)以蚕豆酶解液为原料制备多肽酒的发酵工艺为:加糖量200g/L,酵母接种量0.22%,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6d,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蚕豆多肽酒的酒精体积分数为9.6%;发酵结束后添加柠檬酸1.5g/L,白砂糖70g/L,环糊精6g/L时,产品风味较好,显著降低了产品的苦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元  张强  傅虹飞  贲浩  
【目的】筛选猕猴桃果酒发酵优势菌株,优化果酒发酵工艺。【方法】以猕猴桃果皮为材料,通过分离、纯化和筛选获得适合猕猴桃果酒发酵的酵母菌菌株;以果酒酒精度和VC含量为指标,系统分析了酵母接种量、初始SO2质量浓度、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5个因素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猕猴桃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猕猴桃果酒发酵的数学模型。【结果】筛选获得2株酵母菌株1-21和1-31,菌株1-21发酵活力强,发酵得到果酒的VC含量高,适合作为猕猴桃果酒发酵的主发酵菌株;菌株1-31发酵得到的果酒香气独特,香气组分含量高,适合作为猕猴桃果酒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群  邓勇  唐建涛  
分别用德氏乳杆菌发酵淀粉糖化液和泡菜水作为母酸,对营养酸模榨汁液进行发酵制备发酵酸,用来沉淀叶蛋白。用由德氏乳杆菌制成的发酵酸沉淀叶蛋白,其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59.22%~61.25%,提取率为35.3%~43.5%;用由泡菜水制成的发酵酸沉淀叶蛋白,其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56.32%~59.48%,提取率为40.00%~44.9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凡枝  田丽萍  薛琳  李民  
为研究发酵酸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效果,试验在体积比(发酵酸体积/滤液体积)、混合液静置时间和发酵酸循环使用次数三因素不同水平上研究了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顺序为发酵酸循环使用次数>体积比>混合液静置时间,最佳工艺为体积比2:1,发酵酸循环使用1次,沉淀10mi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克勇  杨帆  薛泉宏  来航线  
为了优化鲜苹果渣直接发酵的工艺条件,以不接菌鲜苹果渣为对照,以酵母菌和黑曲霉为混合发酵剂,分别对混合原料和纯果渣进行了氮素、pH和灭菌3因素试验。结果表明,①加入氮素能大幅度提高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氮源种类对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也有一定影响;当pH为6时,加NH4NO3处理可使混合原料和纯果渣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较不接菌对照分别提高96.9%和105.5%。②不同pH下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不同,较适宜的发酵pH为6。③加热灭菌有利于提高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混合原料的平均增幅为23.6%,纯果渣增幅为49.8%。说明在利用鲜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时,应选择灭菌加氮发酵,较适宜的氮源为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凤行  赵玉洁  周可  张峰峰  李亚玲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温度、培养基pH值和溶解氧等对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生长的影响,优化了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的发酵参数。通过5 L发酵罐上罐试验确定秸秆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合成,温度30℃,pH 5.0,搅拌速度300 r/min,通气量4 L/min,发酵周期24~27 h,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最大菌液浓度分别可达2.00×108,2.55×109个/m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良  纪明山  张玉芬  宋佳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麸皮、稻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为原料,摸索木霉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配比为,麸皮∶稻壳∶稻草∶玉米粉=61∶3∶1∶.2,含水量为固体原料的1.5倍。并对比了固液两种发酵方式的产孢效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费成煜  
通过发酵工艺条件研究,发现发酵菌数的高低并不能代表杀虫毒力高低。另外通过培养基浓度、培养基组成、培养温度和通气量试验,使发酵毒力效价从原来的1000IV/mg,平均提高到2200IV/mg,最高罐批达3800IV/mg,使苏云金杆菌制剂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钟洁  王义强  华涟滩  王启业  罗浪  
丁醇作为新一代生物燃料,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利用本实验选育的丁醇高产突变株——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U-57,以杨木蒸汽爆破渣为原料发酵产丁醇。结果表明:杨木蒸汽爆破渣糖化液经分步糖化发酵和同步糖化发酵,丁醇产量分别为2.19、1.79 g/L;进而对同步糖化发酵条件进行正交设计优化,优化后同步糖化发酵得到的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分别为2.16、3.44 g/L,比之前提高了20.7%、16.7%。该研究首次探讨了杨木纤维发酵产丁醇的工艺条件,为进一步提高产量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磊  汪浩  张名位  张雁  张瑞芬  唐小俊  邓媛元  
【目的】建立龙眼乳酸菌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明确乳酸菌发酵前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为龙眼功能性饮料的开发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驯化法将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依次接入到含60%、70%、80%、90%(质量分数)龙眼果浆和10%脱脂乳的混合物中进行驯化,分析驯化过程中龙眼果浆酸度和p H的变化;以总酸为指标,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的工艺条件,建立包括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脱脂奶粉添加量和接种量的4因素回归模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龙眼果浆发酵前后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结果】(1)经过梯度浓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