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4)
- 2023(9394)
- 2022(8395)
- 2021(8056)
- 2020(6767)
- 2019(15715)
- 2018(15751)
- 2017(30349)
- 2016(16724)
- 2015(18781)
- 2014(18831)
- 2013(18575)
- 2012(16859)
- 2011(15098)
- 2010(14854)
- 2009(13396)
- 2008(12829)
- 2007(10923)
- 2006(9388)
- 2005(8011)
- 学科
- 济(62241)
- 经济(62174)
- 管理(46797)
- 业(44127)
- 企(36851)
- 企业(36851)
- 方法(30439)
- 数学(26410)
- 数学方法(26046)
- 农(16844)
- 中国(15792)
- 财(15017)
- 学(14407)
- 业经(14027)
- 地方(13360)
- 贸(11325)
- 贸易(11321)
- 农业(11185)
- 理论(11046)
- 易(10968)
- 和(10825)
- 制(10420)
- 技术(10183)
- 环境(10096)
- 务(9858)
- 财务(9788)
- 财务管理(9772)
- 教育(9316)
- 企业财务(9236)
- 划(8923)
- 机构
- 大学(230770)
- 学院(229718)
- 管理(95130)
- 济(85525)
- 经济(83439)
- 理学(83229)
- 理学院(82323)
- 管理学(80868)
- 管理学院(80476)
- 研究(75559)
- 中国(54030)
- 科学(49453)
- 京(49327)
- 所(38151)
- 农(37826)
- 财(37383)
- 业大(36702)
- 研究所(35196)
- 中心(34032)
- 江(31662)
- 北京(31267)
- 范(30695)
- 财经(30672)
- 师范(30412)
- 农业(29811)
- 经(27908)
- 院(27728)
- 州(26593)
- 技术(25238)
- 师范大学(24609)
- 基金
- 项目(164832)
- 科学(128239)
- 研究(120447)
- 基金(117812)
- 家(102849)
- 国家(101957)
- 科学基金(87176)
- 社会(72736)
- 社会科(68768)
- 社会科学(68746)
- 省(65208)
- 基金项目(63565)
- 自然(58303)
- 自然科(56900)
- 自然科学(56889)
- 自然科学基金(55850)
- 划(55053)
- 教育(54974)
- 编号(50309)
- 资助(48702)
- 成果(40341)
- 重点(36337)
- 部(35636)
- 发(34830)
- 创(34309)
- 课题(34224)
- 创新(31882)
- 科研(31698)
- 项目编号(31236)
- 大学(30512)
共检索到321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玉娟 蔡焕杰
分析了灌溉管网系统优化研究的现状,论述了管网优化常用算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性,并根据灌溉 管网的特点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
灌溉管网 优化设计 优化算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方红 李援农 王增红 张智韬
膜孔灌溉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灌溉方法,是利用地膜输水,并兼作防止地面蒸发的介质,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文章综述了膜孔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膜孔灌溉技术的特点、节水机理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为大面积推广这一技术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
膜孔灌溉 节水农业 节水技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德兰 倪文进 王文娥 赵军校
根据可供农田灌溉的水资源量和作物需水规律,以灌区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确定灌区小麦、玉米、果树等3种主要作物适度灌水量的优化模型,并以陕西省桃曲坡灌区为例,计算确定了现状水资源承载力条件下,该灌区小麦、玉米、果树的适度灌水量。结果表明,在50%降雨频率年,小麦、玉米、果树的适度灌水量分别为1144.5,1577.85和850m3/hm2;在75%降雨频率年,小麦、玉米、果树的适度灌水量分别为607.5,1591.8和1725m3/hm2。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妍峰 陈赛玥
节水灌溉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灌溉效率的关键。本文基于多水源灌溉系统,考虑系统水资源分配并确定管网拓扑结构与连接管道尺寸,以最小化系统流量分配成本和管道安装成本之和为目标函数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一种混合启发式算法将局部搜索与精确算法结合,协同优化管网布置与管网设计两个阶段,分析各节点之间的连接情况与连接管径,并为需水节点分配流量。通过不同规模的测试算例验证了协同优化算法能有效降低多水源灌溉系统的建设成本。
关键词:
多水源灌溉系统 局部搜索 混合启发式算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石磊 卢思华 魏志威 李震 吴奔雷
以管网投资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了改进的自压树状灌溉管网规划模型,通过定义管网用水节点的上层水节点来保证管道连通性;同时,提出了改进的双频蝙蝠算法,通过使用双脉冲频率策略均衡算法多样性与收敛性。基于12个100维度测试函数的寻优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及蝙蝠算法相比,双频蝙蝠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应用双频蝙蝠算法分别对10节点和34节点的管网进行规划设计,管网投资费用均值较蝙蝠算法可分别减少23.60%和31.03%。
关键词:
自压树状灌溉管网 管网部署 双频蝙蝠算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景社
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吴景社目前,全世界占耕地面积1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占总产量40%的粮食。巴基斯坦、中国和印度的灌溉耕地上生产了分别占其各自总产量80%、70%和55%的粮食;美国占耕地面积12%的灌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耿雯倩
生态压力、发展转型和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启动了全国性的节水灌溉工程。陕西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和水资源紧缺省份,农业灌溉也面临着亟待革新的压力和难以持续的困境。文章首先分析了陕西省在农业灌溉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设施建设管理、资金投入、资源分散、盐碱化和气象灾害等。然后,从国外水资源利用和国内部分地区的灌溉实践两个方面,探讨陕西省农业灌溉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做法。最后,从紧迫性、重要性和可行性上,提出了三点建议,即创新资金利用、推动集约利用和制度人才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景社
