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7)
- 2023(10897)
- 2022(9349)
- 2021(8763)
- 2020(7788)
- 2019(18023)
- 2018(17856)
- 2017(34838)
- 2016(18813)
- 2015(21349)
- 2014(21388)
- 2013(21183)
- 2012(19415)
- 2011(17302)
- 2010(17090)
- 2009(15920)
- 2008(15823)
- 2007(14171)
- 2006(11726)
- 2005(10239)
- 学科
- 济(76405)
- 经济(76327)
- 业(55897)
- 管理(54205)
- 企(44086)
- 企业(44086)
- 方法(41320)
- 数学(37283)
- 数学方法(36831)
- 财(22007)
- 中国(21669)
- 农(20464)
- 制(16493)
- 业经(15044)
- 务(14663)
- 财务(14619)
- 财务管理(14581)
- 贸(14533)
- 贸易(14530)
- 易(14157)
- 学(13972)
- 企业财务(13833)
- 农业(13533)
- 银(13468)
- 银行(13444)
- 地方(13235)
- 行(12667)
- 融(12111)
- 金融(12108)
- 理论(11828)
- 机构
- 大学(268076)
- 学院(266913)
- 济(111514)
- 经济(109186)
- 管理(108377)
- 理学(93865)
- 理学院(92934)
- 管理学(91267)
- 管理学院(90758)
- 研究(82283)
- 中国(65630)
- 京(54551)
- 财(52899)
- 科学(49835)
- 财经(42683)
- 农(42448)
- 中心(40758)
- 所(40325)
- 业大(39470)
- 江(39165)
- 经(38875)
- 研究所(36712)
- 经济学(34924)
- 北京(33609)
- 农业(33501)
- 范(32285)
- 财经大学(32050)
- 师范(31914)
- 经济学院(31803)
- 州(30783)
- 基金
- 项目(182406)
- 科学(144266)
- 基金(134359)
- 研究(131642)
- 家(116340)
- 国家(115401)
- 科学基金(100313)
- 社会(84360)
- 社会科(79963)
- 社会科学(79942)
- 基金项目(71265)
- 省(70947)
- 自然(66054)
- 自然科(64588)
- 自然科学(64568)
- 自然科学基金(63421)
- 教育(61786)
- 划(59795)
- 资助(55868)
- 编号(53401)
- 成果(42403)
- 部(41399)
- 重点(40640)
- 创(38021)
- 发(37813)
- 科研(36012)
- 教育部(35944)
- 课题(35636)
- 创新(35478)
- 人文(35049)
共检索到378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霞 帅起先 吕国营
基于逆向选择理论,根据灵活就业人员载体缺失特征,分析并解释了其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低下的问题,并阐述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时逆向选择的内部差异,最后借鉴团体保险,通过构建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的载体,以集体参保方式限制内部成员退出,并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以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时的逆向选择,提高其参保水平,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关键词:
灵活就业 载体缺失 医疗保险 逆向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文 申曙光
当前,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的问题格外突出,这不仅会制约医保制度公平性与可持续能力的提高,同时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研究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的决定因素以及受益归属,从而为新时期医保制度顶层设计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一方面,无论是在参保决策还是险种决策阶段,灵活就业人员的健康风险显著正向影响参保状态,说明逆向选择效应显著存在;另一方面,低收入的参保人利用了更多优质的医疗服务,获得了更多的医保基金补偿,并显著改善了健康状况,因此医保发挥了积极的正向分配作用。但是过高的保障水平,在改善医疗可及性的同时会激发道德风险,从而加剧逆向选择问题并阻碍正向分配效应,对更加公平可持续医保制度的建立造成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臧文斌 赵绍阳 刘国恩
本文利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调查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城镇居民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本文的实证结果证实了逆向选择的存在:在未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人群中,健康状况较差的个体更倾向于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者接受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率的概率更高;保险对住院服务利用率的影响大于对门诊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还发现在已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中,健康状况较差的职工也更倾向于购买补充商业医保,但是健康状况最差的个体购买补充商业医保的概率最低,而购买商业医保后住院率显著增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燕燕 阚兴旺 宋丹丹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科学合理地识别并管理老年人医疗服务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我国老年医疗保障意义重大。文章以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数据为样本,利用Heckman模型、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基本医疗保障对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影响,检验了基本医疗保险中是否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基本医疗保障使老年人医疗支出显著增加;基本医疗保险中存在逆向选择,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吸烟和饮酒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概率显著降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道德风险的存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钟晓敏 杨六妹 鲁建坤
