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1)
- 2023(9035)
- 2022(8247)
- 2021(7894)
- 2020(6608)
- 2019(15423)
- 2018(15492)
- 2017(29850)
- 2016(16344)
- 2015(18544)
- 2014(18688)
- 2013(18423)
- 2012(16626)
- 2011(14851)
- 2010(14680)
- 2009(13287)
- 2008(12652)
- 2007(10830)
- 2006(9324)
- 2005(7930)
- 学科
- 济(60735)
- 经济(60668)
- 管理(46098)
- 业(43194)
- 企(36663)
- 企业(36663)
- 方法(30663)
- 数学(26292)
- 数学方法(25983)
- 学(15841)
- 农(15813)
- 中国(15200)
- 财(14354)
- 业经(13549)
- 地方(12759)
- 理论(11299)
- 和(10831)
- 农业(10574)
- 技术(10298)
- 贸(10232)
- 贸易(10226)
- 环境(10224)
- 易(9903)
- 制(9654)
- 教育(9589)
- 务(9579)
- 财务(9516)
- 财务管理(9501)
- 企业财务(8991)
- 划(8859)
- 机构
- 大学(229688)
- 学院(227266)
- 管理(93539)
- 济(82194)
- 理学(81871)
- 理学院(80975)
- 经济(80186)
- 管理学(79477)
- 管理学院(79093)
- 研究(74532)
- 中国(53284)
- 科学(50204)
- 京(49794)
- 农(38926)
- 业大(38070)
- 所(37947)
- 财(35919)
- 研究所(35188)
- 中心(33328)
- 江(31729)
- 北京(31306)
- 农业(30809)
- 范(30399)
- 师范(30046)
- 财经(29684)
- 院(27366)
- 经(27016)
- 州(26561)
- 技术(25532)
- 师范大学(24373)
- 基金
- 项目(164812)
- 科学(128097)
- 基金(118382)
- 研究(118103)
- 家(103988)
- 国家(103133)
- 科学基金(88123)
- 社会(71025)
- 社会科(67148)
- 社会科学(67128)
- 省(65064)
- 基金项目(64021)
- 自然(60027)
- 自然科(58579)
- 自然科学(58566)
- 自然科学基金(57488)
- 划(55001)
- 教育(53956)
- 资助(49029)
- 编号(48648)
- 成果(38752)
- 重点(36587)
- 部(35297)
- 发(34304)
- 创(34041)
- 课题(33171)
- 科研(31981)
- 创新(31644)
- 计划(30774)
- 大学(30403)
共检索到317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林玉 杨丽英 王馨 谷安宇 杨斌 严世武 李绍平
对灯盏花的花部形态特征、开花物候、繁育系统以及传粉昆虫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初花3月,盛花4~5月;花序花期为10~15 d,管状花单花花期3~5 d,整个花序由外向内逐渐开放。灯盏花为兼性异花授粉植物,主要传粉种类为蜜蜂类昆虫,昆虫在12:00~15:00时访花频率最高。在自然界中灯盏花结实率较低,结实率为5.0%,人工辅助授粉能较大程度提高灯盏花的结实率,本试验研究中人工辅助授粉灯盏花结实率达32.9%。环境条件对灯盏花的授粉效率有很大的影响,雌雄异熟和天气条件都是影响灯盏花结实的主要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梦莉 赖泳红 郭凤根 崔晓龙 王永霞 肖炜 李治滢
【目的】本研究对昆明市寻甸县人工栽培的大田灯盏花的根、茎、叶、花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筛选产黄酮的内生真菌菌株。【方法】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植物内生真菌,利用形态鉴定及显色反应筛选产黄酮内生真菌。【结果】共获得内生真菌40株,经显微形态观察40株内生真菌初步分类鉴定为14个属。通过黄酮类物质特异颜色反应,筛选到7株内生真菌产黄酮类物质,这7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镰孢霉属(Fusarium sp.)、痕格孢属(Sirosporium sp.),根中内生菌产黄酮最
关键词:
灯盏花 内生真菌 多样性 黄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宾 杨生超 刘翠琼 李云 刘有贵 王云月 朱有勇 周江鸿
【目的】根腐病是云南省灯盏花人工驯化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病害,是限制灯盏花人工栽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确定引起灯盏花根腐病的病原物,可以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人工栽培田间的灯盏花根腐病进行调查、采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了田间人工接种。【结果】观察发现感病后植株地上部先萎蔫,然后整株枯死。根部和茎基部变为黑褐色,将根切开,可以明显看到维管束组织完全变为黑色。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在标准培养基上初生菌落为白色,后为红色和红褐色。无性繁殖产生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较少,镰刀状;小型分生孢子产生量很大,卵形至棍棒形。在弱培养基(2%的水琼脂)上产生厚垣孢子...
