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0)
2023(6940)
2022(5787)
2021(5102)
2020(4269)
2019(9408)
2018(8980)
2017(16490)
2016(9271)
2015(9948)
2014(9422)
2013(9227)
2012(8705)
2011(7782)
2010(7575)
2009(6819)
2008(6703)
2007(5835)
2006(5078)
2005(4378)
作者
(32035)
(26939)
(26745)
(25088)
(17011)
(13225)
(11805)
(10605)
(10328)
(9341)
(9277)
(8972)
(8834)
(8669)
(8482)
(8399)
(8290)
(8097)
(7768)
(7765)
(7188)
(6677)
(6335)
(6156)
(6124)
(6010)
(5893)
(5794)
(5614)
(5550)
学科
(33897)
经济(33850)
管理(24617)
(24048)
(18693)
企业(18693)
方法(16356)
数学(14750)
数学方法(14596)
(11247)
(9840)
(9359)
中国(8754)
(8352)
贸易(8350)
(8162)
业经(7553)
农业(6861)
(6165)
环境(5850)
技术(5778)
(5489)
财务(5487)
财务管理(5475)
地方(5290)
企业财务(5212)
(5097)
银行(5034)
(5025)
金融(5025)
机构
大学(135600)
学院(133446)
研究(53051)
(51725)
经济(50822)
管理(46806)
理学(41563)
理学院(41017)
管理学(40007)
管理学院(39822)
(39634)
科学(38929)
中国(37471)
农业(32282)
业大(31002)
(30032)
(29612)
研究所(28280)
中心(22655)
农业大学(21460)
(21387)
(19427)
(19352)
(18572)
(18536)
北京(18272)
科学院(17780)
财经(17666)
(17400)
实验(17347)
基金
项目(102087)
科学(78329)
基金(75632)
(72792)
国家(72253)
研究(60830)
科学基金(58807)
自然(43224)
自然科(42223)
自然科学(42201)
自然科学基金(41501)
基金项目(40341)
(39412)
社会(38802)
社会科(36775)
社会科学(36764)
(35396)
资助(30661)
教育(26902)
计划(24231)
重点(24170)
科技(22353)
(21581)
(21421)
(21318)
科研(21073)
编号(20319)
创新(20089)
(19805)
专项(18259)
期刊
(49586)
经济(49586)
学报(38145)
(34418)
研究(33435)
科学(30432)
大学(26669)
学学(25992)
中国(24268)
农业(23358)
管理(15929)
(15456)
(13393)
业大(12207)
农业大学(10039)
(9713)
金融(9713)
经济研究(9536)
(9186)
林业(9080)
财经(8608)
科技(8271)
业经(8180)
技术(7968)
教育(7803)
(7371)
中国农业(7010)
自然(6997)
问题(6869)
资源(6547)
共检索到185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云鹏   范博   张海阔   沈玉叶   张宝刚   陈有超   余兵   李永夫   蔡延江  
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景观类型,城市草坪频繁受到人为管理措施的强烈干扰。本研究以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为对象,通过控制3个灌溉水平(I_1:4.00 L·m~(-2)、I_2:5.71 L·m~(-2)、I_3:7.43 L·m~(-2))和3个修剪水平(M_1:不修剪、M_2:留茬2 cm、M_3:留茬6 cm)的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灌溉和修剪水平对草坪草生长、土壤无机氮及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灌溉水平下,M_2处理草坪草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M_1和M_3处理,但M_2处理草坪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氮含量均显著高于M_1处理(P <0.05)。在草坪草生长末期,相同灌溉水平下M_2处理土壤无机氮(Nmin)含量较M_1、M_3处理下降了0.6%~54.1%。各处理淋溶液中N_(min)均以铵态氮(NH_4~+-N)为主要形式,不过,N_(min)淋失量仅占氮输出总量的0.4%~1.3%。相同灌溉水平下,M_2处理的氮平衡相较于M_3处理表现出更为明显的盈余特征(P <0.05),但M_3处理在高灌溉量下会更趋于氮素收支平衡。综上可知,重度修剪(M_2处理)显著抑制了草坪草生长,增加了氮素损失风险,但却提高了草坪草氮素吸收量,因此,在本研究条件下,建议灌溉量(5.71~7.43 L·m~(-2))略高于一般灌溉水平,同时适度修剪(保持留茬高度为6 cm),既可以保证草坪草良好的生长状况,也可维持土壤氮素基本收支平衡,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锋  邓少虹  梁燕菲  李伏生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常规灌溉(flooding irrigation,FIR)、控制灌溉(controlled irrigation,CIR)和间歇灌溉(intermittent irrigation,IIR)等3种灌溉方式和不同比例有机氮和无机氮(F1:60%无机N+40%有机N;F2:80%无机N+20%有机N;F3:100%无机N)配施对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水稻土壤酶(转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从孕穗期至抽穗期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MBC和MBN均不同程度提高,并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建民  李世娟  曾长立  周殿玺  
