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8)
2023(8554)
2022(7254)
2021(6546)
2020(5330)
2019(11991)
2018(11781)
2017(21244)
2016(12175)
2015(13837)
2014(13716)
2013(13691)
2012(13544)
2011(12552)
2010(12975)
2009(12057)
2008(12054)
2007(11280)
2006(10299)
2005(9776)
作者
(41971)
(34880)
(34806)
(32805)
(22441)
(17095)
(15650)
(13603)
(13555)
(12852)
(12033)
(11860)
(11609)
(11542)
(11500)
(10781)
(10667)
(10481)
(10272)
(10253)
(9144)
(9055)
(8913)
(8171)
(8104)
(7939)
(7894)
(7760)
(7509)
(7167)
学科
(53384)
经济(53323)
管理(28826)
(28264)
(21016)
企业(21016)
中国(18836)
地方(18407)
(16057)
方法(15254)
(15048)
业经(12963)
数学(12318)
数学方法(12031)
农业(11033)
地方经济(10393)
(10202)
(10190)
(10189)
金融(10188)
(10049)
银行(10004)
(9799)
(9454)
(9302)
贸易(9290)
(8881)
环境(8567)
理论(8253)
技术(8098)
机构
学院(181108)
大学(180241)
研究(76386)
(66497)
经济(64726)
管理(56980)
中国(56640)
科学(52417)
理学(46856)
理学院(46066)
(45301)
管理学(44815)
管理学院(44522)
(43368)
(42391)
研究所(39388)
农业(36004)
中心(33263)
业大(32957)
(31464)
(30653)
(28524)
(27672)
北京(27457)
(26548)
师范(26064)
(25214)
技术(24285)
科学院(24222)
财经(22684)
基金
项目(114981)
科学(86606)
基金(78465)
研究(77509)
(72678)
国家(71992)
科学基金(57730)
(47928)
社会(45375)
社会科(42674)
社会科学(42662)
(40762)
基金项目(40147)
自然(39263)
自然科(38306)
自然科学(38284)
自然科学基金(37576)
教育(35055)
资助(33705)
(31382)
编号(30493)
重点(27522)
成果(26404)
计划(24608)
课题(24368)
发展(23869)
科技(23572)
(23451)
(23345)
(23122)
期刊
(88543)
经济(88543)
研究(57076)
中国(48514)
(43883)
学报(41848)
科学(34386)
农业(30089)
大学(29808)
学学(28195)
教育(25723)
管理(24719)
(22562)
(19513)
金融(19513)
技术(15896)
(15760)
业经(15212)
经济研究(13651)
业大(12244)
财经(11607)
(11039)
问题(10946)
农业大学(10375)
(10125)
科技(10003)
图书(9752)
世界(9002)
(8894)
林业(8599)
共检索到304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芬  赵福鑫  董丽萍  郑会欣  赵斌  张靖  司贺龙  邢继红  韩建民  董金皋  
【目的】明确灰葡萄孢BcKMO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为阐明该基因调控灰葡萄孢生长、发育和致病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并为灰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BcKMO及其编码产物进行分析。扩增BcKMO的编码区,与pBARKS1-eGFP载体连接,构建基因的表达载体pBARKS1-BcKMO-eGFP;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转化BcKMO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的原生质体;利用PCR、South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对所获得转化子进行鉴定;对野生型菌株BC22、突变体BCG183和回复突变体BCG183/B...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有科  袁雪梅  王敏  藏金萍  曹宏哲  张康  董金皋  张靖  邢继红  
为明确灰葡萄孢致病基因BcKMO与病菌MAPK信号途径之间的关系,利用MAPK信号途径特异性的抑制剂U0126处理灰葡萄孢野生型菌株BC22、BcKMO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和回复突变体BCG183/BcKMO。结果发现,突变体BCG183对抑制剂U0126不敏感,受抑制的程度显著低于野生型和回复突变体。对BcKMO基因与MAPK信号途径关键基因bmp1和bmp3的表达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BcKMO与bmp3均是在7 d的菌丝和菌核中表达水平较高,BcKMO与bmp1、bmp3基因均是在含蔗糖和果糖培养基上培养的病菌中表达水平较高。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BcKMO基因突变对bmp1、bmp3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bmp1、bmp3基因突变对BcKMO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突变体BCG183中bmp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和回复突变体,bmp3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和回复突变体; bmp1的RNAi突变体中BcKMO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而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中BcKMO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结果表明,BcKMO基因负调控bmp1的表达,正调控bmp3的表达;而bmp1负调控BcKMO基因的表达,bmp3正调控BcKMO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可为阐明灰葡萄孢BcKMO基因调控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的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芬  赵福鑫  董丽萍  郑会欣  赵斌  韩建民  邢继红  董金皋  