本文基于杭州市某三甲医院真实门诊就诊数据实证分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效应。不同于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的研究以居民自评等度量个体健康程度,本文构建理论模型推导居民健康状况决定函数并基于真实诊疗数据估算个体健康程度,更为客观、准确。继而,基于OLS、Logit等回归模型,分析参保状态和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检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效应。研究发现,在是否参保决策时,存在逆向选择效应,居民健康状况显著地影响参保状态,未参保居民健康状况优于参保居民;但在参保档次决策时,逆向选择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建设城乡统一的医保制度时,或可试行强制参保化解逆向选择问题,并适当增加参保可选档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薄海 张跃华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基线调查数据,选取个人健康风险有关变量,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Logit模型、Probit模型以及biavairate Probit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逆向选择问题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患有慢性病与购买保险存在微弱正相关关系;拥有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群体集中于高学历人群;没有发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促进医疗服务利用的证据。本文认为我国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但逆向选择的效应十分微弱。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斌 麻晓卯
社会医疗保险是保证社会成员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工具,但部分微观制度设计的不当,造成社会医疗保险在收入再分配上呈现从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转移的"逆向转移"情况,是一种效率和公平的双损失。文章从微观制度设计角度分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出现收入再分配"逆向转移"现象的原因,提出通过在医疗保险费用征收和医疗保险待遇给付两个环节对相应微观制度设计进行调整,并结合其他国家经验,提出扭转这种收入再分配上的"逆向转移"现象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逆向转移 收入再分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予昭 顾昕
在医疗保险市场中,个体理性的逆向选择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而政府主导建立社会医疗保险被视为消除逆向选择的解决方案。但这一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不是无条件的。在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依然存在着逆向选择现象。本文基于CHARLS微观数据,运用单水平和两水平Logistic模型,对医疗风险明显很高的中老年人群在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行为及其参保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中老年群体均存在逆向选择,说明政府提供尚未能消除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失业无业和家庭收入较高的中老年人更可能进行逆向选择,因此在医保政策的完善过程中着力消除其逆向选择是当务之急;个体在参保决策时不仅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宏观环境(如医疗资源是否充足)的影响。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青
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收入再分配机制的重要方面。基于广东两市的大规模医疗保险数据库资料的实证研究发现,尽管基金补偿使职工医保有力地改善了医疗费用所造成的收入差距扩大状况,但从最终分配结果来看,职工医保存在明显的穷人补贴富人的"逆向再分配"现象。这一现象在筹资环节并不突出,但在补偿环节表现得非常明显,且发达地区的"逆向再分配"程度超过欠发达地区,在职群体"逆向再分配"程度大于非在职群体。因此,有必要对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别补偿政策,进一步强化按支付能力缴费原则,逐步建立针对职工医保的财政补贴机制,并采取措施增强低收入群体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加强医疗救助与职工医保制度的衔接。
关键词:
职工医保 收入再分配 逆向再分配 广东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泽英 曾湘泉
灵活就业人员整体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增加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压力,所以,在保证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利益的同时,应将年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调整到一个合理的空间,同时适度调整住院报销比例、统筹基金费率,保证医疗保险基金平衡。
关键词:
灵活就业人员 医疗保险 预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振源
本文以完全竞争保险市场为例,探讨费率监管的效应问题。研究表明,从短期看,费率监管使被保险人的福利遭受损失,而保险公司从中获利;从长期来看,费率监管仍然使被保险人的福利遭受损失,但保险公司从中未必能够受益。由此,笔者认为,在我国有必要实行保险费率市场化。
关键词:
保险费率 管 逆向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欢
逆向选择是保险市场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会造成保险市场的失灵。通常认为社会保险能够克服逆向选择。但是由于目前中国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之处,所以中国社会保险还可能普遍存在着逆向选择现象。本文通过对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构造了一种测量逆向选择程度的指数ASI,并使用ASI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社会保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1)ASI是一种测量社会保险逆向选择的有效方法(;2)海淀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中都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并且这种结论可以推论到全国其他地方。
关键词:
逆向选择 社会保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增文
逆向选择是"雇主完全责任"保险市场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会导致保险市场的失灵。通常认为工伤社会保险能够克服逆向选择。但工伤社会保险制度也存在内化性不足,从而使得制度的逆向选择问题难以有效地规避。由于目前中国工伤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之处,逆向选择问题仍很严重。笔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条件下,通过对工伤社会保险缴费率实行差别费率的分类设计合约组合、建立起一套激励相容机制,是解决当前中国工伤保险制度中存在"逆向选择"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文中
偶患疾病的不可预期性和医疗服务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患者追求完全信息是不经济的,医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医方的逆向选择结果会使医疗服务市场在低医疗服务质量、低价格的水平下实现均衡。不过,竞争的存在使医疗服务质量好的医院希望通过信号传递将自己同低质量的服务者区别开来。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医院等级评价体系和医生培养、培训体制,并严格执行之,放开医疗服务定价权,发挥价格的"发现"功能。
关键词:
医疗服务 逆向选择 信号传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冬兰
本文从合作医疗制度中逆向选择的概念与产生机理入手,通过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民逆向选择的成因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逆向选择的对策,通过这些对策措施可以更好的完善我国的合作医疗制度。
关键词:
农村 合作医疗 逆向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