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6)
2023(13134)
2022(10763)
2021(10019)
2020(8665)
2019(19597)
2018(19057)
2017(36907)
2016(19192)
2015(21062)
2014(20684)
2013(20177)
2012(17727)
2011(15203)
2010(15092)
2009(13959)
2008(13976)
2007(11822)
2006(9944)
2005(8745)
作者
(50306)
(41875)
(41836)
(39615)
(26735)
(19844)
(18938)
(16366)
(15905)
(14728)
(14277)
(14052)
(13067)
(12874)
(12722)
(12603)
(12519)
(12232)
(11966)
(11908)
(10354)
(10061)
(9868)
(9724)
(9331)
(9255)
(9197)
(9154)
(8203)
(8121)
学科
(88911)
(81812)
企业(81812)
(81441)
经济(81358)
管理(77569)
方法(39451)
数学(31031)
数学方法(30654)
(30228)
业经(28836)
(27078)
(24457)
财务(24421)
财务管理(24392)
企业财务(23002)
农业(19864)
环境(18698)
技术(18108)
(17881)
中国(16850)
(16049)
理论(14804)
(14696)
(14500)
(13108)
贸易(13102)
(12778)
地方(12713)
企业经济(12456)
机构
学院(267737)
大学(258348)
管理(116047)
(112939)
经济(111009)
理学(101001)
理学院(100188)
管理学(98899)
管理学院(98415)
研究(73485)
中国(60377)
(55736)
(51456)
财经(44319)
科学(42634)
(40261)
(39465)
(38753)
业大(36548)
中心(36498)
(33908)
经济学(33770)
商学(32858)
财经大学(32650)
商学院(32590)
经济管理(31667)
北京(30924)
经济学院(30814)
(30646)
研究所(30052)
基金
项目(183494)
科学(148801)
研究(137304)
基金(137159)
(117032)
国家(115987)
科学基金(104385)
社会(91108)
社会科(86645)
社会科学(86626)
基金项目(73654)
(72642)
自然(67074)
自然科(65527)
自然科学(65514)
自然科学基金(64370)
教育(61927)
(58961)
编号(54872)
资助(54096)
(41757)
(40897)
成果(40805)
重点(40503)
(39366)
(38677)
国家社会(38457)
创新(38236)
(37123)
人文(36573)
期刊
(121636)
经济(121636)
研究(69673)
(50995)
管理(45689)
中国(44480)
(35068)
科学(33192)
学报(31385)
技术(26084)
大学(25893)
学学(25110)
农业(24662)
业经(23415)
财经(21830)
(20231)
金融(20231)
会计(18922)
(18758)
财会(18587)
经济研究(18248)
教育(18221)
问题(16013)
技术经济(15611)
(15435)
现代(13349)
商业(12972)
资源(12650)
通讯(12446)
(12431)
共检索到376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立新  李泽红  王秀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补偿不仅限于理论层面,各地区相继进入了实践阶段,因此相关专家学者对生态补偿现象作了大量的案例调查和研究。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主要是在流域、森林、矿产资源方面展开,且大部分的研究都是站在宏观层面,很少涉及微观企业层面生态补偿标准的探讨。文章以火力发电企业为例,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计量测算火电企业应承担的生态补偿标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袁广达  吴杰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通过建立生态保护的污染补偿机制解决此问题备受各方关注,其关键是补偿标准的确定和外部成本内部化机理的建立,既能使补偿各方顾及各方利益,又能体现补偿标准的公平和合理。本文以我国工业行业生态污染补偿标准确定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成本视角量化重污染行业和非重污染行业的补偿上下限,运用博弈逐步缩小区间,确定具体补偿标准。研究表明,博弈基础上达成的最终补偿标准能提升资源配置公平和效率,并进而推动生态污染补偿机制的市场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海川  张心灵  冯丽丽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对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行至关重要。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的合理定价,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定价环节最大的阻碍,生态系统会计能够为生态系统定价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以生态系统会计理论为基础,从生态服务和生产能力两个层面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构成,进而结合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已经出台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分析了机会成本法、生态服务功能法以及意愿调查法在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生态补偿标准动态调整的实施方法。价值在于推进草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乔旭宁  杨永菊  杨德刚  李成林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构建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内容与流程,并以渭干河流域为例,计算了流域上下游生态损益、居民支付意愿和综合成本,分别作为补偿的最高、最低和参考标准。结果表明:2007年上游应获得的最高补偿标准为24.83×108元,最低标准为2 443.46×104元,参考标准为6.7×108元。下游各县作为受益者,应支付的补偿额为:库车为818.51×104~28 096.3×104元,补偿参考标准19 927.61×104元;沙雅466.7×104~64 179.1×104元,补偿参考标准17 204.17×104元;新和341.17×104~15...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公平合理,并且能够兼顾各方权益;3)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情况下,综合水质和水量因素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明确,补偿内容全面完整,易被各方所接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边玉花  解学竟  张瑞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是确立补偿标准,本文将保护区视为提供生态服务的企业,基于会计体系、运用恰当的会计计量属性,对生态建设和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成本加以确认和计量,予以资本化,并在适当的期限内摊消,结合各年度的期间费用和合理收益,测算生态服务价值。根据生态保护质量和受益程度对其进行修正和分配,形成区域间生态补偿标准,并测算出2013年的京张区域间生态补偿额为98.13亿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兰  田永姣  
