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0)
2023(7069)
2022(6405)
2021(5880)
2020(5325)
2019(12380)
2018(12454)
2017(23701)
2016(13537)
2015(15609)
2014(15917)
2013(15981)
2012(15344)
2011(14126)
2010(14125)
2009(13268)
2008(13366)
2007(12405)
2006(10749)
2005(9793)
作者
(44998)
(37840)
(37608)
(36049)
(23763)
(18209)
(17199)
(14987)
(14290)
(13385)
(12940)
(12679)
(12112)
(12096)
(12082)
(12075)
(11951)
(11180)
(11018)
(10881)
(9792)
(9408)
(9358)
(8756)
(8606)
(8568)
(8461)
(8378)
(7801)
(7767)
学科
(55920)
经济(55866)
管理(33962)
(32808)
方法(27821)
(24937)
企业(24937)
数学(24873)
数学方法(24619)
(16372)
(15964)
(14026)
中国(13632)
地方(11805)
(11546)
贸易(11545)
(11193)
农业(10784)
业经(10354)
(10138)
环境(9242)
(8853)
(8297)
财务(8277)
财务管理(8247)
(8092)
银行(8041)
(7940)
金融(7938)
理论(7794)
机构
大学(203581)
学院(201367)
(78462)
经济(76604)
研究(76459)
管理(70381)
理学(59971)
理学院(59163)
管理学(57728)
管理学院(57385)
中国(56510)
科学(52766)
(47994)
(45239)
(42969)
研究所(39528)
农业(38570)
业大(37650)
(35120)
中心(34910)
(31728)
北京(29019)
财经(27681)
(27477)
(26667)
师范(26237)
(25981)
(25184)
(25007)
农业大学(24654)
基金
项目(135449)
科学(102768)
基金(95437)
研究(91066)
(87209)
国家(86501)
科学基金(70191)
(54091)
社会(53548)
社会科(50466)
社会科学(50445)
基金项目(50303)
自然(48853)
自然科(47598)
自然科学(47577)
(46969)
自然科学基金(46695)
教育(41758)
资助(41274)
编号(36219)
重点(32007)
(30042)
成果(29953)
(29489)
计划(29180)
科研(27449)
(26822)
科技(26677)
课题(26588)
创新(25254)
期刊
(85700)
经济(85700)
研究(55483)
学报(43729)
(42659)
中国(40406)
科学(35942)
大学(31061)
学学(29462)
农业(28815)
(27440)
管理(23517)
教育(19606)
技术(16621)
(16611)
金融(16611)
(16001)
经济研究(13841)
业经(13597)
财经(13486)
(12054)
业大(11902)
问题(11666)
(11575)
(10618)
统计(10615)
资源(10513)
技术经济(10104)
科技(9847)
农业大学(9741)
共检索到301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洪瑞  陈聚法  崔毅  赵俊  马绍赛  杨凤  
依据2004~2008年灌河和射阳河水质和径流量监测资料,采用内梅罗(Nemerow)指数法对两条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水质和径流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估算了灌河和射阳河主要污染物的年入海量,并据此分析了污染物入海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以及与近年黄海中南部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暴发的关系。结果显示,(1)2004~2008年灌河水质状况良好,但水质污染指数呈逐年升高趋势;2005和2007年射阳河水质为轻污染,其余年份水质为清洁。(2)不同年份灌河和射阳河年入海径流量差异较大,其变化范围:灌河在15.72×108~41.93×108m3,射阳河在28.74×108~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马绍赛  辛福言  崔毅  乔向英  
黄河和小清河入海径流量从 1 998~ 2 0 0 2年间呈下降趋势。黄河入海径流量 1 998年为1 0 7 34亿m3,2 0 0 2年下降到 4 1 5 7亿m3;小清河入海径流量从 1 998年的 4亿m3余下降到 2 0 0 2年的 1亿m3余。黄河平均年CODmn、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及挥发酚入海总量为 4 432 2t,最高年份达到 6 7336t ,其中CODmn和硝酸盐的入海量起主导作用 ,约占年平均总量的 93 8%。小清河平均年CODmn、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及挥发酚入海总量为 1 70 1 7t,最高年份达到 2 4 31 4t,其中CODmn和氨氮的入海量起主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光君  雷坤  杨丽标  
分析了徒骇河、德惠新河与马颊河2003~2010年入海断面水质变化状况及入海通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徒骇河与德惠新河主要超标污染物为CODCr、CODMn、BOD5、NH3-N、石油类,主要表现为耗氧类有机污染与有机有毒类污染。马颊河主要超标污染物除CODCr、CODMn、BOD5、NH3-N、石油类外,还包括TP与VHB,以上各水质指标浓度分别超过III类水质标准的9、7、12、6、7、9、13倍,表现为耗氧类有机污染、营养盐类污染及有机有毒类污染问题。3条河流中,马颊河污染最为严重。研究期间,除德惠新河的无机无毒类与有机有毒类分类综合污染指数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外,其它类别分类综合污染指数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成芳  凌去非  徐海军  林建华  吴林坤  贾文方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佳  
近年来渭河水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威胁关中地区的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对渭河2011-2013年五个监测点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CODMn)、NH3-N、石油类、PH、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进行测定;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图解法对水体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陕西段水体以NH3-N、石油类和BOD5污染为主,高锰酸盐指数含量较低,PH较正常;(2)渭河陕西段自上游的眉县向下游的华县污染逐渐加重,以临潼、华县监测点污染最为严重;(3)从2011年到2013年,渭河陕西段水体污染程度较高,且以2013年污染最为严重。污染最严重2013年的华县是污染最轻的2012年的咸...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博娟  崔东华  秦成  
我国的江河和海域存在着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致使水环境面临危机。本文利用广义相对风险的概念和Cox比例风险模型,量化比较了我国主要江河流域之间、近岸各海域之间以及全海各海域之间水质的相对优劣,并分析了各江河流域和海域水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虽然我国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质在总体平均意义下是逐年变好,但是我国近岸海域以及全海海域的水质却逐年显著变坏。特别地,按近岸污染面积数据,黄海近岸海域水质逐年显著变好,而渤海、东海和南海近岸海域的水质逐年显著变坏;按全海污染面积数据,渤海、东海、南海和黄海全海海域水质都逐年显著变坏。无论是近岸还是全海海域,东海污染最为严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尚梅  付玉洁  
