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7)
2023(5371)
2022(4415)
2021(3915)
2020(3278)
2019(7090)
2018(6694)
2017(12260)
2016(6872)
2015(7173)
2014(6836)
2013(6550)
2012(5878)
2011(5301)
2010(4909)
2009(4605)
2008(4324)
2007(3614)
2006(3001)
2005(2365)
作者
(22900)
(19266)
(19114)
(17903)
(12204)
(9574)
(8334)
(7645)
(7394)
(6682)
(6635)
(6256)
(6228)
(6226)
(6062)
(5879)
(5775)
(5743)
(5608)
(5494)
(5107)
(4753)
(4453)
(4397)
(4377)
(4267)
(4140)
(4138)
(4072)
(3932)
学科
(24901)
经济(24871)
(19374)
管理(19283)
(14921)
企业(14921)
方法(12798)
数学(11743)
数学方法(11676)
(7553)
(7176)
(6673)
贸易(6673)
(6529)
(6065)
中国(5955)
业经(5604)
农业(5283)
技术(4783)
(4681)
财务(4677)
财务管理(4672)
企业财务(4466)
环境(4425)
(3975)
产业(3849)
(3725)
(3684)
银行(3679)
(3531)
机构
大学(97857)
学院(97280)
(38708)
经济(38153)
管理(36329)
研究(35055)
理学(33055)
理学院(32666)
管理学(31990)
管理学院(31849)
(29842)
科学(25657)
农业(24600)
中国(24011)
业大(23403)
(19666)
(19581)
研究所(18608)
农业大学(16817)
中心(15487)
(15197)
(13238)
财经(13085)
(13015)
(12565)
(12397)
科学院(12261)
(12153)
经济学(12068)
(12055)
基金
项目(76804)
科学(59465)
基金(57674)
(54818)
国家(54399)
研究(45643)
科学基金(45138)
自然(32604)
自然科(31936)
自然科学(31922)
自然科学基金(31410)
基金项目(31350)
社会(30584)
(30517)
社会科(29118)
社会科学(29110)
(26340)
资助(22446)
教育(20286)
计划(17965)
重点(17730)
(16623)
科技(16369)
(16179)
(15919)
(15883)
科研(15855)
创新(15653)
编号(15350)
(14276)
期刊
(33750)
经济(33750)
学报(27388)
(26336)
研究(21166)
科学(21148)
大学(18980)
学学(18704)
农业(18328)
中国(15210)
管理(11170)
(10945)
(10083)
业大(9187)
农业大学(8110)
(6916)
经济研究(6723)
(6513)
金融(6513)
业经(6301)
财经(6174)
科技(5912)
中国农业(5687)
技术(5352)
(5210)
商业(5034)
自然(4997)
问题(4932)
林业(4780)
资源(4381)
共检索到124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方民  钟连进  孙宗修  
利用人工气候箱 ,设高温 (日均温度 32℃ )和适温 (日均温度 2 2℃ ) 2个温度处理 ,研究了 2个早籼水稻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籽粒灌浆过程中的蔗糖与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占总淀粉的比率及蔗糖合成酶 (SS)、ADPG焦磷酸化酶 (ADPG 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SSS)、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 (GBSS)、淀粉分支酶 (SBE)、淀粉去分支酶 (DBE)的活性变化动态及其温度处理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在籽粒灌浆初期 ,高温处理下籽粒中的蔗糖含量、淀粉含量及SS、ADPG PPase、SSS、SBE和DBE的活性均不同程度地高于适温处理 ,而在灌浆中后期 ,不同温度下籽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水文  陈良碧  
研究了温度对早籼水稻籽粒中淀粉积累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的影响表明,高温条件下早籼稻灌浆前期叶和籽粒中FBPase活性高,籽粒淀粉积累快,粒重增长快,但开花11d后叶和籽粒中FBPase活性锐减,淀粉积累趋于停止。适温条件下FBPase活性变化幅度不大,籽粒在开花20d后仍有少量淀粉积累,粒重较高温条件下高。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湘早籼24号对高温最敏感,高温条件下淀粉含量和粒重降低幅度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贺正  马均  李旭毅  张荣萍  
【目的】探索不同水稻抗旱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籽粒灌浆特性及有关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抗旱性不同的3个杂交水稻品种,分别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水稻茎鞘物质运转、籽粒灌浆和淀粉合成有关酶活性。【结果】水分胁迫下,抽穗期和成熟期茎鞘干物重以及抽穗后茎鞘物质输出量、输出率、转化率均下降;籽粒生长潜势、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降低,籽粒生长活跃期缩短,各品种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提前;籽粒灌浆过程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Q酶和ADPG焦磷酸化酶3种酶活性都不同程度的被抑制。各性状抗旱性强的品种均比抗旱性弱的品种减少的幅度小。抽穗期茎鞘干物重、抽穗后茎鞘干物质输出量、输出率和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步洪  张文杰  常二华  王志琴  杨建昌  
