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1)
2023(3448)
2022(2884)
2021(2722)
2020(2282)
2019(5060)
2018(5111)
2017(9104)
2016(5441)
2015(6261)
2014(6509)
2013(6104)
2012(5687)
2011(5158)
2010(5207)
2009(4899)
2008(4873)
2007(4504)
2006(4023)
2005(3628)
作者
(18417)
(15320)
(15282)
(14590)
(9642)
(7329)
(6966)
(6129)
(6034)
(5484)
(5341)
(5131)
(5125)
(5110)
(5084)
(4653)
(4585)
(4566)
(4550)
(4355)
(4030)
(3940)
(3921)
(3605)
(3499)
(3481)
(3416)
(3287)
(3276)
(3275)
学科
(15883)
经济(15855)
管理(13781)
(11846)
(9981)
企业(9981)
(6858)
(6126)
中国(5721)
(5606)
(5561)
方法(5134)
(4806)
理论(4598)
(4105)
银行(4076)
(3971)
业经(3863)
数学(3848)
(3783)
金融(3776)
地方(3765)
数学方法(3745)
教育(3691)
体制(3406)
农业(3342)
(3200)
(3163)
及其(2881)
(2724)
机构
学院(76479)
大学(75981)
研究(31570)
(24871)
管理(24168)
经济(24126)
中国(22912)
科学(22301)
理学(19994)
(19967)
理学院(19736)
管理学(19181)
管理学院(19053)
(18071)
(17666)
研究所(16725)
农业(15862)
业大(15802)
(13485)
中心(13431)
(13137)
(12530)
(12295)
技术(11616)
北京(11206)
(10464)
(10378)
(10312)
研究院(10164)
师范(10055)
基金
项目(52327)
科学(38434)
研究(35742)
基金(34672)
(33213)
国家(32919)
科学基金(25438)
(21947)
社会(19731)
(18898)
社会科(18443)
社会科学(18439)
基金项目(17763)
自然(17432)
自然科(16975)
自然科学(16965)
教育(16823)
自然科学基金(16645)
资助(14682)
编号(14606)
成果(13184)
重点(12707)
课题(11928)
计划(11694)
科技(11459)
(11348)
(10785)
(10656)
(10545)
科研(10292)
期刊
(30518)
经济(30518)
研究(22255)
学报(20067)
中国(18953)
(18088)
科学(15885)
大学(14314)
学学(13714)
教育(12122)
农业(11606)
(10703)
管理(9569)
(6806)
金融(6806)
技术(6783)
林业(6552)
业大(6100)
(5865)
业经(5498)
(5150)
财经(4965)
经济研究(4683)
科技(4640)
农业大学(4618)
(4336)
职业(4220)
问题(4011)
图书(3756)
(3496)
共检索到121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天颐  刘纯鑫  黄少伟  钟伟华  陈炳铨  
广东省火炬松第1代核心育种群体68个全同胞组合的子代,组成了第2代核心群体的基本群体,在8,10,15年时分别对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10,15年时,各生长性状在组合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根据15年时各亲本子代的生长表现,选择8个优良母本和4个优良父本,可用于营建精选种子园或控制授粉种子园,生产遗传改良度高的种子。以15年全同胞家系平均材积作为选择指标,共选出10个组合,材积平均增益为18.94%,通过重复制种获得的种子可以用于营建插穗圃,通过扦插繁殖生产优良的全同胞家系苗木;采用配合选择共选出55个优良个体参与构建第2代育种群体,其中30个进入第2代核心群体,其余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天颐  杨会肖  刘纯鑫  王金榜  黄少伟  
以引自美国的258个不同改良程度的火炬松家系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BLUP方法对258个家系14年生树高和胸径的育种值进行预测。首先以不同的模型分别预测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的育种值,再通过构建亲缘关系矩阵预测所有个体的育种值,对各类群家系和个体育种值的差异进行分析。14年生时,在参试的各个类群中,入选率同为15%的情况下,各类群根据胸径育种值共选出优良家系39个;全同胞家系类群入选家系的胸径遗传增益最高,高于群体平均值1.40 cm,达8.56%。以配合选择方式选出优良单株77个,入选率为1%。入选的优良家系可从美国重复引种,为火炬松良种生产服务。根据火炬松核心-主群体育种系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纯鑫  刘天颐  黄少伟  罗锐  杨会肖  王爱平  
Trials of 16-26 years old progenies from Yingde Loblolly Pine Seed Orchard were investigated by sample plot investigation.The trial fields were located at Yingde Loblolly Pine Seed Orchard,Yingde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Jiuqushui Forest Farm of Wengyuan County,Shaoguan Forest Farm and Renhua Fore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钟伟华  黄少伟  何昭珩  周达  胡斯林  王金棒  
对英德火炬松种子园227个无性系产果量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株间以及年度间产果量变异很大,差异显著;产果量性状与高、径、材积生长性状呈弱相关,前后年度间以及与3年平均产量间则高度相关。产果量重复力在0.6以上,3~4年球果观察资料可以判断无性系产果能力,从25%~30%高产优系中再选择建立改良代种子园,与受选群体均值比,能提高产量64%~145%,甚至更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少伟  钟伟华  陈炳铨  
以半同胞子代为材料,开展火炬松生长性状的评价并进行配合选择,在估算3种遗传力的基础上,估算配合选择的遗传增益。子代测定林分别建于广东英德(24°15′N,113°45′E)和浙江富阳(30°15′N,119°58′E)2个地点,包含24个共同家系,均来自广东英德火炬松种子园。子代林为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英德试点为6株行式小区,富阳试点为8株行式小区。以SAS/STAT统计软件的VARCOMP过程用限制性最大似然法估算的方差成分进行遗传力的估算。结果表明:6年生树高单株遗传力、家系内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161、0·129和0·579,胸径遗传力分别为0·075、0·059和0·38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有明  唐万鹏  徐期瑚  刘立德  郑兰英  
