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0)
- 2023(4679)
- 2022(4048)
- 2021(3610)
- 2020(2903)
- 2019(6937)
- 2018(7203)
- 2017(13947)
- 2016(7715)
- 2015(8689)
- 2014(8710)
- 2013(8449)
- 2012(7590)
- 2011(6983)
- 2010(7089)
- 2009(6197)
- 2008(5717)
- 2007(5057)
- 2006(4500)
- 2005(3798)
- 学科
- 济(33061)
- 经济(33044)
- 管理(22119)
- 方法(18635)
- 业(17364)
- 数学(17223)
- 数学方法(16738)
- 企(14489)
- 企业(14489)
- 环境(11395)
- 学(10692)
- 农(7669)
- 资源(6702)
- 中国(6394)
- 和(6280)
- 划(6226)
- 生态(6121)
- 业经(5859)
- 理论(5855)
- 地方(5083)
- 贸(5006)
- 贸易(5003)
- 财(4896)
- 农业(4871)
- 易(4870)
- 土地(4641)
- 经济学(4518)
- 规划(4031)
- 发(3968)
- 技术(3896)
- 机构
- 学院(108720)
- 大学(106964)
- 管理(43897)
- 济(41319)
- 经济(40491)
- 理学(38280)
- 理学院(37916)
- 管理学(36807)
- 管理学院(36665)
- 研究(35478)
- 中国(26244)
- 科学(25671)
- 京(23354)
- 农(21889)
- 业大(21491)
- 所(18558)
- 研究所(17441)
- 农业(16813)
- 中心(16205)
- 财(15995)
- 江(15683)
- 北京(14868)
- 院(13899)
- 财经(13223)
- 范(12947)
- 师范(12764)
- 技术(12557)
- 州(12433)
- 经济管理(12405)
- 经(12012)
- 基金
- 项目(80705)
- 科学(62972)
- 基金(58461)
- 家(53484)
- 研究(53307)
- 国家(53201)
- 科学基金(45103)
- 省(32790)
- 自然(32593)
- 社会(32185)
- 自然科(31808)
- 自然科学(31804)
- 自然科学基金(31157)
- 基金项目(30906)
- 社会科(30661)
- 社会科学(30652)
- 划(27761)
- 资助(25287)
- 教育(24888)
- 编号(20678)
- 重点(18961)
- 发(17215)
- 计划(17111)
- 部(16570)
- 创(16338)
- 科研(16223)
- 科技(15428)
- 创新(15422)
- 课题(14552)
- 大学(14233)
共检索到148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军 王得祥 雷瑞德 及川武久 王翼龙
依据土壤碳循环的分室模型,对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碳各分室的碳储量和通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74.055t/hm2,其中矿质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167.810t/hm2,凋落物层(A0层和死细根)中的碳储量为6.245t/hm2(A0层占80.5%,死细根占19.5%)。森林植物每年凋落输入到凋落物层中的碳量(包括地上部分的枯枝落叶和地下部分的细根)为3.297t/hm2,其中地上部分占52.5%,地下部分占47.5%,凋落物层分解每年以腐殖酸的形式输入到矿质土壤中的碳量为0.935t/hm2;锐齿栎林地年(生长季节)呼吸释放碳量(含植被根系呼吸量)为...
