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4)
- 2023(9552)
- 2022(8238)
- 2021(7243)
- 2020(6333)
- 2019(14444)
- 2018(13944)
- 2017(26734)
- 2016(14978)
- 2015(16543)
- 2014(16471)
- 2013(16287)
- 2012(15114)
- 2011(13688)
- 2010(13612)
- 2009(12680)
- 2008(12677)
- 2007(11530)
- 2006(9803)
- 2005(8478)
- 学科
- 济(62487)
- 经济(62421)
- 管理(42217)
- 业(41638)
- 企(32966)
- 企业(32966)
- 方法(32665)
- 数学(29570)
- 数学方法(29341)
- 农(17325)
- 财(16971)
- 中国(14596)
- 学(14150)
- 贸(13411)
- 贸易(13411)
- 易(13041)
- 业经(12868)
- 农业(11659)
- 地方(11159)
- 务(10857)
- 财务(10844)
- 财务管理(10818)
- 制(10537)
- 企业财务(10246)
- 环境(9773)
- 技术(9597)
- 银(9031)
- 银行(8970)
- 和(8735)
- 融(8595)
- 机构
- 大学(222793)
- 学院(221071)
- 济(90958)
- 经济(89266)
- 管理(83997)
- 研究(74977)
- 理学(74001)
- 理学院(73142)
- 管理学(71860)
- 管理学院(71471)
- 中国(54084)
- 科学(50306)
- 农(49705)
- 京(45747)
- 业大(41271)
- 农业(40207)
- 所(39897)
- 财(39020)
- 研究所(37068)
- 中心(34508)
- 财经(32282)
- 江(32130)
- 经(29402)
- 经济学(28509)
- 北京(27813)
- 范(27153)
- 农业大学(27126)
- 师范(26707)
- 经济学院(26241)
- 院(26176)
- 基金
- 项目(155834)
- 科学(121146)
- 基金(113784)
- 研究(104460)
- 家(102812)
- 国家(101989)
- 科学基金(85584)
- 社会(67207)
- 社会科(63821)
- 社会科学(63793)
- 省(61977)
- 基金项目(61528)
- 自然(58141)
- 自然科(56831)
- 自然科学(56807)
- 自然科学基金(55855)
- 划(52845)
- 教育(48057)
- 资助(45684)
- 编号(40216)
- 重点(35723)
- 部(34155)
- 发(33285)
- 创(32821)
- 计划(31991)
- 科研(31327)
- 成果(31070)
- 创新(30807)
- 业(28710)
- 教育部(28441)
- 期刊
- 济(89756)
- 经济(89756)
- 研究(56218)
- 学报(45551)
- 农(43390)
- 科学(37945)
- 中国(36917)
- 大学(32496)
- 学学(31216)
- 财(30465)
- 农业(29131)
- 管理(26365)
- 教育(17015)
- 技术(16820)
- 融(16462)
- 金融(16462)
- 业(16021)
- 财经(15948)
- 经济研究(15489)
- 业经(15292)
- 经(13648)
- 问题(12711)
- 版(12694)
- 业大(12308)
- 技术经济(11571)
- 科技(11228)
- 商业(11004)
- 农业大学(10589)
- 统计(10433)
- 贸(10383)
共检索到302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娟 李周
本文阐述了生产技术效率测定的理论,并以河北省石津灌区为例,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农户调查资料,对该灌区的生产技术效率、灌溉用水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石津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远低于生产技术效率,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为75.43%,说明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目前的产量可减少24.57%的灌溉用水;而且灌溉用水效率与生产技术效率相比表现出较大的可变性。进一步的计量分析表明:提高渠水使用的比例、提高水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建立用水者协会,对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朗 黄莺
随着水资源问题的日益严峻,用水效率的提高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农业灌溉用水是我国的用水大户,测算灌溉用水的技术效率对于制定合理的灌溉用水政策,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农户的微观层面对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用Tobit模型对影响灌溉用水效率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仅为0.4821,存在很大的节水潜力,农户种植经验的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农户节水意识的增强、井灌方式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灌溉水价的改革等都对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朗 陈杰 刘晨
基于对黄淮海平原2017年的实地调研数据,选取冬小麦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对小农户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3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冬小麦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小农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样本中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值的差异较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值集中在70%以上的水平,而小农户集中在10%~30%的水平;(2)结合各个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效率可知,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均有一定的提高空间;(3)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农业收入占比、用水成本和是否采用灌溉技术等因素对所有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都会有正向影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户的年龄、灌溉面积、灌溉设施等因素能够影响其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但是对于小农户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无显著的影响。小农户是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和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对象。加快传统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加大公共服务建设等措施有助于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耿献辉 张晓恒 宋玉兰