13年生火炬松18个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大于0.42,并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有加强的趋势。方差分析中种源、环境方差分量各占1/2,反映出遗传、环境对火炬松基本密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株内径向基本密度以递增模式为主,林木不同生长阶段基本密度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反映出早期测定是可行的。基本密度与种源原产地经度、纬度间相关系数很小,无明显的经向或纬向变异模式。种源内个体间基本密度的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基本密度与树高、胸径、材积存在着正相关。火炬松在种源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个体选择可获得生长量、材质的双向增益。综合评估表明L1、L3、L14和L16为工业用材优良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吕本树  姜景民  孙海菁  
火炬松树干通直度遗传变异及选择效果初探@吕本树@姜景民@孙海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火炬松,种源—家系,通直度,遗传变异火炬松树干通直度遗传变异及选择效果初探*吕本树姜景民孙海菁关键词火炬松种源—家系通直度遗传变异在火炬松(Pinustaed...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钟伟华  何昭珩  周达  程候才  黄华喜  林新  
对47个火炬松自由授粉家系进行了苗期和幼林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保存率与苗高均差异显著,保存率与苗高呈正相关,但与幼树高生长不相关。家系间树高生长差异显著,有1/5以上明显优良。此外,还研究了统计分析方法与比较标准对选择效果的影响,以及苗期低强度淘汰的有效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伟  钟伟华  黄凯  姜景民  
对涉及 3个地点、5 2个自由授粉家系的火炬松子代测定 6a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地点间生长差异极大 ,地点间生长量的差异与纬度的变化相对应 ,高纬度的富阳试点生长最好 ,低纬度的遂溪试点生长最差。家系间生长差异显著 ,且与地点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不同的造林区应选用不同的优良家系。分别为富阳试点和英德试点选出适于各自栽植的优系 9个和 15个。本试验结果也为英德火炬松种子园定向供种及去劣疏伐提供依据。根据上述入选率采优系种子供适生地区造林 ,材积遗传增益为 5 .4 %~ 5 .8% ,若对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 ,保留相应的优系 ,则材积增益可达 10 .8%~ 11.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孙海菁  吕本树  
利用6株27年生火炬松伐倒木解析材料,分析木材基本密度的株内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各年轮基本密度及相应的自髓心的断面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表现为,在各断面高度随距髓心年轮数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年轮数后增加趋缓;纵向变异则为自干基向上迅速下降,3~5m高度以上保持相对稳定。相关分析表明各部位及相应的断面木材基本密度值BD与距髓心的年轮数R和其高度H位置有关,可用BD=a+b/R+c/H来拟合两者的株内变化趋势。本研究样木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的过渡区为第12年轮左右,幼年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相关随年轮数增加而趋显著及稳定,对火距松木材基本密度的早期选择宜在幼龄材至成熟材过渡年龄之后进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云民  黄永利  
对生长于广西南宁地区相同环境下来自美国的18个种源10年生火炬松的材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材性的种源变异,材性的地理变异模式及其与原产地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材性因子间及其与生长因子、形态因子的相关分析。为我国火炬松种子引进和调拨以及林大改良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海菁  刘昭息  
对在广西南宁、广东英德、江西分宜、浙江富阳4个试点的9年生火炬松种源林的木材密度、管胞长度、晚材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点木材密度在种源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管胞长度与晚材率差异不显著。木材性状有着较强的地理变异趋势,主要表现为以经度为主、纬度为辅的双向倾群渐变模式,木材基本密度美国西部区种源最大,其次是北部区,南部沿海区最小;管胞长度以南部沿海区最长,而东部沿海区最短;晚材率以内陆和北部地区较大。不同试验地点间木材基本密度的差异也较大,从南亚热带到北亚热带逐渐减少。研究还表明,地点与种源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绝大部分种源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中L14和L26为稳定性最好的种源。木材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有明  江建军  
10年生火炬松31个种源间木材弦向(TS)、径向(RS)、纵向(LS)、体积气干干缩率(VS)和差异干缩(T/R)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各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大于60.5%,环境方差占方差总量的34.9%~63.9%,种源内各个性状的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310棵样木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在α=0.01水平上,树高、胸径、材积与TS、RS、LS、VS呈显著负相关,与T/R呈显著正相关;晚材率、基本密度、气干密度、绝干密度与TS、RS、VS呈显著正相关,与LS、T/R呈显著负相关。火炬松幼龄材较成熟材RS、TS值小,但LS、T/R值远大于成熟材。选择晚材率大、木材密度高的速生种源或单株个体繁殖推广应用可降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有明  江泽慧  李丽霞  赵巧只  代敏  任海青  
1983年火炬松31个种源引种栽培在浙江富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实验林场,研究表明该批种源间10年生树木生长量和纸浆材材性因子如晚材率、管胞形态特征值(管胞长度、宽度、腔径、壁厚、长宽比、腔径比、壁腔比)、管胞S2层微纤丝角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差异,木材主要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和木素含量种源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而戊聚糖和苯醇浸提物含量种源间差异不显著。这些材性特征除了木材化学性状因子外,均受中等以上程度遗传控制。木材纤维素、木素、戊聚糖和苯醇浸提物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088、0.003、0.340和0.307,其余性状广义遗传力均大于0.50。引种地栽培环境对木材性状有显著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轩  夏晓敏  邹建文  陈迎辉  廖舫林  
研究了影响湿地松、火炬松木材密度变异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对木材密度进行综合选择的选优方法,选出湿地松,火炬松优良单株73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