以10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期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ase)、淀粉合成酶(SSase)和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灌浆速率、胶稠度(GC)、碱化值(ASV)和直链淀粉含量(AC)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中ADPGPase、SSase和Q-酶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前两个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在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之前,Q-酶活性峰值的时间与Tmax趋于同步。上述各酶在灌浆前期的活性、灌浆期的最大活性和平均活性与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和籽粒中淀粉的含量(mg·粒-1)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灌浆各期籽粒中ADPGPase活性以及灌浆前、中期的Q-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大雷  闫发宝  陆卫平  
【目的】探明糯玉米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在灌浆结实期的变化趋势。【方法】以糯玉米新品种NQ01和NQ11为材料,研究其灌浆结实期(花后10、20、30和40 d)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随着灌浆进程推进,籽粒干重和淀粉含量逐渐升高,籽粒含水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籽粒鲜重和体积先升后降。淀粉粒随灌浆进程逐渐增大,且以花后10—20 d增加最为明显。结晶类型和碘结合力均表现出典型的糯性特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研究表明,随着灌浆进程,转变温度和糊化温度降低,热焓值在花后20—40 d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花后10 d,回生值和黏度特征值两品种表现不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艳梅  谭伟平  肖层林  范美蓉  廖育林  
为给水稻抗高温胁迫栽培提供依据,采用高温胁迫与自然温度对比的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和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了花后高温(37℃)胁迫对籽粒淀粉形成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高温(37℃)处理后,籽粒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量均低于对照(CK,常温),表现为CK>T1>T2>T3;但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表现为CK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直  唐设  张海祥  陈文珠  丁艳锋  王绍华  
[目的]阐明模拟全球气候变暖对水稻灌浆期淀粉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大穗型粳稻品系CJ03和中穗型粳稻品种‘宁粳3号’为材料,在水稻抽穗期进行开放式增温处理,测定强、弱势粒的千粒质量、灌浆速率、总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及花后10 d和20 d淀粉代谢关键酶的主要调控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灌浆前期,与对照弱势粒相比,开放式增温明显促进弱势粒的灌浆进程,主要表现在弱势粒灌浆速率及其峰值均有增加,灌浆启动提前;在灌浆后期,随着增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强、弱势粒灌浆活跃期均缩短。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测定结果表明,参与籽粒淀粉代谢的关键酶,如蔗糖合成酶(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嘉宇  张世春  徐正进  陈温福  
以直立大穗型常规稻辽粳263和弯穗型杂交稻屉优418为试验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源库处理对不同穗型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和结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源处理对2个品种灌浆参数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不同的库处理使辽粳263的最终粒重表现出极显著差异,不同的库处理在屉优418的各参数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辽粳263穗的中部籽粒重易受到源库的影响,屉优418则是下部籽粒,源库处理对2品种的弱势粒灌浆速率影响最大。增加源库比或降低着粒密度有利于弱势粒平均粒重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农荣  钟旭华  王丰  郑海波  
【目的】研究超级杂交稻及其亲本在结实期的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特性关系。【方法】以两系超级杂交稻粤杂122、粤杂889和粤杂922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在田间常规栽培条件下比较不同超级杂交稻及其亲本在结实期的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特性。【结果】(1)各供试材料根系伤流强度最大值出现的时期各不相同。它们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始穗期、抽穗后第5天和抽穗后第10天。除母本GD-1S外,其它供试材料的伤流强度均迅速下降,抽穗后第15天是下降的拐点。(2)超级杂交稻与其父母本的受精颖花根活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利用根系活力强的亲本组配可望获得根系活力强的超级杂交稻组合。(3)超级杂交稻及其父本均有不同程度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亚洁  许德美  孙斌  刁广华  林强森  杨建昌  
