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3)
- 2023(5793)
- 2022(4794)
- 2021(4578)
- 2020(3898)
- 2019(8528)
- 2018(8469)
- 2017(15546)
- 2016(8905)
- 2015(9898)
- 2014(9778)
- 2013(9670)
- 2012(9352)
- 2011(8335)
- 2010(8452)
- 2009(7709)
- 2008(8045)
- 2007(7496)
- 2006(6440)
- 2005(5842)
- 学科
- 济(29206)
- 经济(29161)
- 管理(21685)
- 业(21661)
- 企(17548)
- 企业(17548)
- 学(13842)
- 方法(13545)
- 数学(11410)
- 数学方法(11145)
- 财(8605)
- 农(8328)
- 中国(7747)
- 制(6809)
- 业经(6139)
- 理论(5771)
- 务(5736)
- 财务(5723)
- 财务管理(5703)
- 银(5502)
- 农业(5491)
- 企业财务(5482)
- 银行(5468)
- 贸(5341)
- 贸易(5337)
- 行(5224)
- 易(5166)
- 融(5128)
- 金融(5127)
- 技术(5057)
- 机构
- 大学(131061)
- 学院(128886)
- 研究(51456)
- 济(43091)
- 经济(41929)
- 管理(41619)
- 科学(38399)
- 中国(37736)
- 理学(35540)
- 理学院(34956)
- 管理学(33865)
- 管理学院(33634)
- 农(33587)
- 京(29887)
- 所(29389)
- 研究所(27305)
- 业大(26946)
- 农业(26408)
- 中心(23210)
- 财(21271)
- 江(20733)
- 院(19251)
- 北京(19156)
- 省(19121)
- 范(17851)
- 师范(17510)
- 室(17506)
- 农业大学(16995)
- 财经(16764)
- 州(16423)
- 基金
- 项目(90930)
- 科学(68966)
- 基金(65410)
- 家(62604)
- 国家(62158)
- 研究(56418)
- 科学基金(49865)
- 自然(36680)
- 自然科(35831)
- 自然科学(35815)
- 自然科学基金(35178)
- 省(34946)
- 基金项目(34349)
- 社会(32894)
- 划(31275)
- 社会科(31043)
- 社会科学(31033)
- 资助(27779)
- 教育(25721)
- 重点(22055)
- 计划(20763)
- 编号(20492)
- 科技(19566)
- 部(18798)
- 科研(18769)
- 发(18648)
- 创(17672)
- 成果(16913)
- 创新(16728)
- 专项(16366)
共检索到19473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于双 李小伟 杨学霞 王瑞霞 杨君珑 马龙
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对柠条固沙林的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不同种值年限(3a、5a、10a、20a、30a、40a、50a、60a和70a)柠条固沙林为研究对象,对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植年限中,10a时草本植物的物种数最少,40a时草本植物的种类最多,截止到调查时为止,植物种数共达到了38种。(2)随着林龄的增加,一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降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升高。(3)柠条固沙林下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3-10a时变化一致,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10-40a时丰富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10-30a时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也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40-70a时,各项指标趋于平稳。(4)3-30a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相似性指数波动较大,到30a之后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相似系数指数变幅不大,逐渐趋于平稳。这表明在柠条群落建立30a后,柠条林下草本群落已逐渐趋于稳定。种植柠条有助于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并在种植30年时适当的抚育管理,将有利于林下草本多样性的维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学敏 崔志鹏 朱雅 陈兆进 丁传雨 阚德龙 李玉英 张乃群 杨改河
【目的】探索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区域森林保护、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数据,采用CCA和偏CCA排序法分析环境因子对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组成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环境因子对其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环境因子能显著解释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变异,海拔、坡向、坡度、pH、枯落物厚度和有机质、碱解N、有效P、有效K含量及郁闭度、灌木盖度11个环境因子共解释了物种组成变异的39.05%。其中,郁闭度、土壤有效P含量、pH值和海拔是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郁闭度、有效P和有效K含量能够显著影响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海拔较高、郁闭度较大、土壤有效P和有效K含量较高的生境具有较好的草本植物多样性。【结论】在太白山锐齿槲栎林经营管理中,可通过适量施用P肥和K肥来促进林下草本植物发育,提高物种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晓玲 毕华兴 云雷 马雯静 崔哲伟 靳刚雷