【目的】揭示灰葡萄孢犬尿氨酸单氧酶基因BcKMO(kynurenine 3-monooxygenase)调控病菌致病力的机制,阐明灰葡萄孢致病的分子机理。【方法】利用DNS和Hoffman方法,对BcKMO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和回复突变体(BCG183/BcKMO)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MG)、果胶酶(PG)、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的活性进行分析;提取灰葡萄孢野生型和BCG183、BCG183/BcKMO突变体的粗毒素并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利用溴百里酚蓝显色试验,对突变体BCG183和BCG183/BcKMO的产酸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司贺龙  赵斌  赵福鑫  邢继红  韩建民  董金皋  
从灰葡萄孢ATMT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株不产生菌核的突变体,并利用TAIL-PCR技术获得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将其在灰葡萄孢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突变菌株BMH174鉴定并获得其突变基因(BC1G_06945.1);并对突变体的形态学、生长速率、分生孢子产量、致病能力、胞壁降解酶活力、毒素的生物学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将为深入了解灰葡萄孢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关天舒  王辉  汪琼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糖、酸、单宁对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果糖有利于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当葡萄糖浓度达20%时,菌落直径最大,为7.4cm;孢子萌发率最高,为73.69%;果糖浓度达24%时,菌落直径最大,为8.4cm;孢子萌发率最高,为83.33%。苹果酸和酒石酸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苹果酸和酒石酸浓度分别达4.0%和3.5%时,菌丝不生长,孢子萌发率为0。单宁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当单宁浓度达1280mg·L-1时,菌落直径仅有1.9cm,孢子萌发率为9%。随着糖含量的减少和有机酸、单宁含量的增加,病菌的生长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月  周如军  傅俊范  卢占慧  史晓琪  李自博  
为了探究人参灰霉病新流行成因,对来源不同寄主和地区的16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PJar1、PJaL3、PycL1和PJLL1最适培养基为Psa,FsyL1、PJaL1、PJaL2、PyLL1、PBLL1、PQaL1、PHLL1和LsyF1最适培养基为PDa,其余菌株最适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均为5~25℃,FsyL1、PJLL2、PrHL1、PHLL1和LsyF2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其余菌株在20℃时生长最快;供试菌株在P H值3~11的范围内均能生长,PycL1和L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雪梅  王敏  藏金萍  曹宏哲  张康  张靖  邢继红  董金皋  
【目的】明确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犬尿氨酸单加氧酶基因Bc KMO与病菌c AMP信号途径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Bc KMO调控灰葡萄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c AMP信号途径特异性抑制剂SQ22536,检测灰葡萄孢野生型BC22、Bc KMO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和回复菌株BCG183/Bc KMO对c AMP信号途径特异性抑制剂的敏感性;分别提取灰葡萄孢野生型BC22、突变体BCG183和回复菌株BCG183/Bc KMO中的c AMP,利用HPLC检测各菌株中c AMP的含量;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Bc KMO与c AMP信号途径中c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A)的催化亚基基因pka1和pka2、调节亚基基因pka R、编码异源三聚体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在病菌不同发育阶段、组织部位以及培养条件下的表达规律;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Bc KMO突变体中c 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pka2、pka R、bcg2、bcg3的表达水平;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c 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pka2、pka R、bcg2、bcg3的RNAi突变中Bc KMO的表达水平。【结果】灰葡萄孢Bc KMO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对c AMP信号途径特异性抑制剂SQ22536不敏感,受抑制的程度明显低于野生型BC22和回复菌株BCG183/Bc KMO。Bc KMO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中c AMP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菌株BC22和回复菌株BCG183/Bc KMO。Bc KMO与c AMP信号途径中c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A)的催化亚基基因pka1、编码异源三聚体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的表达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在7 d的菌丝和菌核中表达水平较高;此外,Bc KMO和c 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pka2、pka R、bcg2、bcg3均为在含果糖培养基上培养的病菌中表达水平较高。Bc KMO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中c 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pka2、pka R、bcg2、bcg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野生型BC22和回复菌株BCG183/Bc KMO。