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
- 2023(674)
- 2022(538)
- 2021(469)
- 2020(465)
- 2019(940)
- 2018(897)
- 2017(1279)
- 2016(1039)
- 2015(1011)
- 2014(966)
- 2013(968)
- 2012(949)
- 2011(828)
- 2010(834)
- 2009(736)
- 2008(778)
- 2007(654)
- 2006(526)
- 2005(436)
- 学科
- 学(2365)
- 水产(1081)
- 动物(981)
- 森(959)
- 森林(959)
- 林(926)
- 物(774)
- 济(767)
- 经济(765)
- 植(762)
- 植物(750)
- 动物学(725)
- 生态(719)
- 其他(676)
- 虫(676)
- 草(656)
- 叶(638)
- 害(608)
- 生态学(562)
- 及其(560)
- 虫害(558)
- 树(489)
- 松(479)
- 壤(476)
- 病虫(476)
- 病虫害(476)
- 土壤(474)
- 业(464)
- 木(433)
- 方法(429)
- 机构
- 大学(13903)
- 学院(13606)
- 农(9174)
- 科学(8822)
- 研究(8706)
- 农业(7549)
- 业大(6860)
- 所(6223)
- 研究所(6095)
- 实验(5704)
- 室(5655)
- 实验室(5482)
- 重点(5214)
- 中国(5134)
- 农业大学(4920)
- 省(4853)
- 林业(4342)
- 业(4124)
- 院(3786)
- 京(3608)
- 研究院(3447)
- 科学研究(3446)
- 技术(3339)
- 中心(3148)
- 科学院(3146)
- 林(2980)
- 资源(2938)
- 部(2891)
- 家(2700)
- 江(2693)
共检索到19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洪文 刘正学 钟彦 刘锐 余建 熊瑛 郑丽丹 刘月
为了探索火棘叶片对水淹的生长及恢复生长响应,将火棘植株在实验室内全淹或半淹20 d后出水恢复20 d,分析叶片在水淹及恢复期间叶片数级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水淹20 d后,全淹植株的掉落叶片上明显高于半淹植株,但叶片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低于半淹;全淹植株出水后,新叶片快速长出,但叶片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明显低于半淹。因此,全淹促使火棘叶片叶绿素降解和能源物质消耗,使其迅速凋落。新叶片在出水后快速长出,但因光合效率较低,使能源物质含量明显低于半淹。
关键词:
火棘 全淹 半淹 叶片数 生理响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荣 胡海清
以6年生白桦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火烧强度和火烧时间下对白桦不同部位进行火烧处理(整株主干火烧和枝下主干火烧)后叶片生理代谢的变化及火后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处理后0~10 d火烧处理均导致白桦叶片膜脂过氧化,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 o、F'v/F'm、qP、ETR)显著降低;叶片启动了应激机制,抗氧化酶SOD活性和POD活性显著提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表现出一定的抗火性。火烧处理后10 d火烧产生的伤害开始恢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开始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 o、F'v/F'm、qP、E...
关键词:
火烧 白桦 生理响应 火后恢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朝英 李昌晓 张晔
三峡工程建设完工后在坝前高程上形成了垂直落差达30 m的消落带(罗芳丽等,2008)。库区水位大幅度涨落导致消落带内原有物种大部分因不能忍受其生境的剧烈变化而逐渐死亡,其"冬蓄夏排"的反季节水位调度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剧消落带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现象,威胁库区的持久健康发展(王勇等,2005)。目前,筛选适宜的乡土树种重建库区植被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科学方法。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泽彬 程瑞梅 肖文发 郭泉水 王娜
通过设置对照(CK)、持续性水淹(CF)、间歇性水淹(PF)和全淹(FF)4个水淹处理,模拟三峡库区秋冬季消落带土壤水淹变化,研究2年生中华蚊母树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水淹形式并没有显著影响中华蚊母树的株高和基径,而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在不同水淹形式下却有所差异,CF和PF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qP)以及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出现了显著下降,但PF植株下降的幅度要小于CF植株,除光合色素含量、Gs和Tr外,其他指标均差异显著,而FF植株光合色素含量、Pn、Gs、Tr、Fv/...