关键词:
灯盏花 根腐病 拟枝孢镰刀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向鹏 谷勇 吴昊
于2016年3月对云南铜壁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萼翅藤(CalyCopteris floribunda(roxb.)lam.)的访花昆虫的种类、访花频率、停留时间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萼翅藤访花昆虫仅有9种,分属于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缺翅目;大多数昆虫的访花频率均小于5朵次,且停留时间均不超过80 s;温度高于25.5℃或低于18℃,几乎会使访花昆虫停止活动。访花昆虫种类少、访花频率低、停留时间短是导致萼翅藤濒危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萼翅藤 访花昆虫 传粉频率 停留时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丽飞 胡先奇 刘春国
首次报道了灯盏花根际土壤的2种滑刃线虫:内卷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involutusMinegawa,1992),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Bastian,1865)。灯盏花是这2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钟远标 岳晋军 楼崇 袁金玲 顾小平
【目的】以我国南方重要经济竹种——麻竹为材料开展繁育系统的系统研究,以阐明竹类植物的开花特性及结实规律,为有效地开展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对麻竹假小穗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野外定位观测假小穗的开花动态过程,通过花粉离体发芽试验测定花粉的活力及其寿命,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的可授性,利用估算杂交指数(OCI)和花粉-胚珠比(P/O)的方法测定麻竹繁育系统的类型。【结果】麻竹假小穗可不固定地着生在不同级次的营养轴上,且其基部的23个潜伏芽可继续发育形成新小穗,故其花期较长,整个生长季均有续次开花
关键词:
麻竹 开花生物学 繁育系统 杂交育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东生 魏晓慧 沈海龙
风箱果属濒危灌木且分布范围狭窄,自然条件下有性更新能力差,局部种群有消失的趋势。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试验对风箱果的传粉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花花期(5.1±0.23)d,花序花期(8.4±0.98)d。单花花期依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以分为5个时期,即初花期、散粉前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通过花粉/胚珠测定,结合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可以确定风箱果的繁育系统属于专性异交、自交不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风箱果的结实率(23.02±6.08)%和结籽率(9.86±2.86)%均较低,这与当前片断化生境中传粉昆虫种类和数量少、效率低下等有关,说明生境片断化影响风箱...
关键词:
濒危植物 风箱果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发兴 林顺权 王家福 赖钟雄
综述了生物技术在兰花上应用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兰花无菌发芽育苗、离体快繁、原生质体、基因工程及育种的研究概况,并就兰花原球茎人工种子的生产及兰花试管苗开花诱导因素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丽飞 唐宝林 罗冰 王传铭 金秋 刘艳红 张灿邦
【目的】研究He-Ne激光辐照不同时间对灯盏花组织培养的影响,为灯盏花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灯盏花的种子、无菌培养苗、叶片、愈伤组织及芽为材料,用He-Ne激光辐照不同时间(种子分别为0(CK),0.5,1,5,10min;叶片分别为0(CK),2,4,6,8min;愈伤组织分别为0(CK),1,2,3,4,5,6,7,8min;分化芽分别为0(CK),0.5,1,2,3,6min;根分别为0(CK),0.5,1,2min),分析He-Ne激光辐照对各组织的影响,筛选最佳辐照时间。【结果】He-Ne激光辐照1min能够提高灯盏花种子活力;诱导愈伤组织初期,较适宜的辐照时间是2min,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颖 杨雪 王阿香 何淼
以北黄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为试材,通过引种观察,运用定量测量、花粉萌发试验、人工授粉试验等对其花部形态特征、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其柱头表面及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北黄花菜花型大,芳香,单花花期持续2 d左右,花部具有吸引传粉者的特征;花粉活力在刚开花时较低,12~18 H达到最高,柱头在开花当天即有可授性,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持续时间上存在较长相遇期;开花时柱头高于花药,两者存在空间间隔;北黄花菜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1 838,自然条件下北黄花菜的坐果率达到82.9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清香 张明如 顾翠花 李铜攀 万琦 高磊 张婷宇 赵楠楠 蔡益杭