研究结果表明 ,冬小麦拔节期 1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主要受基肥施氮量的影响 ,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硝态氮含量除了与追肥与否及追肥施氮量有关外 ,还受基肥施氮量的一定影响。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分布 ,在拔节期处理间差异主要在 0~ 6 0cm土层内 ,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则整个 1m根层内都有差异。 14 4~ 2 13kg/hm2 的施氮量 ,都能维持土壤氮素的表观平衡 ,但以 14 4kg/hm2 施氮量、全部基施的处理吸氮比例 (作物吸氮量 /施氮量 )最高 ,残留比例 (土壤残留量 /作物吸氮量 )最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起刚  王声斌  彭根元  江荣风  
15N示踪研究证明,在不同灌溉水平下,在细质砂土上,增施磷肥可以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并可以促进小麦对N素的吸收,提高肥料N利用率,降低肥料N损失率,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转化,但是小麦的千粒重和含N量则随之下降。增施磷肥的效果大于增施N肥。在中等灌溉水平下,每公顷施纯N204kg,施P2O3180kg,可以实现砂地小麦高产高效的统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薛博晗  李娜  宋桂龙  李诗刚  濮阳雪华  李金波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铅(Pb)浓度(0、500、1 000、1 500mg·kg~(-1))、不同修剪次数(不修剪、1次、2次、5次)下高羊茅(Festuca elata)Pb含量变化、土壤中Pb形态变化以及亚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Pb胁迫下,修剪处理提高土壤酸度,土壤中Pb酸溶态及可还原态含量随修剪次数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其中5次修剪的酸溶态及可还原态含量显著大于其他修剪处理(P<0.05)。修剪显著提高了高羊茅根系及留茬部位Pb含量,且转运到地上的Pb主要积累在留茬部分。修剪处理下的高羊茅根尖细胞壁积累了大量Pb,致密电子层更加明显。留茬成熟叶片叶绿体内质体小球数量骤增,氧化伤害加重。综合分析表明,修剪处理可以提高土壤中Pb的生物有效性,促进高羊茅根系对Pb的吸收,以及向留茬部分的转运及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静   王振华   刘健   马占利   温越  
【目的】探究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热环境和棉花生长对灌溉水温与施氮量的响应机理,旨在确定北疆滴灌棉花合理的灌溉水温和施氮量。【方法】以新陆早42号棉花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溉水温:15℃(T0)、20℃(T1)、25℃(T2)和30℃(T3);3个施氮水平:250 kg·hm~(-2)(F1)、300 kg·hm~(-2)(F2)和350 kg·hm~(-2)(F3),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析不同灌溉水温条件下施氮量对棉田土壤水热环境、棉花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常规灌溉水温与低氮处理降低土壤温度,抑制棉花生长,单株铃数降低并导致籽棉产量下降。适宜的灌溉水温和施氮量可以改善土壤水热环境,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与15℃常规灌溉水温相比,增温灌溉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0.58—3.30℃,土壤储水量降低1.2%—7.2%,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5.7%—28.0%;随灌溉水温升高,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先增高后降低,在灌溉水温为25℃时达最大。随施氮量增加,土壤储水量降低3.3%—6.7%,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3.6%—9.5%,棉花株高增加3.2%—4.9%,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5.8%—11.0%,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1.2%—2.2%,均在施氮量为350 kg·hm~(-2)时达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籽棉产量随灌溉水温升高均先增加后减少,随施氮量增加分别表现为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对籽棉产量直接作用最大,而施氮量通过促进棉花生长对籽棉产量间接作用最大。籽棉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在T2F2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 652.3 kg·hm~(-2)、1.17 kg·m~(-3),且T2F2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22.17 kg·kg~(-1))显著大于T2F3处理(18.80 kg·kg~(-1))。【结论】综合考虑灌溉水温与施氮量对土壤温度,土壤呼吸速率,棉花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推荐北疆棉区适宜灌溉水温为25℃,施氮量为300 kg·hm~(-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笑山  孙晓梅  齐力旺  王建华  王树仁  
研究了高、中柱式、矮台式整形修剪方法对不同年龄 (2~ 1 0a生 )日本落叶松采穗母株生长、产穗量、插穗生根 (无激素处理 )及 2a生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本落叶松实生幼年母株每年进行整形修剪 ,虽然不能完全抑制老龄化对母株插穗生根的影响 ,但有助于幼化复壮母株组织。未加整形修剪的 1 0a(实际为 9 5a)生树形母株的插穗生根率只有 2 4 8% ,而同龄经不同剪控措施处理的母株插穗生根率可达5 5 2 %~ 81 1 % (平均 64 9% ) ,均极显著地大于对照。整形修剪方式不同 ,对母株生长 (地径 )、产穗量和插穗生根率等的影响不同。