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
2023(874)
2022(668)
2021(703)
2020(619)
2019(1266)
2018(1272)
2017(2115)
2016(1277)
2015(1355)
2014(1331)
2013(1314)
2012(1229)
2011(1073)
2010(1092)
2009(1059)
2008(1025)
2007(926)
2006(800)
2005(722)
作者
(5233)
(4486)
(4467)
(4142)
(2838)
(2185)
(1949)
(1873)
(1836)
(1594)
(1557)
(1537)
(1522)
(1488)
(1481)
(1455)
(1375)
(1341)
(1291)
(1234)
(1232)
(1107)
(1104)
(1103)
(1039)
(969)
(961)
(932)
(925)
(925)
学科
(3879)
经济(3874)
管理(3842)
(3328)
(2903)
企业(2903)
(2035)
方法(1815)
数学(1539)
数学方法(1503)
(1203)
(1136)
(1120)
技术(1102)
业经(1031)
人事(1012)
人事管理(1012)
中国(995)
及其(983)
(914)
虫害(910)
(902)
技术管理(832)
(822)
病虫(792)
病虫害(792)
防治(774)
(770)
理论(761)
农业(731)
机构
学院(19340)
大学(19299)
研究(7805)
(7791)
科学(7005)
农业(6334)
管理(6263)
理学(5763)
业大(5762)
理学院(5629)
(5475)
管理学(5406)
管理学院(5384)
中国(5345)
经济(5323)
(5203)
研究所(4865)
(4544)
农业大学(4198)
(3805)
(3733)
实验(3594)
(3522)
实验室(3491)
重点(3320)
(3242)
中心(3186)
科学院(3086)
技术(2998)
(2642)
基金
项目(14919)
科学(11446)
基金(11092)
(10909)
国家(10829)
科学基金(8842)
研究(7731)
自然(7163)
自然科(7047)
自然科学(7044)
自然科学基金(6907)
(6518)
基金项目(5860)
(5459)
社会(4599)
资助(4598)
社会科(4269)
社会科学(4268)
科技(4053)
计划(4044)
教育(3647)
重点(3597)
(3364)
(3311)
科研(3203)
专项(3141)
创新(3102)
(3075)
(3048)
(2826)
期刊
学报(7355)
(7265)
(6091)
经济(6091)
科学(5651)
大学(5034)
学学(4936)
农业(4874)
中国(4471)
研究(4158)
业大(2659)
(2582)
管理(2576)
农业大学(2206)
林业(1834)
科技(1747)
(1722)
(1610)
中国农业(1591)
自然(1421)
自然科(1347)
自然科学(1347)
业经(1278)
教育(1277)
技术(1239)
农林(1218)
(1218)
(1148)
农业科学(1075)
科技大(1038)
共检索到27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冠华  王苏宁  曾东强  姚振威  李有志  
为评价灰毛豆叶、树皮和种子精油对谷蠹的毒杀活性,分别测定了它们对谷蠹的驱避活性、触杀活性、熏蒸活性及种群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处理48 h后,3种精油对谷蠹成虫的驱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是82.3%、90.7%和94.3%;3种精油都对谷蠹5日龄若虫具有触杀活性,其LD50值分别为每虫25.0、27.9和27.8 mg;在用量为20.0 mg/L时,3种精油对谷蠹成虫都具有熏蒸活性,熏蒸48 h后成虫的死亡率为56.2%~57.4%,3种精油的熏蒸活性无显著性差异;当100 g稻谷中拌有200 mg精油时,3种精油对当代种群的抑制率分别为45.5%、53.6%和76.8%,对子代种群的抑制率分别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旭红  华红霞  邱艳  黄衍章  杨长举  薛东  
采用药膜法、滤纸药膜选择法和三角瓶药纸熏蒸法分别测定了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β-asa-rone)对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成虫的触杀、驱避及熏蒸作用。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谷蠹成虫具有较好的触杀与熏蒸活性。药膜法159.20μg/cm2浓度触杀处理72 h后对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100.00%。滤纸药膜选择法157.30、78.65、39.33、19.66μg/cm2剂量处理72 h内的平均驱避率均≥Ⅳ级。三角瓶药纸法166.67μL/L、83.33μL/L熏蒸处理72 h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20%、75.8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浩杰  徐天森  郑国华  汪国华  华正媛  
一字竹笋象(Otidognathus davidis Fair)是竹笋后期的重要害虫,我国发生面积达8万余hm~2。成虫和幼虫主要集中于笋梢取食危害,致新竹节间畸形缩短、断梢,材质僵脆,商品价值降低。徐天森研究了该虫生物学特性。杨国荣等研究采用甲胺磷笋基注射法防治幼虫。然而在幼虫期防治,发生早的部分成虫和幼虫已先于防治前造成一定危害,而且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巨云为  樊培峰  奚月明  薛中官  