在提高经济质量的背景下,基于2011—2017年SHJT企业主要投入产出数据,借鉴非参数DDF模型估算其主要污染物的边际减排成本,并结合其"十三五"发展规划预测其2020年的主要污染物边际减排成本。研究发现:2011—2017年间SHJT每减少1t CO_2、SO2_、NO _X、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导致其工业产值分别损失0.006 85万元、0.049 86万元、0.018 7万元、0.005 58万元和0.002 04万元。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排污权交易价格提供参考依据,并为SHJT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排放控制与治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淑芬  郝雅琦  张超  
本文选用2009-2012年我国39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包括污染排放),采用二次型方向性距离函数对废气、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的影子价格进行了估算,并比较了不同排放强度和不同规模钢铁企业污染物影子价格的差异。通过对我国钢铁企业污染物影子价格的估算,以期为环境税的制定提供依据,并对目前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运行状况以及对钢铁行业环境监管政策有效性进行评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家寿  陈文祥  黄永川  胡传林  彭建华  朱爱民  吴晓辉  常秀岭  
浮桥河水库总磷含量、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上、中、下游水体的总磷含量分别为 0 .0 72mg/L、0 .0 6 6mg/L和 0 .0 4 4mg/L ;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分别为9.2 8mg/L、6 .51mg/L和 3.37mg/L。夏季和秋季上游部分区域伴有大面积的“水华” ,优势种类主要为微囊藻。浮游植物水柱日生产量分别为 2 .80 gO2 /m2 .d、2 .78gO2 /m2 .d和 2 .36 gO2 /m2 .d ;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分别为 2 .52mg/L、1.2 5mg/L和 1.2 2mg/L。浮桥河水库有富营养化的趋势且上游已经富营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景峰  
本文以海河干流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监测与历史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海河干流COD、总磷、总氮、石油类等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趋势,总结了主要污染物在不同水期、不同断面的污染特征和变化规律,阐述了各类污染物变化趋势与海河干流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为天津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指导依据。这种现状调查结合历史数据分析的研究思路增加了研究的准确性,为开展其他生态环境要素变化趋势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望志方  张煦  
利用水质单因子评价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别对汉江流域2007-2009年逐月实测数据进行水质状况及污染程度评价,分析了受污染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和特征污染物指标。结果表明:汉江流域的水体水质总体良好,呈4段分布;汉江干流19个断面中有5个断面所在的河段受污染物影响相对较大,是主要受污染区域;主要污染物指标有7项,总磷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5 d生化需氧量。从支流汇水、面源污染、生活污水3个方面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影响程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天骄  于航  
本文选取天津市的主要地表河流海河干流,以水质现状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相结合,研究了海河干流中重金属污染物在不同水期、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掌握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合天津市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及海河干流的水功能区划,指出重金属污染程度主要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入海段>市区段,并对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了成因分析,为海河干流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及水体污染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研究入海河流与海洋环境的相互影响提供了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琴  李强  黄必桂  曲亮  曹静  
根据2006–2014年共5个航次在黄河口附近海域采集的150个调查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监测结果,对沉积物中Hg、Cu、Pb、Cd、Cr、Zn和As共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年际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7种重金属的含量除2011年少数调查站位的Cu和Pb超过第一类标准外,其他调查站位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重金属Hg和Cd的含量相当,其含量明显低于其他5种重金属元素。7种重金属含量的年际变化有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海滨  孙昭华  陈立  刘长杰  
为研究岸线码头密度对河流水动力变化及污染物输移的影响,以武汉河段为例,基于Mike21模型建立了适用于该河段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了长为9.6 km的岸线范围内布置不同密度码头群后引起的附近区域内水位、流速变化以及突发水污染事故后的自净能力变化,从空间差异性、最大变幅等角度对比了三者的差异,并归纳了码头密度与水动力条件、污染物浓度变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码头密度增加,工程区上游水位变化较流速更敏感,工程区及下游局部位置水位变幅较小,而流速变化较为敏感,表现为前沿主流区流速增大,近岸区流速减小;当码头密度大于1.25~2.5座/km的临界范围后,水动力条件随码头密度的变幅逐渐减缓。(2)修建码头后,受水动力变化影响,工程区河段上游污染物浓度变化呈"峰前减、峰后增",但工程区下游呈"峰前增、峰后减"的特征;工程区间内表现为主流区浓度增大、近岸带浓度减小、高浓度滞留时间总体增加的变化特点。(3)受码头工程群影响,无论是区间整体上,还是局部范围内,污染物浓度相对水动力条件变幅更大,对河段内水源地的取水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以上认识对于河流岸线开发利用规模选取和效应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