关键词:
碳循环 锐齿栎林 动态模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杰 赵妍 赵云鹏 张硕新
【目的】加深对倒木呼吸年变化过程和机制的认识,获得准确的倒木呼吸年通量,为森林碳循环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方法】在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油松林和锐齿栎林内各设置100 m×100 m的固定样地6块,根据相关标准将样地内倒木划分为5个腐烂等级,在样地内选择直径在(25±5) cm、腐烂等级不同的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各3株,通过红外气体分析法原位测定倒木呼吸速率,同时测定倒木温度、倒木含水量和林内10 cm深处土壤温度,并计算油松林和锐齿栎林的倒木呼吸年通量,通过分析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呼吸速率年变化、倒木呼吸速率与倒木温度和含水量的关系,比较油松林和锐齿栎林倒木呼吸年通量的差异。【结果】(1)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各月呼吸速率均变化显著(P0.05)。(2)油松林((66.04±8.25) g/(m~2·a))和锐齿栎林((73.32±8.68) g/(m~2·a))的倒木呼吸年通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油松林的倒木表面积((1 008.83±89.84) m~2)显著高于锐齿栎林((844.56±64.58) m~2,P<0.05)。【结论】油松和锐齿栎倒木呼吸的年变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单峰曲线格局,主要受倒木温度的驱动,同时倒木含水量和腐烂等级也对倒木呼吸有显著影响,但树种对倒木呼吸的影响较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一 刘彦春 刘世荣 陆海波
[目的]研究土壤呼吸对气候变暖和干旱的响应,阐明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碳排放之间的反馈关系。[方法]采用红外辐射增温和林内穿透雨减少技术模拟气候变暖和干旱,通过LI-8100土壤CO2通量测定系统对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观测,分析了干旱年不同处理(对照、增温+减雨、增温、减雨)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长季,以上4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78、1.84、2.02和2.01μmOL·m~(-2)·s~(-1),5 Cm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分别可以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68.2%87.5%和51.0%66.6%。干旱期,以上4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均低于生长季,增温处理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常建国 刘世荣 史作民 康冰 陈宝玉
按照5个土壤含水量(0·20、0·25、0·30、0·35、0·40kg·kg-1)和5个温度(15、20、25、30、35℃)梯度设计试验,对取自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锐齿栎(Quercusalienavar.acuteserrata)天然林中0~20cm的原状土柱进行恒温培养和呼吸速率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含水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都对土壤呼吸速率产生显著影响(P<0·01);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随土壤含水量增高的变化规律为单峰曲线,含水量为0·20~0·35kg·kg-1时土壤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0·35kg·kg-1时土壤呼吸速率最高,0·35~0·40kg·kg...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国威 康永祥 刘建军 周威 张宋智 韩其晟
2011年5~10月,利用Li-6400-09系统测定了锐齿栎林及其皆伐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同时测定了地下5,10 cm土壤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皆伐地和对照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月动态,土壤呼吸速率月均值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皆伐地和对照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具有极显著的指数关系,与土壤湿度具有极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在整个生长季,皆伐地和对照林地土壤呼吸碳通量分别为566.1 g.C.m-2,534.1 g.C.m-2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差异。在整个观测期间,皆伐地和对照林地地下5 cm处的Q10值分别为3.13,2.36;地下10 cm处的Q10值分别为3.46,2.56,皆伐地和对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夏国威 康晋 周威 张宋智 康永祥
2011-11—2012-03,利用Li-6400系统测量锐齿栎林及其皆伐迹地土壤呼吸速率,研究锐齿栎林及其皆伐迹地休眠季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月变化和温湿度对土壤呼吸变化的影响,并估算休眠季锐齿栎林和皆伐迹地的土壤碳通量。结果表明:除2012年2月外,皆伐迹地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林地;休眠季皆伐迹地和对照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0.45和0.60μmolCO2·m-2s-1,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哲 董宁宁 侯琳 张帆 马武功
锐齿栎林是秦岭山地广泛分布的林分之一,林龄不仅影响着林分的结构组成,而且对林木个体碳、氮元素的吸收与排放有重要影响。以秦岭山地不同龄组锐齿栎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揭示了秦岭山地不同龄组锐齿栎林土壤和枯落物有机碳、全氮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林龄对其的影响和限制锐齿栎林正常生长的土壤可利用性养分元素。结果表明:不同龄组林地土壤(040 cm)和枯落物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7.6128.31g/kg,260.09316.96 g/kg;土壤和枯落物全氮含量分别为1.541.94 g/kg,13.121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琳 雷瑞德 王得祥 赵辉
