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4)
- 2023(7030)
- 2022(5312)
- 2021(4731)
- 2020(3961)
- 2019(8543)
- 2018(8759)
- 2017(16176)
- 2016(9631)
- 2015(10943)
- 2014(11094)
- 2013(10701)
- 2012(9997)
- 2011(9143)
- 2010(9191)
- 2009(8441)
- 2008(8365)
- 2007(7540)
- 2006(6909)
- 2005(6511)
- 学科
- 济(36138)
- 经济(36090)
- 业(21101)
- 管理(20847)
- 企(15642)
- 企业(15642)
- 学(13049)
- 方法(12888)
- 中国(12069)
- 农(11833)
- 数学(10713)
- 数学方法(10560)
- 业经(8766)
- 财(8076)
- 农业(8035)
- 制(7649)
- 地方(7513)
- 发(6517)
- 融(6187)
- 金融(6184)
- 贸(6093)
- 贸易(6090)
- 银(6042)
- 银行(5973)
- 易(5888)
- 行(5728)
- 体(5551)
- 土地(5460)
- 理论(5420)
- 发展(5334)
- 机构
- 大学(143264)
- 学院(140681)
- 研究(61719)
- 济(50573)
- 经济(49415)
- 科学(44435)
- 中国(43966)
- 管理(42922)
- 农(41963)
- 理学(36311)
- 所(36023)
- 理学院(35674)
- 管理学(34556)
- 管理学院(34334)
- 农业(33944)
- 京(33672)
- 研究所(33353)
- 业大(30783)
- 中心(25940)
- 江(23090)
- 财(22625)
- 院(22152)
- 省(21988)
- 农业大学(21698)
- 北京(21303)
- 科学院(20863)
- 室(20065)
- 范(19259)
- 师范(18892)
- 业(18704)
- 基金
- 项目(98849)
- 科学(74474)
- 基金(70519)
- 家(68121)
- 国家(67618)
- 研究(61648)
- 科学基金(53337)
- 省(38608)
- 自然(38576)
- 自然科(37623)
- 自然科学(37605)
- 自然科学基金(36936)
- 基金项目(36423)
- 社会(36334)
- 划(34954)
- 社会科(34111)
- 社会科学(34098)
- 资助(29547)
- 教育(27438)
- 重点(24337)
- 计划(23350)
- 编号(22793)
- 发(22261)
- 科技(21809)
- 部(20573)
- 科研(19805)
- 创(19531)
- 成果(19014)
- 创新(18598)
- 农(18539)
共检索到218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素辉 李文阳 杨安中 王振林
为雨养地条件下延缓小麦植株衰老和提高小麦产量,在灌溉和雨养两种栽培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小麦旗叶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两种栽培条件下,小麦旗叶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小麦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波动式变化,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为单峰曲线变化,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灌溉栽培相比,雨养栽培条件下小麦旗叶SOD、CAT活性花后0~7 d较灌溉栽培高,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于花后14 d开始显著低于灌溉栽培,POD活性变化表现为在整个灌浆期均高于灌溉栽培,从而使活性氧的产生速率大幅度增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萌 隋娜 贾曦 赵世杰 孟庆伟 田纪春
以鲁原301、潍麦8号和山农62G三个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和对照品种鲁麦14为材料,测定其在生育后期的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氧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鲁麦14相比,三个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在生育后期都具有较高的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抗氧化酶活性,而O2,H2O2含量和NPQ都较低。表明生育后期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的光合机构受伤害程度较轻,利用光能的能力较强,利于高产。从产量水平看,鲁原301、潍麦8号和山农62G品种的产量都高于鲁麦14。
关键词:
生育后期 超高产小麦 抗氧化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位华 冯素伟 茹振钢 胡铁柱 孙海丽 李婷婷 陈向东
为了给小麦高光效和高抗逆相结合的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黄淮地区3个小麦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小麦品种穗部光合速率和颖壳抗氧化酶活性对一天中光辐射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百农4199、矮抗58和周麦18的穗部光合速率(Pn)以及颖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均随着一天中光辐射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颖壳丙二醛(MDA)的含量随着光辐射强度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从品种比较来看,在抽穗期、开花期、花后10 d、花后20 d的7:30、11:30、13:30和17:30,百农4199的穗部光合速率分别比矮抗58高出15.72%,27.99%,28.01%和62.46%、33.49%,15.09%,20.94%和17.97%、37.90%,21.41%,6.30%和40.11%、9.34%,10.70%,17.27%和19.32%;分别比周麦18高出12.45%,19.74%,25.36%和58.58%、14.89%,3.13%,22.52%和13.48%、40.64%,25.93%,9.70%和10.89%、13.13%,21.47%,28.34%和22.53%。