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6)
2023(12853)
2022(10694)
2021(9598)
2020(7799)
2019(17365)
2018(17108)
2017(30831)
2016(17587)
2015(19439)
2014(19339)
2013(18491)
2012(17443)
2011(16045)
2010(16114)
2009(14605)
2008(14147)
2007(12706)
2006(11326)
2005(10334)
作者
(54179)
(45086)
(44850)
(42319)
(28593)
(21830)
(20133)
(17846)
(17227)
(16022)
(15485)
(14946)
(14712)
(14370)
(14265)
(13803)
(13713)
(13351)
(13090)
(12834)
(11625)
(11374)
(11012)
(10392)
(10367)
(10250)
(10034)
(9876)
(9315)
(9131)
学科
(69293)
经济(69211)
管理(43519)
(42427)
(31207)
企业(31207)
中国(24168)
(22757)
方法(22125)
地方(21178)
数学(18721)
数学方法(18533)
业经(16907)
农业(15361)
(15360)
(14883)
(14300)
(13983)
贸易(13973)
(13597)
银行(13535)
(13485)
(13410)
金融(13403)
(13148)
理论(12414)
(11792)
技术(11778)
地方经济(11641)
环境(11640)
机构
学院(244244)
大学(239521)
(96054)
研究(94756)
经济(93939)
管理(84557)
理学(71695)
理学院(70738)
中国(69530)
管理学(69315)
管理学院(68895)
科学(60753)
(55996)
(52862)
(50739)
研究所(46299)
农业(44384)
业大(42817)
(42532)
中心(42230)
(39209)
(34488)
(34254)
师范(33938)
北京(33716)
财经(32795)
(32100)
技术(31241)
(31194)
(29745)
基金
项目(164327)
科学(126528)
研究(117033)
基金(114044)
(103162)
国家(102214)
科学基金(84548)
社会(71753)
(68407)
社会科(67779)
社会科学(67763)
基金项目(60313)
(57396)
自然(54992)
教育(54647)
自然科(53725)
自然科学(53706)
自然科学基金(52724)
编号(47496)
资助(45584)
(41280)
重点(38409)
成果(38348)
课题(35751)
(35092)
(34348)
创新(32774)
计划(32376)
发展(31945)
(31431)
期刊
(113129)
经济(113129)
研究(72958)
中国(60712)
(52583)
学报(47956)
科学(40645)
教育(36713)
农业(35853)
大学(34664)
学学(32858)
管理(32346)
(31109)
(24804)
金融(24804)
技术(22015)
业经(20877)
(19459)
经济研究(18649)
财经(15808)
问题(14767)
(13711)
业大(13485)
(13238)
科技(12895)
商业(11718)
(11718)
农业大学(11578)
职业(11506)
(11384)
共检索到384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巽  郝建平  王璞  张萍  陈璐洁  
【目的】通过对玉米灌浆过程中籽粒干物质、淀粉的积累,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及淀粉积累相关酶活性的研究,揭示低温对灌浆过程中玉米强、弱势籽粒灌浆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为生产上抗御低温冷害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郑单958为试验品种,采用玉米籽粒离体培养的方式,将大田人工授粉后3 d的玉米果穗按照弱势粒和强势粒进行取样,无菌环境接种到人工培养基培养,低温处理和对照分别设置培养平均温度为16℃及25℃。自授粉后每10 d取样一次,分别测定灌浆过程中玉米强、弱势粒干物质积累量、内源激素、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积累相关酶活性。【结果】低温胁迫下强、弱势粒灌浆后期粒重分别比对照低47.58%、50.95%,强、弱势粒灌浆高峰期的平均灌浆速率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55.39%、54.72%。低温胁迫下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前期提升和后期减小的速度明显减缓,活跃灌浆时间延长5—7 d。授粉后10 d低温处理显著降低玉米强、弱势粒生长素(IAA)、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显著提高玉米籽粒赤霉素(GA3)的含量。授粉后30 d低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弱势粒的IAA、ZR含量,增加了强势粒的ABA含量。低温胁迫显著减弱了灌浆前期和灌浆中期的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蔗糖合酶(SS)、淀粉合酶(SSS)及ADPG焦磷酸化酶(APGase)的活性,低温下弱势粒SAI活性降幅大于强势粒,对SS、SSS及APGase活性的降低幅度表现为强势粒大于弱势粒,导致玉米籽粒淀粉含量降低。【结论】受低温胁迫影响,灌浆前期玉米籽粒的IAA、ZR、ABA含量减少,GA3含量增加,SAI活性降低,导致籽粒库容量减少,库活性不足。在灌浆中期,低温降低SS活性,造成淀粉合成底物供应不足,影响淀粉的合成,降低籽粒淀粉含量。低温处理降低玉米强、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导致籽粒干物质积累减少。低温对玉米强弱、势粒的灌浆过程都造成较大的影响,且对弱势粒的影响大于强势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萍  陈冠英  耿鹏  高雅  郑雷  张沙沙  王璞  
【目的】灌浆期高温会对玉米籽粒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是影响玉米稳产和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较灌浆期高温对不同耐热型玉米品种籽粒形成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寻找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避免和缓解高温胁迫伤害。【方法】采用玉米籽粒离体培养技术,以耐热型品种郑单958和热敏感型品种德美亚1号为材料,研究了籽粒灌浆期(授粉后17—28 d)高温对玉米籽粒发育的影响机制。【结果】高温加快了两品种玉米强势粒前期的灌浆速率,但降低了强、弱势粒中后期灌浆速率,总体导致灌浆持续时间缩短,籽粒千粒重下降。在授粉后40 d,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升谋  邹应斌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与强弱势粒灌浆及胚乳细胞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玉米素、吲哚乙酸含量与强弱势粒籽灌浆动态基本一致,表现出促进作用。