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3)
2023(5452)
2022(4574)
2021(3976)
2020(2969)
2019(6828)
2018(6687)
2017(12330)
2016(6686)
2015(7383)
2014(7451)
2013(7539)
2012(7515)
2011(7026)
2010(7329)
2009(6645)
2008(6495)
2007(5980)
2006(5581)
2005(5378)
作者
(21063)
(17539)
(17491)
(16248)
(11250)
(8356)
(7826)
(6832)
(6774)
(6374)
(6038)
(5788)
(5778)
(5732)
(5555)
(5352)
(5223)
(4993)
(4991)
(4973)
(4574)
(4432)
(4296)
(4049)
(4034)
(4011)
(3928)
(3915)
(3642)
(3512)
学科
(36291)
经济(36261)
(16346)
地方(16126)
管理(15317)
中国(14216)
(11342)
(10663)
企业(10663)
业经(9513)
地方经济(9327)
(8593)
农业(8092)
(7518)
金融(7518)
(7232)
银行(7224)
(7165)
方法(6907)
环境(6414)
发展(6387)
(6368)
(6061)
贸易(6051)
(6011)
(5769)
(5743)
技术(5636)
数学(5525)
数学方法(5483)
机构
学院(99051)
大学(95487)
(42030)
研究(41411)
经济(41087)
管理(33171)
中国(31759)
理学(26802)
理学院(26407)
管理学(25992)
管理学院(25801)
科学(25106)
(22514)
(22047)
研究所(19679)
(19547)
(18737)
中心(18156)
(17097)
(15554)
师范(15394)
北京(15079)
农业(14950)
(14835)
(14281)
(14262)
业大(14172)
财经(13668)
科学院(13065)
(12482)
基金
项目(59374)
科学(46099)
研究(45589)
基金(39883)
(34671)
国家(34296)
科学基金(28495)
社会(28283)
社会科(26800)
社会科学(26796)
(25366)
(20618)
基金项目(20542)
(20273)
教育(19856)
编号(19023)
发展(16627)
自然(16537)
(16314)
自然科(16100)
自然科学(16098)
成果(15932)
资助(15920)
自然科学基金(15774)
课题(14688)
重点(13890)
(12405)
(12094)
(11905)
创新(11606)
期刊
(58450)
经济(58450)
研究(34909)
中国(27637)
(20169)
学报(14994)
教育(14770)
科学(14305)
管理(14236)
农业(14041)
(13390)
金融(13390)
(12787)
业经(11486)
大学(11306)
学学(10509)
技术(9407)
经济研究(9215)
问题(7418)
(7321)
财经(6569)
(5732)
世界(5666)
商业(5614)
(5533)
(5420)
(5341)
论坛(5341)
图书(5182)
国际(5174)
共检索到173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中  杜建峰  
灵峰与西溪、孤山合称为西湖三大赏梅地,历史上先有寺庙后有梅花。宋、明时期灵峰青芝坞一带已有梅花的踪迹,但有关记载较少,而灵峰真正意义上的首次种梅被确定在道光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844—1846年),后毁于战火。宣统元年(1909年)周庆云在灵峰补梅300株。1988年灵峰探梅景点重建后开放,目前梅园占地3750hm2,共有5000株梅花,1200丛蜡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中  
通过对灵峰梅花的实地调查、测绘、统计 ,掌握了梅花各品种的种植分布、数量、生长状况、花期与配植现状 ,并提出了充实推广优良品种、改善品种结构、延长赏梅花期、丰富赏梅内容等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仿云  
该文以栽培发展史为主线,比较分析了梅花、牡丹及其梅文化和牡丹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异同。结果表明:①在南北朝之前,梅的引种、观赏栽培及文化孕育均在牡丹之前,但自隋唐以来,梅花之整体发展便稍逊于牡丹。②梅花栽培及文化的发展都是渐进式的,品种演化从汉代到现代不断有新类型出现,梅文化则孕育和萌动于南北朝,发展于唐朝,形成于宋朝。③牡丹栽培及文化的发展都是跳跃式的,品种在唐代实现了从单瓣向复瓣和重瓣演化的飞跃,至宋代时已接近现代水平,而牡丹文化在唐代则迅速发展到它的顶峰。④梅文化的精髓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象征,牡丹文化的实质则是对繁荣昌盛的民族理想的追求,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中华民族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庆山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作者对我国梅花经济的产生、发展与变化进行了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松林  
江户时代是日本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期,也是日本花卉园艺发展的上升期。梅花自公元700年左右传入日本历经近千年至江户时代,并在江户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普及。该文将江户时代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分别介绍了各期梅花品种、名梅、赏梅名所、相关著作对梅花的记载、梅花栽培、品种改良以及梅文化的发展等情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丘波  钟德仁  
