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0)
- 2023(5984)
- 2022(5415)
- 2021(4841)
- 2020(4526)
- 2019(10518)
- 2018(10392)
- 2017(20023)
- 2016(11443)
- 2015(13101)
- 2014(13400)
- 2013(13403)
- 2012(12758)
- 2011(11613)
- 2010(11732)
- 2009(10919)
- 2008(11118)
- 2007(10269)
- 2006(8645)
- 2005(7631)
- 学科
- 济(48321)
- 经济(48281)
- 业(28991)
- 管理(28656)
- 方法(26319)
- 数学(23726)
- 数学方法(23524)
- 企(22383)
- 企业(22383)
- 农(13708)
- 学(12661)
- 财(11824)
- 中国(10752)
- 贸(9521)
- 贸易(9520)
- 易(9224)
- 农业(9073)
- 地方(9058)
- 业经(8988)
- 制(7738)
- 务(7495)
- 财务(7482)
- 财务管理(7459)
- 和(7338)
- 企业财务(7029)
- 环境(6898)
- 理论(6882)
- 银(6523)
- 银行(6475)
- 融(6182)
- 机构
- 大学(173543)
- 学院(172126)
- 济(67695)
- 经济(66221)
- 管理(62471)
- 研究(60170)
- 理学(54291)
- 理学院(53593)
- 管理学(52507)
- 管理学院(52188)
- 中国(43136)
- 科学(41911)
- 农(41024)
- 京(36641)
- 农业(33246)
- 所(33159)
- 业大(32810)
- 研究所(30697)
- 财(29521)
- 中心(27911)
- 江(26622)
- 财经(24006)
- 北京(22485)
- 范(22164)
- 农业大学(21973)
- 师范(21807)
- 经(21655)
- 经济学(20993)
- 院(20619)
- 州(20496)
- 基金
- 项目(116968)
- 科学(89859)
- 基金(83819)
- 研究(79214)
- 家(75373)
- 国家(74781)
- 科学基金(61861)
- 社会(47940)
- 省(47491)
- 社会科(45400)
- 社会科学(45378)
- 基金项目(45113)
- 自然(42268)
- 自然科(41259)
- 自然科学(41240)
- 自然科学基金(40540)
- 划(40280)
- 教育(37108)
- 资助(34485)
- 编号(31772)
- 重点(27036)
- 成果(25964)
- 部(25672)
- 发(25411)
- 计划(24570)
- 创(24081)
- 科研(23499)
- 创新(22611)
- 课题(22184)
- 科技(21986)
共检索到242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亚哲 闻豪 杜江 杨勇 刘正杰 林春 文国松 毛自朝
【目的】灯盏乙素(scutellarin,SN)属黄酮苷,是灯盏花中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效成分。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筛选灯盏乙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为筛选灯盏花优质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HPLC测定灯盏花叶片中灯盏乙素含量,筛选其中有显著差异的4份样品,以1份低灯盏乙素含量叶片样品作为对照(CK)与3份高灯盏乙素含量样品同时进行RNAseq。测序完成后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DEGs进行Gene Ontology (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再选择表达量较高的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DEGs进行qRT-PCR验证其表达模式。【结果】样品S3和S5灯盏乙素含量极显著高于样品S4(CK),样品S6灯盏乙素含量显著高于样品S4(CK)。高灯盏乙素样品S3、S5、S6与低灯盏乙素样品S4(CK),两两比较分别鉴定出2143个、1968个和1801个DEGs。3组差异比较组合的交集有490个共同基因,其中277个在高灯盏乙素含量样品中上调表达,另外213个在低灯盏乙素含量样品中上调表达,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分别有13、14、14条基因在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其中类黄酮代谢下游的基因查尔酮异构酶(CHI)、黄烷酮3-羟化酶(F3H)和类黄酮3’-羟化酶(F3’H)在高灯盏乙素样品中上调表达,参与咖啡酸酯途径的莽草酸/奎宁酸羟基肉桂酰转移酶(HCT)和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MT)基因在低灯盏乙素样品S4(CK)中上调表达。qRT-PCR对5个DEGs表达模式的检测结果与RNAseq结果一致,CHI(Eb_V2_03181)、F3H(Eb_V2_40771)、F3'H(Eb_V2_04241)在高灯盏乙素样品中上调表达,HCT(Eb_V2_4655)、CCoAMT(Eb_V2_20841)在低灯盏乙素样品中上调表达。【结论】灯盏乙素生物合成涉及多个基因,与花青素途径及咖啡酸酯途径密切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所艳 朱琴 杨云会 关德军 张尚林 宋家瑶 张旭高 和四梅
【目的】探究灯盏花叶片数相关基因磷酸蛋白酶1(EbPP1)的功能,为揭示灯盏花叶片数目和开花时间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从灯盏花叶片克隆EbPP1基因,将其构建至植物过表达载体RP101。用蘸花法侵染刚抽薹拟南芥植株进行异源表达,通过筛选获得若干株T_(1)、T_(2)、T_(3)代拟南芥阳性植株。最后统计T_(3)代阳性植株叶片数目和开花时间,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检测EbPP1表达量,并测定拟南芥植株内源激素含量。【结果】成功克隆到全长EbPP1基因,并构建了该基因的重组过表达载体RP101-GFP-EbPP1。在拟南芥中实现了稳定的遗传转化,于T_(3)代中获得24株阳性EbPP1转基因植株,并对T_(3)代阳性植株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RT-qPCR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中EbPP1基因过量表达,其表达量从野生型的1.034增加至136.33;转基因拟南芥在表型上呈现出叶片数增多、开花时间延迟的特征;通过LC-MS定量测定植株内源激素含量显示,T_(3)代转基因拟南芥中吲哚-3-甲酸(ICA)和赤霉素24(GA24)等多种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其中生长素前体物质L-色氨酸(TRP)尤为显著,达到了野生型的3倍。