高、中柱式母株由于修剪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云鹏  李前  孔丽丽  秦裕波  王蒙  于雷  王立春  尹彩侠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缓/控释氮肥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春玉米产量、关键生长节点氮素积累特征以及生育期内土壤无机氮含量变化和氮素平衡等多方面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的缓/控释氮肥类型,以期为该区域缓/控释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年和2015年在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设置大田试验,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在相同用量和施用方式下,设普通尿素(CU)、硫包衣尿素(SCU)、树脂包膜尿素(CRF)、稳定性尿素(SU)和脲甲醛(UF)6个处理,测定指标包括玉米产量、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含量和土壤无机氮含量,并计算作物吸氮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无机氮积累量和土壤-作物系统的氮素平衡状况。【结果】各缓/控释氮肥处理玉米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玉米产量最高,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19.6%(2014年)和18.8%(2015年)。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氮素当季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提高幅度依次为44.8%—72.6%、70.8%—147.7%、9.6%—19.6%(2014年)和29.2%—48.0%、47.7%—86.5%、10.4%—18.9%(2015年),且均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最高。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各生育期氮积累量,其中灌浆期至成熟期氮积累量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最高。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玉米开花期至成熟期0—3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其中玉米开花期至灌浆期土壤无机氮含量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最高,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以脲甲醛处理最高。玉米收获后0—180 cm土壤剖面无机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其中以脲甲醛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玉米氮素总积累量、产量与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氮素利用效率与玉米开花期至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其中玉米开花期土壤无机氮含量与玉米氮素总积累量、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相关性最强。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收获后0—90 cm土壤中残留无机氮积累量;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显著降低了氮素表观损失量,降低幅度分别为27.4%—42.9%(2014年)和28.4%—45.4%(2015年),其中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最低。【结论】在相同用量和施用方式下,施用缓/控释氮肥可较普通尿素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玉米灌浆至成熟期氮积累量、氮素当季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并在提高玉米开花期至成熟期0—30 cm土层无机氮含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成熟期0—90 cm土层氮素表观损失量,且以树脂包膜尿素的效果最好。因此,在吉林省中部地区,树脂包膜尿素是高产高效的肥料类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碧玉  周兰英  蒲光兰  蒋天仪  余婷  范元英  
以6年生蜡梅为试材,研究修剪对蜡梅光合作用和叶片解剖特征的影响。在蜡梅生长旺盛期,测定蜡梅光合参数,观察叶片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修剪组蜡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均值显著高于对照,表观叶肉导度极显著高于对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低于对照;修剪组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和气孔宽度极显著大于对照,气孔长、气孔开度宽、气孔密度均显著大于对照;修剪组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栅海比极显著大于对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n与Tr、Gs、ALMC、P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若楠  武雪萍  张彦才  王丽英  陈丽莉  翟凤芝  
【目的】针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肥水超量施用问题,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实现温室菜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研究节水减氮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增效潜力,推荐适宜水氮用量。【方法】采用当地典型种植茬口冬春茬黄瓜一秋冬茬番茄,在沟灌方式下设计农民习惯灌溉(W_1,>100%田间持水量)和减量灌溉(W_2,75%-95%田间持水量)2个灌水水平;农民习惯施氮(N_1)、较农民习惯减氮25%(N_2)、减氮50%(N_3)和无氮(N_0)4个氮肥水平,对应黄瓜季施氮1200、900、600和0 kg·hm~(-2),番茄季施氮900、675、450和0 kg·hm~(-2),共W_1N_1、W_2N_2、W_2N_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靖雯  李伏生  董艳芳  王楷  方泽涛  黄忠华  罗维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和蓉  吴淑龙  卢小良  廖宗文  
