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45)
- 2023(4460)
- 2022(3541)
- 2021(3149)
- 2020(2494)
- 2019(5510)
- 2018(5366)
- 2017(9944)
- 2016(5610)
- 2015(5797)
- 2014(5830)
- 2013(5776)
- 2012(5480)
- 2011(4895)
- 2010(4734)
- 2009(4205)
- 2008(4275)
- 2007(3821)
- 2006(3233)
- 2005(2970)
- 学科
- 济(18737)
- 经济(18717)
- 管理(16357)
- 业(14647)
- 企(11342)
- 企业(11342)
- 方法(9105)
- 数学(8053)
- 数学方法(7937)
- 学(7681)
- 环境(5713)
- 农(5534)
- 财(5178)
- 中国(4837)
- 划(4220)
- 业经(4057)
- 技术(4047)
- 银(4003)
- 融(3990)
- 金融(3989)
- 银行(3979)
- 行(3820)
- 制(3741)
- 农业(3679)
- 务(3596)
- 财务(3590)
- 财务管理(3583)
- 企业财务(3490)
- 贸(3394)
- 贸易(3394)
- 机构
- 学院(81325)
- 大学(81205)
- 研究(31710)
- 济(29057)
- 经济(28417)
- 管理(27175)
- 科学(23812)
- 理学(23690)
- 农(23527)
- 理学院(23359)
- 管理学(22692)
- 管理学院(22557)
- 中国(22016)
- 农业(18856)
- 业大(18712)
- 所(17873)
- 京(17709)
- 研究所(16746)
- 中心(14103)
- 财(13122)
- 江(12287)
- 农业大学(12254)
- 院(11577)
- 省(11420)
- 室(11357)
- 财经(10897)
- 北京(10745)
- 实验(10616)
- 科学院(10486)
- 业(10259)
- 基金
- 项目(61724)
- 科学(47210)
- 基金(45272)
- 家(42984)
- 国家(42693)
- 研究(37391)
- 科学基金(35038)
- 自然(25381)
- 自然科(24810)
- 自然科学(24795)
- 省(24779)
- 自然科学基金(24365)
- 基金项目(23836)
- 社会(23470)
- 社会科(22336)
- 社会科学(22328)
- 划(20979)
- 资助(18696)
- 教育(16340)
- 重点(14661)
- 计划(14144)
- 科技(13315)
- 发(12953)
- 科研(12792)
- 创(12660)
- 部(12576)
- 编号(12190)
- 创新(12025)
- 业(11496)
- 专项(11113)
共检索到112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冠华 刘双清 曹杨 曾东强 李有志
为评价灰毛豆种子甲醇提取物对白背飞虱天敌黑肩绿盲蝽的安全性,比较了提取物对黑肩绿盲蝽成虫和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杀虫毒力,测定了提取物对黑肩绿盲蝽成虫存活时间和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物对黑肩绿盲蝽成虫的毒力远低于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处理后48 h的LC50值分别为298.8和16.3 mg/L;用10 mg/L的提取物处理后,黑肩绿盲蝽成虫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密度变化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II功能反应模型,处理后第1天的捕食能力增强,第2、3天捕食能力逐日下降;黑肩绿盲蝽成虫接触提取物后,存活时间为13.3 d,显著低于未接触提取物的存活时间21.3 d。综合试验结果,灰毛豆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定炜 苏建亚 沈晋良 徐建陶
【目的】评估7类14种杀虫剂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重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Cyrtohinus lividipennis(Reuter)成虫、若虫和卵的安全性。【方法】在室内条件下,用药膜法、稻株喷雾法及稻茎浸渍法测定杀虫剂对黑肩绿盲蝽的安全性。【结果】药膜法测定结果表明氟虫腈、噻虫嗪和异丙威3种杀虫剂对成虫不安全(Ⅳ级),LC50值为0.20~0.74mga.i.·L-1;氟硅菊酯、醚菊酯对成虫安全(Ⅰ级),LC50值>160.0mga.i.·L-1。稻株喷雾法测定结果表明噻嗪酮在药后1d对成虫安全(Ⅰ级),死亡率为1.7%;在药后4~10d,丁硫克百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爽 郑毅男 韩佳彤 丁传波 刘文丛