【结论】本研究成功在拟南芥植株中异源表达EbPP1基因,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拟南芥中叶片数增多,EbPP1基因表达量增高,内源激素含量升高。基于上述结果表明EbPP1可能通过调控植物激素水平,进而影响灯盏花叶片数目和开花时间。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灯盏花叶片数目发育相关机制和开花分子机理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选育高品质灯盏花新品种提供一定的遗传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绍平 王馨 刘有贵 谷安宇 杨斌 李林玉 杨丽英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43份灯盏细辛资源的6个数量性状与产量、品质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灯盏细辛单株干重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冠幅>丛芽数>基生叶高度>花数>株高;野黄芩苷含量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丛芽数>冠幅>花数>基生叶高度>株高;总咖啡酸酯含量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冠幅>基生叶高度>丛芽数>花数>株高。建议将叶数、冠幅、丛芽数、基生叶高度作为灯盏细辛单株选择的重点标识性状。
关键词:
灯盏细辛 产量 品质 关联度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宾 杨生超 刘翠琼 李云 刘有贵 王云月 朱有勇 周江鸿
【目的】根腐病是云南省灯盏花人工驯化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病害,是限制灯盏花人工栽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确定引起灯盏花根腐病的病原物,可以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人工栽培田间的灯盏花根腐病进行调查、采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了田间人工接种。【结果】观察发现感病后植株地上部先萎蔫,然后整株枯死。根部和茎基部变为黑褐色,将根切开,可以明显看到维管束组织完全变为黑色。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在标准培养基上初生菌落为白色,后为红色和红褐色。无性繁殖产生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较少,镰刀状;小型分生孢子产生量很大,卵形至棍棒形。在弱培养基(2%的水琼脂)上产生厚垣孢子...
关键词:
灯盏花 根腐病 拟枝孢镰刀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馨 刘有贵 李林玉 杨丽英 谷安宇 杨斌 严世武 李绍平
为探明不同灯盏细辛居群生长势差异,以云南及其周边地区的22个灯盏细辛居群为材料,在昆明地区栽培后进行生长势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成苗至营养生长末期,不同灯盏细辛居群株高增长趋势相同,而基生叶高度、冠幅、叶片数、丛芽数、花数则显示出多样的增长趋势;文山广南及曲靖沾益居群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可作为优良种源筛选材料;昭通靖安、楚雄永仁、大理苍山居群则生长势较弱,不适于在昆明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灯盏细辛 居群 生长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林玉 杨丽英 王馨 谷安宇 杨斌 严世武 李绍平
对灯盏花的花部形态特征、开花物候、繁育系统以及传粉昆虫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初花3月,盛花4~5月;花序花期为10~15 d,管状花单花花期3~5 d,整个花序由外向内逐渐开放。灯盏花为兼性异花授粉植物,主要传粉种类为蜜蜂类昆虫,昆虫在12:00~15:00时访花频率最高。在自然界中灯盏花结实率较低,结实率为5.0%,人工辅助授粉能较大程度提高灯盏花的结实率,本试验研究中人工辅助授粉灯盏花结实率达32.9%。环境条件对灯盏花的授粉效率有很大的影响,雌雄异熟和天气条件都是影响灯盏花结实的主要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丽飞 唐宝林 罗冰 王传铭 金秋 刘艳红 张灿邦
【目的】研究He-Ne激光辐照不同时间对灯盏花组织培养的影响,为灯盏花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灯盏花的种子、无菌培养苗、叶片、愈伤组织及芽为材料,用He-Ne激光辐照不同时间(种子分别为0(CK),0.5,1,5,10min;叶片分别为0(CK),2,4,6,8min;愈伤组织分别为0(CK),1,2,3,4,5,6,7,8min;分化芽分别为0(CK),0.5,1,2,3,6min;根分别为0(CK),0.5,1,2min),分析He-Ne激光辐照对各组织的影响,筛选最佳辐照时间。【结果】He-Ne激光辐照1min能够提高灯盏花种子活力;诱导愈伤组织初期,较适宜的辐照时间是2min,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丽飞 胡先奇 刘春国
首次报道了灯盏花根际土壤的2种滑刃线虫:内卷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involutusMinegawa,1992),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Bastian,1865)。灯盏花是这2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梦莉 赖泳红 郭凤根 崔晓龙 王永霞 肖炜 李治滢
【目的】本研究对昆明市寻甸县人工栽培的大田灯盏花的根、茎、叶、花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筛选产黄酮的内生真菌菌株。【方法】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植物内生真菌,利用形态鉴定及显色反应筛选产黄酮内生真菌。【结果】共获得内生真菌40株,经显微形态观察40株内生真菌初步分类鉴定为14个属。通过黄酮类物质特异颜色反应,筛选到7株内生真菌产黄酮类物质,这7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镰孢霉属(Fusarium sp.)、痕格孢属(Sirosporium sp.),根中内生菌产黄酮最