以南方运动场常用草坪草兰引3号结缕草为材料,用不同形态氮配制的营养液(T1:100%硝态氮、T2:75%硝态氮+25%铵态氮、T3:50%硝态氮+50%铵态氮、T4:25%硝态氮+75%铵态氮、T5:100%铵态氮、T6:100%酰胺态氮)进行砂培试验,通过分析草坪盖度、草坪密度、草丛高度、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研究了不同形态氮对草坪草生长和草坪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都能促进兰引3号结缕草的生长;硝态氮、铵态氮以及硝态氮+铵态氮混合处理之间,对草坪草的生长和草坪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酰胺态氮处理的草坪草,其密度、盖度、草丛高度、草坪草地上部及地下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学林  吴梅  何堂庆  张晨曦  田明慧  李晓立  侯小畔  郝晓峰  杨青华  李潮海  
【目的】明确作物秸秆分解对土壤无机氮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为不同土壤类型采用合理的氮肥用量,促进秸秆分解、增加土壤可利用养分、减少N_2O等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室内采用尼龙网袋法,设置秸秆类型(小麦和玉米)、土壤类型(潮土和砂姜黑土)和氮肥用量(N0:0,N1:180 kg N·hm~(-2),N2:360 kg N·hm~(-2))三因素培养试验,并设置无秸秆无氮肥为对照(CK),测定了土壤无机氮含量、N_2O和CO_2排放通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等参数。【结果】与CK相比,添加作物秸秆的N0处理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降低,每添加1 g小麦或玉米秸秆平均减少0.8 mg或0.4 mg土壤无机氮。与潮土相比,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砂姜黑土添加小麦秸秆后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16%,而添加玉米秸秆后增加41%。与添加小麦秸秆相比,潮土和砂姜黑土添加玉米秸秆后无机氮含量分别增加111%和252%。两种土壤添加小麦或玉米秸秆均促进N_2O和CO_2排放。与CK相比,添加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的N0处理土壤N_2O排放累积量分别增加70%和47%;CO_2排放累积量增加346%和154%;全球变暖潜力增加53%和71%。与潮土相比,砂姜黑土添加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后N_2O排放通量降低38%和61%,N_2O排放累积量降低12%和51%,CO_2排放累积量降低28%和16%。与潮土相比,砂姜黑土添加小麦秸秆的全球变暖潜力增加13%,而添加玉米秸秆却降低44%。与添加小麦秸秆相比,潮土和砂姜黑土添加玉米秸秆后N_2O排放累积量分别增加88%和6%;CO_2排放累积量降低21%和6%。不同氮肥用量和土壤类型条件下添加玉米秸秆的全球变暖潜力比小麦秸秆高91%。与N0和N2处理相比,砂姜黑土添加小麦秸秆或玉米秸秆的同时配施适量氮肥(N1)降低N_2O排放量以及全球变暖潜力。与CK相比,两种土壤类型添加小麦或玉米秸秆后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加,而过氧化氢酶和氧气含量降低。与添加小麦秸秆相比,两种土壤添加玉米秸秆后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与潮土相比,砂姜黑土添加作物秸秆后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氧气含量增加;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氧气含量均与N_2O排放通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均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温室气体排放。玉米秸秆分解过程中土壤无机氮含量和N_2O排放量均高于小麦秸秆;潮土添加小麦或玉米秸秆的N_2O排放量高于砂姜黑土;砂姜黑土添加小麦或玉米秸秆并配施适量氮肥不会增加土壤N_2O排放和全球变暖潜力。生产上秸秆还田应综合考虑秸秆类型、土壤类型和氮肥用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国平  杨鹭生  胡文英  黄群策  
通过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组合对沟叶结缕草丛生芽诱导、增殖和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建立起沟叶结缕草试管无性系。以地下匍匐根状茎的顶芽为外植株,在MS+6-BA 2 mg.L-1+NAA 0.1 mg.L-1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形成,以MS+KT 3 mg.L-1+NAA 0.1 mg.L-1作为继代增殖培养基,建立起丛生芽苗→不定芽发生→丛生芽苗速生试管无性系;以丛生芽苗基部为外植体,以MS+2.4-D 4 mg.L-1作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基本培养基作为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建立起丛生苗→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苗试管无性系。试管无性系室外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沟叶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鹏  陈阜  李莉  
为研究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2006-2007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生长后期,10~30 cm土层,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秸秆未还田的处理,秸秆还田有利于冬小麦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秸秆还田影响了土壤铵态氮的分布,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含量。冬小麦生长前期和成熟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高,生产管理中应减少氮肥施用;进入抽穗期和灌浆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低,应增加氮肥施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