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
2023(615)
2022(549)
2021(478)
2020(468)
2019(911)
2018(888)
2017(1222)
2016(1051)
2015(1086)
2014(1033)
2013(1058)
2012(968)
2011(910)
2010(911)
2009(752)
2008(866)
2007(693)
2006(577)
2005(476)
作者
(5583)
(4754)
(4715)
(4497)
(3012)
(2328)
(2011)
(1842)
(1801)
(1765)
(1683)
(1666)
(1634)
(1631)
(1587)
(1466)
(1458)
(1455)
(1431)
(1428)
(1424)
(1414)
(1230)
(1197)
(1181)
(1147)
(1115)
(1112)
(1102)
(1063)
学科
(2275)
水产(1293)
动物(1179)
(910)
(901)
动物学(889)
虫害(804)
(792)
其他(734)
病虫(729)
病虫害(729)
(708)
植物(704)
及其(630)
(628)
经济(626)
(584)
(555)
管理(551)
(513)
防治(477)
(475)
生物(475)
理学(465)
(436)
企业(436)
(431)
(402)
(386)
(385)
机构
学院(14479)
大学(14404)
(10678)
科学(9239)
研究(9006)
农业(8815)
业大(6992)
(6652)
研究所(6464)
实验(5925)
(5922)
实验室(5701)
农业大学(5615)
重点(5409)
(5040)
(5032)
中国(5028)
科学院(3758)
技术(3619)
(3543)
(3424)
中心(3224)
林业(3177)
科学研究(3160)
(3135)
研究院(3113)
生物(3051)
(2847)
资源(2756)
(2755)
基金
项目(13248)
(10107)
国家(10036)
基金(8263)
科学(8125)
科学基金(6451)
(6422)
自然(6264)
科技(6101)
自然科(6091)
自然科学(6084)
自然科学基金(5964)
(5872)
计划(5510)
(4447)
研究(4424)
专项(4386)
基金项目(4297)
重点(3808)
(3757)
农业(3648)
资助(3577)
技术(3513)
科研(3299)
(3093)
(2801)
创新(2730)
b(2095)
(2028)
(1958)
期刊
学报(10987)
(9689)
科学(6997)
大学(6713)
学学(6695)
农业(6288)
业大(3735)
(3648)
中国(3207)
林业(3055)
农业大学(3051)
(2238)
自然(2206)
中国农业(2116)
自然科(2069)
自然科学(2069)
科技(1867)
科技大(1825)
科技大学(1825)
农林(1746)
(1746)
研究(1669)
农学(1598)
华北(1598)
水产(1550)
(1500)
农业科学(1452)
西南(1436)
西北(1155)
渔业(967)
共检索到19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莉婕  赵泽英  黎瑞君  冯恩英  岳延滨  袁玲  聂克艳  
【目的】分析不同水分胁迫处理火龙果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索其抗旱生长和生理响应,为火龙果的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一年生红肉火龙果“紫红龙”扦插苗为材料,模拟自然状态,进行降雨-干旱交替处理的正常供水(CK,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轻度干旱胁迫(LD,土壤最低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中度干旱胁迫(MD,土壤最低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和重度干旱胁迫(SD,土壤最低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20%)的盆栽干旱处理试验,于火龙果生长期间对植株生长和生物量、植株养分、根系形态特征、气孔形态特征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轻、中度干旱总体上对火龙果新枝生长,地上和地下部干重无显著影响;重度干旱条件下火龙果未出现幼苗死亡的现象,表明火龙果抗旱强与地上部的生物学形态、水分保持和生理代谢等密切相关。火龙果根系仅占总生物量的极少部分(≤4.71%),火龙果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总根体积、平均根系直径等根系生长指标值随水分胁迫的加重而减小。干旱提高植株氮、磷、钾含量,火龙果一级、二级分枝的含水量和水势均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相同干旱胁迫程度下一级分枝的含水量均低于二级分枝。SOD、POD、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以MD胁迫下SOD、POD、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最高;CAT活性则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结论】火龙果抗旱性极强,可种植于西南干热河谷地区。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左右有利于火龙果的生长发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传宝  姚俊修  李善文  倪惠菁  刘元铅  张有慧  李际红  
为揭示白杨派无性系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筛选速生耐旱优良无性系,本文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通过土壤自然干旱处理,比较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分别占田间持水量80%以上(对照)、50%~70%(轻度干旱)、30%~50%(中度干旱)以及低于30%(重度干旱)等不同土壤干旱程度对9个白杨派无性系生长及生理代谢影响。结果表明:9个无性系之间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生物量增量和根冠比差异均显著,其中无性系89和YX2表现出较强的速生性。叶绿素含量在轻度干旱胁迫时上升,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持续下降,其中下降最小的为无性系89和YX2。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9个无性系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持续增加,其中无性系Z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承玲  陈训  高贵龙  
对土壤持续干旱条件下3种野生高山杜鹃幼苗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和质膜相对透性进行测定,研究3种高山杜鹃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除了大白杜鹃叶片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保护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S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差异显著(P<0.05),P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除大白杜鹃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渗透调节物质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脯氨酸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显著差异(P<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瑞香  杨建春  王利琴  郭秀娟  