【目的】测定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中的大豆苷元、黄豆黄素与染料木素3种异黄酮苷元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并分析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回流法酸水解样品中的大豆异黄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利用福林酚法测定3种样品中的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并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还原力比较样品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的大豆苷元含量分别为255.96,286.04和358.08μg/g,黄豆黄素含量分别为57.96,65.51和59.73μg/g,染料木素含量分别为12.88,26.40和4.62μg/g。发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凌炎 黄芊 蒋显斌 尹文兵 龙丽萍 黄凤宽 黄所生 吴碧球 李成
【目的】了解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极高水平抗性后对其主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抗性发展的影响,为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用对吡虫啉敏感的褐飞虱种群(SN种群)和极高抗种群(RN种群)连续饲养黑肩绿盲蝽25代以及用吡虫啉对黑肩绿盲蝽连续诱导25代,每隔5代分别测定黑肩绿盲蝽的敏感性和酶活性。【结果】SNCF_(25)种群的敏感性变化不大;RNCF_(25)种群的LC_(50)值是原来的1.53倍;诱导(INCF_(25))种群LC_(50)值是原来的1.66倍。SNC、RNC和INC
关键词:
吡虫啉 褐飞虱 黑肩绿盲蝽 抗性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凌 炎1 黄 芊2 蒋显斌2 龙丽萍2 黄凤宽1 黄所生1 吴碧球1
为了解连续取食抗吡虫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对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r)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分别用对吡虫啉(Imidacloprid)敏感的褐飞虱种群(SN 种群)和极高抗吡虫啉的褐飞虱种群(RN 种群)连续饲养黑肩绿盲蝽15代,观察黑肩绿盲蝽SNCF15和RNCF15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2种群的卵期、若虫期、成虫期以及整个世代的历期、各时段的羽化率差异均不显著,但SNCF15种群的产卵期比RNCF15种群长,产卵量比RNCF15种群大,且均差异显著; SNCF15 种群的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也比RNCF1...
关键词:
吡虫啉 褐飞虱 黑肩绿盲蝽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利娟 黄继光 孙永艳 曾宪锐 徐汉虹
在温度为20~25℃、湿度为50%~60%的室内条件下,采用水培法,以叶片死亡率、全株死亡率为指标,测定了29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植物中有10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大薸的活性显著,它们分别是虎刺楤木、阔叶十大功劳、木槿、黄连、盐肤木、白花曼陀罗、油桐、大头续断、野花椒和雷公藤,其中虎刺楤木甲醇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625 mg/mL时,引起大薸叶片死亡率达84.56%、全株死亡率达80.64%;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313 mg/mL时,对大薸的根和叶也还有明显抑制、致死的效果,叶片死亡率为55.65%,全株死亡率为38.97%。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除草活性 大薸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朗 梁广文 陈恩海 黄凤宽
以水稻褐稻虱抗性品种IR36和感性品种TN1为材料,研究其分蘖期甲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的行为影响,为应用抗性次生物质为标记培育抗褐稻虱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处理48h后,TN1植株喷IR36提取物与喷清水的处理定向选择率分别是14.00%,26.67%,产卵量分别为16.0,52.2粒,蜜露量分泌分别为5.7,33.3mg,虫体重变化率分别是-22.2%,166.7%;抗性品种IR36植株喷TN1提取物与喷清水的处理定向选择率分别为5.33%,1.20%,产卵量分别是24.4,0粒,蜜露量分泌分别为13.4,3.5mg,虫体重变化率分别是77.8%,-22.2%,说明抗性品种IR36提...
