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95)
2023(16375)
2022(13865)
2021(13266)
2020(11006)
2019(25731)
2018(25692)
2017(49091)
2016(26831)
2015(30599)
2014(30744)
2013(30066)
2012(27444)
2011(24749)
2010(24890)
2009(22935)
2008(22660)
2007(19858)
2006(17513)
2005(15800)
作者
(77648)
(64512)
(64256)
(61261)
(41346)
(30961)
(29121)
(25541)
(24679)
(23191)
(21927)
(21882)
(20637)
(20433)
(19994)
(19991)
(19306)
(18933)
(18493)
(18405)
(16188)
(15910)
(15750)
(14669)
(14416)
(14368)
(14286)
(14179)
(13063)
(12796)
学科
(112120)
经济(111995)
管理(75170)
(70901)
(59311)
企业(59311)
方法(52465)
数学(45236)
数学方法(44453)
中国(31833)
(29128)
(25314)
业经(24699)
(24668)
(21136)
贸易(21121)
理论(20651)
(20568)
地方(20261)
(19821)
农业(19059)
(17413)
(16633)
银行(16592)
技术(16140)
环境(16014)
(15836)
(15729)
金融(15726)
(15538)
机构
大学(387382)
学院(383812)
(154481)
经济(151181)
管理(149368)
研究(130900)
理学(129349)
理学院(127895)
管理学(125201)
管理学院(124548)
中国(98303)
(84302)
科学(81872)
(68722)
(66193)
(61426)
研究所(60491)
中心(58274)
业大(56757)
财经(55496)
(54949)
北京(53777)
(51679)
师范(51199)
(50541)
农业(48102)
经济学(47316)
(47213)
(44770)
经济学院(42478)
基金
项目(259420)
科学(203651)
基金(188530)
研究(188502)
(165079)
国家(163744)
科学基金(140046)
社会(118242)
社会科(111970)
社会科学(111939)
(99245)
基金项目(98523)
自然(91313)
自然科(89283)
自然科学(89261)
自然科学基金(87606)
教育(87494)
(84379)
资助(79585)
编号(76310)
成果(62846)
重点(58167)
(57457)
(54667)
课题(53267)
(53161)
创新(49609)
科研(49458)
教育部(49314)
国家社会(48938)
期刊
(167825)
经济(167825)
研究(113639)
中国(74143)
学报(62357)
科学(57437)
(56699)
管理(55815)
(51297)
大学(47405)
教育(46473)
学学(44295)
农业(39488)
技术(34621)
(30986)
金融(30986)
经济研究(27523)
财经(27305)
业经(25769)
(23475)
问题(22014)
(21432)
图书(21201)
技术经济(19015)
统计(18534)
(18101)
科技(18008)
(17929)
理论(17759)
现代(16861)
共检索到563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中和  
城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同时也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和log  istic模型 ,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及城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为准  确把握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地制宜地制定宏观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苗  
文章应用灰关联理论定量分析了山西省城镇化发展与其各主要相关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以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刻画了山西省城镇化发展与第二、三产业及重工业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城镇化发展与第二产业产值占比、第三产业产值占比、重工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占比之间存在交互响应,且长期响应程度更加稳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天宝  马嘉铭  
空间生产将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范畴系统地整合为兼具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的唯物论体系,开拓了解读和分析空间实践过程的新视域。21世纪以来中国出现了空间生产研究的热潮,城镇化是理论应用的主要场域。论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结合典型文献的深入阅读,梳理国内城镇化研究领域空间生产理论应用的进展,总结研究概况,挖掘研究重点及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结合中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提出理论应用的展望,即从生产性空间分析到生活化空间关注、从空间问题分析到中国理论体系建构以及从空间理论的解读到空间实践的指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红霞  蔡文柳  
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环境资源等四个角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根据河北省2010-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熵值法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2年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呈降低趋势,从2012-2015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则大幅提升,而且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等指标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有极强关系。建议政府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荣南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非农经济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定量揭示了经济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动态联系,并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动力结构、测度指标进行了简要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年华  宣卫红  戴军  王书明  
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步伐,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文章基于《中国统计年鉴》1949~2011年城镇化率数据,依据Logistic模型推演出中国城镇化率的非线性拟合曲线,进而对中国城镇化进程进行预测。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曲线拟合优度高,中国城镇化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孕育阶段(1982年前,期末的城镇化率达21%)、成长阶段(1982~2010年,期末的城镇化率达50%)、成熟阶段(2010~2050年,期末的城镇化率达78.9%)、衰退阶段(2050年后,期末城镇化率达到极值100%),这种阶段划分与2011年以前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基本吻合,同时可以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进行阶段性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知  万广华  张勋  李敬  