【目的】研究长柱紫茎Stewartia rostrata的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为紫茎属Stewartia种群更新、人工扩繁及园林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年生长柱紫茎为材料,观察(测)长柱紫茎的花部特征和昆虫访花特性,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测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分析其传粉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特征。【结果】(1)长柱紫茎居群花期为5月初至5月中下旬,约17 d,单花花期约2 d。(2)花粉活力开放当天最强,单花开花24~32 h,花冠和雄蕊易脱落,脱落后花粉极易失去活力。(3)开花前柱头已具有可授性,可授期达7 d,花粉强活力与柱头强可授性具1~2 d的相遇期。(4)花蕾期柱头高于花药,开花后花药高于柱头;无论开花前后,雄蕊与雌蕊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分离。(5)长柱紫茎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2 108.0~195 525.0,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需要传粉者,部分自交亲和。(6)传粉昆虫以熊蜂Bombus sp.为主。【结论】长柱紫茎花粉寿命短,传粉昆虫单一,传粉易受阴雨天气影响,繁殖过程有较大限制;集中开花模式、花粉量大、柱头5裂及可授期长等花部特征是保障繁殖成功的基本表现。图5表1参3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静 王海香 薛婉怡 邓彩萍
【目的】枣树为虫媒花果树,探索枣花生物学特征与访枣花昆虫之间的适应性,辨析不同扰动生境下访花昆虫访花行为的差异,将有助于保护枣园中访花传粉昆虫,为枣树授粉受精率的提高奠定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太谷县小白乡的壶瓶枣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碘-碘化钾染色法、微量进样器法测定枣花的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以及泌蜜量;采用目测法、网捕法及粘板法相结合,调查人类高扰动和低扰动2种枣园生境中访花昆虫的数量及行为,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枣花花期分为蕾裂期、初开期、萼片展平期、花瓣雄蕊分离期、花瓣展平期、花瓣下垂期、雄蕊下垂期7个阶段。整个开花过程在24 h内完成。花药在开花当天中午12:00左右开裂,花粉活力在13:00左右达到最大,为68.35%;柱头在16:30发育成熟,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翌日13:00—15:00最强。枣花柱头可授性与花粉活力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 2个样地共采集到枣花访花昆虫3 090头,经鉴定隶属8目57科,共90种,包括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缨翅目、半翅目、脉翅目和啮虫目。其中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科数最多,分别占总科数的33.33%、19.30%、15.79%和14.04%;双翅目、缨翅目、膜翅目昆虫个体数最多,分别占总个体数的36.47%、24.72%和18.71%。3)高扰动样地访花昆虫共计43种703头,低扰动样地访花昆虫共85种2 387头,2个样地的访花昆虫均为膜翅目种数最多;高扰动样地中缨翅目个体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目,优势访花昆虫为取食花朵的昆虫;低扰动样地双翅目个体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目,优势访花昆虫为传粉昆虫,并且低扰动样地传粉型昆虫显著大于高扰动样地。4)枣花花蜜分泌时长约为12 h。低扰动样地13:00左右花蜜分泌量最多,访花昆虫在10:00—16:00数量最多,访花昆虫活动高峰期以及泌蜜量较多的时期与枣花花粉活力最强、柱头可授性最强的时间相一致;高扰动样地19:00—22:00花蜜分泌量最多,访花昆虫在7:00—10:00最多,昆虫访花多出现在清晨,错开了枣花花粉活力最强、柱头可授性最强的时间。【结论】低扰动样地访花昆虫种类及数量大于高扰动样地。高扰动样地优势访花昆虫为取食花朵的昆虫,低扰动样地优势访花昆虫为传粉昆虫,且传粉昆虫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显著大于高扰动样地。高低扰动样地访花昆虫与枣花泌蜜特性相适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加正 潘仙鹏 洪莉
在对台州梅花品种资源的调查基础上,建立台州梅花品种资源圃,搜集和引进各类梅花品种14个类型、65个品种,提出了梅花在当地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法,筛选出以梅花秋梢为外植体、腋芽单芽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等技术方法。
关键词:
台州 梅花 品种 繁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帅玉婷 臧建成
以滇牡丹和大花黄牡丹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两者间花特征和访花昆虫的变化及表型选择。结果表明:1访花昆虫主要类群包括蜂、蝇、蚁、蚊、蝶类。2大花黄牡丹中蝇类分别与花萼宽、花瓣长、花瓣宽、苞片宽呈极显著正相关,蝶类与苞片长、蜂类与花萼宽呈极显著负相关。3滇牡丹中蚊类与花瓣宽、蚁类与花瓣数、雌蕊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蜂类与花瓣数,蝇类与花瓣宽、苞片长、苞片宽,蚁类与花萼长呈极显著负相关。4通过种子数来进行的雌性适合度估计表明:大花黄牡丹中雌蕊数多的植株适合度大。滇牡丹中花瓣越长适合度越大。我们的研究表明:昆虫对花特征的喜好不同,导致其选择差异,植物花特征与访花昆虫的选择变化具有密切联系,通过雌性适合度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芬 李全健 王彩霞 连静静 田敏
通过野外观测,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萌发试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对扇脉杓兰开花特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其柱头表面和花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扇脉杓兰4—6月份开花,群体花期23天,单花花期12~16天。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柱头可授性持续期为14天左右。花粉活力在花朵刚开放时最高(95%),至花朵凋谢之前仍保持较高的活力(70%)。雌雄生殖单位在持续时间上有较长的相遇期。开花时柱头略高出花药,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扇脉杓兰杂交指数OCI=4。自然条件下,扇脉杓兰的结实率仅为5%。人工自花授粉、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9...
关键词:
扇脉杓兰 繁育系统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