旨为阐明不同抗旱类型胡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规律,以抗旱性由强到弱4个不同抗旱类型的胡麻品种晋亚7号、晋亚10号、晋亚11号、E051-20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性胡麻生长、膜质过氧化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及时间的延长,幼苗的株高、茎粗及植株的生物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显著降低;抗旱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抗旱性弱的品种,依次为晋亚7号<晋亚10号<晋亚11号晋亚10号>晋亚11号>E051-20。抗性弱的品种MDA和质膜透性的增幅明显高于抗旱性强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稳定。POD酶活性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抗旱性强的品种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抗性弱的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胡麻的株高、茎粗与生物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DA、Pro含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可以用Pro、MDA和生物量作为鉴定胡麻幼苗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彬  郑伟  李胜海  何绪晓  邓仁菊  周俊良  
为了探索适宜的贮藏温度,为火龙果贮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以火龙果新品种晶红龙为试材,从火龙果贮藏期果实的呼吸强度、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及Vc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着手,研究了不同温度贮藏对火龙果贮藏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5)℃恒温冷库贮藏与室温(20~30℃)贮藏相比,可显著降低火龙果的呼吸强度,抑制果实水分缺失、腐烂,并可抑制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的增加,减缓火龙果果实整个贮藏期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从而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彬  郑伟  何绪晓  李胜海  邓仁菊  周俊良  
为探明1-甲基环丙烯(1-MCP)在火龙果果实保鲜过程中的抗衰老作用机理,为火龙果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白肉火龙果新品种晶红龙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1-MCP处理对火龙果低温贮藏期的果实硬度、呼吸强度、POD、CAT、PG、PE、水溶性果胶和不溶性果胶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熏蒸处理减缓了火龙果贮藏后期果实硬度下降,对火龙果果实的呼吸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贮藏前期(第24天前)可延缓火龙果果实衰老,但是在贮藏后期却加速了果实的衰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美艳  江国良  杜晋城  廖明安  陈栋  谢红江  李靖  孙淑霞  
本试验以6年生曙光油桃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研究了黑膜覆盖、秸秆覆盖、保水剂及各浓度抗蒸腾剂(2、4、6、8 g/L)对油桃采果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覆盖、秸秆覆盖、保水剂和各浓度抗蒸腾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油桃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增加叶片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降低叶片饱和亏,并使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中以6 g/L抗蒸腾剂的作用效果最显著。说明实施抗旱措施后,有利于减轻干旱对油桃的影响,使植株生长发育趋近于正常供水状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栋  杨健  窦俊焕  武路云  陈鹏  周琼  莫良玉  何冰  范稚莲  周瑞阳  
为了鉴定黄麻苗期的抗旱性,采用盆栽试验、人工控水法对10个不同品系黄麻幼苗进行干旱胁迫,测定其幼苗株高和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等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各个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幼苗株高相对值变小,黄麻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均表现为上升,且在一定干旱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升高。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0个不同品系黄麻幼苗耐旱性,耐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黄33>黄09-39>黄37>黄09-30>黄09-1>黄09-27>黄09-5>黄09-19>黄09-4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维鹏  张小艾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无花果的抗旱特性,为无花果抗旱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国内常见的4个无花果栽培品种波姬红、玛斯义·陶芬、中国紫果、青皮一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分别设置了正常供水CK(田间持水量的70%~75%)、轻度干旱LD(田间持水量的50%~55%)、中度干旱MD(田间持水量的40%~45%)、重度干旱SD(田间持水量的30%~35%)、极度干旱ED(田间持水量的20%~25%) 5个水分处理梯度对材料进行处理。通过各项生理及生化指标的测定,并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无花果品种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4个品种根系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叶绿素含量、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量子产量(Y(Ⅱ))都显著降低(P 玛斯义·陶芬>青皮>中国紫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晓宁  赵冰  刘旭梅  黄文梅  