pka1、bcg2的RNAi突变体中Bc KMO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而pka2、pka R、bcg3的RNAi突变体中Bc KMO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结论】Bc KMO负调控c 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pka2、pka R、bcg2、bcg3的表达;c 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1、bcg2负调控Bc KMO的表达,而c AMP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ka2、pka R、bcg3正调控Bc KMO的表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姝  于舒怡  刘长远  赵奎华  王平  赵达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采用叶盘接种法测定采自19个省(市)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并使用SRAP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菌株间存在一定致病力分化现象,供试的69株病原菌中55%属于弱致病力菌株,36%属于中等致病力菌株,经接种后,3个寄主品种病情指数范围为0.56~88.89。根据病原菌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将菌株划分为弱、中、强、最强致病力4类,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弱致病力菌株占总数比例58%以上,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病原群体,华北和华中地区未出现强致病力菌株。对供试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进行遗传多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RAP标记扩增共得到条带26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67条,多态性比率达99.1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在相似性系数0.622处,69个菌株被聚类为5个类群,但未发现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相关性。通过对全国19个省(市)的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性和遗传变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并不是互相对应的关系,有关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分化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梦杰  郭凤菲  王晨  纠松涛  朱旭东  房经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VvAGL11和VvAGL15在应答赤霉素(GA3)信号诱导葡萄无核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鉴定了VvAGL11和VvAGL15的c DNA全长序列,并通过分析基因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其潜在功能,同时运用RT-qPCR方法检测对照和GA3处理组葡萄VvAGL11和VvAGL15的时空表达水平。[结果]GA3处理能够诱导葡萄果实无核化,使葡萄果粒和果穗显著伸长,穗轴增粗。同时,鉴定到VvAGL11(MG581423)和VvAGL15(MG581424)的c DNA全长序列。VvAGL11和VvAGL15蛋白序列与可可和棉花的亲缘关系较近;二者均含有MADS-MEF2-like和K-box家族保守结构域,属于MADS-box转录因子家族;其主要二级结构元件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蛋白结构具有保守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二者均含有响应赤霉素和胚乳发育相关的motifs。RT-qPCR分析显示,在果实硬核期和转色期的种子中,VvAGL11和VvAGL15的表达量较高,而GA3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其在种子中的表达。[结论]鉴定到MADS-box基因家族中的2个成员,分别为VvAGL11和VvAGL15。GA3处理可抑制VvAGL11和VvAGL15在种子区的表达,影响种胚的正常发育,从而形成无核果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敏  刘媛媛  周帆  姜婷婷  郑旭  张靖  时翠平  邢继红  董金皋  
为构建灰葡萄孢犬尿氨酸单加氧酶(Bc KMO)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高效表达,获得纯化的Bc KMO蛋白。以灰葡萄孢野生型BC22为试材,通过反转录PCR扩增Bc KMO基因,回收Bc KMO基因片段克隆到p MD19-T载体中,测序正确后,酶切p MD19-T-Bc KMO和带有GST标签蛋白的p GEX4T-1质粒,将目的片段进行连接,构建Bc KMO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Bc KMO-GST。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构建好的原核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和  周彩勤  张奎望  刘慧迪  
对新见的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棒孢叶斑病病原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进行形态学、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对病叶进行保湿培养,观察病原菌孢子形态和大小;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温度、 pH值、光照及碳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方法测定其对不同寄主致病性;将病原菌的rDNA-ITS,β-tubulin基因和ef-1α基因扩增测序后,在GenBank进行序列比对,用MEGA软件进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多主棒孢在自然发病叶片上形成的分生孢子比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具有更多的隔膜且更长。