究其原因,百农4199的颖壳在不同时期不同光照条件下其SOD、CAT和APX等抗氧化酶活性高于矮抗58和周麦18,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百农4199颖壳的MDA含量,使穗部能充分利用少量的弱光或耗散多余的光能,从而使自己适应不同的光照辐射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萍 郭文善 浦汉春 封超年 朱新开 彭永欣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在灌浆最快时期(花后19~21d)、温度(25℃、30℃、35℃、40℃)、大气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对剑叶抗氧化酶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高温胁迫对中筋小麦扬麦12SOD、CAT活性的伤害大于弱筋小麦扬麦9号,对扬麦9号POD活性的伤害大于扬麦12,扬麦12MDA积累速率大于扬麦9号。高温胁迫导致千粒重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天宏 孙加伟 付宇 赵艺欣 胡莹莹 徐玲 史奕
【目的】揭示CO2和O3浓度升高及其复合作用对植物活性氧(ROS)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机理。【方法】以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试材,利用开顶式气室(OTCs)研究CO2和O3浓度升高及其复合作用下,春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活性氧产生速率、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在整个生育期内,与对照相比,高浓度CO2[(550±20)μmol·mol-1]处理下,春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减小,产生速率、H2O2含量下降,SOD、CAT、POD和APX活性增强;而在O3浓度为(80±10)nmol·mol-1的条件下,春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增大,产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学成 谭启玲 胡承孝 甘巧巧 易长城
目的揭示钼提高冬小麦抗寒力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和钼低效品种97014为材料,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施钼对冬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结果低温处理2、4和6d时施钼均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了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施钼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先升高而后呈下降或突降趋势,说明施钼能使冬小麦通过正常的低温锻炼过程,有利于植株在经受更长时间低温胁迫时维持较高的抗寒力;钼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叶片中抗氧化酶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胜民 席芳
研究了青梅果实采后果肉硬度、乙烯释放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 ,果肉硬度 3d后急剧下降 ,5~ 7d下降最快 ,而乙烯释放量 5d后则迅速上升 ,于第 9天达到高峰 ,果实硬度下降与乙烯释放上升呈显著负相关 (r =- 0 782 3)。SOD和POD活性于采后 3d开始迅速升高 ,第 5天同时达到峰值。CAT活性一直下降 ,第 5天后检测不出。MDA含量呈峰型变化。
关键词:
梅果 软化 乙烯释放 抗氧化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丰程程 张颖 张永泉 佟广香 尹家胜
为探索哲罗鱼(Hucho taimen)胚胎至仔稚幼鱼期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定了哲罗鱼胚胎至仔稚幼鱼期体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鱼体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显示,ACP、AKP和GSH随发育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平稳,在受精35 d,即出膜期都出现一个高峰值;SOD和CAT在整个发育期间活性接近于0;MDA含量随时间增加持续升高。表明在哲罗鱼早期发育阶段,鱼体随发育时间的延长受到的过氧化损伤持续加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俊瑜 任艳芳 任明见 王阳阳
为了防止重金属毒害的发生和在环境监测中对重金属的评价,以小麦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丙二醛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镉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生长的抑制效应较小。随着镉胁迫浓度的提高,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根生长明显受抑制,且镉胁迫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幼苗根、芽中的MDA含量、G-POD明显增加,S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根的SOD活性在1000μmol/L Cd胁迫下略低于对照,而CAT、APX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表明遭受了氧化胁迫和膜脂过氧化损伤,这可能是镉胁迫下小...
