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2)
- 2023(12173)
- 2022(10130)
- 2021(8988)
- 2020(7489)
- 2019(16595)
- 2018(15781)
- 2017(28868)
- 2016(16379)
- 2015(17893)
- 2014(17549)
- 2013(17125)
- 2012(15860)
- 2011(14361)
- 2010(14166)
- 2009(13425)
- 2008(13356)
- 2007(12024)
- 2006(10617)
- 2005(9765)
- 学科
- 济(59643)
- 经济(59537)
- 管理(52924)
- 业(47241)
- 企(39398)
- 企业(39398)
- 方法(25114)
- 数学(21807)
- 数学方法(21550)
- 财(20855)
- 农(17403)
- 制(17347)
- 中国(16621)
- 学(15058)
- 业经(14743)
- 务(12871)
- 财务(12847)
- 财务管理(12815)
- 贸(12383)
- 贸易(12370)
- 企业财务(12219)
- 易(12088)
- 体(11783)
- 农业(11424)
- 银(11266)
- 银行(11202)
- 行(10602)
- 融(10540)
- 金融(10537)
- 环境(10118)
- 机构
- 大学(237319)
- 学院(234161)
- 济(93963)
- 经济(92032)
- 研究(87436)
- 管理(85026)
- 理学(73323)
- 理学院(72438)
- 管理学(71063)
- 管理学院(70673)
- 中国(65047)
- 科学(56868)
- 农(54295)
- 京(50956)
- 所(46903)
- 财(46209)
- 业大(43623)
- 农业(43463)
- 研究所(42848)
- 中心(38851)
- 江(36697)
- 财经(35752)
- 经(32486)
- 院(32161)
- 北京(31824)
- 省(30650)
- 经济学(29243)
- 农业大学(28378)
- 州(27946)
- 范(27496)
- 基金
- 项目(164213)
- 科学(127457)
- 基金(120414)
- 家(110982)
- 国家(110136)
- 研究(109445)
- 科学基金(91500)
- 社会(70325)
- 社会科(66683)
- 社会科学(66668)
- 省(63663)
- 基金项目(63281)
- 自然(62522)
- 自然科(61104)
- 自然科学(61076)
- 自然科学基金(60039)
- 划(55378)
- 教育(49772)
- 资助(49076)
- 编号(40213)
- 重点(38365)
- 部(36196)
- 发(34304)
- 创(34275)
- 计划(33896)
- 制(32855)
- 科研(32612)
- 成果(32405)
- 创新(32340)
- 业(30702)
- 期刊
- 济(101713)
- 经济(101713)
- 研究(67259)
- 学报(51993)
- 中国(50955)
- 农(48934)
- 科学(42737)
- 大学(37866)
- 财(37661)
- 学学(36409)
- 农业(32791)
- 管理(32677)
- 融(21858)
- 金融(21858)
- 教育(21591)
- 财经(18407)
- 业(18065)
- 技术(17355)
- 经济研究(16870)
- 经(15717)
- 业经(15610)
- 业大(15276)
- 版(13983)
- 问题(13375)
- 农业大学(12912)
- 科技(12196)
- 贸(10919)
- 林业(10692)
- 技术经济(10328)
- 国际(10031)
共检索到354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利沙 顾日良 贾光耀 田开新 施秀德 王建华
【目的】研究灌浆期控水和控释肥施用对不同收获期杂交玉米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明确最适宜的收获时期及有效的水肥管理方式,为中国高质高效玉米制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试验于2014和2015年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进行,以京科968为试验材料,在田间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水分管理方式,设常规灌溉浇水和授粉后35 d停止浇水2种方式;副区为施肥处理方式,设施用传统复合肥和施用控释肥配比尿素2种处理。从授粉后44 d开始,每隔3 d采集果穗,至授粉后68 d共9个收获期,测定每个时期种子的籽粒水分、百粒重,并计算每公顷的产量和籽粒数(粒数产量);籽粒自然晾干后用于种子活力分析,包括标准发芽...
