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5)
2023(8020)
2022(6672)
2021(5965)
2020(5088)
2019(11325)
2018(10740)
2017(19928)
2016(11081)
2015(12224)
2014(11745)
2013(11571)
2012(10835)
2011(9797)
2010(9450)
2009(8816)
2008(8672)
2007(7610)
2006(6709)
2005(6016)
作者
(36825)
(30804)
(30680)
(28741)
(19476)
(15101)
(13637)
(12022)
(11770)
(10665)
(10659)
(10168)
(10131)
(9913)
(9750)
(9512)
(9419)
(9212)
(8884)
(8840)
(8065)
(7607)
(7329)
(7063)
(7058)
(6878)
(6667)
(6666)
(6360)
(6329)
学科
(41242)
经济(41147)
管理(32744)
(30701)
(24844)
企业(24844)
方法(19264)
数学(17014)
数学方法(16808)
(14205)
(12229)
(11931)
中国(10778)
(10155)
业经(9330)
(9237)
贸易(9235)
(9026)
(7972)
财务(7958)
财务管理(7939)
农业(7930)
企业财务(7626)
环境(6953)
(6908)
(6867)
银行(6813)
技术(6722)
(6675)
金融(6675)
机构
大学(165050)
学院(161525)
(64189)
经济(63041)
研究(61303)
管理(58223)
理学(51259)
理学院(50628)
管理学(49532)
管理学院(49281)
中国(44525)
科学(42243)
(41449)
(35305)
农业(33466)
(33463)
业大(33179)
研究所(31038)
(29500)
中心(26911)
(23627)
财经(23547)
(22412)
农业大学(22284)
北京(21904)
(21542)
(20640)
经济学(20025)
科学院(19008)
(18960)
基金
项目(117934)
科学(90789)
基金(87330)
(82138)
国家(81505)
研究(74347)
科学基金(66861)
社会(48166)
自然(47301)
基金项目(46413)
自然科(46189)
自然科学(46167)
社会科(45546)
社会科学(45534)
自然科学基金(45412)
(44978)
(40017)
资助(35277)
教育(33016)
重点(27394)
编号(26173)
计划(25990)
(25578)
(24618)
(24403)
科研(24090)
创新(23209)
科技(23159)
(22167)
大学(20807)
期刊
(65616)
经济(65616)
研究(43052)
学报(40123)
(36264)
科学(32916)
中国(31446)
大学(28791)
学学(27866)
农业(24240)
(22689)
管理(20382)
(13577)
(13190)
金融(13190)
业大(12015)
财经(11984)
经济研究(11599)
教育(10624)
业经(10480)
(10225)
(10199)
技术(10035)
农业大学(9965)
问题(9039)
科技(8936)
林业(8856)
(7252)
资源(7176)
中国农业(6894)
共检索到231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甘霖  文雅  段媛媛  郭正刚  
合理灌溉量和适宜密度是栽培草地管理的关键因子。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密度(20、35、50株·盆~(–1))和灌溉量(35%~40%,60%~65%,75%~80%的土壤饱和含水量)互作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生物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显著影响垂穗披碱草株高、分蘖数、根系体积、地上地下生物量、地上地下生物量比,且随灌溉量增大,垂穗披碱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分蘖数、根系体积均呈增加趋势,而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先增加后减小。密度显著影响垂穗披碱草分蘖数和单株地上生物量,且随密度增大,其分蘖数和单株地上生物量均呈减小趋势,而密度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株高、根系体积以及地上地下生物量比没有明显影响。灌溉量与密度互作仅显著影响了单株生物量(P <0.05),而对种群生物量没有明显影响,这为高寒牧区垂穗披碱草栽培草地的建植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文雅  周培  张忠雪  段媛媛  冯甘霖  邓雨森  郭正刚  
施氮和灌溉是提高牧草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0、200和400 mg·kg–1)和灌溉量(土壤饱和持水量的35%~40%、 60%~65%、 75%~80%)互作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生物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垂穗披碱草株高、分蘖数、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呈显著增加趋势(P 0.05)。随灌溉量增加,垂穗披碱草株高、分蘖数、地上生物量、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呈显著增加趋势(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金林  郁二蒙  李志斐  王广军  余德光  谢骏  
试验按生态基表面积占水泥池水体表面积比值(比表面积),设置50%(S-50)、100%(S-100)、150%(S-150)和对照组(无生态基)四个试验组,研究生态基挂设密度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100和S-150处理组草鱼的末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50组,饲料转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100处理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S-100组水体CO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附着生物量(VSS)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S-100与S-150组的过氧化氢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卫红  刘大林  苗彦军  徐雅梅  陈鸣晖  邵将  
干旱是制约西藏牧草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本研究以西藏野生赖草(Leymus secalinus)和披碱草(Elymus nutans)作为试验材料,探究两种野生牧草抗旱能力的强弱,以期为西藏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恢复和栽培草地建植时草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两种野生牧草的株高增长速率、植株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随干旱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0.05);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卢发光  顾立峰  刘昱茜  任桢  施雨  徐振然  周桂生  卢海潼  王小山  张网定  任志强  朱广龙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WL919品种为材料,设置15.0 kg·hm~(-2) (D_1)、30.0 kg·hm~(-2) (D_2)、45.0 kg·hm~(-2) (D_3)3个播种量,150.0 kg·hm~(-2) (N_1)、225.0 kg·hm~(-2) (N_2)、300.0 kg·hm~(-2) (N3) 3个施肥量,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盐碱地紫花苜蓿产量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滩涂盐碱地苜蓿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的株高、干草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中等密度(D_2)下达到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条件下,苜蓿的株高、干草产量均以中密度中氮(D_2N_2)处理最优。