弱势粒比强势粒受精要晚7d左右,其胚胎发育进程也较晚,最终胚乳细胞数也较少,然而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壁较薄。玉米素通过促进胚乳细胞分裂,增加胚乳细胞数目来促进籽粒灌浆;吲哚乙酸则通过促进胚乳细胞伸长和扩大来促进灌浆。胚乳细胞分裂时期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含量分别决定了最终胚乳细胞数目和大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若男  任伟  李叶蓓  张萍  陈璐洁  陶洪斌  王璞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置了6月15日(对照)、6月25日和7月5日3个播期,研究灌浆期低温对夏玉米光合性能、干物质生产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平原夏玉米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指导生产实践和实现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月25日和7月5日播期的夏玉米在灌浆期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受胁迫程度随之加剧,这2个播期的玉米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与转运量、群体生长率均较对照呈逐渐降低趋势。3个播期的单位面积总粒数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千粒重在不同播期间差异显著,最终6月25日和7月5日播种的玉米产量较对照分别显著下降了17%和31%。因此,应该选择适宜的夏玉米播种时间,降低玉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翠  邵国军  吕文彦  马莲菊  崔鑫福  曹萍  侯秀英  
【目的】对不同发育时期水稻强、弱势粒灌浆速率的遗传效应表达进行研究。【方法】以5个水稻品种组配的2×3不完全双列杂交为试材,应用包括胚乳效应、细胞质效应、母体效应的三倍体胚乳模型及条件遗传方差分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条件方差分析方法能检出一些非条件方差分析方法不能检出的方差分量。(2)条件方差结果证明:Ⅰ.强势粒灌浆速率表达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前期以胚乳效应为主,中、后期以细胞质效应、母体效应为主。从基因效应的性质看,前期以胚乳加性方差为主。母体加性方差在整个灌浆期间都有显著的表达。Ⅱ.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在前期、后期易受环境影响,前期以胚乳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后期以细胞质×环境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先敏  周亚宁  李斌彬  肖祖栋  申思  周顺利  
为探究灌浆阶段干旱胁迫对玉米果穗不同位势胚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选用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基于盆栽试验设置正常浇水(CK)以及灌浆前期(ED、授粉后第16—25天)、中期(MD、授粉后第26—35天)和后期(LD、授粉后第36—45天)干旱胁迫处理,分析果穗中部(强势位)和顶部(弱势位)胚乳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个灌浆阶段干旱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强、弱势位籽粒胚乳的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幅度为3.83%~16.75%,缩短灌浆持续期1.17%~13.70%,成熟期粒重、胚乳干重及淀粉含量降低幅度由高到低表现为ED>MD>LD,但蛋白质含量均升高,幅度表现为LD>MD>ED。其中,与CK相比,ED和MD处理强势位籽粒胚乳干重分别降低12.8%和8.7%,弱势位籽粒胚乳干重分别降低23.0%和14.8%;LD处理轻微降低胚乳干重,但未达显著水平。此外,ED对胚乳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影响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在授粉后20 d显著升高,而淀粉含量在收获期显著降低(强、弱势位胚乳分别降低16.1%和19.4%);LD对胚乳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强、弱势位籽粒胚乳分别比CK提高14.7%和38.0%。综上,籽粒灌浆阶段干旱发生越早,对胚乳干重及粒重抑制越严重;灌浆后期干旱胁迫可以在维持胚乳重量的同时提升蛋白质含量;干旱对弱势位籽粒胚乳物质积累的影响显著大于强势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素省  张凤路  郝艳敏  赵国顺  江亚丽  王兆晓  
采用玉米籽粒离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方式对玉米籽粒发育的影响,并对籽粒体积、粒重、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含量以及呼吸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籽粒∶穗轴为3∶10的培养方式较好。离体籽粒的发育与大田玉米相同,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生理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建国  崔海岩  赵斌  董树亭  刘鹏  张吉旺  
【目的】针对近年来黄淮海夏玉米区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生产问题,探讨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花粒期增光(L)两个处理,遮光度为60%,阴天下增光的光照强度能达到80 000—100 000 lx,以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遮阴后夏玉米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灌浆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增光增加了夏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灌浆速率。连续两年遮阴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9.39%、79.03%,而增光则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29%、12.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珊珊  张翼飞  杨克军  明立伟  杜嘉瑞  徐荣琼  孙逸珊  李伟庆  李桂彬  李泽松  李佳宇  