关键词:
灯盏花 内生真菌 多样性 黄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林玉 杨彭 李佳 王馨 董志渊 杨斌 马维思 杨丽英 李绍平
用对比法观察记载不同基质对灯盏细辛的生长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并用DPS进行方差分析和关联度分析,探索灯盏细辛漂浮育苗较好的育苗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对灯盏细辛漂浮苗生长和农艺性状影响差异较大;自制基质作为育苗基质种苗综合素质最好,茎叶生长健康、根系发达、粗壮,出苗率达到83.3%,成苗率提高36.1%,且无根腐病发生;12个数量性状与种苗的成苗率相关度较大的是种苗地下部分。因此可以看出用猪粪、玉米秸秆和珍珠岩按比例制成的基质作为灯盏细辛漂浮育苗基质最佳,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灯盏细辛 漂浮育苗 种苗 生长 农艺性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宗舜
技师在退休时反复告诫自己的徒弟:不管在何时,你都要少说话,多做事,凡是靠劳动吃饭的人,都得有一手过硬的本领。小徒弟听了连连点头。10年后,徒弟已经成了技师。他找到师傅,苦着脸说:"我一直都埋头苦干,不但为工厂干了许多实事,也学得了一身好本领。可是,我还是拿着过去的工资。"师傅说:"你确信你在工厂的位置已经无人替代了吗?"他点了点头":是的。"师傅说":你该请一天假了。因为一盏灯如果一直亮着,那么就没人会注意到它,只有熄上一次,
关键词:
师傅 技师 厂长 领导人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攀攀 刘长英 赵爱春 裴汭超 李军 王晓红 李镇刚 王茜龄 鲁成 余茂德
【目的】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醛氧化酶(AAO)和玉米黄质环氧化酶(ZEP)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间接途径合成中发挥主要调节作用,它们是ABA合成相关基因。以桑树栽培品种嘉陵40号(Morus atropurpurea Roxb.)果实为材料,测定其发育过程中ABA的含量,分析桑椹成熟过程中ABA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ABA及其合成抑制剂对果实发育的影响,为研究ABA在桑椹成熟和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从单倍体川桑(Morus notabilis Schneid.)基因组数据库(http://morus.swu.edu.c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芳练 刘莉莉 蒋慧萍 韦绍龙 邱祖杨 董伟清
【目的】获取芋(Colocasia esculenta)全长转录本序列和结构信息,并挖掘淀粉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和转录本的结构信息,为后续阐明芋淀粉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及深入利用芋基因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荔浦芋1号为试材,采集其3月龄植株的不同组织(叶片、叶柄、球茎、匍匐茎和根)开展混合样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对获得的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转录本可变剪接(AS)、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P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录因子(TF)和简单重复序列(SSR)等的结构信息,通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注释获得芋淀粉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和转录本,并对其进行AS和APA分析。【结果】通过对芋叶片、叶柄、球茎、匍匐茎和根混合样开展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全长转录本序列38043条;通过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鉴定出新转录本31058条,其中28785条获得功能注释;通过对转录本结构分析,共鉴定出9360个AS事件、6436个基因存在poly(A)位点、25081个SSR位点、304个lncRNA、1911个融合转录本和1608个TF。通过KEGG注释获得芋淀粉生物合成相关基因14个和转录本60条;对获得的转录本进行AS和APA分析发现,6个基因发生了AS事件,包括内含子保留(IR)、5'端可变剪接(A5SS)、3'端可变剪接(A3SS)、外显子跳跃(ES)和互斥可变外显子(MEE)5种类型,有10个基因存在poly(A)位点,其中7个基因存在2个及2个以上poly(A)位点。【结论】通过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芋全长转录本序列和结构信息,挖掘到芋淀粉生物合成相关基因14个,转录本60条,可作为后续阐明芋淀粉生物合成分子机制及深入利用芋基因资源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海 冉凤 刘静 文婧 马珊珊 柯蕴倬 孙丽萍 李加纳
【目的】分析拟南芥中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cs,简称硫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谱,为筛选控制硫苷合成的关键基因、解析硫苷的生物合成规律及其在植物抗逆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at Gen express和plexdb中的10组表达谱芯片数据和2组转录组数据分析拟南芥中硫苷生物合成途径82个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其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10个硫苷合成途径的关键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表达谱进行验证;并利用strinG v10软件分析硫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