【目的】精确估计火地塘天然次生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方法】基于林下灌木、草本群落特征数据,采用分层抽样法确定研究区土壤剖面的调查数量,对调查样地上、中、下3"层"的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及其与天然次生油松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上"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较小,变化幅度为56.60~71.98 Mg/hm2,变异系数为8.26%;而"中、下"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波动较大,变化幅度为22.83~59.45和38.33~85.82 Mg/hm2,变异系数分别为15.91%和22.94%;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下降。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雅文 韩广轩 蔡延江
滨海湿地碳循环是控制全球碳储量的关键过程之一,受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氮输入影响显著。然而氮输入影响滨海湿地碳循环的过程复杂,利用碳循环模型是研究这些过程的有效手段,在全球气候变化下,评估滨海湿地碳储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了滨海湿地碳组分在大气-植被-水体-土壤不同界面间的迁移和转化,总结了氮输入影响碳循环各阶段的规律,发现碳储蓄和碳通量对氮输入的响应受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发展比较成熟且同时具有碳、氮、水相关模块的碳循环主流模型,以及模型为适应湿地而做出的改进及其在湿地的应用情况,为利用模型模拟氮输入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相关过程提供参考。探讨了将模型应用于湿地,应注意潮汐过程对氮输入影响等相关发展方向,同时就如何减少模型模拟的不准确性等问题展开讨论,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图1表1参126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氮输入 碳循环 模型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高强 耿增超 周锋利
为了揭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潜在的地力衰退趋势,分别采集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地不同土层和距样树主干不同距离处的土样,并以天然草地不同层次土样为对照,对土样中的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天然草地土壤相比,除多酚氧化酶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脲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磷酸酶的活性降低幅度分别为15.2%~63.8%,13.9%~15.3%,6.6%~17.1%,1.6%~17.4%,以脲酶活性降低最为明显;在华北落叶松林内,距样树主干水平距离越近,土壤酶活性越强,反之,该酶活性越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甲荣
采用水量平衡定量研究方法,对秦岭林区不同密度锐齿栎林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栎林林冠截持能力占降水的11.9%~15.5%,凋落物截持量为4.2~5.8mm,林地土壤含蓄量为58.0~68.8mm.壤中流是秦岭林区最主要的产流形式,也是评价锐齿栎林水文效应最直观的指标.林冠截持量、凋落物持水量和林地土壤含蓄量随着林分密度和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加,林地壤中流量随林分密度和郁闭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密度大郁闭度高的林分在水源涵养方面有非常显著和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
锐齿栎林,水文效应,秦岭林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小龙 刘文桢 张宋智 吕寻 石小龙 李安民
【目的】研究甘肃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原始林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为小陇山林区锐齿栎次生林的经营提供参考。【方法】在小陇山林区选择锐齿栎原始林建立100m×100m的固定样地,运用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软件,分析锐齿栎原始林群落的林木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和大小分化程度。【结果】锐齿栎原始林群落的平均角尺度为0.531,建群种锐齿栎种群的平均角尺度为0.526,主要伴生树种鹅耳枥、地锦槭、光叶泡花树、鄂椴、小叶鹅耳枥、川鄂鹅耳枥、水榆花楸的平均角尺度依次为0.586,0.535,0.604,0.556,0.604,0.634和0.559;该群落平均混交度为0.71,修正混交度为0.475;...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 锐齿栎 原始林 空间结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明国 汤旭光 韩旭军 时伟宇 宋立生 黄静
岩溶地区碳循环具有地表与地下双层结构的相互渗透、有机与无机碳循环的相耦合以及生物与非生物过程的相关联等特征,相对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更为特殊和复杂。中国西南地区是全球最大范围的喀斯特连续出露地区,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碳循环路径与过程是基本清晰的,但岩石-土壤-植被-大气-水不同界面间的碳通量及迁移转化机制仍然不明确,亟待开展小流域尺度碳循环各个分量的精细观测,以及区域尺度的碳循环遥感估算和模型模拟工作。论文对西南岩溶地区碳循环观测与模拟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展望下一步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该研究可以为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影响及制定适应对策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瑞 侯琳 袁杰 张硕新
【目的】阐明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其影响因子变化的响应机制。【方法】2010年6-11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测定秦岭火地塘油松林在生长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并利用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定油松林的叶面积指数,同时还测定了5cm深处的土壤温度以及土壤含水量。【结果】油松林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土壤呼吸动态呈单峰型变化:8月下旬达到最大值3.69μmol/(m2.s),最小值出现在11月下旬,为0.52μmol/(m2.s),整个生长季的平均值为1.82μmol/(m2.s)。土壤呼吸速率与5cm深处的土壤温度变化基本保持一致,二者呈三次函数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