以晋西黄土区刺槐-草地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移动窗口法判定复合系统边界,采用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复合系统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移动窗口法分析显示,在最小窗体单位(1m)为8时能够清晰地判定刺槐-草地复合系统边界,其影响域从林内4m到草地4m,总宽度为8m,草本植物样方间相似性的聚类分析结果与此一致;2)α多样性分析表明:草地物种最为丰富,林草边界植物分布最不均匀;3)β多样性分析表明:林地植物种类变化剧烈,说明林地的生境分异程度和物种被替代速率都较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郝磊 陈胜 张祖绪 袁均梅 向准 陈翔
【目的】草本植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晰梵净山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森林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在梵净山634~2 382 m海拔范围内设置了15个30 m×30 m森林群落固定样地,调查了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分析了草本植物多样性与海拔和林分密度因子的相关关系。同时,揭示了草本植物α、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和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草本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结果】1)15个森林群落固定样地一共记录到草本维管束植物50科97属146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20属44种,被子植物40科77属102种。优势科主要有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菊科Asteraceae、兰科Orchidaceae、天门冬科Asparagaceae和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所含种数占总种数的38.36%。不同群落草本植物种类和重要值均存在差异,草本植物种类变幅为2~40,8号样地最多,14号样地最少。草本植物重要值变幅为0.31~58.21,其中蕨类植物重要值总体较高,偶见种或伴生种占比较低。2)草本植物Margalef指数(0.43~5.50)、Simpson指数(0.18~0.88)、Shannon-Wiener指数(0.33~2.59)和Pielou指数(0.46~0.83)随海拔升高或林分密度增大均无明显变化规律。回归分析显示,除Pielou指数外,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海拔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与林分密度呈较弱的正相关关系。3)Jaccard指数随海拔梯度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物种替代速率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加快,Cody指数随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Jaccard指数和Cody指数随林分密度增大上下波动,无明显变化规律。【结论】海拔和林分密度是影响梵净山森林群落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生态因子,但二者与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不强,在草本植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方面并未发挥主导性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献予 刘平 魏忠平 潘文利 范俊岗 邱月 马成才
为研究渤海沙质海岸不同防护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沙质海岸的6种典型防护林(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杨树纯林、刺槐近熟林、刺槐中龄林、刺槐幼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草本植物多样性相关分析,揭示了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种林分类型能降低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pH值,可增加土壤含水量、全氮量、有效磷含量。刺槐纯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使土壤含水量增加62.9%,土壤全氮增加28.5%,土壤有效磷增加314.4%,pH值降低36.1%;不同林分类型草本植物多样性有一定的差异,油松刺槐混交林的草本...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艳宾 郭建斌 赵秀海 于诗卓
于2014年生长季(5-9月)对设置在天然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样地内的272个草本样方(1 m×1 m)进行物种及其植株高度、盖度以及土壤因子进行调查,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Gleason指数及相应的均匀度(Pielou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等指标分析天然阔叶红松林样地内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生长期动态,并采用冗余分析方法(rDa)探讨了土壤因子对草本层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样地内草本植物物种组成丰富,共有91种,隶属于34科80属,以毛茛科ranunculaceae和百合科liliaceae的物种数最多,物种单科单属、单属单种现象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邢存旺 黄选瑞 李玉灵 马增旺 付晓燕
