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3)
2023(2371)
2022(1797)
2021(1984)
2020(1382)
2019(3336)
2018(3351)
2017(4369)
2016(3685)
2015(4234)
2014(4491)
2013(3506)
2012(3252)
2011(3122)
2010(3457)
2009(2739)
2008(2595)
2007(2409)
2006(2305)
2005(2193)
作者
(6990)
(5663)
(5657)
(5634)
(3587)
(2786)
(2722)
(2458)
(2233)
(2203)
(2000)
(1983)
(1944)
(1851)
(1814)
(1768)
(1767)
(1745)
(1734)
(1712)
(1647)
(1510)
(1499)
(1396)
(1366)
(1325)
(1305)
(1263)
(1248)
(1245)
学科
教育(18303)
中国(8771)
理论(5436)
教学(5424)
(3654)
(3335)
发展(3291)
(3289)
(3169)
改革(3138)
思想(3130)
(3061)
经济(3057)
高等(3037)
研究(2987)
政治(2963)
思想政治(2808)
政治教育(2808)
治教(2808)
德育(2782)
教育改革(2776)
管理(2550)
学校(2529)
学法(2422)
教学法(2422)
(2270)
计算(2221)
算机(2212)
计算机(2212)
教育学(2201)
机构
大学(43588)
学院(38419)
教育(25534)
研究(17896)
(17572)
师范(17546)
师范大学(14804)
(11177)
职业(10294)
教育学(9972)
科学(9547)
技术(8854)
(8511)
北京(8188)
研究所(7759)
(7490)
教育学院(7316)
职业技术(7032)
中心(6541)
管理(6499)
(6431)
(6386)
中国(6059)
经济(5918)
技术学院(5853)
(5686)
理学(5353)
研究院(5342)
教育科(5287)
教育科学(5251)
基金
研究(24239)
项目(21244)
教育(20584)
科学(18148)
成果(13958)
编号(13150)
课题(12862)
社会(12271)
(11640)
社会科(11206)
社会科学(11205)
基金(11184)
(10636)
(9651)
规划(9013)
(8589)
(8394)
国家(8335)
研究成果(7709)
项目编号(7691)
年度(7639)
(7324)
(6980)
(6951)
阶段(6932)
(6694)
(6595)
教育部(6555)
重点(6521)
阶段性(6360)
期刊
教育(44031)
研究(24033)
中国(18627)
职业(10567)
技术(7497)
(7417)
经济(7417)
技术教育(6879)
职业技术(6879)
职业技术教育(6879)
高等(4929)
成人(4652)
成人教育(4652)
高等教育(4389)
大学(4344)
(4260)
论坛(4260)
(3941)
学报(3826)
发展(3707)
(3707)
职教(3585)
比较(3387)
科学(3212)
教研(2840)
高教(2840)
(2648)
(2503)
图书(2265)
远程(2183)
共检索到70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法奇  
灌输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历史上,灌输与教育的关系有一个从重合、分离到再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在批判灌输的消极作用的同时,也利用它为某些目的服务。西方学者对灌输与教育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应当辩证分析灌输的实际情况,消除教育中灌输的消极作用,为儿童的理智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林杰  
大学素质教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大学素质教育起始于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在推进大学素质教育进程中,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同时也对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社会转型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与冲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期待以及彻底解决高等教育的沉疴与积弊等,都要求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深刻认识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是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虎  
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职业教育工作和受教育者质量的基本看法和评价,是一定历史与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价值选择。从比较视角看,二战之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经历了知识本位的质量观——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素质本位的质量观的嬗变,其表现出的规律有:随时代特征不断变化、与职业资格密切相关、关注学习者的成长。文章对我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观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调整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旭  
经过30多年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证明: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永恒的目标要求,多元保障主体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必须遵循与坚持的原则,加强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是体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完善高校内部保障机制是提升研究生质量保障内驱力的核心,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与多元的指标体系是质量评估工作的关键,创新保障方法与手段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未来趋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德胜  
对话与灌输各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德性,在运行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道德意蕴,发挥着不同的道德教育作用。对话是人性使然,滋养、丰富着人性,灌输则有非人性化的倾向,是对人性的扭曲;对话是敞开性的,反对权威,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灌输则是封闭性的,依赖权威主义,压抑了生命活力,堵塞了创新可能;对话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对话还涵养着爱与信任、平等与民主、勇气与共享等美德,而灌输则表现出对人的漠然,其背后的价值逻辑是专制与服从,教唆人们自恋和利己,对德性有贬损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晋武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是构建财政学体系的核心问题。随着经济学从早期政治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再到现代经济学中新政治经济学的变迁,财政学的政治观也经历了一个从原生到退化,再到回归的演变过程。政治经济学是财政学的原本属性,财政学政治观的退化是经济学追求科学化、技术化背景下出现的极端倾向。财政学政治观的回归虽使财政学获得了新的政治生机,但全面审视其发展现状和现代主流财政学的理论框架,仍然是严重偏向纯经济化和技术化的,以致对现实财政经济实践缺乏应有的解释力与指导力。未来财政学发展与建设的方向,应是按照经济与政治密切结合的原则重构财政学的内容体系,真正现代化地复归财政学的政治经济学传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师悦  杨芊芊  