关键词:
水淹 中华蚊母树 生长 光合 荧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雅琪 王丽云 袁小军 卢园生 钟秋平 厉月桥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雌株叶片碳氮营养的影响,旨在明晰其生殖生长调控机制,为研发促花促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13年生南方红豆杉雌株为研究对象,2018年7月下旬开始每隔约半月连续3次叶面喷施系列浓度的多效唑(PP_(333))、矮壮素(CCC)和复硝酚钠(CSN),于8—9月定期测定叶片内碳氮营养物质含量变化,揭示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生殖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叶片中淀粉含量和碳氮比值,使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减缓了叶片中可溶性糖随时间变化的幅度,总体表现为先升后降;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较小,总体趋势较平稳。叶面分别喷施1 500 mg·L~(-1) PP_(333)(P3)、450 mg·L~(-1) CCC(C3)和2 000 mg·L~(-1) CSN(S1)均显著增加了8月下旬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升56.42%、14.01%、23.75%;且促进了8月至9月的淀粉含量和碳氮比值,其中P3处理的淀粉含量在8月上旬、9月上旬和下旬较对照分别增加46.86%、48.71%、25.18%,C/N比相应地增加57.03%、48.42%、30.19%;C3处理的淀粉含量在8月上旬和9月上旬增加13.65%和26.26%,C/N比则在9月上旬增加19.37%;S1处理的淀粉含量在4次采样中增加28.75%~59.57%,C/N比提升36.22%~60.03%,且均达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纪霞 王丽辉 刘学卿 王常芸 刘学庆
以花梗高度较高的蝴蝶兰品种‘红天鹅’为试材,研究了喷施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BAS、矮壮素(CCC)和多效唑(PP333)对其开花质量的影响及叶片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和比例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延缓剂对蝴蝶兰开花质量影响不一,一定种类及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能有效降低花梗高度,但花序长度也有所降低,各处理对花径大小和始花期影响较小。各处理能明显降低植株体内GA含量,提高ABA含量;处理的IAA变化与GA含量成一定相关性,且各个阶段含量高于对照;延缓剂处理初期ZR的含量变化不显著,之后较之对照稳定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相比,ABA/IA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军 谢宗铭 田又升 陈林 董永梅 李有忠 孙国清
为探明水稻在膜下滴灌和淹灌2种栽培模式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以T-04、T-43、T-66、T-69水稻品系为试材,大田环境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和传统淹灌2种栽培模式种植。测定并分析2种栽培模式下,每个材料在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5个生育期叶片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结果发现,不同研究材料之间,同一材料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栽培模式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大部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膜下滴灌栽培模式下,分蘖期T-43、T-66、T-69的α值,T-04、T-43、T-66、T-69的Pm值,T-04、T-66、T-69的Ik值高于淹灌;孕穗期T-04...