水资源是21世纪的战略资源,提高农业部门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论文利用"一步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评估了新疆地区806户棉农的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单要素效率测算方法,借助Tobit模型,考察棉花灌溉用水效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新疆地区棉花技术效率与灌溉用水效率分别为0.85和0.74,并且两种效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②汉族农户以及采用滴灌技术和兵团经营方式的农户具有更高的技术效率与灌溉用水效率,而采用套种方式的农户两种效率较低;③棉花技术培训、每块土地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农户技术效率与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④灌溉用水价格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承芳 张林秀 Scott Rozelle
本文利用对5省101个村的三类公共投资项目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介绍了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的现状,提出了两组衡量公共投资质量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村公共投资质量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直接选举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投资的质量,但是村民参与对农村公共投资的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品 质量 村直接选举 税费改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学渊
本文利用1997—200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宏观层面的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省份的灌溉用水都处于低效生产配置状态,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单位面积灌溉用水效率均值不足0.6,这意味着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目前的产量可减少40%的用水量,而且灌溉用水效率与农业生产效率相比地区间差异更大,西北地区是全国最具节水潜力的区域。进一步的效率分解结果显示,较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改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增强水投入自由处置性可以更大程度地节约有限水资源,优化农业水资源管理与经营体制已成为解决中国各省份普遍存在的灌溉用水效率低下问题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青 谭向勇
本文依据山西省的农户调查资料 ,运用MultinomialLogit模型 ,对农户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灌溉技术选择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粮食作物一般采用水利用率较低的传统技术 ,而经济作物一般采用水利用率较高的现代技术。模型估计结果显示 ,水资源短缺程度会影响农户灌溉技术的选择 ;水价和是否有政府扶持对经济作物灌溉技术选择有显著的影响 ,而这两个因素对粮食作物灌溉技术选择几乎没有影响。
关键词:
灌溉技术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林靖 张林秀
本文使用2005年全国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截面数据,分析了农户对其所在村灌溉设施投资状况满意度,以及是哪些因素在影响他们的这种评价。描述统计和OrderedLogit模型回归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教育程度、项目实施前是否公开预算、征求意见以及农户家庭是否参加了项目维护等因素都对满意情况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今后除了要加大投资力度外,还要增加项目投资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对保证投资的持续性和效果作出更科学更合理的政策规划。
关键词:
农户 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黄智俊
本文从影响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分析入手,运用二项Logit模型,探讨激励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扩大经营规模、培育用水者协会等民间组织、实行定额用水并给予农户剩余水权的处分权、提高节水灌溉财政投入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加大财政扶持,都能促进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良仕 李曼丞
[目的]基于2000—2019年辽宁农业灌溉用水相关数据,将农业灌溉用水压力、效率、用水价格、种植结构等因素纳入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模型,估计各影响因素对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的影响,更好地保障粮食和水资源安全。[方法]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辽宁各地级市农业灌溉用水影响因素作用的时空差异性。[结果](1)不考虑影响因素作用的时空差异性,用水价格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动对辽宁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的影响特别小。(2)考虑到影响因素作用的时空差异性,除了朝阳和大连,其余各地级市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的价格弹性在2014年前后呈现出负向增大的态势,水价改革还有较大的效力空间。(3)辽宁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和种植结构的回归系数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部低,四周高的特点。(4)城镇化程度对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的影响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由正向较强逐渐向负向较强的演变。[结论]依据辽宁农业灌溉用水的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种植结构、用水效率和城镇化程度是影响辽宁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的主要因素,合理制定城镇化规划对该因素回归系数呈显著上升趋势的地级市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廖永松