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是决定生态功能持续健康发挥的重要前提。以河北省黄羊滩林场人工固沙林为对象,建立包括生命周期、树种抗性和系统防护功能相关的12项指标的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该地区不同林分类型人工固沙林的生态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高的林分包括沙地柏林、柠条林、樟子松林、沙地柏×紫穗槐林、侧柏林、樟子松×紫穗槐林、沙枣林,该类林分基本适应造林地环境条件,对于极端干旱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并发挥了固沙林的防护功能。白榆林、黄柳林、新疆杨林3种林分呈现出中度稳定状态;以小美旱杨、小叶杨、刺槐3个树种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分处于低稳定状态。利用极端干旱事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董亚文 陈双林 汪舍平 郭子武 何玉友 张玮
[目的]毛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近年来主产区疏于管理乃至荒废的毛竹林面积不断增大,影响竹产业可持续发展,而林下植被演替过程中毛竹林地下鞭系统形态和生物量分配及其适应性生存策略尚不清楚。[方法]选取林下植被演替前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基本一致,竹材6~8 a采伐一次形成的林下植被演替9、21a和纯林(对照)的三类试验毛竹林,按0~10 cm(表层)、10~20 cm(中层)、20 cm以下(深层)土层逐层挖掘2 m×2 m样方中所有地下鞭,分离竹鞭、鞭根(粗根),调查其形态和生物量,分析林下植被演替过程中毛竹地下鞭系形态和生物量分配的适应性特征。[结果]:(1)随着林下植被演替的进行,毛竹鞭径、鞭段数、鞭节数变化不明显,演替21 a毛竹林鞭长和演替9 a毛竹林竹鞭侧芽数较毛竹纯林分别增加48.2%、20.74%(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昊 杜奎 李万通 曹悦 孔付萍 赵冬
为探讨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入侵对豫南草本植物群落的影响,在河南省信阳市境内设置20个入侵样地和20个对照样地,运用数理统计及数量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入侵、对照群落物种结构特征的差异,以及空心莲子草形态特征、生物量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的耦合关系,以期为入侵防治及本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对照群落的4个α-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其物种DCA排序均匀程度均高于入侵群落。2)随着空心莲子草入侵盖度的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R2=0.569,P=0.001)和Simpson指数(R2=0.749,P <0.001)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指数与空心莲子草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的负向拟合关系。4)入侵群落稳定性随空心莲子草相对高度的增加而上升、随空心莲子草根冠比及Pielou指数的增加而下降。研究表明,空心莲子草入侵显著削弱豫南草本物种多样性并导致本土植物群落稳定性遭受破坏,应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以遏制其入侵蔓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晓 刘世荣 黄永涛 傅声雷
【目的】土壤微生物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辽东栎林演替过程中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演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深入认识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恢复和驱动机制。【方法】以太岳山地区皆伐后形成的30、80和150年生次生辽东栎林为对象,于2015年6月每个林型设置为20 m×20 m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20个,合计60个,用直径10 cm土钻采集0~10 cm表层土样,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皆伐后自然恢复过程中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结果】在辽东栎林自然恢复过程中,随演替阶段进行,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加,而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疣微菌门和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没有明显变化。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在80年生中龄林显著低于30年生幼龄林,而在150年生老龄林和80年生中龄林间却无显著差异。基于weighted Uni Frac距离的主坐标分析表明,幼龄林、中龄林和老龄林的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基于OTU水平的Bray-Curtis相似性进一步证明,幼龄林与老龄林的平均细菌群落相似性为37. 9%,中龄林与老龄林的相似性增加到47. 2%,表明皆伐后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表现出逐渐向老龄林恢复的趋势。土壤细菌物种丰富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呈递减趋势,幼龄林的土壤细菌物种丰富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显著高于老龄林,而中龄林和老龄林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差异并不显著。Chao1指数和种系型多度则表现为幼龄林和中龄林间差异不显著,老龄林则显著降低。方差分解表明,皆伐后不同演替阶段的细菌群落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可溶性碳、土壤总氮和有效氮含量等土壤因子显著相关,其中土壤碳和氮含量对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解释量分别为20. 2%和26. 3%,未解释的部分为43. 4%。【结论】皆伐后辽东栎林演替过程中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幼龄林和老龄林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最大,中龄林细菌群落结构与老龄林相似。土壤细菌多样性随着演替的进行呈逐步降低的趋势,幼龄林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中龄林和老龄林,中林龄多样性则更加接近老龄林水平。这说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次生演替过程中具有可预测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邢存旺 黄选瑞 李玉灵 马增旺 付晓燕