关键词:
玉米 控释肥 灌浆期控水 种子活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晶 郑利芳 王颖 党廷辉
[目的]探讨控释尿素施用比例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为研究区氮肥的科学施用及减少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9年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地春玉米上开展了3年的原位试验,试验中总氮施用量为200 kg/hm~2,按照氮肥中控释尿素的施用比例,设置不施氮对照(CK)、控释尿素0%+普通尿素100%(NC0)、控释尿素35%+普通尿素65%(NC35)、控释尿素50%+普通尿素50%(NC50)、控释尿素65%+普通尿素35%(NC65) 5个处理,研究控释尿素施用比例对玉米产量、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碳氮(SMBN)含量以及硝化潜势、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春玉米产量。施用不同比例控释尿素可对春玉米产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当控释尿素施用比例为50%(NC50)时,春玉米产量与NC0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当控释尿素施用比例为35%(NC35)和65%(NC65)时,春玉米产量较NC0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5.76%和14.39%。5个处理中,NC50处理0~20和20~40 cm土层的SMBC和SMBN含量均最高,与NC0处理相比其SMBC和SMBN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4.7%,23.5%和11.9%,41.6%。与CK相比,施用氮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硝化潜势(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寅 冯国忠 张天山 茹铁军 袁勇 高强
【目的】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进行掺混施用是行之有效的一次性施肥替代技术。明确控释氮肥与尿素掺混施用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为春玉米氮素养分的科学管理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10和2011年在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连续2年设置大田定点试验,施肥处理包括:不施氮(N0)、100%尿素(CRN0%)、15%控释氮肥+85%尿素(CRN15%)、30%控释氮肥+70%尿素(CRN30%)和45%控释氮肥+55%尿素(CRN45%),研究控释氮肥与尿素掺混施用对春玉米连作条件下籽粒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土壤无机氮累积与矿化以及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控释氮肥掺混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樊廷录 王淑英 王建华 杨珍
【目的】研究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确定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种子企业躲避早秋霜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硬粒型先玉335、马齿型郑单958和吉祥1号3个杂交种制种田,授粉后每隔3—5 d采集果穗测定籽粒水分,实验室进行标准发芽和冷浸抗冷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浸出液电导率,籽粒乳线发育按5级分类法记录:1=整个胚乳是液体状,无乳线;2=种子长度的25%充满硬化胚乳层,乳线出现在离种子顶部1/4处;3=种子长度的50%充满硬化胚乳层,乳线出现在种子1/2处;4=种子长度的3/4含硬化胚乳层,乳线下移到接近种子基部;5=整个种子是硬化的胚乳层,乳线消失。【结果】不同玉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彩侠 李前 孔丽丽 秦裕波 王蒙 于雷 刘春光 王立春 侯云鹏
【目的】针对吉林省春玉米区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利用效率下降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控释氮肥较农民习惯用量减施条件下,春玉米的干物质形成与养分需求规律及分配特征,为控释氮肥在吉林省春玉米上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2014年连续2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开展试验,供试玉米品种为先玉335,试验共设置了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CK),农民习惯施肥(FP),推荐施肥(OPT,较FP减氮25%),控释氮肥1(CRU1,施氮量同OPT),控释氮肥2(CRU2,较FP减氮40%)。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系统分析了春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生物量和氮素累积以及成熟期的分配特征,并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转运效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氮处理间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差异显著,且年际和处理间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极显著水平。玉米产量并未因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且有小幅度增产。CRU1处理的玉米产量高于FP处理,两年平均增产4.5%,但与OPT处理产量相比差异并不显著。控释氮肥减量施用提高了氮肥生理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CRU1处理较FP处理,氮肥生理效率提高了28.5%,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了4.9 kg·kg~(-1),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8.1 kg·kg~(-1),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8.4%。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呈快-慢-快的积累动态,且年际间变化趋势基本相一致,CRU1处理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较FP处理增加了7.7%。控释氮肥适量减施不影响植株后期氮素的累积与分配,还可以提升植株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促进花后植株养分的转运效率。CRU1处理玉米地上部氮素累积量较FP处理增加了5.0%,CRU1处理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两年平均为62.1%,较FP处理提高13.3%。【结论】控释氮肥减量25%(180 kg·hm~(-2))施用不降低玉米产量,还可有效提高植株氮素的转运效率,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控释氮肥处理与推荐施肥处理在玉米产量、养分积累和转运以及氮肥利用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对农民习惯处理有显著性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坡 梁成华 武志杰 陈利军 张丽莉 冯慧敏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田间生态环境,测定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玉米苗期土壤尿素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变化趋势,比较玉米苗期氮素养分释放、土壤生物活性特点。研究表明,玉米苗期,施用SA+nBPT+U肥料,尿素态氮和NH4+-N的积累量最多,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SA+U肥料,硝态氮最多;MMA+nBPT+U肥料,尿素自膜内迁移到土壤中的量较少,硝态氮和微生物量最少。包膜与脲酶抑制剂nBPT相结合的缓/控释肥料,对减少硝态氮的生成效果最为明显。施用nBPT+U肥料,微生物量最多。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普遍增强,脲酶抑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梅 王贵宝 陈华 陈检锋 苏帆 付利波 任石所 张勤斌 黄惠 洪丽芳
【目的】研究控释尿素对云南旱区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该地区玉米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12年,在云南省玉米主产旱区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用氮肥为对照(CK),研究单独施用100%,75%,50%控释尿素(CU)和普通尿素(U),普通尿素分批施用,以及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共同施用对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收获期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有差异,2年试验中均以CK玉米的农艺性状最差;2011年单独施用100%控释尿素处理(CU100%)和40%普通尿素+60%控释尿素作基肥共同施用处理(U40%+CU60%)玉米的农艺性状较优,20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亚丽 杨春收 王群 刘天学 李潮海
【目的】探明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桶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磷肥施用深度(5cm、15cm、5/15cm)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不同磷肥施用深度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和植株养分吸收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15>T5/15>T5>CK,其中,施用磷肥可以使夏玉米籽粒产量增加8.5%—20.0%;磷肥集中深施比浅施和分层施籽粒产量增加5.9%—10.6%,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增加6.9%—14.7%、7.5%—17.1%、5.0%—13.4%,氮、磷、钾转移率分别降低10.4%—17.3%、8.4%—12.9%、12.9%—19.6%...