【目的】针对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制约机械粒收技术高效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将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按一定比例间作,以期明确不同熟期品种间作对春玉米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方法】以生育期长短不同的品种郑单 958(ZD958)、先玉 335(XY335)和益农玉 10(YNY10)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生育期长的品种与生育期短的品种间作,即 ZD958 与 YNY10 间作(Z‖Y)、XY335 与 YNY10 间作(X‖Y)2 个水平;设置 6 种间作幅宽(行数)比例,即 6:6、4:4、2:2、1:1、0:1、1:0,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合条件下玉米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间作比例的减小,生育期长的品种生理成熟和收获期的籽粒含水率降低,生理成熟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及总脱水速率呈加快趋势,平均灌浆速率(G_(mean))、籽粒最大灌浆速率(G_(max))、灌浆速率达到最大值的粒重(W_(max))逐渐增加,灌浆速率达到最大时需要的天数(T_(max))、籽粒活跃灌浆期(D)逐渐缩短,产量和百粒重增加明显(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晓慧  张磊  刘双利  曹玉军  魏雯雯  刘春光  王永军  边少锋  王立春  
【目的】明确目前东北地区主推不同熟期春玉米品种粒重形成过程的籽粒灌浆特性,为玉米籽粒发育调控和熟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东北区40个不同熟期的高产春玉米品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采用60 000株/hm2大田种植。调查各品种出苗至成熟的生育天数,依据生育期对不同品种的熟期进行分类,研究不同熟期品种产量和百粒重的差异;运用Logistic模型解析不同熟期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分析积累起始势、灌浆速率、灌浆时间等籽粒灌浆参数及其与产量相关性。【结果】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东北地区目前主推的玉米高产品种按生育期长短可分为中熟(I)、中晚熟(II)、晚熟(III)和超晚熟(IV)4类,其中晚熟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大雷  闫发宝  陆卫平  
【目的】探明糯玉米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在灌浆结实期的变化趋势。【方法】以糯玉米新品种NQ01和NQ11为材料,研究其灌浆结实期(花后10、20、30和40 d)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随着灌浆进程推进,籽粒干重和淀粉含量逐渐升高,籽粒含水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籽粒鲜重和体积先升后降。淀粉粒随灌浆进程逐渐增大,且以花后10—20 d增加最为明显。结晶类型和碘结合力均表现出典型的糯性特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研究表明,随着灌浆进程,转变温度和糊化温度降低,热焓值在花后20—40 d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花后10 d,回生值和黏度特征值两品种表现不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丽  张吉旺  樊昕  刘鹏  董树亭  
【目的】玉米籽粒比重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容重偏低一直是中国玉米低商品品质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旨在探讨玉米籽粒比重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建成动态及其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以期为提高籽粒比重和容重,改善玉米商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普通型品种农大108(ND108)、硬粒型品种费玉4号(FY4)、高淀粉型品种费玉3号(FY3)和郑单18(ZD18)为供试材料,对授粉后玉米籽粒的干比重、鲜比重、百粒干重、单粒鲜体积和水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回归分析讨论比重与灌浆特性的关系。【结果】籽粒鲜比重授粉后随着籽粒的发育呈上升趋势,到成熟期趋于稳定;而干比重在灌浆前期处于下降趋势,授粉后20—35 d是其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营营  董树亭  魏珊珊  张吉旺  刘鹏  赵斌  
【目的】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去苞叶处理,研究去苞叶后夏玉米产量、籽粒体积、干重、脱水速率、籽粒灌浆速率以及籽粒黑层出现和乳线消失所需时间的变化,以期明确去苞叶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作用。【方法】以先玉335(XY335)、郑单958(ZD958)和登海661(DH661)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去苞叶处理:去苞叶1/4(S1)、去苞叶1/2(S2)和苞叶全去(S3)以及对照(CK),研究去苞叶对夏玉米产量、籽粒灌浆特性以及籽粒黑层出现和乳线消失所需时间的影响等。【结果】去苞叶后夏玉米产量显著下降,XY335的S1、S2和S3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下降9.45%、13.78%和27.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子宁  郭北海  方仁  王景林  孙敬三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4-D浸穗法结合低浓度激素培养基进行小穗培养,可以明显改善小麦和玉米杂交种颖果、幼胚及胚乳的发育状况,得胚率由2.1%提高到12.0%;同时表明低浓度激素对杂种发育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但2,4-D和GA优于KT。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平  赵艳霞  王春乙  杨晓光  王靖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低温冷害对玉米灌浆和产量的影响,为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WOFOST作物生长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模拟分析了在苗期、抽雄期和灌浆期等2个发育期和3个发育期都发生不同程度低温对玉米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当2个发育期都发生低于下限温度2℃低温时,玉米灌浆时间推后1~6d,减产6.29%~23.56%;当发生低于下限温度4℃低温时,灌浆时间推后1~7d,减产6.82%~28.12%。当3个发育期都发生低于下限温度2℃低温时,玉米灌浆时间推后2~7d,减产10.95%~31.7%;当发生低于下限温度4℃低温时,灌浆时间推后2~7d,减产11.4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