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3)
- 2023(5544)
- 2022(4695)
- 2021(4212)
- 2020(3715)
- 2019(7314)
- 2018(6941)
- 2017(12710)
- 2016(7232)
- 2015(7583)
- 2014(7203)
- 2013(7049)
- 2012(6334)
- 2011(5681)
- 2010(5428)
- 2009(5052)
- 2008(4828)
- 2007(4103)
- 2006(3406)
- 2005(2761)
- 学科
- 济(25992)
- 经济(25959)
- 管理(20342)
- 业(20053)
- 企(15567)
- 企业(15567)
- 方法(12954)
- 数学(11778)
- 数学方法(11696)
- 学(8789)
- 农(7709)
- 财(7429)
- 贸(6727)
- 贸易(6726)
- 易(6559)
- 中国(6252)
- 业经(5906)
- 农业(5421)
- 环境(4909)
- 务(4820)
- 技术(4819)
- 财务(4816)
- 财务管理(4810)
- 制(4646)
- 企业财务(4588)
- 银(4199)
- 银行(4152)
- 划(4146)
- 产业(3956)
- 地方(3882)
- 机构
- 大学(104149)
- 学院(103237)
- 济(39627)
- 经济(38979)
- 管理(37995)
- 研究(37655)
- 理学(34380)
- 理学院(33910)
- 管理学(33248)
- 管理学院(33096)
- 农(31354)
- 科学(28387)
- 中国(26165)
- 农业(25716)
- 业大(24323)
- 所(21080)
- 京(20868)
- 研究所(20060)
- 农业大学(17390)
- 中心(16613)
- 财(15839)
- 江(14721)
- 室(14160)
- 省(13618)
- 业(13552)
- 财经(13539)
- 实验(13530)
- 院(13453)
- 实验室(12995)
- 经(12492)
- 基金
- 项目(80942)
- 科学(62079)
- 基金(59829)
- 家(56885)
- 国家(56412)
- 研究(48127)
- 科学基金(46525)
- 自然(33778)
- 自然科(33021)
- 自然科学(32999)
- 自然科学基金(32448)
- 基金项目(32390)
- 省(32225)
- 社会(31554)
- 社会科(30018)
- 社会科学(30009)
- 划(28141)
- 资助(23774)
- 教育(21325)
- 计划(19244)
- 重点(18887)
- 科技(17660)
- 创(17422)
- 发(17069)
- 部(17019)
- 科研(16960)
- 业(16785)
- 创新(16402)
- 编号(16201)
- 农(15174)
共检索到135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解俊 彭程远 金珊 赵青松 陈寅儿 王锡波 王国良
应用浓度为108CFU/ml的0.4%甲醛灭活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经超声波破碎后对乌鳢进行腹腔注射,剂量为0.5ml/尾,对照组同法等量注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第0、3、6、9、12、15、18、21天抽取乌鳢血液,测定其血细胞数、血清总蛋白含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结果显示,注射灭活鱼诺卡氏菌后,乌鳢血细胞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实验第12天时注射组血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在实验第9天后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等活性在实验时间内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灭...
关键词:
鱼诺卡氏菌 乌醴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少杰 梁拥军 孙向军 杨广 任艳
以锦鲤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其发育早期口服免疫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两种灭活菌苗,对幼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孵化第7天免疫的锦鲤生长至幼鱼后,仅嗜水气单胞菌组头肾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试验组头肾指数和脾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嗜水气单胞菌组白细胞吞噬指数PI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迟缓爱德华氏菌组脾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均高于对照组(P<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洪徐鹏 夏思瑶 唐嘉荩 张庆华 薛晖 唐建清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0%、0.2%、0.4%、0.8%)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d、2 d、4 d、6 d、8 d、12 d、16 d、20 d,不同浓度组的克氏原螯虾增重率(RWG)及特定生长率(RSG)的变化规律符合修正的高斯模型(R2=0.999 9);当黄芪多糖的添加浓度为0.40%~0.75%时,实验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13%±7.75%和1.57%±0.28%;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蜕壳数NM的影响符合对数模型(R2=0.9976),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蜕壳数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增长有极...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孟晓林 冷向军 李小勤 伦峰 刘贤敏 李宝山 李家乐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4%杜仲叶粉,0.1%、0.15%杜仲纯粉,饲喂规格为37±3 g的草鱼鱼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考察杜仲对其生长、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经过60 d的饲养,结果表明:(1)对照组、2%杜仲叶粉组、4%杜仲叶粉组,0.1%杜仲纯粉组、0.15%杜仲纯粉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315%、308%、322%、310%、342%,饲料系数分别为1.10、1.17、1.09、1.11、0.97,其中添加0.15%杜仲纯粉显著提高了草鱼增重率(P<0.05),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2)对照组、2%杜仲叶粉组、4%杜仲叶粉组,0.1%杜仲纯...