风沙危害一直是河北省西北部和首都北京的主要环境问题。"十五"以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被列为我国六大生态工程之一,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建有大量的人工固沙林。作为防护林的一个重要种类,人工固沙林既能大面积地改造自然景观,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又能抗
关键词:
人工固沙林 初始防护成熟 防护期 黄羊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恒 廖超英 李晓明 孙长忠 王彦武 李亮
【目的】探讨固沙林土壤的生物性质,为制订合理可行的保持沙地森林持续经营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流沙地为对照,对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6种主要人工固沙林(花棒×踏郎混交林、沙柳林、踏郎林、沙棘林、樟子松林、河北杨林)林地0~5,5~20,20~40 cm土层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及4种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固沙林林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特征和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0~5 cm土层中,花棒×踏郎混交林林地土壤细菌数量最多,樟子松和沙棘林林地0~20 cm土层放线菌、真菌数量均较多。在0~5 cm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谭友荃 吐地·依米提 平晓燕 董世魁
碳和氮是构成植物组织结构和维持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的关键元素,但针对南方地区草本植物种间和不同器官间碳氮特征的比较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样带调查的方法,在黔西南选取12个样地进行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探究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种间和种内不同器官间碳氮含量和碳氮比的差异,并分析碳氮特征与气候因子和植物功能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叶碳含量外,三种草本植物不同器官的碳氮含量和碳氮比均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P<0.05),其中狗牙根的茎碳含量显著高于白三叶和鸭茅,但其根茎叶的碳氮比均显著低于白三叶和鸭茅。三种草本植物种内不同器官间碳氮含量和碳氮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植物器官中的碳含量相比氮含量具有更低的变异系数,根和茎相比叶片具有更高的碳氮比。年均温与白三叶的碳氮特征显著相关,CCA分析结果表明年均降水量能较好的解释白三叶和狗牙根碳氮特征的变化,狗牙根的叶长和叶面积与其根际土壤碳氮比显著相关(P<0.05),未来气候变化对三种草本植物碳氮比的影响存在物种特异性。本研究结果将为合理管理和利用黔西南草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碳氮含量 植物功能性状 气候变化 碳氮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环宇 李鹏飞 胡永歌 王艺琳 雷雅凯 田国行
【目的】为明确高速公路护坡草本植物在不同坡向下的根系特征。【方法】采用整株挖掘法对信(阳)南(阳)高速公路边坡常见草本植物根系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1)同一坡向不同草本植物根长、根径、根表面积和根干重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人工恢复草本高羊茅和白三叶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坡面入侵杂草根系特征之间差异性不显著,人工草本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基本都要高于坡面入侵杂草,且根径较入侵草本小;各坡向高羊茅、白三叶和蛇莓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性(P<0
关键词:
高速公路边坡 坡向 草本植物 根系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文斌 卢琦 吴波 王晶莹 王晓江 刘士和 李显玉
在科尔沁沙地证明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具有显著的防风效果后,进一步对雨养条件下杨树(赤峰-36号)固沙林的密度、配置及林木生长过程与林龄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5a林木的生长基本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大单位面积材积量大;6~11a是密度对林木生长的显著影响阶段,杨树固沙林的胸径、株高和材积量的增长率随林龄增大而逐年加快;大约在11a之后趋于稳定;单位活立木蓄积最大(153.39m3.hm-2)的固沙林密度是825株.hm-2,其他密度按蓄积大小排序依次为540株.hm-2、420株.hm-2和1215株.hm-2;2)边缘林木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林内高20%~70%和90%~...
关键词:
杨树 密度效应 配置模式 生长过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