3)播种后120 d时紫花苜蓿处于现蕾期和初花期,此时紫花苜蓿的饲草品质较好,干草产量为11 057.2 kg·hm~(-2),因此是最适宜的收获时期。4)丙二醛含量在播种后60 d时最低,此时施氮量对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P> 0.05),播种后120 d时,D_3N_2组合下丙二醛含量最低。5)随着种植密度以及施氮量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先增后减。总体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D_2N_2处理下活性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中等密度(D_2)下较高,在D_2N_2处理下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在D_2、D_3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中氮(N_2)下活性最高。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条件下,中密度中氮(D_2N_2)处理下盐碱地紫花苜蓿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均能达到最优水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屠民航   蔡根谭   闫乐艳   韩国峰   施振旦   马龙飞   陈顺   王恬   陈哲   王超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力、肠屏障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日龄雄性樱桃谷鸭200只,随机分为4个不同饲养密度的试验组,分别为SD1(11只·m-2)、SD2(12只·m-2)、SD3(13只·m-2)、SD4(14只·m-2),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为42 d。[结果] 肉鸭42 d体重和1 ~ 42 d平均日增重在SD1与SD2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与SD1、SD2组相比,SD3、SD4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最终体重显著降低(P < 0.05)。血清和空肠黏膜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在SD1和SD2组间无显著差异;与SD1、SD2组相比,SD3、SD4组血清中GSH-Px、T-AOC显著降低(P < 0.05),且SD4组T-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 < 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 < 0.05)。与SD1、SD2组相比,SD3、SD4组空肠黏膜中T-AOC和T-SOD活性显著降低(P < 0.05),且SD4组GSH-Px活性显著降低(P < 0.05),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 < 0.01);各组间血清和空肠黏膜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差异(P > 0.05)。与SD1、SD2组相比,SD4组血清中D-乳酸(D-LA)、脂多糖(LPS)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显著升高(P < 0.05)。与SD1、SD2组相比,SD3、SD4组空肠黏膜中闭锁蛋白(OCLN)、闭合小环蛋白-1(ZO-1)、血红素加氧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 < 0.05),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2(IL-2)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 < 0.05),且SD4组紧密连接蛋白2(CLDN2)、GSH-Px、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 < 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 < 0.05)。[结论]综上,高饲养密度(13 ~ 14只·m-2)可导致肠屏障受损并抑制肉鸭生长、免疫及抗氧化功能,这可能与高密度可抑制Nrf2信号通路及激活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肉鸭饲养密度为11 ~ 12只·m-2较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娟  王丽娜  曹蕾  张永辉  许冬梅  张万祥  郭旭生  
为明确青藏高原海拔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ytans)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海拔区(天祝2 965m、果洛3 763m、当雄4 228m和那曲4 752m)的垂穗披碱草为发酵原料,测定其在青贮14、30、60、90d后的青贮指标。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垂穗披碱草附着乳酸菌数量呈升高趋势,酵母数量呈下降趋势,而霉菌数量受海拔影响小;时间和海拔的互作极显著影响pH、乳酸、乙酸含量和霉菌的数量(P<0.001);不同海拔地区的垂穗披碱草同一青贮时间的pH、干物质、乳酸和乙酸的含量以及微生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席琳  李晓磊  
【目的】研究不同护坡工程对常用护坡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根系特征的影响,为植被护坡工程的科学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区高次团粒喷播植草工程、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和直接撒播草籽工程3种植被护坡工程的垂穗披碱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植物根系取样和土壤取样,室内WinRHIZO根系扫描分析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探讨3种护坡方式下垂穗披碱草的根系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高次团粒喷播植草工程、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和直接撒播草籽工程3种护坡工程下,垂穗披碱草的根系均以细根为主,其中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下垂穗披碱草总根长为616.0 cm,根表面积为36.8 cm2,根体积为0.24 cm3,均显著高于直接撒播草籽工程。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下垂穗披碱草立地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其他两种护坡方式高,而高次团粒喷播植草工程下0~1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和土壤体积质量较其他两种护坡方式高。土壤理化性质对垂穗披碱草根系生长的影响较大,相关分析表明,0~1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与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下垂穗披碱草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最高,其立地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高,说明在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区及类似工程区选择格状框条护坡植草工程种植垂穗披碱草效果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艳花  杜成章  陈红  王萍  张继君  