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吴景社(四)加强灌溉水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据ICID调查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渠系的输水效率在30—90%之间,田间供水效率在35%—75%之间,整个渠系的用水效率大致为10%—50%。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戈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灌溉水费的征收变得困难,一些地方政府以减轻农民负担为由,减免了灌溉水费。本文认为,减免灌溉水费可以减少管理单位大量计征工作量。若财政补贴到位,供水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也有了基本保障。但是,减免灌溉水费的同时,水资源浪费现象加剧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要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灌溉水费减免的实施,还需要水权鉴定、总量控制、准确计量、农民自治管理等多种配套措施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灌溉水费 可行性分析 综合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宏 郑传祯
将污水处理达标后进行农业回用,发展污水灌溉,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通过对国内外污水灌溉研究进行梳理和比较,总结了研究上的相同点和区别之处。国外较早从法律法规、管理执行、成本控制、信息统计等方面来研究污水灌溉问题。针对中国污水灌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国外研究成果,提出中国应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信息统计、经济可行性、影响因素、规划和管理方面的研究,以及涉及协同管理、财政、科技、舆论等4大建设性措施。
关键词:
国内外 污水 灌溉 农业 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秀明 康绍忠 王密侠
介绍了作物调亏灌溉的概念及其生理学基础,论述了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调亏灌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作物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丹 高彬 边博 叶文宇 程小娟 陈克强
根据用水流量的变化 ,在考虑加压泵站分级供水的基础上 ,针对网前水塔树状管网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压力和流量关系 ,以管网系统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 ,建立了这一类型管网系统优化设计的线性规划模型。应用所建立的优化设计模型 ,在保证管网系统各节点所需流量和压力条件下 ,可确定输水管段和配水管段尺寸、水塔高度和泵站扬程的最优值 ,获得网前水塔树状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
网前水塔 树状管网 优化设计 线性规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自玺 赵国强 邓天宏
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作物耗水量和有效降水量是农田水分平衡的主要组成因子。土壤水分预报模型综合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给出了未来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决策模型则根据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物水分指标、产量反应系数、和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灌溉决策──灌或不灌、灌溉期和灌溉量。
关键词:
优化灌溉,模型,决策,目标函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亚 王友贞 汤广民
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冬小麦、油菜、夏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分阶段受旱试验,获得了连续5年的非充分灌溉试验资料,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到了这几种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参数。运用动态规划法研究了供水不足条件下的非充分灌溉制度,得到了冬小麦、油菜、夏玉米和大豆这4种作物的优化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产量相同或相近时,采用优化灌溉制度进行灌溉,可明显减少作物的耗水量和灌溉用水量,提高水分生产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巧娟 何虹 李亮 张超 蔡焕杰
【目的】探究AquaCrop模型在关中地区的适用性,寻求大豆在不同降水年型下最适宜的灌溉制度。【方法】用田间试验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校正,并用校准后的模型模拟1961—2019年内所有3种不同降水年型14种灌溉制度下的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AquaCrop模型模拟田间产量最高处理的冠层覆盖度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6、7.15%、11.03%和0.94;模拟值与实测值生物量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9、526.04 kg·hm~(-2)、14.45%和0.97;最终产量模拟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7、49.98kg·hm~(-2)、1.74%和0.82,各处理的冠层覆盖度和生物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2均大于0.95,说明Aqua Crop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关中地区大豆的生长发育动态与产量。结合模型模拟结果可知,大豆作物需水量平均值为398.2 mm,各个生育时期的需水量差异较大,分枝期需水量为127.8 mm,开花-结荚期需水量为212.6 mm,鼓粒期的需水量为57.7 mm。结合对3种不同降水年型进行不同灌溉制度模拟后发现,大豆开花-结荚期为需水关键期,该生育时期水分供应情况影响大豆的最终产量。在湿润年可以不灌水;平水年和干旱年仅在开花-结荚期分别灌溉45和70 mm可实现最高产量(2 699、2 486 kg·hm-2)和最大水分利用效率(0.74、0.7 kg·m~(-3))。【结论】该地区大豆灌溉制度,应以不同降水年型分布情况为基础对大豆灌溉制度进行选择,可保证大豆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作为关中地区大豆灌溉制度的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