多主棒孢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5℃不能生长;多主棒孢在pH值为4~11时都能生长,适宜生长的pH值为6~8;光暗交替(12 h光照/12 h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多主棒孢能够利用多种碳氮源,对麦芽糖利用率最高,蛋白胨和酵母膏是最适合的氮源。致病性测定表明:金叶女贞上分离C. cassiicola除了侵染金叶女贞外,还可侵染黄瓜Cucumis sativus,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辣椒Capsicum annuum和茄S. melongena,不同植物叶片上的显症时间及病斑大小存在差异,金叶女贞表现最感病。基于rDNA-ITS序列、β-tubulin基因序列和ef-1α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金叶女贞上分离菌株与黄瓜上分离的菌株归在一个分支,自展支持率为100%。图8表2参2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敏  董丽萍  赵斌  郑旭  司贺龙  张靖  时翠平  邢继红  董金皋  
为获得灰葡萄孢的致病相关基因并研究其基因功能,筛选灰葡萄孢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获得了一株致病力增强的突变体BCt98。利用PCR和Southern Blotting技术,对突变体BCt98进行鉴定。利用TAIL-PCR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了突变体BCt98中T-DNA插入位点位于BC1G_07014.1基因的第3个外显子上。利用RT-PCR技术,确定了突变体BCt98的突变基因为BC1G_07014.1。突变体BCt98生长速度较快,菌落颜色较浅,菌丝较为致密,不产生分生孢子和菌核,且胞壁降解酶(PMG、PG和Cx)及毒素活性较野生型明显增强。表明BC1G_07014.1基因在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雪瑞  胡梦琼  费诺亚  石凌波  李媛  李天来  
利用ISSR分子技术,筛选引物用于构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不同发育表型群体的指纹图谱。从收集到的300株灰霉菌中选35株代表菌株,虽然其菌落形态有所差异,但经形态学鉴定、ItS鉴定、特异引物Bc729鉴定及三基因(G3PDH、HSP60和RPB2)系统发育树分析均表明其为灰葡萄孢种群。在此前提下,筛选可用于区分不同发育表型的ISSR引物,引物所扩增的图谱要求稳定重复,主带明显,带间距宽。经筛选获得3条引物,名称分别为807、864和886,其最优退火温度分别为51℃、52℃和49℃。供试35个代表菌株经引物807扩增后出现3种不同类型指纹图谱,经引物864扩增后出现4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克坤  王海波  王孝娣  史祥宾  王宝亮  郑晓翠  刘凤之  
【目的】早熟、具有玫瑰香味的鲜食葡萄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了解各类香气组分及相关代谢途径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把握香气组分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早熟葡萄品种品质调控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贝达’嫁接的4年生早熟葡萄品种‘瑞都香玉’为试材,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在幼果发育期(花后第3周)至过熟期(花后第12周)果实中挥发性组分的变化。根据各组分的变化探究相关代谢途径的更替,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发育阶段与各类香气组分间的关系。【结果】根据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可以确定‘瑞都香玉’葡萄在花后第5周即可进入果实转色/软化期,花后第9周进入果实成熟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雯  宣旭娴  白云赫  王霏  吴伟民  王壮伟  董天宇  张川  房经贵  王晨  
[目的]鉴定葡萄miR396家族成员(VvmiR396s)及其靶基因VvGRF1,探究VvmiR396s-VvGRF1在种子败育/发育中的作用模式。[方法]通过miR-RACE、RLM-RACE、PPM-RACE、烟草共转化活体验证等方法鉴定VvmiR396s及其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其潜在功能与进化保守性,RT-qPCR 检测VvmiR396s在有核和无核品种中的时空表达差异及VvmiR396s-VvGRF相关性差异。[结果]与‘魏可’葡萄相比,‘京可晶’葡萄花后28 d种子发育被严重抑制,出现败育且种子萎缩,而前者种子正常发育。对VvmiR396a/b/c/d 的前体及其成熟体序列进行鉴定,VvmiR396a/b/c/d前体均可形成典型的茎环结构,成熟体序列均位于茎环的5′臂上。VvmiR396a/b/c/d 与烟草、番茄等物种的同源序列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小麦的亲缘关系较远。预测到VvmiR396s的8条潜在靶基因,利用RLM-RACE、PPM-RACE技术体外鉴定到VvGRF1/10是VvmiR396s的真实靶基因,且后者对前两者的裂解位点及频度分别为10~(th)(19/22、5/25)/11~(th )(2/22、2/25)和9~(th)(17/21、3/20)/11~(th)(2/21、1/20);进一步利用烟草共转化体系对它们的裂解作用进行了活体验证,并发现VvmiR396s对VvGRF1的裂解作用强于VvGRF10,故在此重点研究其对VvGRF1的作用。靶基因VvGRF1蛋白与胡杨、毛白杨、荷花、烟草等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且不同物种的GRF1均含有QLQ、WRC两个结构域;VvMIR396s和VvGRF1的启动子上都有多种激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响应元件,说明其可能通过响应激素信号从而调控生长发育;定量结果发现,在‘京可晶’种子败育过程中,VvmiR396a/b/c/d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且在败育关键期(花后42 d)有最高表达,而VvGRF1呈现相反表达模式;而在有核品种‘魏可’种子发育中,VvmiR396s呈现下降的趋势,在花后42 d有最低表达,靶基因表现相反的表达模式,表明VvmiR396s可能介导VvGRF1正调控葡萄种子败育,而负调控种子的发育;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京可晶’种子败育中VvmiR396b与VvGRF1的负相关性最高,表明VvmiR396b对VvGRF1具有最强的负调控作用,且VvmiR396b-VvGRF1可能是葡萄种子败育的主要调控模块。[结论]在假单性结实葡萄‘京可晶’中,鉴定到VvmiR396a/b/c/d 4个成员;VvmiR396b-VvGRF1可能是参与调控葡萄种胚败育的调控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