用乙醇提取万寿菊Tagetes erecta的不同部位的粗提物,然后用浸泡生测的方法测定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万寿菊的根、茎、花的乙醇粗提物对松材线虫的活性较强,0.010g·L-1质量浓度以上处理72h后发现,校正死亡率都能达到60%以上,其中万寿菊根的乙醇粗提物的活性最强,校正死亡率超过90%。万寿菊的各部分粗提物的得率都达到5%以上,这为利用植物提取物来毒杀松材线虫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祥  程东美  徐汉虹  吴毓林  尹标林  陈立  杨晓云  
2′,3′,22,23-四氢印楝素A和22,23-二氢印楝素A是印楝素A氢化加成产物。处理后24 h,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AFC50值分别为6.55μg/mL、2.89μg/mL和0.87μg/mL,处理后48 h,分别为12.61μg/mL、8.01μg/mL和1.81μg/mL。处理后24 h,3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63.74%、80.77%和85.33%;5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群芳  钟国华  丘麒  水克娟  胡美英  
测定了采自广东、湖南、云南和新疆的骆驼蓬等15科28种植物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骆驼蓬、黄文江鱼藤、紫花山毛豆、厚果鸡血藤、雷公藤、了哥王、博落回等7种植物甲醇索氏提取物杀线虫活性强烈,以1 000μg/mL处理后72 h,校正死亡率均在88%以上。乙醇是骆驼蓬杀线虫活性成分较合适的提取溶剂。浸渍法测定结果表明,骆驼蓬种子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对松材线虫毒杀活性顺序强弱依次为:正丁醇>氯仿>水>石油醚萃取物,其中正丁醇萃取物处理后24 h和48 h,LC50分别为33.98μg/mL和10.18μg/mL。松枝水培试验结果表明,骆驼蓬种子正丁醇萃取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荣泉  尤民生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的拒食与毒杀作用,并采用种群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其对田间烟蚜的种群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具有显著的拒食与毒杀活性,其中,以90和7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的拒食效果和持效性较好,拒食率分别为77.81%-85.55%和58.37%-70.70%;田间试验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种群有明显的干扰作用,70和9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的拒食率分别为50.16%和65.47%,其对烟蚜的IIPC分别为0.498和0.34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冠华  刘双清  曹杨  曾东强  李有志  
为评价灰毛豆种子甲醇提取物对白背飞虱天敌黑肩绿盲蝽的安全性,比较了提取物对黑肩绿盲蝽成虫和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杀虫毒力,测定了提取物对黑肩绿盲蝽成虫存活时间和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物对黑肩绿盲蝽成虫的毒力远低于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处理后48 h的LC50值分别为298.8和16.3 mg/L;用10 mg/L的提取物处理后,黑肩绿盲蝽成虫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密度变化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II功能反应模型,处理后第1天的捕食能力增强,第2、3天捕食能力逐日下降;黑肩绿盲蝽成虫接触提取物后,存活时间为13.3 d,显著低于未接触提取物的存活时间21.3 d。综合试验结果,灰毛豆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沛  周洲  苏丽娟  尹新明  
【目的】将对鞘翅目害虫有毒杀作用的基因mBt886Cry3Aa转入菊花,并测定转基因菊花对靶标害虫—菊天牛的毒杀效果,为防治鞘翅目害虫提供新途径。【方法】以菊花为材料,确定茎段最适分化培养基和不定芽最佳生根培养基,卡那霉素最适筛选浓度,头孢噻肟钠最适抑菌浓度,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完成mBt886Cry3Aa的遗传转化,利用转基因菊花与人工饲料混合对菊天牛2龄幼虫饲喂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经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最终得到7株转基因菊花;选取长势健壮的4株转基因菊花混合人工饲料喂养菊天牛2龄幼虫,结果表明菊天牛2龄幼虫取食转基因菊花后的死亡率与对照幼虫(CK)死亡率差异显著。【结论】室内生物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居昌  林智慧  陈家骅  李满玲  周顺银  
选用6种常用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幼虫、蛹、成虫和其优势种天敌冈崎姬小蜂成蜂进行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采用厂家推荐田间使用的质量分数,对美洲斑潜蝇幼虫杀虫效果(72 h 后)以威宝、虫螨克和杀虫双较好,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2.10% 、91.98% 和86.94% ;敌敌畏和乐斯本其次,幼虫死亡率为69.05% 和67.61% ;灭扫利效果最差,幼虫死亡率仅为41.65% .经杀虫剂处理后,蛹的羽化率降低10.00% ~35.00% .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毒效(24 h 后),杀虫双、虫螨克和灭扫利造成的死亡率为100.00% ,威宝为93.40% ,而敌敌畏和乐斯本效果较差,仅为65.64% 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月  秦广明  陈巧敏  赵映  