【目的】揭示种植方式对籽粒灌浆及垩白的影响。【方法】连续2年以中旱3号(陆稻)和武香粳99-8(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2种旱种方式,以水层湿润灌溉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与水种(对照)相比,陆稻覆膜旱种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而水稻覆膜旱种的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裸地旱种的产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陆稻旱种(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后强、弱势粒的相对起始灌浆势(R0/W)、最大灌浆速率(Gmax)、平均灌浆速率(G)均大于对照,活跃灌浆时间(D)小于对照,粒重均高于对照,垩白粒率显著低于对照。水稻旱种后强、弱势粒的R0/W、Tmax和粒重与陆稻旱种的结果相反。水稻覆膜旱种的垩白粒率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平  苏旺  高小丽  雷锦银  高金锋  王鹏科  冯佰利  
为研究糜子开花后籽粒灌浆期间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淀粉积累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探寻糜子在干旱地区的最佳覆盖栽培模式。以粳性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材料,采用秸秆覆盖、起垄覆膜、双沟覆膜和全膜覆盖处理,并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测定籽粒灌浆期间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淀粉积累动态。结果表明,覆盖栽培糜子籽粒灌浆前、中期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水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结合性淀粉合成酶(GBSS)及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P<0.05),且籽粒淀粉积累速率较快,最终淀粉含量高于露地栽培,其中全膜覆盖效果最佳,其籽粒中支链淀粉积累量的增加率达16.62%(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乐  赵洪亮  谢立勇  王惠贞  冯永祥  
利用FACE(Free air CO2enrichment)试验平台,选取北方主栽品种松粳9号和稻花香2号为试材,研究CO2浓度增高(600μmol/mol)对不同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在FACE条件下,松粳9号的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增幅为18.0%,平均灌浆速率增幅为17.6%,灌浆前期延长0.88 d,灌浆中期和后期缩短了2.04,1.44 d,总灌浆时间缩短2.60 d。稻花香2号经过FACE处理后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比对照晚4.27 d,并且最大灌浆速率低于对照6.8%,平均灌浆速率低于对照7.7%,灌浆前期比对照延长2.45 d,中期延长3.63 d,后期延长2.56 d。千粒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黎明  李明  郑殿峰  顾春梅  那永光  解保胜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以深化灌溉方式对籽粒灌浆过程调控的认识,为指导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以空育131和垦稻24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设置重干湿交替灌溉(W1)、轻干湿交替灌溉(W2)和浅水灌溉(W3)3种灌溉处理,分析灌溉处理对寒地水稻产量形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茎蘖数、成穗率、干物质积累量、抽穗后茎鞘干物质转运、籽粒灌浆、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W2和W1处理能够有效控制无效分蘖,增加结实率,降低植株高度和缩短倒3、4节间长度,其中W2处理下成穗率提高,干物质积累及转运能力增强,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菁芳  陈书强  
为深入研究不同控水时期和控水强度下水稻的籽粒灌浆特性,选用上育397和绥粳3号2个水稻品种,应用RichaRds方程对抽穗后1~10,11~20,21~30 d土壤水势分别为-30~-35,-60~-65 k Pa的水稻优、劣势粒的灌浆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控水时期处理中,且不论控水强度,抽穗后1~10 d控水处理显著降低了两品种总千粒质量及优、劣势粒千粒质量,抽穗后11~20,20~30 d控水对千粒质量影响不大,甚至有增加趋势。与对照比较,当土壤水势为-30~-35 k Pa时,抽穗后1~10 d处理两品种优势粒起始生长势降低,灌浆速率变化不大,灌浆时间前期延长,中后期缩短,贡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旭毅  池忠志  姜心禄  郑家国  
【目的】研究成都平原两熟区籼、粳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成都平原种植粳稻提供依据。【方法】以籼稻品种辐优838、泸优578及粳稻品种辽星15、辽星19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利用Richards方程对不同品种强、弱势粒的灌浆过程进行比较,进而分析不同品种灌浆特性与抽穗后物质积累和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粳稻品种中辽星19不仅库容量大,结实率也高,其产量显著高于辽星15,且与籼稻品种辐优838、泸优578相当。籼、粳稻稻品种籽粒灌浆类型分别为强、弱势粒同步灌浆型和异步灌浆型,并且穗型大小对籼、粳稻灌浆结实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辽星19抽穗后干物质转运能力更接近当地的籼稻品种,有利于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