该文简要介绍了梅花精神与梅州的关联,并从梅州古梅、新建梅花景点、梅州梅花的品类特点以及梅的副产品几个方面分析了梅州旅游的梅花资源。最后提出在梅州旅游中突显“梅”特色、创建“寻访古梅”旅游线路、建设观光梅园及举办梅花旅游节等设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其超  张行言  
该文首先回顾了20世纪下半叶梅花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了跨入21世纪梅花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提出的对策是宣传梅花品牌,加强梅花应用技术研究,建立梅花生产基地,使盆栽梅花、梅花切花走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精品化之路,使中国梅花在市场竞争中成为名花名牌,青春常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白磊  
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中曾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促进了南北方的联系与交流,并带动了沿运河地区的发展。会通河是大运河的重要河段,在大运河的整体复兴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对会通河历史变迁的研究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其在地区发展中的定位,提出了会通河未来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丘波  丘莹莹  赖万年  
在史料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提出梅州命名来源路径为"梅花—梅溪—梅口—梅州";依史实否定"梅鋗说",并指出梅鋗与梅花的关联;"嘉应州"的名字也与"梅"相关。激励人们发扬梅花精神,建设美好梅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培信  
朝赏露蕾夕赏花,白绿红黄片片霞。细品梅花三百天,自古画梅不如花。像许多人一样,我对梅花有一种特殊的爱。但真正对梅花有真情实感的认识,是在我亲眼见到梅花之后。那一朵朵令我陶醉的梅花,使我从心中唱出这首对梅花的赞诗。第一次见到梅花是在北京的梅展上,它使我对梅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去年春节我毅然到南方拍摄梅花。在武汉东湖磨山梅园,那满园的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中  余金良  卢毅军  
本文介绍了杭州植物园从2009年开始的灵峰探梅景区整合提升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从完善园林景观、充实科学内涵、体现文化品味3个方面对整合提升进行了探索,目标是把灵峰探梅建设为国内一流的梅花专类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阳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金融稳定处课题组  谢伟  荆伟  
开设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淄博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制度缺陷等原因被清理整顿,使市场原有的融资、监督、定价和培育上市公司资源等功能发生扭曲,带来了一定的效率损失。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恢复和发展场外资本市场,对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和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新  
当前中国股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再次引发了泡沫之争。本文就这个热点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技术创新的冲击风险以及工业化的推动等基本因素,在客观上决定中国股票具有高增长和高风险的特征,而重大制度性变革则可能加大股票市场的风险。因此,应当正确看待中国股市的发展,慎重处理产业发展、经济周期与股市兴衰三者之间关系,并使之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丽  骆昭东  
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是海外市场对中国货物大量需求的时期,也正是中国诸大商帮商运亨通的时期。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诸商帮相继衰落,而此时也正是中国商人在海内外贸易中,日益丧失其市场份额和中国丝绸、茶叶和瓷器在国际市场上日益丧失其垄断地位的时期。那么,中国明清诸商帮的兴起和衰落到底是主要源于中国内部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中国商帮自身经营的成败,还是早在500年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就与中国之外的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中国明清商帮的兴衰与中国商人和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市场份额有关,那么世界经济发展又是怎样影响到中国商人和中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市场份额的?从全球经济发展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