本文以石津、泾惠渠和武都三个灌区内18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了灌溉水价改革对灌溉用水、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溉水价上涨会减少灌溉用水,也会影响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灌溉水价有上涨空间,但极为有限。因此,本文认为,在目前农业生产条件下,在强调提高灌溉水价达到补偿供水全成本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灌溉工程的成本—收益核算,降低灌溉成本。此外,国家财政应适当补贴灌溉用水户,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和农民灌溉权益不受侵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雄化 钟若愚
选取2004—2013年全国和31个省市区的劳动力、资本、农用物质、灌溉水吸收量、生态包袱、污染排放量和粮食产量,分别运用MFA、SFA和DEA方法测量粮食生产灌溉水资源的资源生产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资源效率,运用Moran’s I指数检验3种水资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影响3种水资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粮食生产的水资源生产率稳步提高,灌溉条件改善中技术效率提高缓慢,全要素水资源效率中经济效率明显高于生态效率和环境效率;区域粮食生产的灌溉水资源效率分化明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大波 张新焕 杨德刚 肖艳秋 杨帆 夏文进
通过三工河流域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基于DEA方法,从作物类型和地域空间两方面评价了农户灌溉效率,利用Tobit模型探讨了农户灌溉效率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对灌溉效率的作用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作物类型的灌溉效率不同,平均灌溉效率的大小依次为棉花(0.95)>葡萄(0.89)>葵花(0.88)>打瓜葫芦(0.80)>玉米(0.78)>小麦(0.72)。②不同地域空间的灌溉效率具有差异,同种作物的平均灌溉效率在兵团与地方间差异显著,兵团略大于地方;上、中、下游进行比较,上游与中下游作物平均灌溉效率差异显著,下游>中游>上游。③灌溉方式、作物类型、收入、灌水量、水价、灌溉管理、技术培训对灌溉效率影响显著。其中灌溉量与灌溉效率呈负相关;灌溉方式、灌溉管理规范程度、水价、技术培训、收入与灌溉效率呈正相关;灌溉效率随种植作物类型和区域不同存在显著变化。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灌溉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灌溉效率 影响因素 三工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贵芳 周丁扬 石敏俊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提高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压缩农业灌溉用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可能途径之一。基于2014年张掖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黑河流域中段不同类型灌区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典型灌区主要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均存在改进空间,节水潜力较大。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典型灌区主要作物灌溉技术效率达到目前的最高水平,平原灌区生产同样产量的制种玉米和大田玉米,灌溉用水可分别减少34.47%和38.15%;北部荒漠灌区生产同样产量的棉花、制种西瓜和玉米套小麦,灌溉用水可分别减少48.42%、34.82%和22.99%;沿山灌区生产同样产量的小麦、马铃薯、大麦和大田玉米,灌溉用水可分别减少14.48%、30.75%、25.50%和35.96%。(2)不同灌区之间作物灌溉技术效率的变异系数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呈负向关系,同一灌区内部种植相同作物的农户生产管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3)农地细碎化程度和农户耕地面积扩大会降低作物灌溉技术效率,改善耕地质量能提高北部荒漠灌区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增加井水灌溉会提高平原灌区大田玉米和沿山灌区作物灌溉技术效率,灌溉次数与多数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呈"倒U型"关系,而农户耕作需求及其对风险态度的影响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合理确定种植规模、加快农地空间优化,因地制宜地改善耕地质量,完善水利设施、合理使用井灌、增强河水灌溉放水的灵活性,是提升黑河流域作物灌溉技术效率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坤玉 吴健
本文目标是定量评估农业灌溉水价对农户用水量的影响。以往研究只考虑灌溉水价对于农户某种节水行为的影响,本文充分考虑在不同的价格水平阶段,农户会在多种节水行为中进行选择,引起用水需求弹性变化,并改变用水量,从而更全面更真实地反应价格水平与农户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在农村水价市场健全以及农户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下,本文通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研究农户节水行为随着价格水平而发生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水价与节水量的关系。本文还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黑龙江省境内某农场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案例地区,当灌溉水价达到0.04元/m3的时候,水价具备了发挥作用的条件;水价在0.04-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