关键词:
水稻 膜下滴灌 传统淹灌 快速光响应曲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迎春 郭子武 杨清平 岳永德 陈双林
为揭示河竹Phyllostachys rivalis对持续淹水的生理生态响应与适应机制,为河竹在水陆交错带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河竹盆栽苗为试材,设置不同深度的淹水处理[水位高出栽培基质5 cm(处理Ⅰ),10 cm(处理Ⅱ)和正常供水(ck)],测定持续淹水30,90,180,270和360 d时河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叶片光能的吸收和转化、能量的传递与分配、反应中心的活性、过剩能量的耗散对持续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持续淹水胁迫下,河竹叶片能通过维持相对较高的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
关键词:
植物学 河竹 淹水 叶绿素荧光 能量耗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贵琼 刘芸 邬静淳 王萌 欧阳 高岚 任立
【目的】筛选出能适应长时间水淹的植物并明确其耐淹机理。【方法】以三峡库区2年生乡土树种桑树(Morus alba)和引进树种水桦(Betula nigra)为研究对象,结合库区水位运行规律和紫色土、水稻土、黄壤3种主要的土壤类型,通过盆栽模拟水淹试验,设置常规供水组和水淹组2个处理组,研究库区秋冬季长时间(时长90 d)水淹对桑树与水桦生长特性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水淹胁迫显著影响了桑树和水桦的生长及生物量积累(P<0.05),在水淹90 d结束后,桑树与水桦茎基部均产生了一定数量的不定根,且在紫色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斌 陈学年 李质怡 周学伍 徐利均
通过对11种砧木的先锋橙春、秋梢营养枝叶片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砧木的先锋橙叶片POD活性差异十分显著,叶片POD活性与树高、干周、冠径及树冠体积呈显著正相关。先锋橙叶片POD活性的高低与砧木的矮化性呈正相关,并可应用于预测树体的生长势。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 砧木 柑桔 生长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志华 刘新彩 刘彦红 王红霞 褚发朝 宫墨林 申新英
旨在为核桃矮化性的鉴定及矮化砧的预选提供理论依据,以核桃不同品种6年生嫁接树和3年生实生树为试材,研究了叶片解剖结构与生长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核桃嫁接树叶片结构与树体生长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品种的核桃实生树叶片结构与生长势有一定的相关性。栅栏组织厚度与干周生长量显著负相关;海绵组织厚度与株高生长量显著正相关;栅海比与株高生长量极显著负相关,与干周生长量、株高、干周显著负相关;叶片气孔密度与株高生长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干周生长量、株高、干周显著正相关。叶片栅海比及气孔密度可作为核桃实生苗预测生长势强弱的指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宁南 吴炜 徐大平 李建文 李树忠 杨曾奖
研究了施用不同梯度P肥对邓恩桉生长、叶片养分及相关性的影响。福建永安的试验表明:施P肥能在幼林期促进邓恩桉树高和胸径的生长,提高叶片P的浓度,但随时间推移施肥作用22个月时达到最大,此后作用减弱,46个月后P供应充足时这种促进作用仍然明显。由于施P肥提高了邓恩桉的保存率,所以也显著地提高了邓恩桉林的蓄积量。低P处理时,树木保存率低,林分过于空旷也影响林分生长。施P肥还增加了叶片N、P和K的养分浓度,B的供应不足会抑制P、K吸收。
关键词:
邓恩桉 梯度施肥 蓄积量 初展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利博 张庆伟 韩明玉 赵彩平 陈锡龙 侯玉珏 刘航空
【目的】研究PBO喷施处理对苹果幼树生长、叶片品质相关指标及芽萌发和成花的影响。【方法】以5年生苹果品种"长富2号"(以下简称"富士")和"富红早嘎"(以下简称"嘎啦")为试材,在4、5、6月的10号喷施6 667mg/L PBO溶液3次,喷施量(按溶液质量计)为2.5kg/(株.次),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测量统计幼树生长、叶片品质和成花相关指标。【结果】(1)经PBO喷施处理后"富士"、"嘎啦"幼树株高、冠径的年生长量均受到显著抑制,而茎粗的年生长量却显著增加;PBO对"富士"、"嘎啦"主枝的延长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也显著抑制了"富士"幼树主枝的加粗生长,但对"嘎啦"主枝加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
关键词:
苹果幼树 叶片质量 PBO 花芽分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雪亮 胡小平 杨家荣
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以叶片面积、叶片日龄和叶片数量为依变量建立苹果叶片生长模型。该模型包含有效积温子模型、单叶面积子模型、单枝叶面积子模型、单枝叶片日龄子模型、单枝叶片数量子模型和单树叶片生长子模型。通过D e lph i程序将各子模型联接,逐日计算单树叶片总面积、单树叶片日龄和单树叶片总数量。对田间实测数据与模型模拟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检验模型的准确度。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72和0.974,说明该模型结构合理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关键词:
苹果 叶片 叶片面积 生长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