介绍了名誉博士学位的嬗变过程,将其分为萌芽期、确立期、发展期、转折期和关键期五个阶段。从近八个世纪的发展轨迹看,名誉博士学位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内涵、功能和规范性依时代与需求变化不断补葺与重构的过程。一是内涵上经历了从学位到学位与荣誉称号再到荣誉称号的过渡;二是功能上经历了从单一走向多元,融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过程;三是规范上经历了从贵族制到英才制,规范性逐步建立的过程。面向未来,可以从明晰制度内涵、找准功能定位、加强规范建设等方面促进名誉博士学位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殿强  张淑玲  
教育类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对历史的回顾与现状的反思表明,教育类课程存在着诸多弊端,使之落后于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影响着教育类课程自身功能的发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达成,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推进,已成为高师教育改革的“瓶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东辉  
美国双语教育近年来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但是少有学者对此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因而缺乏系统的观点。本文根据笔者对美国双语教育项目的亲身参与,系统阐述了美国双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并对双语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反思。笔者认为虽然移民潮、国际环境变化、国内政局交替等因素直接推动了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但是这些外在条件只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双语教育争辩的真正根源在于不同的语言取向和语言意识形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鲁宁  杨海燕  
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转型阶段、现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和当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在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公民德性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回顾和反思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建构我们国家的公民德性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在年轻一代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中,新宪是非常勤奋的。虽然没有机会目睹他工作时的情况,但只要看看他近几年不断推出的研究成果,如《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教育》、《中外教育史大事对照年表》以及大量散见于各种学报和教育理论刊物上的论文,就知道他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正所谓:只要看看跋涉者脚下的鞋,就知道他走过了多少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当不少人纷纷放弃教育史这个研究领域,投身于充满新鲜名词和开拓光彩的各种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时,新宪仍执着地坚守教育史研究这块阵地,并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着意探索的顽强精神,不断推出新的富于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牛志敏  
历史教育教学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每一个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立足当代语境,注重对历史细节的讲述;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把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要科学认识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继终身教育之后,人类教育将步入“跨界教育”的时代。学会跨界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存之外的第五大人类学习的支柱。如何“跨以成人”、“跨界生长”,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问题。跨界教育的产生,根植于人及其创造的可能性与多样性;人类存在并经历了教育空间、教育时间、教育内容和教育主体等不同类型的跨界教育。跨界教育的前期研究,围绕着“是什么”、“跨什么”、“谁来跨”、“如何跨”等议题展开。跨界教育的内涵,是一个多元性、层次化的复杂结构,由预设、性质、对象、目标与内容等不同要素综合构成。跨界教育带来新的教育体系,包括教育实践体系、教育理论体系与教育政策体系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在经济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上,经济学界长期存在两种解释思路:一是基于异质性个体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动态演化分析,这是以有机的、动态的和开放的世界观为基础的结构主义思路,它把行为主体看成是异质的;二是基于同质性个体假设基础上的静态(或比较静态)均衡分析,这是以机械的、静态的和封闭的世界观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传统,它强调行为主体的同质化。显然,现代经济学的基石就是一般均衡理论,因而静态均衡分析也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在均衡框架下,现代经济学研究理性经济人如何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但是,这种均衡分析用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在理论的推理逻辑上,经济学历来就存在着历史归纳主义和抽象演绎主义两种传统,两种传统一直在相互争论、相互排斥而又相互补充、相互吸收中发展。一般地说,那些自然科学出身的经济学家强调抽象的演绎主义分析路径,而那些社会科学出身且具有渊博历史知识的学者则更为注重历史的归纳分析方法。然而,自社会科学各分支分裂之始经济学就日益偏重于抽象演绎的方法,并最终使得经济学理论与经验事实相脱节,从而引起了一些非主流经济学的批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