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3)
- 2023(11700)
- 2022(10400)
- 2021(9811)
- 2020(8169)
- 2019(19092)
- 2018(19215)
- 2017(36784)
- 2016(20772)
- 2015(23412)
- 2014(23732)
- 2013(22930)
- 2012(21010)
- 2011(18695)
- 2010(18708)
- 2009(16752)
- 2008(16043)
- 2007(13937)
- 2006(12121)
- 2005(10374)
- 学科
- 济(75096)
- 经济(75007)
- 管理(54349)
- 业(50561)
- 企(41166)
- 企业(41166)
- 方法(35531)
- 数学(30859)
- 数学方法(30496)
- 农(20854)
- 中国(20272)
- 学(19850)
- 财(18585)
- 地方(16360)
- 业经(15890)
- 理论(15594)
- 制(13973)
- 农业(13902)
- 教育(13163)
- 贸(12342)
- 贸易(12336)
- 和(12282)
- 易(11946)
- 技术(11871)
- 环境(11500)
- 务(11335)
- 财务(11265)
- 财务管理(11245)
- 银(11195)
- 银行(11134)
- 机构
- 大学(282314)
- 学院(281972)
- 管理(108497)
- 济(103709)
- 经济(101220)
- 研究(96776)
- 理学(94274)
- 理学院(93128)
- 管理学(91349)
- 管理学院(90866)
- 中国(68509)
- 科学(64010)
- 京(60746)
- 农(52693)
- 所(50032)
- 财(47088)
- 业大(46994)
- 研究所(46123)
- 中心(42863)
- 江(41757)
- 农业(41681)
- 范(38462)
- 北京(38022)
- 师范(37936)
- 财经(37846)
- 院(35555)
- 技术(34704)
- 经(34417)
- 州(33597)
- 师范大学(30294)
- 基金
- 项目(199232)
- 科学(153906)
- 研究(143990)
- 基金(140800)
- 家(124289)
- 国家(123241)
- 科学基金(104077)
- 社会(85991)
- 社会科(81192)
- 社会科学(81170)
- 省(80354)
- 基金项目(75224)
- 自然(69690)
- 自然科(68007)
- 自然科学(67984)
- 教育(67762)
- 划(67626)
- 自然科学基金(66724)
- 编号(59894)
- 资助(58525)
- 成果(49052)
- 重点(45076)
- 部(42947)
- 课题(42437)
- 发(42314)
- 创(41541)
- 创新(38689)
- 科研(38383)
- 计划(37617)
- 大学(36847)
- 期刊
- 济(111587)
- 经济(111587)
- 研究(80943)
- 中国(56421)
- 学报(52395)
- 农(47529)
- 科学(44886)
- 教育(40241)
- 管理(39239)
- 大学(38388)
- 学学(36148)
- 财(35100)
- 农业(33351)
- 技术(25697)
- 融(19951)
- 金融(19951)
- 业经(18528)
- 经济研究(17708)
- 财经(17674)
- 业(16748)
- 图书(15821)
- 经(15014)
- 科技(14511)
- 业大(14398)
- 问题(14382)
- 版(14334)
- 理论(13571)
- 技术经济(12677)
- 实践(12568)
- 践(12568)
共检索到407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牟海飞 刘洁云 黄永才 邓福斌 吴艳艳 黄伟华 吴代东 梁桂东 黄黎芳
【目的】探讨火龙果茎段灭菌及芽诱导增殖技术,为研发火龙果组织培养技术提供支撑。【方法】以桂红龙1号火龙果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因素对火龙果茎段灭菌及芽诱导增殖过程的影响。【结果】茎段大小是影响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灭菌时间,茎段老熟程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灭菌时间对芽诱导的影响最大,6-BA浓度次之,茎段老熟程度和茎段大小对芽诱导影响较小,且差别不大。6-BA 4.0 mg/L时芽诱导效果最佳。6-BA浓度越高,芽增殖倍数越高,但当6-BA达到4.0 mg/L时,芽出现玻璃化现象。IAA的芽增殖效果优于N
关键词:
火龙果 离体培养 灭菌 继代增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仁菊 范建新 王永清 刘涛 金吉芬
【目的】为建立和优化火龙果的再生体系。【方法】以成年植株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表面灭菌方法、不同取样时间及取样部位对外植体污染、褐化的影响,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培养条件等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适宜幼嫩茎段表面灭菌的方式为75%酒精消毒30 s+0.1%HgCl_2消毒6~8 min,适宜成熟茎段表面灭菌的方式为75%酒精消毒30 s+0.1%HgCl_2消毒12~15 min;以春季萌发的10~20 cm枝条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最适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TDZ 0.4 mg/L+KT 0.8 mg/L,暗培养7 d,再转入光照培养,愈伤组织为黄绿色、致密状,外表有颗粒状突起。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以MS+TDZ 0.4 mg/L+KT(或ZT) 0.8 mg/L效果较好,增殖系数在8倍以上。在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添加20%~30%的椰子水对不定芽的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分化率较低。【结论】以成年火龙果植株茎段建立的再生体系,愈伤组织分化率总体表现较低,最高分化率仅13%,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关键词:
火龙果 茎段 愈伤组织 诱导 增殖 分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仁菊 范建新 王永清 刘涛 金吉芬 彭志军
【目的】为建立高效的火龙果快繁体系及保存母本优良性状。【方法】以成年火龙果植株茎段作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及配比、基本培养基浓度、外植体类型等对茎段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筛选适宜不定芽增殖、生根及移栽等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火龙果茎段上保留刺座并带小刺和绒毛的外植体,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85.1%),显著高于带刺座但未保留小刺和绒毛的外植体,而不带刺座的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为0;适宜火龙果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0.2 mg/L;不定芽增殖系数最高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2 mg/L+Tryptone 500 mg/L;适宜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为6-BA 1.0 mg/L+NAA 0.1~0.2 mg/L+CCC 0.5~1.0 mg/L+AC 0.03%~0.05%,生根率在98%以上;移栽成活率高、长势较好的基质是珍珠岩+腐殖土(2∶1)或蛭石+腐殖土(1∶1)。【结论】利用带完整刺座(包括小刺和绒毛)的火龙果成年植株茎段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成功率较高,培养周期较短,生根移栽较易,为火龙果的工厂化育苗及快速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婷 牛慈琼 石雷 廖怀建
为建立有效的印度黄檀组培快繁技术,本研究采用优树嫁接苗的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阐明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活性炭浓度对诱导培养的影响,以期为获得能够保持母株优良性状的无性系苗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佳的消毒方法是,外植体先用75%酒精浸泡30 s,然后用0.1%升汞浸泡10 min,此时污染率最低,腋芽萌发率最高,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16.67±2.03)%和(70.33±2.03)%;相对于B_5和WPM基础培养基,使用MS培养基对外植体进行培养,萌芽率和苗高最高,分别为(85
关键词:
印度黄檀 消毒 腋芽 诱导培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倩 辜夕容 万宇轩 吴雪莲 刘飞 钱春 姚永宏
为探讨大量元素和植物激素对无患子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的影响并优化培养基组成,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量元素、BA和NAA对无患子茎段培养的影响,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BA在无患子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中起主要作用,其次为MS大量元素,NAA无明显作用。全量MS和2.0 mg·L-1的BA最适于无患子茎段上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分化以及芽苗的增殖和伸长;MS大量元素含量降低、BA和NAA浓度增加均不利于无患子离体培养物的生长,这在愈伤组织的再分化上表现尤为显著。无患子茎段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是MS+BA 2.0 mg·L-1+NAA 0.01 mg·L-1,本试验中...
关键词:
无患子 大量元素 激素 愈伤组织 增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曾余力 林新春 桂仁意 张翠萍 黄丽春
以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成熟胚为外植体,筛选出外植体灭菌途径,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等因子对其离体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灭菌处理为25.0g·L-1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真空灭菌10min,其污染率仅为6%,出苗率可达86%;木本植物培养剂(WPM)为胚培养的最适基本培养基;细胞激动素(KT)0.1mg·L-1和玉米素(ZT)1.0mg·L-1最有效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为丛生芽;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异戊烯基腺嘌呤(2iP)诱导不定芽较少;噻苯隆(TDZ)不能诱导不定芽;以萌动种胚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优于未萌动种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裕 程智慧 李娟 周文安 王新华
以"二细一粗"银条茎尖、叶片、茎段组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其不定芽诱导与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条叶片组织未能再生;茎尖、茎段组织直接诱导较大不定芽的再生率较低,平均每个外植体最多可诱导不定芽5~7个。而通过茎段先诱导出不定芽芽团,再进行芽的伸长这一途径,每个外植体诱导的不定芽数平均可提高到14.3个,且芽团经5次继代后,增殖再生能力无衰退表现,且再生植株生产潜力非常巨大,是一条较优的再生途径。茎段不定芽芽团诱导培养基以添加6-BA5.0mg/L的MS培养基效果较好;增殖培养基以MS+6-BA4.5mg/L+GA31.0mg/L效果较好;不定芽伸长培养基以MS+6-BA1.5m...