现有城市经济学理论大多基于效率考虑,相关的目标往往表示为生产率、人均收入、效用的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首先,本文创建了两个城镇化理论模型,一个是只考虑效用最大化或自由市场状况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另一个则兼顾效率与(收入分配)公平。结果表明,当城镇内部的不均等足够小,或当移民成本足够大时,兼顾公平的城镇化水平高于自由市场均衡下的城镇化水平。接着,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预测进行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其他条件不变,关注收入分配(即兼顾公平)的省市,其城镇化水平比不关注的要高两个百分点左右。最后,本文探讨从政府关注收入分配到城镇化水平的传导机制,发现关注收入分配问题,一方面促进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减少了移民成本,另一方面带来了工业贷款的增加,从而通过工业化增加了移民的就业机会。二者都有助于推进城镇化。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发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应改变阻碍城镇化的观点和举措,以扭转效率和公平双输的结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修彪  齐春宇  
该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87年到2013年的教育统计数据,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城镇化对省域间人均教育水平收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域间人均教育水平存在绝对收敛;且在控制了城镇化后,收敛系数β值下降,说明城镇化具有教育收敛效应;此外,教育的空间溢出效应也促进了省域间人均教育水平的收敛。实证结果还表明,在教育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低城镇化陷阱"现象;当城镇化率高于42.3%时,城镇化的教育增长效应边际递增;反之,边际递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坤  黄震方  余凤龙  曹芳东  
在理论分析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1)城镇化规模、城镇化质量和旅游经济发展都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因忽略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而高估了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产出弹性;(2)城镇化规模和城镇化质量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不仅受到本地区城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邻近地区城镇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苏梽芳  
城镇化战略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国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消费增长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持续时间更长也更稳定。因此,在采用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文章在阐述各城镇化阶段工业集聚影响城市利用外资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含城镇化门槛效应的FDI区位选择模型,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工业集聚影响城市外资的城镇化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且以估计的36%城镇化率为门槛值,该影响会呈现"倒U型"变化轨迹。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在较低城镇化阶段,由适度工业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和技术溢出效应等正外部性对城市利用外资有着正向作用;而在较高城镇化阶段,由过度工业集聚产生的拥挤成本等负外部性则会对城市利用外资形成抑制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晓叶  许东海  
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计量实证基准模型,利用中国1983—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普通最小二乘法等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环境污染程度对城镇化率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工业废气排放与城镇化率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随着滞后期的增加,工业废气排放对城镇化率的影响逐渐变大且为负;工业废气排放与城镇化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短期内工业废气排放与城镇化率正相关,但长期内工业废气排放与城镇化率负相关。总之,在今后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环境污染状况本身,还要立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科技创新等措施降低和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环境宜人的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舒小林  刘东强  齐培潇  高应蓓  
城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是国内外相关学者所关注的热点。本文利用中国1988-2012年城市化率和旅游收入数据,基于协整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城市化进程和旅游业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城镇化分别与中国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城镇化和国际旅游收入之间在城镇化率达到30%以后也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旅游规模与城镇化之间关系没有达到最优化,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城市化对旅游的贡献率急剧减小,而旅游对城市化贡献较大。文章最后根据研究发现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文章在阐述各城镇化阶段工业集聚影响城市利用外资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含城镇化门槛效应的FDI区位选择模型,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工业集聚影响城市外资的城镇化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且以估计的36%城镇化率为门槛值,该影响会呈现"倒U型"变化轨迹。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在较低城镇化阶段,由适度工业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和技术溢出效应等正外部性对城市利用外资有着正向作用;而在较高城镇化阶段,由过度工业集聚产生的拥挤成本等负外部性则会对城市利用外资形成抑制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冠  霍强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双核。中国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可以作为新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理论层面,经济增长通过收入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则通过投资拉动机制、消费刺激机制、产业优化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层面,选取1978~2012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长期的均衡关系;选取200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全国和东、中、西部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泰尔指数,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化的省际差异总体呈现缩小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