杜鹃花Rhododendron抗旱性较差,限制了它们在北方干旱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杜鹃花的抗旱性可为它们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西洋杜鹃‘蓝茵’Rh.‘Lan Yin’‘国旗红’Rh.‘Quoqihong’‘爱丁堡’Rh.‘Aidingbao’‘粉珍珠’Rh.‘Fenzhenzhu’等4个杜鹃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叶片解剖结构及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杜鹃花品种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筛选与抗旱性关联较大的叶片解剖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4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建  颜小文  乐美旺  饶月亮  颜廷献  叶艳英  周红英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芝麻品种叶片和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不同基因型芝麻对花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为芝麻抗旱性研究和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法,以抗旱品种金黄麻和干旱敏感品种竹山白为试验材料,在花期进行轻度(T1)、中度(T2)和重度(T3)干旱胁迫处理,以正常浇水为对照(CK),分别测定植株叶片和根系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游离氨基酸(A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还原型抗坏血酸(AsA)等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析干旱胁迫下2个基因型间生理响应机理的差异。【结果】干旱胁迫后,芝麻叶片中MDA、H_2O_2、Pro、SS、SP、GSH含量和SOD、POD、PAL酶活性以及根系中MDA、SS、SP、AA、GSH、AsA含量和CAT、PAL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不断加剧呈不断上升趋势,叶片中的AA、AsA含量和CAT活性以及根系中H_2O_2、Pro含量和SOD、POD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呈先升后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叶片中各项指标测定值与根系中指标值均呈正相关,品种抗旱性与膜脂过氧化伤害物质(MDA和H_2O_2)含量呈负相关,与部分渗透调节物质、防御系统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呈正相关。【结论】在花期干旱胁迫下,对2个不同基因型芝麻测定的12个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响应差异较大,叶片大于根系。抗旱品种较干旱敏感品种表现为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较轻,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较多,保护酶(SOD和CAT)活性较强,抗氧化物质(GSH和AsA)含量较高。芝麻抗旱性生理机理表现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蔺亚平  杨成行  苏家豪  马清  包爱科  
优良抗旱禾草品种的筛选是高寒地区沙化草地快速恢复的重要前提。本试验以高寒地区草地恢复中主推的6种禾草品种为研究材料,进行盆栽干旱胁迫试验,分析了6种禾草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叶片水分状况、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活性(POD)等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6种禾草的抗旱性。研究发现:干旱胁迫抑制了6种禾草的生长,均表现为叶片组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升高,除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 anceps ‘Qinghai’)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Qinghai’)在干旱胁迫下SOD活性有所降低外,其余禾草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Tongde’)、青牧1号老芒麦(E. sibiricus ‘Qingmu No. 1’)和同德短芒披碱草(E. breviaristatus ‘Tongde’)在干旱胁迫下能够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长势较好。6种禾草抗旱性强弱顺序依次为青牧1号老芒麦>同德老芒麦>同德短芒披碱草>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Qinghai’)>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结果表明,青牧1号老芒麦、同德短芒披碱草和同德老芒麦更适合在高寒地区沙化草地上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娟  黄丽华  陈训  
为提高杜鹃的抗旱性,通过对西鹃和毛鹃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干旱胁迫下杜鹃的生理响应机制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杜鹃的抗旱性。结果表明:西鹃和毛鹃的叶片含水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西鹃丙二醛含量上升,而毛鹃丙二醛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西鹃的抗旱性大于毛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翠梅  师尚礼  吴芳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苜蓿品种根系生长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不同抗旱性苜蓿品种响应干旱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差异,为进一步阐明紫花苜蓿抗旱的分子机理、提高紫花苜蓿耐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营养液沙培法,选用强抗旱的陇中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zhong)、中抗旱的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dong)和弱抗旱的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Gannong No.3)为试验材料,在幼苗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莎莎  李红  杨伟光  杨曌  王晓龙  柴华  
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优质的豆科牧草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我国的苜蓿种植大多集中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东北一带,水分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比光合呼吸系统、活性氧防御系统、渗透调节系统、脱落酸等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分析了苜蓿抵御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同时对转录因子、蛋白酶基因和抗旱基因在苜蓿干旱胁迫下的应答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苜蓿应答干旱胁迫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