关键词:
银条 组织培养 不定芽诱导 增殖体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向丽 刘选明 周朴华 易克 朱至清
用 3种不同的繁殖技术进行盾叶薯蓣组织培养 ,其中以离体诱导微块茎的形成为最有效的方法 .BA与 KT质量浓度分别为 4.0~ 8.0 ,1 .0~ 2 .0 mg/ L时 ,最有利于盾叶薯蓣微块茎的形成 ,将之接种到含有 NAA的培养基上后易生根形成小植株
关键词:
盾叶薯蓣 组织培养 微块茎 诱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模华 张冬林 李志辉 黄振 张留恩 柴建民 杨黎
以马尾松春梢嫩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植体大小及处理方式、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和浓度对马尾松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春季嫩茎为材料,外植体大小以小于2 mm的材料随机接种,在改良GD培养基中添加0.300、.50 mg/L的NAA和0.50、2.00 mg/L的2,4-D,均有利于马尾松嫩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2个最适诱导和增殖培养基配方是:改良GD+0.50 mg/L NAA+2.00 mg/L 2,4-D+0.50mg/L 6-BA+2.00 mg/L KT和改良GD+0.50 mg/L NAA+0.50 mg/L 2,4-D+2.00 mg/L 6-BA,其中NAA和2...
关键词:
马尾松 春梢嫩茎 愈伤组织 诱导 增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苗苗 程智慧 温艳斌 刘晓雪
【目的】研究培养基和pH值对大蒜茎盘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明确诱导大蒜茎盘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和pH值组合,为提高大蒜组织快繁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大蒜种质资源圃中大蒜品种G064的蒜瓣茎盘为外植体材料,在pH值6.0,6.5,7.0,7.5的MS、LS和B5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并诱导不定芽,统计出芽诱导率和繁殖系数,并观察茎盘在最佳组合下的发育表现。【结果】大蒜茎盘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在偏碱性培养基中较高,且以pH 7.5的LS培养基最高,为80.3%;其次为pH 7.5的MS培养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小红 张红燕 武军 闵东红 康冰 李军超
利用已经连续培养 35~ 38代、其腋芽增殖生长能力已衰退的香椿试管苗为材料 ,研究了Thidiazuron(TDZ)对叶、叶柄、茎段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反应以及对腋芽增殖生长、生根的影响 ,结果显示 ,TDZ+0 .2 m g/ L NAA能使不同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显著提高 ,其中茎段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较强。 TDZ小于0 .0 2 mg/ L时对芽的增殖生长起促进作用 ,而且可恢复腋芽旺盛的分枝增殖能力 ;TDZ高于 0 .0 2 mg/ L 则全面抑制生长 ,并随质量浓度的升高变态苗增多 ;经 TDZ培养过的试管苗其生根率并未降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火林 赵娜 韩清霞 戴凡炜
本试验对芦笋组织培养中影响生根的培养基激素配比、嫩茎增殖培养中激素配比及嫩茎增殖次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嫩茎增殖培养基激素配比和嫩茎增殖次数等因素对后续的茎段生根有重要影响。芦笋组培再生完整植株优化培养过程为:芦笋外植体(茎段)在J2(MS+NAA 0.2 mg/L+BA 0.5 mg/L)培养中诱导出嫩茎后,再在嫩茎增殖培养基J3(MS+NAA 0.2 mg/L+BA 0.1 mg/L)或J9(MS+NAA 0.05 mg/L+BA 0.1 mg/L)增殖1次(嫩茎增殖次数对后续生根影响极大),然后取增殖1次后的茎段接种到生根培养基G4(MS+IBA 0.5 mg/L+BA 0.05...
关键词:
芦笋 离体培养 根分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剑峰 林杨 杨美纯 韦璐阳 金刚 施丽雅 蒙瑶 罗清
【目的】研究蔗糖、大量元素和激素等浓度因素对青天葵(Nerviliae fordii)组培球茎诱导形成的影响。【方法】以青天葵球茎诱导形成的走茎,并切取生长端长度约为3 cm带节的茎段为试验材料。分别在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含不同蔗糖、KNO_3、NH_4NO_3、KH_2PO_4、6-BA、NAA和PP333浓度的培养基中培养,统计形成球茎的数量、直径和鲜重等指标。【结果】蔗糖浓度为4050 g/L时球茎诱导效果较好;MS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当KNO_3、NH_4NO_3、KH_2PO_4浓度分别为
关键词:
青天葵 组织培养 球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翠荣 李彦青 黄咏梅 李慧峰 陈天渊 卢森权
研究适合广西主栽甘薯品种的茎尖诱导培养条件。以广西主栽甘薯品种长蔓基因型桂粉2号(高淀粉)和短蔓基因型桂薯131(食用紫薯)为材料,用茎尖离体诱导培养方法在MS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消毒时间及复合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对茎尖存活率、分化率、成苗率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粉2号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 min,茎尖存活率为76.0%;桂薯131的最佳消毒时间为4 min,茎尖存活率为74.8%。桂粉2号的最佳培养基为固体MS+6-BA 2.0 mg/L+NAA 0.1 mg/L,其茎尖分化率为85.29%,成苗率为64.71%,移栽成活率为90.91%;桂薯131的适宜培养基为固体M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