[目的]为提高青毛豆采摘机的脱荚作业性能,确定脱荚装置的设计参数,设计并搭建一种脱荚试验装置。[方法]以‘萧农秋艳’为试验材料,围绕提高脱荚的摘净率、降低破损率的目标,首先基于螺旋式脱荚装置,分别对脱荚辊转速和行走速度进行单因素试验。接着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脱荚辊转速和行走速度进行正交试验。然后分别对脱荚辊间距、脱荚辊与地面角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的脱荚间距和荚辊角度。最后更换橡胶杆式脱荚辊重复上述试验,对比同等条件下螺旋式和橡胶杆式两种辊型的作业效果。[结果]得出最佳的速度组合为脱荚辊转速660 r·min-1、行走速度0.5 m·s-1,最佳的脱荚间距为15 mm,荚辊角度为3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晨  王海英  刘志明  李玲  
分别通过浸叶法、喷雾法的室内生物测定实验研究松木屑木醋液对舞毒蛾幼虫的毒杀活性。浸叶法的室内生物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松木屑木醋液防治舞毒蛾幼虫最佳时期为1~2龄。松木屑木醋液处理舞毒蛾2龄幼虫72 h校正死亡率63.33%(超过半数致死率)。松木屑木醋液对舞毒蛾2龄幼虫喷雾法的室内生物测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24 h松木屑木醋液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7.17%。通过浸叶法的室内生物测定实验研究松木屑活性炭法精制木醋液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第7天体积分数100%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56.67%(超过半数致死率)。对木醋液而言,喷雾法的毒杀活性起效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逸超  雷薇  孙建生  李季刚  邹克兴  苏赞  梁伟  蔡联合  陈琦  邹承武  
【目的】明确一株具有烟草甲幼虫毒杀作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在蜡样芽孢杆菌群中的进化关系,并对该菌株所携带的cry基因进行鉴定,为其在农业上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苏云金芽孢杆菌GXZY032菌株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并进行相应的进化树分析;使用PCR技术对GXZY032菌株基因组所包含的cry杀虫基因进行鉴定。【结果】菌株GXZY032的16S rRNA序列经PCR扩增得到1.5 kb片段,在进化树中以较低的置信值与多个BtII群菌株聚到一起。gyrB基因序列经PCR扩增并测序得到1.2 kb片段,所构建的进化树有6个置信值较高的分支,构成BtI、BtII、B.cereus I、BtIII、Bt+Bw和Bt+Ba 6个群,其中菌株GXZY032的序列与BtII群聚集一起,置信值为99%。对8种cry基因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菌株GXZY032包含cry1、cry2和cry10 3种类型cry基因。【结论】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GXZY032属于BtII群,具有cry1、cry2和cry10 3种类型cry杀虫基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丽丽  廖金铃  文艳华  
【目的】研究了茶枯饼乙醇抽提物对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的毒杀活性,以及茶枯饼粉末拌土处理对空心菜和落葵爪哇根结线虫病的盆栽防治效果,为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茶枯饼为材料,采用药液直接浸泡法和粉末拌土盆栽法,分别研究了茶枯饼乙醇抽提物对爪哇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对卵的孵化抑制性,以及茶枯饼粉末拌土处理对空心菜和落葵爪哇根结线虫病的防效。【结果】茶枯饼乙醇抽提物对爪哇根结线虫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活性,以50,100,150mg/mL茶枯饼乙醇抽提物处理72h,经清水复苏24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9.94%,58.80%,70.68%;对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艳玲  胡军华  王帆  陈若霓  陈仕江  卿玉玲  秦绍蓉  
室内测定了粉棒束孢(Paecilomyces farinosus)菌株nq1–1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nq1–1菌株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LC_(50)和LT_(50)分别为1.59×107/mL和7.9 d;菌株最适生长和产孢培养基分别为萨氏培养基和PDA培养基;蔗糖和有机氮源(赖氨酸)有利于该菌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均为20℃,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528℃;菌丝生长、产孢以及孢子萌发的最适pH均为6.0;nq1–1菌株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