煤炭企业现行环境成本核算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环境成本补偿不足,没有进行单独核算,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本文认为应该重新界定环境成本的构成,制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方面的会计准则,将环境成本设为一级科目,并且编制环境成本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学义  
确定工业企业营运资金比率的标准是文章的研究目的。采用规范研究法论述了建立工业企业营运资金比率标准的意义在于分析工业企业流动性资本化额的投入程度,考察工业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稳定周转额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评判工业企业经营活动获取营运资金的理财能力,分析工业企业财务困境乃至破产的财务风险。以行业平均值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法确定了我国工业企业营运资金比率标准的三类档次,一般标准值10%、良好标准值14%、优秀标准值17%。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好于一般工业企业,其营运资金比率标准相对高一些,一般标准值15%、良好标准值19%、优秀标准值22%。文章的主要创新点是在我国首次确定了工业企业营运资金的标准,该标准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国情,而且兼顾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工业企业财务标准值建设提供了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广达  
本文从传统会计收益和计算方法改进入手,以边际成本理论与生产要素理论为依据,以2003-2010年我国七大重污染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对生态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等级评价和标准划分,结合面板随机系数模型考察生态环境污染等级指数对六大非重污染行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程度,对我国工业行业生态环境损害成本补偿理论、补偿标准和会计处理进行了设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牛志伟  邹昭晞  
农业生态补偿有两类涵义:一类是"对农业生态的补偿",即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补偿;另一类是"对农业的生态补偿",即对农业生态价值的补偿。与此相对应,国内外关于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也有两类:从生态保护成本和从生态服务价值两个不同角度测算生态补偿标准。成本与价值是投入产出有机整体的两个方面,然而遗憾的是,现行的两类补偿标准研究大多是相互独立的,甚至是割裂的。本文吸取和借鉴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合理内涵,克服其各自的片面性,构建一个"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补偿标准模型",将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思路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中。对该模型的应用与分析,验证了其对于修正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片面性、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构建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可以进一步延展至不同条件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为了解决某些情况下出现的相对冗余的资源创造生态价值的能力被忽略的问题,本文借助线性规划敏感性分析工具,对模型初始最优解进行修正,得到能够满足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的补偿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本文所构建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广达  吴剑  
文章以2004~2010年我国太湖流域上下游苏沪边界为研究对象,结合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上游氨氮超标排污量对下游企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程度,设计了我国工业企业生态环境成本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太湖流域苏沪边界水质普遍位于劣五类等级,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太湖上游氨氮超标排污量对下游企业利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太湖流域上游江苏省每排放1吨氨氮污染物造成下游上海市工业企业经济损害的环境成本约为27.53万元,平均年损失约为262.73亿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庞爱萍  李春晖  刘坤坤  沈楠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流域双向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阐述了补偿特征、补偿原则、和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使用一维对流推移方程的段尾控制模型对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结合水功能区内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出水环境容量剩余,以污水处理厂的平均治理成本作为恢复成本,计算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利用该方法对漳卫南流域几个重要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进行计算,为漳卫南运河流域水源保护区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姣  李朗  李科  
本文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测算了各省份农业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水污染及其构成来源,同时分析了农业水污染随贸易在省与省之间的净转移方向和数量,并依据水污染治理成本确定了各省份的生态补偿支付/受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端和消费端水污染排放在全国各省份之间的差距较大,省际之间确实存在大量的水污染转移。转入区域主要为农业发展条件较为优渥的东北和华北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地区;转出区域则主要为二三产业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人口大省。依据各省份农业水污染的净转移方向,确定的生态补偿支付省份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重庆、云南、西藏、陕西、青海和宁夏,其中北京市的支付补偿标准最高,为25.65亿元;生态补偿的受偿省份有辽宁、湖南、河北、吉林、甘肃、黑龙江、广西、江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新疆、海南、贵州、四川,其中河北省的受偿标准最高,为24.52亿元。考虑到农业水污染转移的复杂性及生态补偿支付/受偿数额的不对称性,省际间横向生态补偿仍需充分发挥中央政府或第三方机构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