关键词:
磷肥 玉米 养分吸收和分配 施肥深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建忠 肖荷霞 胡铁欢 刘艳涛
在玉米生育期间进行灌水和施用钾肥,对玉米果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和玉米籽粒灌浆及最终的籽粒产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灌水与施用钾肥之间有一定的互作效应;钾肥(K2O)的适宜施用量在90~135 kg/hm2为宜。
关键词:
灌水 钾肥 玉米果穗叶片 光合特性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海涛 曹万明 梅碧蓉 张彪 陈洁 谭君 康继伟
利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分析了91个玉米杂交种灌浆期穗下第一茎节抗折力与株高、穗位高、穗下节间长、穗下节间直径、穗下节间均长、穗上节间均长、次生根层数、雄穗主轴长、穗位高/株高、穗下节数/总节数、离地20 cm茎粗、穗下节间茎皮厚等12个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系数,发现穗下第一茎节抗折力与穗下第一茎节粗、穗下节间均长、穗上节间均长和穗下第一茎节间长关联度高,说明影响玉米杂交种穗下第一茎节抗折力的性状主要是其直径、节间长度和株高;玉米杂交种穗下第一茎节抗折力对其它性状的影响较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庆军 杨粉团 梁尧 姜晓莉 Lamine Diallo 李刚
为了研究粘虫不同危害程度下玉米"源库"变化特征规律、不同叶位叶片对籽粒贡献率以及虫害对玉米品质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利民33为试验材料,利用去叶留叶脉的方法对灌浆期粘虫不同危害程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粘虫危害后造成"源""库"关系变化,玉米灌浆期不同部位叶以"穗三叶"对玉米籽粒库的贡献率较大,3个品种"穗三叶"平均贡献率达48.08%,其次是"穗三叶"上部2片叶、再次为玉米顶三叶。相关分析表明,粘虫咬食后"源"的减少率与玉米单株生产力减少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危害程度下,"穗三叶"以下叶片吃光(危害较轻)、整株剩顶5片叶(危害较重)、整株剩顶3片叶(危害严重)...
关键词:
春玉米 粘虫 危害 模拟 产量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建国 崔海岩 赵斌 董树亭 刘鹏 张吉旺
【目的】针对近年来黄淮海夏玉米区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生产问题,探讨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花粒期增光(L)两个处理,遮光度为60%,阴天下增光的光照强度能达到80 000—100 000 lx,以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遮阴后夏玉米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灌浆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增光增加了夏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灌浆速率。连续两年遮阴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9.39%、79.03%,而增光则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29%、12.9...
关键词:
夏玉米 遮阴 增光 籽粒灌浆 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素梅 王维金
以两系杂交粳稻鄂粳杂 1号为材料 ,研究了在始穗期喷施不同浓度 (10、30和 5 0mg/L )的 5 -氨基酮戊酸 (5 -Aminolevulinicacid ,ALA)对两系杂交粳稻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10~ 5 0mg/LALA处理使产量、结实率、千粒重分别增加了 6 .97%~ 12 .0 2 %、7.33%~ 12 .18%、0 .2 8%~1.4 6 % ,其中以 30mg/LALA处理增产效果最大 ,与对照差异极显著。ALA处理缓解了两系杂交粳稻的异步灌浆现象 ,减弱了强势粒对弱势粒籽粒灌浆充实的抑制 ,促进弱势粒提早启动灌浆 ,并提高其灌浆速率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余琼 索炎炎 司贤宗 张翔 李亮 孙艳敏
为探究豫北地区不同种类肥料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4种肥料(缓控释肥、长效肥、控释肥和缓释肥)及施用深度(10,20 cm)对花生农艺性状,氮、磷、钾积累量,SPAD值,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用不同种类控释肥料均可改善花生农艺性状,提高花生养分的积累量和产量,改善品质。各施肥处理相比,百果质量、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无显著差异。缓释肥浅施时荚果产量最高,达7 083.5 kg/hm~2;缓控释肥浅施时主茎高、第一侧枝长最大,荚果产量居中;缓控释肥深施出仁率最高,达70.2%,荚果产量仅次于缓释肥浅施,达6 861.2 kg/hm~2,花生仁产量达4 818.2 kg/hm~2。缓控释肥对花生的产量与品质影响较显著,缓控释肥深施时比对照增产30.43%,粗脂肪含量增加5.18%;就施用深度而言,缓控释肥深施处理比浅施的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增加8.49%,9.54%和0.28%,粗脂肪含量增加4.76%,产量增加5.06%。因此,豫北砂质壤土区花生种植适宜深施缓控释肥,更有利于花生生长发育及养分积累,进而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关键词:
花生 缓控释肥 养分积累 产量 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