关键词:
杜仲 草鱼 生长 免疫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新明 李健 刘淇 王群
以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vannameiboone)为试验材料 ,将细菌J 10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对虾 ,测定其对凡纳滨对虾血清酚氧化酶 (PO)、抗菌活力 (Ua)和溶菌活力 (Ul)、溶血素活性和血清中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用副溶血弧菌进行人工攻毒 ,免疫保护率达到 4 0 %。结果表明 ,细菌J 10可以增强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喆 李健 冯伟 何玉英 陈萍
向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诺氟沙星投喂中国对虾7d,分析不同时间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及鳃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诺氟沙星可以显著抑制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P<0.05),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该浓度组肌肉和鳃CAT及LSZ活力整体高于对照组,而AKP和ACP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
关键词:
诺氟沙星 中国对虾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宗利 周鑫
以投喂商品饲料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对照组,分别用发芽1 d、2 d、3 d的小麦投喂的克氏原螯虾作为试验组,投喂35 d后测定各组螯虾的生长指标、营养指数,以及螯虾肝胰腺和肌肉中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和蛋白浓度,探究发芽小麦在克氏原螯虾代谢强度较低的秋冬季节替代商品饲料的效果。结果显示:肝胰腺中,投喂发芽1 d小麦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投喂发芽1 d和3 d小麦组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投喂发芽2 d小麦组,投喂发芽2 d小麦组酸性磷酸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两组;肌肉中,投喂发芽1 d小麦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无差异,溶菌酶和酸性磷酸...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汉 李义 王玥 郭明凯 俞泉宇
测定了不同pH(4.5,6.0,7.5,9.0,10.5)胁迫1、4、7、10 d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细胞呼吸爆发(RP)、血细胞破碎物上清液(HLS)酚氧化酶(PO)、血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胁迫后第1天,pH 4.5组的R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8)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H 6.0组的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5组和pH 9.0组,pH 10.5组的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6.0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0.05);在pH胁迫后第7天,pH...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雅菲 贾欣 耿志远 陈晨 张月 刘少贞 宋晶
为探究氨氮对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对鳃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本实验选用健康幼鲫,随机分为8组,分别饲养于自来水(对照组)与NH4Cl质量浓度为160~720 mg/L的水环境中,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得出96 h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慢性毒性实验,NH4Cl质量浓度分别为0、6、15、24 mg/L,实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氨氮对幼鲫96 h的LC50为289.29 mg/L(95%置信区间264.08~316.90 mg/L),SC为28.90 mg/L。(2)鳃组织的病理变化主要为鳃丝充血,鳃小片变短变粗、卷曲,泌氯细胞增生,柱状细胞变形,氨氮对鳃组织的损伤程度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3)各氨氮组的鳃组织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氨氮组的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暴露时间延长,相同浓度组ACP、AKP酶活性呈升高趋势,ALT、AST、SOD、CAT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综上结果表明,氨氮胁迫会抑制幼鲫生长,损伤鳃组织,并伤害抗氧化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柴仙琦 冷向军 李小勤 单玲玲 宋宏斌
为考察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饲料利用和免疫能力的影响,分别在基础组饲料中添加0 mg/kg(对照组)、300 mg/kg、400 mg/kg和500 mg/kg抗菌肽,投喂平均体重为(0.8±0.1 g)的凡纳滨对虾6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后,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降低饲料系数12.5%(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明淼 陈孝煊 吴志新 易春龙 李雪竹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果寡糖(每kg饵料含量分别为0、0.5、2和4g),连续投喂,分别于试验前1d、试验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42天、第56天检测草鱼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的各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时各试验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同时优于其它两试验组,而且其攻毒死亡率最低。因此,从提高免疫力和经济角度考虑,建议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为宜。
关键词:
果寡糖 草鱼 吞噬活性 溶菌酶 补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伟荣 刘利平 张宗锋 林升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海水鱼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病。以A组:1×106 cfu/mL、B组:1×107 cfu/mL、C组:1×108 cfu/mL 3组不同浓度的鳗弧菌菌液通过腹腔注射感染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在其感染后不同时间取血,通过测定呼吸爆发、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酚氧化酶(PO)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趋势来研究感染鳗弧菌对花鲈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呼吸爆发在鳗弧菌感染12 h、36 h时,B组和C组与对照组比较极显著下降(P
关键词:
花鲈 鳗弧菌 非特异性免疫 半致死时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封福鲜 艾庆辉 徐玮 麦康森 张文兵
以初始体质量(2.12±0.01)g的瓦氏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56 d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精氨酸、赖氨酸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采用3×3双因子实验设计,制作9种Arg和Lys不同配比的饲料(粗蛋白42%、粗脂肪10%),其中Arg水平为2.41%、4.86%和6.81%(饲料蛋白),在每个Arg水平分别设1.95%、5.84%和8.27%(饲料蛋白)3个Lys水平。每种饲料随机投喂3桶(养殖桶规格:40 L),每桶30尾实验鱼。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Arg、Lys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秀芳 周鑫 张萍 赵朝阳 徐增洪 水燕 沈怀舜 柏爱旭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对照)、0.5%、1.0%、1.5%、2.0%、3.0%的壳聚糖,分别投喂平均体重为(21.55±1.62)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60 d,研究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存活、蜕壳、血液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0.5%添加组存活率为84.44%,与对照组和1.0%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总蜕壳率和相对增重率随壳聚糖含量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添加量为1.0%时,总蜕壳率和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肝胰指数差异不显著。2.0%添加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组甘油三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荻 李绍戊 卢彤岩 刘红柏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方剂(以下简称玉方)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在适温及热应激条件下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相关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体质量0.08~0.10kg的1+龄施氏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在22℃下预饲2周后,试验组鱼按0.9g/kg的剂量连续口灌给药14d,分别于试验0,7,10,14d给药前称量鱼体质量,计算鱼体质量增加率;给药结束后,将试验组和对照组半数鱼放入30℃的控温水族箱中热刺激2h,然后分组采集所有供试鱼的血液及组织样本,进行各种酶活性及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施氏鲟在玉屏风散口灌给药的10~14...
关键词:
玉屏风散 施氏鲟 生理生化 非特异性免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