通过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大粒蚕豆"通蚕鲜8号"产量及生长量的影响,得出在施肥组合为有机肥500 kg+40 kg P+10 kg K+5 kg N、密度为120 000株/hm2时蚕豆产量最高,达到3580.995 kg/hm2。高密度有利于蚕豆产量和株高的形成,而低密度有利于蚕豆叶片增长,NPK肥对叶苔数的增加和叶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蚕豆苗期即1月18日至2月27日期间叶龄增长速率为2.88小叶/d,开花结荚期即2月27日至3月29日之间叶龄增长迅速,达7.87小叶/d,同时,在此期间株高及叶苔数的生长速率也较高。蚕豆分枝的旺盛形成期为1月17日至2月18日,生长后期一些无效分枝会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凡  袁丹宁  文华  蒋明  刘伟  田娟  
【目的】研究不同钴源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组织钴含量及部分血清指标的影响,筛选草鱼饲料中适宜的钴源。【方法】选取初始体质量为(8.63±1.14)g的草鱼幼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饲喂添加氯化钴、碳酸钴、乙酸钴和氧化钴4种钴源(钴的添加量为0.20mg/kg)的试验日粮,养殖70d后,测定草鱼的生长性能、不同组织钴含量及部分血清指标。【结果】氯化钴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增加率显著高于氧化钴组和乙酸钴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氧化钴组和乙酸钴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乙酸钴组(P0.05);氯化钴组草鱼的肝脏、肾脏和肌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裕玉  徐跑  聂志娟  邵乃麟  徐钢春  
为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设置15 000和25 000尾/槽2个养殖密度,经过120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皮质醇和溶菌酶含量无显著影响;高养殖密度组血清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低养殖密度组。在低、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体重与体长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生长方程分别为y=0.031 6x~(2.903 8)(R~2=0.980 1)和y=0.032 1x~(2.898 5)(R~2=0.982 4)。结果表明,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高密度养殖而不影响大口黑鲈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鸿洋  傅华  黄德君  周鸿进  
【目的】为高寒地区高产、优质垂穗披碱草育种的亲本选配和综合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选择了11份来自青藏高原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质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对其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可溶性糖(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4个饲用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①11个垂穗披碱草居群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性状均存在一定变异,干草产量性状变异最大,为52.13%;中性洗涤纤维性状变异最小,为3.97%;...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管敏  张德志  舒德斌  朱欣  
为探究养殖密度对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成鱼生长性能、生化指标及性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低、中、高3个密度梯度,初始密度分别为(6.12±0.04) kg/m~3、(8.92±0.19) kg/m~3和(11.75±0.29) kg/m~3,密度养殖实验周期12个月,实验结束后将鱼转入恢复池进行低密度[(4.11±0.03) kg/m~3]恢复实验(6个月),分别在0、12个月和18个月时测定实验鱼的生长、血液生化和性激素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密度养殖实验结束后,低、中、高密度组分别达到(10.99±0.21) kg/m~3、(13.59±0.10) kg/m~3和(17.78±0.28) kg/m~3;随着设计密度的增加,实验鱼体重、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日增重率(DWGR)显著降低(P<0.05);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总蛋白(TP)浓度随设计密度的增加呈逐渐递减的趋势,高密度组血糖(GLU)浓度高于中、低密度组,各密度组间白蛋白(ALB)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各密度组17α,20β-双羟孕酮(17α,20β-DHP)和睾酮(T)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但其浓度比实验开始时略有升高;高密度组雌二醇(E2)、卵黄蛋白原(VTG)和孕酮(P)浓度水平显著低于低、中密度组(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江湖  呼天明  王佺珍  胡晓宁  朱勇  郑红梅  曹仲华  边巴卓玛  苗彦军  
【目的】探讨施N量对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施N量为0(CK),50,90,130,170,210,250,290和330 kg/hm2共9个处理,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各处理垂穗披碱草的每m2生植枝数(X1)、每生植枝小穗数(X2)、每小穗小花数(X3)、每小穗种子粒数(X4)、种子千粒重(X5)和每公顷种子产量(Z),分析施N量与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施N量与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的种子产量、每m2生殖枝数和种子千粒重间极显著相关;每m2生殖枝数和种子千粒重均与种子产量间极显著相关,每m2生殖枝数与种子千粒重极显著相关,每小穗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天财  查菲娜  马冬云  宋晓  岳艳军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运转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花前植株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均以适宜的低密度处理表现较高,其中干物质运转量以茎鞘最高,氮素运转量以叶片最高;花后植株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两品种间表现不一致,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花后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以最低密度的C1(300万株/hm2)处理最高,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则以较高密度的B3(225万株/hm2)处理最高;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花前两品种均以较低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花后则以较高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贮藏氮素对籽粒氮素贡献率兰考矮早八花前以中间密度处理表现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