关键词:
镉 小麦 萌发 幼苗生长 抗氧化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严善春 门丽娜 石蕾 鲁艺芳
为研究不同品种杂种落叶松针叶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杂交后代,共2代7个家系的杂种落叶松针叶内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代7个家系杂种落叶松针叶内的CAT、POD和SOD的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F1代CAT、SOD的活性普遍高于F2代,POD活性低于F2代。在抗氧化酶方面,F1代杂种优势高于F2代,F1代日3×兴2、F2代日12×兴9等具有较好的潜在抗虫性;结合其他抗虫生理指标,该研究结果在选育落叶松抗虫品种过程中有参考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甘淳丹 兰汝佳 管永祥 张春明 殷广德 郑青松
[目的]探究新型腐植酸型叶面肥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并研究其结合杀菌剂应用于防病虫害、干热风和提高产量的效果及其机制,为该肥料在小麦生产上推广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扬麦16号’为材料,设置低剂量叶面肥(LF)处理(1 500 g·hm-2)、高剂量叶面肥(HF)处理(3 000 g·hm-2)、LF+多菌灵(LFC)处理和HF+多菌灵(HFC)处理,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研究小麦穗期喷施含腐植酸液体叶面肥2次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并检测不同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喷施1 500和3 000 g·hm-2叶面肥后7和14 d,小麦旗叶的Chl、SS和SP含量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其中,高浓度叶面肥处理的效应比低浓度处理的更为明显,结合多菌灵喷施的效应也更为明显。施肥处理明显提高小麦籽粒的千粒质量和产量,结合多菌灵的施肥处理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低浓度和高浓度叶面肥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7%和8.3%,结合多菌灵施用后,分别增产8.4%和10.6%。施肥处理提高了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稳定时间,结合多菌灵的施肥处理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在小麦抽穗期和齐穗期喷施含腐植酸叶面肥,能够明显提高叶片的抗氧化及籽粒灌浆和输送养分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小麦 叶面肥 抗氧化 腐植酸 产量 品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冠玉 何姗珊 经艳 曾媛 梁朝旭 李鸣 吴凯朝 谭芳 宁夏 王伦旺 李松
以苗期桶栽甘蔗桂糖37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环境下施用及不施用1-MCP的4个处理,测定苗期甘蔗叶片保护酶系统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水分正常供应情况下,施用1-MCP一次和二次处理,均能提高POD、SOD、CAT活性,其中POD和SOD活性明显提高,CAT活性变化不明显;干旱胁迫下,与正常供水相比,POD和SOD活性提高,CAT活性降低;同时缺水的甘蔗叶片经1-MCP一、二次处理,均能显著提高POD和SOD活性,而对CAT活性影响较小.施用1-MCP能提高甘蔗叶片抗氧化酶POD和SOD活
关键词:
1-MCP 甘蔗 抗氧化酶系统 干旱胁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淼 李天来
为探讨短期昼间亚高温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产生影响的原因,以昼温25℃为对照,在番茄第1花序第1花开花当天开始进行为期9d的35℃昼间亚高温处理,分析短期昼间亚高温对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35℃昼间亚高温处理明显降低了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在处理结束时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6.27%和33.07%。亚高温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CAT的活性始终低于对照,而SOD和POD活性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亚高温处理前3d高于对照,处理时间延长至6d以上则低于对照。在处理结束时SOD、POD和CAT的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8.28%、22.28...
关键词:
番茄 亚高温 抗氧化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宝海 王世维 郑文静 刘志恒 张丽霞
选用丽江新团黑谷和以其为背景的水稻单基因系Pi9为试验材料。试验分2组进行,一组以0.01 m M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将2个品种5叶期幼苗做喷雾处理,另一组喷清水作为对照,2 d后,2组同时喷雾接种稻瘟菌孢悬液,病原菌选取2012年辽宁省优势菌株ZA1,以无菌水接种做对照。接种稻瘟病病菌后1~5 d对水稻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进行研究,间隔24 h取样1次,连续检测5次。试验结果表明,SA处理组POD和SOD的活性明显比清水对照组提高,接种稻瘟菌处理组的酶活性高于无菌水对照组;Pi9单基因系高于丽江新团黑谷的酶活性。同时到显症期SA...
关键词:
水稻 水杨酸 稻瘟病 抗氧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金丽 李伟 孟凡珍 胡丽萍 张振贤
【目的】研究姜紫黄质脱环氧化酶基因(GVDE)的功能。【方法】以烟草为试材,构建反义抑制表达载体。将从姜中克隆的GVDE基因反向转入烟草,对获得的抗性植株用PCR和PCR-Southern检测分析。同时测定烟草叶片荧光参数变化和抗氧化物酶(APX、SOD、POD)活性。【结果】反义基因已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中。转反义GVDE基因烟草的NPQ、Fv/Fm始终低于对照,APX、SOD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也低于对照植株。【结论】在转反义GVDE基因的烟草中,强光下耗散过剩光能的非辐射能量耗散能力明显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