关键词:
褐稻虱 提取物 行为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汝法 王瑞 周运宁
通过给小鼠和大鼠投喂苦荞提取物 ,观察了苦荞提取物的毒理学安全性。结果表明 ,苦荞提取物长期连续应用 ,对大鼠生长发育及血液学、生化、病理指标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影响 ,实属无毒
关键词:
苦荞 提取物 毒理学 安全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文成 韩丹丹 陈曼丽 骆焱平
以蜈蚣草为试材,甲醇为溶剂,采用渗漉法浸提蜈蚣草,结合GC–MS对蜈蚣草甲醇提取物成分进行检测,并对蜈蚣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蜈蚣草甲醇提取物中酯类成分最多,占54.22%;其次为醇类物质,占24.03%;酮类、酸类和吲哚类物质含量较少,依次为10.44%、6.73%和1.34%;总黄酮含量为4.81%;蜈蚣草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强,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0.15 MG/M L,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清除作用的EC50分别为6.55、0.09、4.11、0.45 MG/M L。
关键词:
蜈蚣草 甲醇提取物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永艳 桑晓清 杨文杰 周利娟
以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in.、香丝草Conyza bonariensis(L.)Cronq.、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Mart.)Griseb.等5种外来入侵杂草为供试植物,用小杯法和植株生长量测定法对虎刺楤木、美洲商陆、大头续断、白花曼陀罗、枫杨和大蓟等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头续断和虎刺楤木的提取物在以质量浓度5.000mg/mL处理杂草7d后,对薇甘菊、三叶鬼针草、香丝草和大薸的生物活性均显著,大头续断提取物对这4...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入侵杂草 除草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淑文 蒲鑫 吴益东
害虫解毒代谢增强是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为此,本研究建立了Bt棉田重要害虫绿盲蝽和中黑盲蝽成虫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3种解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DCNB(1,2二氯4硝基苯)为底物,不能检测到棉盲蝽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棉盲蝽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也不宜选用动力学法进行测定。同时2种棉盲蝽成虫的日龄对解毒酶活性影响不明显。因此,对由不同日龄成虫组成的棉盲蝽田间种群可以直接进行解毒酶活性的检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旭红 华红霞 邱艳 黄衍章 杨长举 薛东
采用药膜法、滤纸药膜选择法和三角瓶药纸熏蒸法分别测定了石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β-asa-rone)对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成虫的触杀、驱避及熏蒸作用。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谷蠹成虫具有较好的触杀与熏蒸活性。药膜法159.20μg/cm2浓度触杀处理72 h后对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100.00%。滤纸药膜选择法157.30、78.65、39.33、19.66μg/cm2剂量处理72 h内的平均驱避率均≥Ⅳ级。三角瓶药纸法166.67μL/L、83.33μL/L熏蒸处理72 h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20%、75.86%。
关键词:
石菖蒲 β-细辛醚 谷蠹 毒杀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冠华 王苏宁 曾东强 姚振威 李有志
为评价灰毛豆叶、树皮和种子精油对谷蠹的毒杀活性,分别测定了它们对谷蠹的驱避活性、触杀活性、熏蒸活性及种群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处理48 h后,3种精油对谷蠹成虫的驱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是82.3%、90.7%和94.3%;3种精油都对谷蠹5日龄若虫具有触杀活性,其LD50值分别为每虫25.0、27.9和27.8 mg;在用量为20.0 mg/L时,3种精油对谷蠹成虫都具有熏蒸活性,熏蒸48 h后成虫的死亡率为56.2%~57.4%,3种精油的熏蒸活性无显著性差异;当100 g稻谷中拌有200 mg精油时,3种精油对当代种群的抑制率分别为45.5%、53.6%和76.8%,对子代种群的抑制率分别为...
关键词:
灰毛豆 精油 谷蠹 毒杀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文琦 张福锁 李春俭 李晓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黎文 江勇 解竞静 吕林 张丽阳 索海青 罗绪刚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植物甾醇水平对1-21和22—42日龄AA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生理指标、血浆生化指标及对42日龄肉仔鸡器官发育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从而评价植物甾醇对肉仔鸡饲用的生物安全性。【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240只1日龄AA肉仔鸡(公母各半),按平均体重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0只鸡(公母各半),分为6个重复笼饲养,每个重复笼1 0只鸡,公母各5只。分别饲喂含植物甾醇300 mg·kg~(-1)的基础饲粮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植物甾醇为80、400和800 mg·kg~(-1)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分为两个阶段:1—21日龄和22—42日龄。用...
关键词:
植物甾醇 生物安全性 肉仔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